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核電發展重心轉向發展中國家

核電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優質的現代能源, 在世界能源轉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世界核電將保持較快速度發展, 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核電格局中的影響力逐步提升。

世界核電漸走出“福島陰影”

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 世界各國新建核電站速度放緩, 2011~2014年連續4年世界在運核電機組數量均未超過2010年水準。 隨著大部分國家完成了對核電站安全檢查和安全措施提升任務, 因福島核洩漏事故導致的恐慌逐步消除, 大部分國家核電建設重新恢復。 2015年世界在運核電機組數量達到了2010年水準。 截至2016年底, 世界共有450台核電機組正在運行, 分佈在31個國家(地區), 裝機規模3.92億千瓦, 是歷史最高點。

2015年12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大會上通過《巴黎協定》, 各方將努力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

《巴黎協定》為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環境。

大部分國際能源組織對於核電發展持樂觀態度。 BP世界能源展望預測, 未來20年世界核電年均增速將達到1.9%, 在所有一次能源中增速僅次於非水可再生能源, 快於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增長速度。 預計2035年核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由目前的4%提高到5%以上。

發展中國家成核電復蘇主力

發達國家能源消費已經達到頂峰, 未來大部分發達國家能源消費將會下降, 對核電的要求並不迫切。 另外, 發達國家對於能源價格的承受能力較強, 在民眾對於核電安全性存在疑慮和誤解的背景下, 大部分發達國家政府和企業選擇發展度電成本相對較高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

而不是價格相對較低的核電。 鑒於發達國家老舊核電站退役速度快於新增核電站建設速度, 預計未來20年內, 歐洲核電規模將比目前下降30%, 北美核電規模下降15%。

德國已經宣佈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 法國是核電占比最高的國家, 現已開始限制核電發展, 以擺脫對核電的過度依賴。 2015年法國通過新的環保法案, 提出2050年前核電占法國發電的比例將降至50%。 比利時、義大利、瑞士等歐洲國家也在討論關閉核電的計畫, 推遲或者取消了一批核電項目。

美國是世界上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近年來受葉岩氣革命的影響, 美國天然氣價格低廉, 發電企業更傾向於投資燃氣發電站而不是核電站。 再加上民眾對於核電安全性、核廢料處理等問題的擔憂,

未來核電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 眾多發展中國家積極發展核電。 截止到2016年底, 世界在建核電機組共有60台, 分佈在世界16個國家(地區), 總裝機達到5992萬千瓦。

從佈局來看, 發展中國家是新建核電的主要力量, 分佈在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在建核電站約占83%。 還有一批發展中國家雖然尚無在建核電, 但在積極謀劃建設核電站。 肯亞計畫在2025年前建設100萬千瓦核電裝機, 到2033年前將核電裝機提升至400萬千瓦。 奈及利亞2012年與俄羅斯核電企業簽署了合作協定, 建設4台核電機組, 計畫在2025年建成第一座核電站。 埃及、孟加拉、約旦、立陶宛、波蘭、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也已經將建設核電站提上日程。

中國走向世界核電舞臺中心

我國政府已向世界作出承諾, 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 為了實現這一承諾, 核電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核電發電量占比僅為3%, 仍然處於較低的水準, 在31個擁有核電的國家(地區)中排名倒數第4。 根據規劃, 我國2020年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5800萬千瓦, 年均增長16.5%。

經過30餘年的發展, 我國核電產業鏈條日趨完備, 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具備完整的核能工業體系和核燃料循環體系的國家之一, 也是當今全球極少數具備完整的核電專案工程總承包與運營總承包能力的國家之一。

我國開發完成具有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 核電裝備製造企業能力持續提升,核電裝備供應能力強並且具備價格競爭優勢。

在國內市場中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國核電企業正逐步走向海外。2015年8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專案二號機組開始第一罐混凝土澆築,卡拉奇2號核電機組是繼福建福清5號機組之後全球開建的第二個華龍一號核電項目,意味著華龍一號首次走出國門。中國核電企業在發達國家也取得重要突破。2015年10月,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宣佈雙方將共同出資在欣克利角C核電站建設兩台歐洲壓水式核電機組。

核心技術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中國核電企業已經實現了從裝備、施工、資金走出去到技術走出去的飛躍,成為世界核電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生力量。(《中國電力報》高國偉、宋嘉琳)

(作者單位分別為:國網能源研究院、山東大學)

核電裝備製造企業能力持續提升,核電裝備供應能力強並且具備價格競爭優勢。

在國內市場中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國核電企業正逐步走向海外。2015年8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專案二號機組開始第一罐混凝土澆築,卡拉奇2號核電機組是繼福建福清5號機組之後全球開建的第二個華龍一號核電項目,意味著華龍一號首次走出國門。中國核電企業在發達國家也取得重要突破。2015年10月,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宣佈雙方將共同出資在欣克利角C核電站建設兩台歐洲壓水式核電機組。

核心技術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中國核電企業已經實現了從裝備、施工、資金走出去到技術走出去的飛躍,成為世界核電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生力量。(《中國電力報》高國偉、宋嘉琳)

(作者單位分別為:國網能源研究院、山東大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