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和偶像“分手”,我們可以發現最好的自己,成為自己的偶像

圖片說明(圖片來自網路):追捧“明星”並讓他成為自己的偶像, 是好事還是壞事。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療師朱懷敏認為,

和偶像“分手”, 我們可以發現最好的自己, 成為自己的偶像。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李曉姍

●崇拜偶像, 其實是自己理想化的客體

偶像一詞原意是用土、木制的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 耳熟能詳的“關二爺”就是其中之一。 而現在所說的偶像, 泛指一切我們崇拜的對象,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時下的明星。

朱懷敏介紹, 偶像作為年輕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 對年輕一代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他解釋, 父輩的偶像可能是如同毛主席、周總理這樣的偉人;80後的偶像可能是張國榮、beyond之類;90後的偶像可能是周傑倫、鹿晗之類;00後的偶像可能是TFBOY;醫生的偶像可能是白求恩、南丁格爾, 心理學家的偶像可能是佛洛德、羅傑斯, 詩人的偶像可能是徐志摩、海子……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自己的偶像,

跨越時空的界限, 鮮明地活在每個人心中, 激勵著我們進取、支持著我們前進。 在某種程度上, 可以稱之為這些人的信仰。

然而, 朱懷敏表示, 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 我們崇拜偶像、追星, 其實追求的是自己, 所謂偶像, 不過是自己的理想化客體。 他解釋, 理想化客體即別人被自己體驗為自己的一部分, 並且能夠為自己發揮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專家提點:參照偶像的模樣, 讓自己變的根好

朱懷敏指出, 當我們把一個人體驗為完美的、無所不能的理想化客體時, 自己就會努力地模仿他、靠近他、在內心體驗與他的融合, 自己將感受到自己也是好的。 當我們在崇拜偶像時,

我們看到偶像努力付出、光彩照人的樣子, 仿佛也看到了自己閃光的樣子, 於是我們內心如同注入了無限能量, 讓自己像偶像一般努力, 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樣子。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個偶像

“理想化客體最初形成於我們的童年。 ”朱懷敏解釋, 在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的過程中, 我們將父母體驗為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相信這樣的父母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保護我們不受傷害、幫助我們解決一切困難, 這對於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將父母理想化, 這決定了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人是可信任的, 這是所謂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 理想化的父母會逐漸被我們內化為超我的一部分,

成為指引我們生活的燈塔。 然而, 沒有一對父母是完美的, 他們也會有失落、無助、憤怒、恐懼。

◆專家提點:偶像的負面影響, 會影響一生

朱懷敏提醒, 當我們接收到太多關於他們不完美的樣子, 特別是父母在我們面前爭吵、指責、拳打腳踢的時候, 我們的理想化破滅了, 我們就開始體驗到父母不完美甚至不好的一面, 並將這些不好內化為“我不夠好”, 致使很多人終其一生在尋求別人的認可卻從未意識到“我其實很好”。

●收回投射到偶像身上的美好, 自己成為自己的偶像

朱懷敏指出, 如果對父母理想化的破滅, 更容易讓我們將理想化的物件轉向家庭以外、遠離我們生活的優秀人物, 而偶像就是最好的載體。

我們將偶像視作童年父母的再現, 將我們童年對父母所有的情感期待投注到這個新的客體, 讓偶像承載了我們對於完美的所有幻想, 並因此體驗到自己也如同偶像一般美好。 偶像成為了我們的精神支柱, 成為我們努力的目標與堅持的理由, 成為了理想化客體——“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比如當鹿晗宣佈戀情時, 粉絲們就有了反常的行為。

◆專家提點:和“偶像”分手, 能發現最好的自己

沒有偶像, 失去了崇拜的人並不可怕。 朱懷敏表示, 對於缺乏偶像崇拜又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 其實也有著自己的理想化客體,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已逐漸內化為自體。 他們逐漸將一部分投射到偶像身上的美好收回, 放在現實的人際關係中, 放在身邊重要的人身上,在建立新客體關係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發現自身的美好,並將這種美好真正內化成為自己自體的一部分,最終更能夠發現“我其實很好”,這時的自己將散發由內到外的自信與安全感。我們和偶像“分手”了,但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偶像。

放在身邊重要的人身上,在建立新客體關係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發現自身的美好,並將這種美好真正內化成為自己自體的一部分,最終更能夠發現“我其實很好”,這時的自己將散發由內到外的自信與安全感。我們和偶像“分手”了,但我們可以成為自己的偶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