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畫景成像 藝術家張國忠發出“自然之聲”

封面新聞訊10月14日下午, 《自然之生——張國忠油畫作品展》在成都大觀藝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彙集了本土著名藝術家張國忠近年來外出寫生的得意之作,

形式統一, 繪畫風格卻不盡相同, 好比是從中國的東西南北各處搬來一幅景象, 從巍巍昆侖到莽莽雪原, 從北方雪景到蜀中秀美山水, 無一不美妙絕倫。 無論作品的品質、藝術價值均為歲月的沉澱與自己藝術態度的積累。 此次展覽到場嘉賓雲集: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阿鴿, 成都市美協主席劉正興, 川音成都美術學院院長馬一平,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四川美術館館長梁時民, 成都現代藝術館執行館長王馳, 文軒美術館館長蔡家駿等, 此外還有著名藝術家邱光平, 王夢雪等, 這些藝術大腕均對張國忠的畫作給予高度評價。

該展覽由大觀藝術館與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連袂主辦,

展覽展示作品超過100件, 呈現了藝術家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寫生以知萬物, 寫生以感天地;寫生以曉問題;寫生以得新法, 張國忠如是踐行著寫生功課。 張國忠是蜀中風景繪畫的實力派人物, 他酷愛寫生, 從最初拿起畫筆算起, 他與繪畫已結緣四十多載, 與此同時, 寫生也伴隨了他四十多年。 他堅信, 畫家唯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才有藝術的活力之源。 為了寫生, 他足涉國內國外, 跑遍東西南北, 遠走大漠戈壁。 尤其對中國西部的自然風土與人文歷史懷著深厚的興趣, 據他自己回憶, 他曾經“兩次去西藏、新疆, 六次去甘肅、敦煌, 三次去寧夏, 十幾次去阿壩、甘孜……”

面對大自然作畫, 張國忠有一種無法表達的心情, 感覺特好。 是因為張國忠對西部的風光、人文有著特殊的情感。 面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 各地的山川形勝、地域風貌、人文習俗的鮮明特色和迥異個性, 每一次去都讓他有新的體驗, 並充滿了激情, 樂而忘返。 但是他去畫風景最大的快樂並不是去對景再現,

而是對景寫心。 在悠悠天地間忘卻世間的紛擾, 將自然萬物了然於胸, 物我相融, 以寫意的精神在畫布上“化景成象, 抒寫心意”, 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張國忠是一位畫路寬廣的畫家, 早在四川美術學院求學期間, 他的人體作品就曾入選馬一平先生主編的《油畫人體》集,

他用油畫、版畫創作的鄉土、軍旅、抗震救災等題材的人物畫, 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和各類主題性大展, 並且不止一次地獲得獎項。 不過, 貫穿其藝術生涯始終的, 是他對風景的興趣。 張國忠說:“沒有寫生的現場情感體驗和感悟, 畫出來的畫還是照片, 一點靈魂都沒有, 離藝術的本質越來越遠, 當然更談不上藝術的品質、意味、境界和精神。 藝術的表現和風格形成是藝術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 領悟傳統、認識時代, 體驗人生, 修身養性逐步形成的。 ”

多年來,張國忠一邊行路,一邊作畫,留下了大地上的風光,也忠實地記錄了自己行走大自然的旅程。追隨其畫面,我們既能登高山、入深林、越荒原、穿古道,也能夠走村串鄉,接聞雞犬之聲……我們觀日出、逐晚霞,見證花開花落,追隨雲走風動;大地冰封時,我們見時光停止了腳步,冬去春來時,我們見草木綻放出新綠。在飛雪漫捲或落英繽紛的時刻,我們聽到天地間傳出了風的奏鳴……

當天開幕式上,同樣也以風景畫見長的著名畫家劉正興感歎:“張國忠把自己放在大自然中,讓自己的藝術激情和自然相碰撞,這樣他的作品才讓我們為之感動。”展覽的學術主持,藝術評論家吳永強認為:張國忠油畫作品是個體生命意志對自然和時間“此時此在”關係的風景敘事,獨具特色的筆觸、色彩和光影構成使其作品充滿東方美學的神韻。此次展覽不僅吸引了成都眾多藝術迷前來觀展,同時好幾位來自美國的藝術家也紛紛到場為這位中國藝術同行捧場。

多年來,張國忠一邊行路,一邊作畫,留下了大地上的風光,也忠實地記錄了自己行走大自然的旅程。追隨其畫面,我們既能登高山、入深林、越荒原、穿古道,也能夠走村串鄉,接聞雞犬之聲……我們觀日出、逐晚霞,見證花開花落,追隨雲走風動;大地冰封時,我們見時光停止了腳步,冬去春來時,我們見草木綻放出新綠。在飛雪漫捲或落英繽紛的時刻,我們聽到天地間傳出了風的奏鳴……

當天開幕式上,同樣也以風景畫見長的著名畫家劉正興感歎:“張國忠把自己放在大自然中,讓自己的藝術激情和自然相碰撞,這樣他的作品才讓我們為之感動。”展覽的學術主持,藝術評論家吳永強認為:張國忠油畫作品是個體生命意志對自然和時間“此時此在”關係的風景敘事,獨具特色的筆觸、色彩和光影構成使其作品充滿東方美學的神韻。此次展覽不僅吸引了成都眾多藝術迷前來觀展,同時好幾位來自美國的藝術家也紛紛到場為這位中國藝術同行捧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