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曾九合諸侯,卻被活活餓死,無人收葬

齊桓公 名小白, 春秋五霸之首位, 春秋五霸之首, 先秦五霸之一, 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 齊僖公第3子、齊襄公弟。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于齊國內亂後 ,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 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 推行改革, 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 齊國逐漸強盛, 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 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 後宋國違背盟約, 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 率幾國諸侯伐宋, 迫使宋國求和, 即第一次“九合諸侯”。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

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九合諸侯, 北擊山戎, 南伐楚國, 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桓公

齊桓公晚年昏庸, 意志衰退, 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 特別是管仲去世後, 無人在告誡桓公, 於是朝中大權便落入奸佞之手。 當齊桓公一病不起時,

易牙、豎刁, 發動宮廷政變, 把桓公囚于宮中, 假傳君令不准桓公的兒子們和大臣入宮探病, 又斷了桓公的飲食, 只派一名宮女從洞中爬入宮中前來侍奉, 饑渴交加桓公從宮女口中知道易牙、豎刁在外作亂, 但為時已晚, 在悲恨交加中活活餓死。

桓公死後, 易牙、豎刁秘不發喪, 並對聚集宮門口的朝廷官員大下毒手, 齊恒公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權位互相殘殺, 齊國一片混亂, 誰也不管父親的死活, 齊桓公的屍體在壽宮中整整擱置了67天, 屍體生了蛆, 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也無人收葬, 其下場實在可憐, 齊國的春秋霸業也從此衰落。

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 管仲輔佐公子糾。 為支持糾繼位, 管仲曾射殺小白,

小白詐死, 提前回國繼位, 做了國君, 鮑叔牙舉薦管仲, 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 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 如果你重用了管仲, 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 可以替你射得天下, 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 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 任用管仲為相。 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成就了齊國的霸業, 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管仲

老馬識途

元前663年, 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 打了敗仗。 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齊國大軍到了燕國, 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 一直向北追去。 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山谷, 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出口。 此時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 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 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 讓它們在頭裡走, 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於是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 讓它們領路。 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走出了山谷。

老馬識途

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見蔡桓公, 立有間, 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將恐深。 ”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 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 扁鵲複見, 曰:“君之病在肌膚, 不治將益深。 ”桓侯不應。 扁鵲出, 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 扁鵲複見, 曰:“君之病在腸胃, 不治將益深。 ”桓侯又不應。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文章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發展為線索,通過扁鵲“四見”的局勢,通過記敘蔡桓公因諱疾忌醫最終致死的故事,闡明一個道理:

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諱疾忌醫。同時給人們以啟迪: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也像對待疾病一樣,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防患於未然。告誡人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虛心接受別人對的 意見。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文章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發展為線索,通過扁鵲“四見”的局勢,通過記敘蔡桓公因諱疾忌醫最終致死的故事,闡明一個道理:

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諱疾忌醫。同時給人們以啟迪: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也像對待疾病一樣,決不能諱疾忌醫,而應當虛心接受批評,防患於未然。告誡人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虛心接受別人對的 意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