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王勝江:眾創空間不存在“泡沫”,將在2017年回歸商業本質

在近段時間裡, 共用經濟再度掀起了一陣熱潮。 先是業內傳出軟銀擬以超30億美元投資WeWork的重磅消息, 隨後線上短租鼻祖Airbnb又完成了總額為10億美元的F輪融資,

估值達到了310億美元。 而在國內, 共用單車摩拜單車與ofo在分別獲得E、D輪巨額融資後, 還相繼推出了免費騎車的活動, 似乎有意借機吸引更多的用戶。 共用經濟的“泡沫”似乎越來越大, 其受關注度也起來越高。

在這次由洪泰創新空間舉辦的媒體交流會上, 王勝江以此為契機, 圍繞著共用經濟的下半場與眾創空間的發展趨勢兩方面與參會記者展開討論。 他認為, 眾創空間必然會朝著實業與互聯網相融合的方向發展。 此外, 社交以及更多以人為本的延展性服務將成為創業生態的重要環節。

共用經濟平臺的三個核心點:閒置資源足夠多、用戶量足夠大、整合能力強

如今被披上“共用經濟”外衣的企業不在少數,

包括Uber、WeWork、Airbnb在內的企業均擁有巨額的估值。 但真正具有可實現的商業模式的企業並不多見。

在王勝江看來, 共用經濟平臺要實現真正的“共用”必須涵蓋三個要點, 一是量要大, 即閒置的資源要足夠多;二是用戶量必須足夠大;三是必須使用戶與資源之間產生持續性的連接, 否則就不會產生高頻次的盈利。

這就意味著平臺不能夠只是提供簡單的再分配, 或者僅僅考慮供需兩端, 最重要的是整合能力, 即共用經濟平臺升級後的再分配, 不然的話會導致企業在發展上走入誤區。 而從目前的情況上看, 共用經濟已進入了下半場, 平臺的整合與服務能力的價值開始凸顯。

隨著“雙創”的推進, 眾創空間已由“井噴”時代進入到深耕時代

今年兩會期間, 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的《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 要新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 鼓勵大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 加強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援, 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全程服務體系, 使各類主體各展其長、線上線下良性互動, 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 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王勝江在分享中表示, 這代表著雙創開始進入深耕時代, 即“圍城”的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是創業企業在拼命地“往裡沖”, 而“突圍”將是第二階段中眾創空間發展的主旋律。 對於眾創空間而言, 值得思考的是什麼才是合理的突圍方式, 而這離不開對國記憶體量市場的分析與判斷。

房地產市場已正式進入存量階段, 創造服務內容、構建創業生態才能助力空間發展

目前,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由增量階段進入了存量市場階段, 作為擁有十餘年傳統地產經驗的空間創業者, 王勝江親歷過房地產買賣的“輝煌”時期。 在他看來, 無論是WeWork、Airbnb的高估值, 還是前段時間內傳出的Q房網、桔子酒店等先後被收購的消息, 都代表著商業模式與資產管理方式的轉變與升級。

從行業角度上看, 隨著共用經濟與產業升級進入深耕時代, 眾創空間也必須在團隊、內容以及辦公形式等方面作出調整, 並回歸到商業本質上。 王勝江在會上向與會媒體透露, 洪泰創新空間計畫在2017年對商業模式進行多重探索。

首先在資產管理方面,

洪泰會基於原有的強運營能力, 將運營管理繼續覆蓋到全國更多的空間當中, 通過管理等方面的輸出來達到擴大品牌影響力的目的, 這也是未來存量資產發展的典型模式;

其次在服務方面, 洪泰希望能夠基於已佈局2年多的創投業務, 並通過針對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服務升級來構建創業生態體系, 即一方面繼續服務於小企業, 另一方面也將與大企業產生連接, 增進對跨界企業的溝通與交流。

王勝江認為, 眾創空間及聯合辦公等業態天然地具備社交屬性, 洪泰希望能夠借此為更多的B端企業及C端用戶營造社交環境, 並提供連接的平臺, 由此產生的延展性服務將是未來洪泰創新空間除創投、空間工位費以外, 可預期的盈利來源之一。

眾創空間確實出現了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但不存在“泡沫論”

王勝江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眾創空間從來都不存在“泡沫”。原因在於人們往往忽視了辦公的剛性需求,這種需求並不是臆想出來的,而是隨著雙創的興起甚至在熱潮興起之前就已存在的。

2016年,地庫、孔雀機構、Mad Space等企業先後宣佈倒閉,在行業開始湧現出一片不較好的聲音時,王勝江反倒認為加速洗牌才能真正地有助於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認為現在眾創空間的死亡率有點低,”他說,“實際上只有新陳代謝快了,才能使這個行業的細胞代謝得更快。如果出現了企業大量死亡的情況,這反而是好事。”在他看來,光以倒閉案例說明這個行業存在著很大的“泡沫”顯然是不靠譜的。儘管眾創空間目前確實面臨著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但它仍然是一個存在剛性需求的行業。

王勝江還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眾創空間將會朝著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提升運營能力;二是要擁有實體產業的支撐;三是要回歸商業本質,培養自身的賺錢能力,即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其中,如何通過眾創空間將實業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將是未來空間發展的核心。

據億歐瞭解,洪泰創新空間的總團隊人數為50人,主要通過輸出資產管理和創投兩方面獲取盈利,在資產管理方面,洪泰目前在北京、上海、合肥、西安、廈門、廣州、天津、成都、太原、蘇州、杭州等城市佈局了近30家創新空間;在創投方向上,洪泰主要關注人與產業的結合,更青睞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類的創業專案。

從產業發展的路線和方向上看,眾創空間當前的發展和早期的房地產一樣,很難在行業前幾年的發展中就湧現出成熟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說企業要想真正地跑出來,必須經歷幾年的艱苦歷程。就洪泰本身而言,王勝江表示將力爭在2018年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此外,他認為這個行業有可能會在3年後初步形成較穩定的市場格局。

0

0

可預期的盈利來源之一。

眾創空間確實出現了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但不存在“泡沫論”

王勝江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眾創空間從來都不存在“泡沫”。原因在於人們往往忽視了辦公的剛性需求,這種需求並不是臆想出來的,而是隨著雙創的興起甚至在熱潮興起之前就已存在的。

2016年,地庫、孔雀機構、Mad Space等企業先後宣佈倒閉,在行業開始湧現出一片不較好的聲音時,王勝江反倒認為加速洗牌才能真正地有助於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認為現在眾創空間的死亡率有點低,”他說,“實際上只有新陳代謝快了,才能使這個行業的細胞代謝得更快。如果出現了企業大量死亡的情況,這反而是好事。”在他看來,光以倒閉案例說明這個行業存在著很大的“泡沫”顯然是不靠譜的。儘管眾創空間目前確實面臨著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但它仍然是一個存在剛性需求的行業。

王勝江還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眾創空間將會朝著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提升運營能力;二是要擁有實體產業的支撐;三是要回歸商業本質,培養自身的賺錢能力,即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其中,如何通過眾創空間將實業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將是未來空間發展的核心。

據億歐瞭解,洪泰創新空間的總團隊人數為50人,主要通過輸出資產管理和創投兩方面獲取盈利,在資產管理方面,洪泰目前在北京、上海、合肥、西安、廈門、廣州、天津、成都、太原、蘇州、杭州等城市佈局了近30家創新空間;在創投方向上,洪泰主要關注人與產業的結合,更青睞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類的創業專案。

從產業發展的路線和方向上看,眾創空間當前的發展和早期的房地產一樣,很難在行業前幾年的發展中就湧現出成熟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說企業要想真正地跑出來,必須經歷幾年的艱苦歷程。就洪泰本身而言,王勝江表示將力爭在2018年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此外,他認為這個行業有可能會在3年後初步形成較穩定的市場格局。

0

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