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陝西秦腔藝術研究會智庫成立 將籌拍教學片《秦腔》

2017年10月13日, 陝西省戲曲界60多位離退休專家、藝術家齊聚一堂, 成立了我省第一家秦腔社會智庫——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智庫。 數十位老藝術家、專家來到現場, 表示將不遺餘力地為智庫提供自己的經驗和畢生所學。

50位專家首批入智庫

經過嚴格篩選, 50位為秦腔事業奉獻了多半生的藝術家成為智庫首批成員, 他們從事秦腔藝術或秦腔宣傳、秦腔研究達50年以上, 有觀眾喜聞樂見的有代表劇碼和作品的演員、有曾因為宣傳秦腔而被讀者熟知的編輯、記者、教授、研究員。

例如秦腔眉戶表演、導演代表人物馬藍魚、餘巧雲、郝彩鳳、崔慧芳等, 有第一次帶秦腔走出國門進行國際交流的全巧民、齊海棠、張寧中;有電視秦腔奠基者、《秦之聲》元老張西園、田秉毅、楊振中等, 以及多年扶植秦腔劇碼和演員而受人尊重的伯樂李沙鈴、尹維祖等。

有老師是件幸福的事

談及成立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智庫的意義, 已經70多歲的老秦腔藝術家郝彩鳳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好事, 不只對秦腔, 對整個戲曲藝術都是大貢獻。 這些老藝術家身上有他們幾十年的積累, 也有傳承了上一代老藝術家的東西,

他們像海綿一樣吸收了很多東西、很多秦腔的精髓。 現在把這些東西系統地存儲在智庫裡, 也是一種傳承, 對今後秦腔的發展做了大貢獻。 ”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小鋒動情地表示有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生路上, 因為有父母, 才有生命;成功路上, 因為有老師, 才有方向。 優秀的老師, 才能帶出優秀的學生!很多人, 人生路上有父母, 卻是成功路上的孤兒。 他們沒有人指導, 自作主張, 隨波逐流, 沒有方向, 一片迷茫。 父母我們無法選擇, 但你一定要學會選擇老師, 選對了老師, 就是選對了方向;選對了方向, 才能走向成功!”而智庫的成立, 正是將所有優秀的秦腔老師和表演藝術家們的智慧和藝術經驗儲備起來, 讓秦腔可以更好地傳承。

凝心聚智 以老促新

對於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智庫的作用, 藝術顧問尹維祖總結為:“凝心聚智, 溝通聯絡、諫言立說、以老促新。 ”據悉, 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智庫成立之後, 將充分發揮社會智庫機制靈活、視角多元、管道寬闊的優勢, 平時分散、定期集中, 採用信息諮詢、政策解讀、交流研討、課題輔導等形式, 為保護和發展秦腔事業出謀劃策。 尹維祖還提出智庫的四個工作理念:“服務中心, 服務於秦腔藝術的傳承創新與發展的中心;著眼應用、講求實效;相容並蓄, 掀起學習研究的風氣, 允許爭論;量力而行, 因為這些老藝術家年紀都很大, 一定要以健康為前提, 量力而行。 ”

談及智庫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張西園表示:“目前正在準備建立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博物館,

籌拍26集電視教學片《秦腔》, 回報社會, 傳給後世。 ”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換屆

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換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