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自成的傳說和初露鋒芒

古人曾有言, “天下大勢, 治久則亂, 亂久複治。 方其治也, 則有聖明君相, 應景運而生;及其亂也, 則有草澤英雄, 應劫運而出。 此皆天地氣數之所推移。 ”且說明朝歷經二百餘年, 明太祖、明成祖辛苦締造的江山被其後世子孫一代代消磨著, 尤其到了神宗、熹宗時期君臣怠政、宦官弄權, 大明江山走入風雨飄搖之中。

李自成

此時, 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即位。 他意圖勵精圖治, 重振大明王朝, 其即位初期剷除魏忠賢等閹黨, 確實讓朝綱為之一震。 然而, 一方面, 崇禎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崇禎本身眼光有限, 英而不明, 任用之人不當。 如其所任用的首輔周延儒, 專以賣官鬻爵、排擠正人君子為事, 不思報效朝廷, 並引溫體仁進入內閣, 狼狽為奸, 致使賢人遠離, 國家政治一日壞過一日。 但崇禎卻不自知, 還認定周延儒是個賢人, 對他是言聽計從, 並尊稱他為“周先生”。

此外, 崇禎性情急躁, 剛愎自用, 其在位十七年中, 共殺了近20個督撫大吏, 致使臣心渙散, 這都表明明朝的劫運確實到了。 是以亂世出英雄應運而生, 天意使然。 關於明朝的滅亡, 歷史上也早已被預見到。

1、關於明朝滅亡的預言

唐朝預言《推背圖》第三十二像預言了明朝的滅亡。 圖中畫一扇門, 門中有馬, 一個“闖”字浮現眼前。 讖文是:“馬跳北闕, 犬嗷西方;八九數盡日月無光。 ”預示闖王李自成滅明, 日月無光指“明亡”(日月合在一起是明)。

頌文是:“楊花落盡李花殘, 五色旗分自北來。 太息金陵王氣盡, 一枝春色占長安。 ”預示著李自成坐不久(李花殘), 北方民族終將取得天下, 並暗指漢人稱帝的氣數已盡。

宋朝的《梅花詩》第四節第四句“開到李花春已非”也預言了明朝的滅亡。

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統治下, 經歷全盛的輝煌。 但明朝末年的衰敗, 加上多年的農民起義, 使得大明王朝終於“開到李花春已非”。 “李花”應指明末的闖王李自成。 西元1644年春, 李自成率領軍隊功占了北京, 崇禎皇帝于紫禁城後的景山上吊自盡, 明朝滅亡, 所謂“春已非”。

明朝的《燒餅歌》對明朝的滅亡也做了預言。 “萬子萬孫層疊層, 祖宗山上貝衣行, 公侯不復朝金闕, 十八孩兒難上難。 ”卦曰:“木下一了頭, 目上一刀一戊丁, 天下重文不重武, 英雄豪傑總無春, 戊子已醜亂如麻, 到處人民不在家, 偶遇饑荒草寇發, 平安鎮守好桂花。 ”其中“祖宗山上貝衣行”暗含崇禎的名字, “木下一了頭, 目上一刀一戊丁”暗含李自成的名字。

“偶遇饑荒草寇發, 平安鎮守好桂花”指明朝末年的農民大起義, 後一句暗指吳三桂。 對於崇禎的下場, 《燒餅歌》的預言是“奔走梅花上九重”, 暗指崇禎在煤山(今北京景山)上吊自殺。

2、李自成出生有異象

李自成的祖上世代以種田為業, 居住在陝西米脂縣。 據說該地龍脈極旺, 元世祖時期不僅下令不准開拆米脂縣城西門, 還在米脂縣城西邊建起一座3層高樓, 意圖壓住龍脈。 萬曆年間, 天下災異不斷, 陝西、山西連發疫病, 李自成的父親李守忠此時已五十歲, 唯一的兒子也死于疫病, 只留下幼小的孫子李過。

於是李守忠到華山祈禱。 夜晚夢見神告訴他:“已令破軍星為你的兒子。 ”

破軍星, 北斗第七星, 個性最衝動, 變化性最強,

適合當前鋒。

破軍星, 北斗第七星, 也是道教所說的紫微鬥數14主星之一, 個性最衝動, 變化性最強。 破軍星由於其巨大的衝擊力, 所以適合當前鋒。 所謂前鋒, 在戰場上是勇往直前, 在事業上則是求新求變。 從李自成的後來發展看, 也與此相契合。

很快, 李守忠的繼室高氏懷了身孕,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八月出生。 據費密《荒書》記載, 李自成在出生時, 他的父親夢見一個黃衣人進入土窯, 於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黃娃子(一說黃來兒)。

3、初露頭角

李自成孩童時曾幫人放羊, 漸長後, 生得相貌魁梧, 膂力過人, 好打抱不平, 嫉惡如仇, 因此身邊聚集了一幫好漢。 因為大家每日吃酒玩樂, 囊中羞澀, 便有人建議去偷盜。 李自成對此十分不屑, 認為不是大丈夫所為。

崇禎元年,正好銀川驛招募驛卒,李自成便去應募,因矯捷善走,孔武有力被選中,往返于榆林、米脂、延安遞送公文。

李自成遞送公文相當賣力,不想卻連連遭遇座馬累死或丟失,引起知縣不滿,那年正趕上朝廷下令裁員,他首先被裁減。

隨後,李自成去延安府拜師學藝。期間,喜好打抱不平的李自成殺死了恃強淩弱的延安地痞石友仁,之後,跑回米脂家中,不久被官兵抓獲。米脂知縣晏子賓將他重責了一頓,鎖押在監獄中,等候發落。

當時,監獄裡的獄卒高立功與李自成以前都是驛站上的好友,因此給他送茶送飯,格外慇勤。因覺李自成不是等閒之人,高立功遂趁著夜色,打開獄門,與李自成一起逃回老家。高立功孀居在家的妹妹、同樣會武藝的高桂英見到行俠仗義、武藝超眾的李自成,十分欽佩。二人後結為夫妻。

彼時秦中連年大饑,赤地千里,很多人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隊伍很快就遍佈陝北和陝中,其中包括張獻忠和李自成嫡親的舅舅高迎祥。

而李自成先是一個人投奔起兵的王嘉胤,因其與官兵作戰勇敢,幾次殺敗官兵,王嘉胤便讓李自成另編一支人馬,以備衝鋒陷陣之用。

李自成便將高立功以及在米脂的好漢們找來,組成一支敢死隊。由於李自成作戰勇敢,且慷慨大方,每次都將得來的金銀財帛分給手下,人心慢慢歸附於他。但是這讓王嘉胤很不舒服,便密謀剷除李自成。

李自成得到密報後,率領部下悄悄離開王嘉胤,先是投奔明朝延綏總兵,大敗王嘉胤等聚眾反抗朝廷勢力,其後輾轉幾地,於崇禎六年(1633年)投奔在山西自稱“闖王”的高迎祥率領的隊伍,稱“闖將”。

此時,李自成已初露頭角。

認為不是大丈夫所為。

崇禎元年,正好銀川驛招募驛卒,李自成便去應募,因矯捷善走,孔武有力被選中,往返于榆林、米脂、延安遞送公文。

李自成遞送公文相當賣力,不想卻連連遭遇座馬累死或丟失,引起知縣不滿,那年正趕上朝廷下令裁員,他首先被裁減。

隨後,李自成去延安府拜師學藝。期間,喜好打抱不平的李自成殺死了恃強淩弱的延安地痞石友仁,之後,跑回米脂家中,不久被官兵抓獲。米脂知縣晏子賓將他重責了一頓,鎖押在監獄中,等候發落。

當時,監獄裡的獄卒高立功與李自成以前都是驛站上的好友,因此給他送茶送飯,格外慇勤。因覺李自成不是等閒之人,高立功遂趁著夜色,打開獄門,與李自成一起逃回老家。高立功孀居在家的妹妹、同樣會武藝的高桂英見到行俠仗義、武藝超眾的李自成,十分欽佩。二人後結為夫妻。

彼時秦中連年大饑,赤地千里,很多人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隊伍很快就遍佈陝北和陝中,其中包括張獻忠和李自成嫡親的舅舅高迎祥。

而李自成先是一個人投奔起兵的王嘉胤,因其與官兵作戰勇敢,幾次殺敗官兵,王嘉胤便讓李自成另編一支人馬,以備衝鋒陷陣之用。

李自成便將高立功以及在米脂的好漢們找來,組成一支敢死隊。由於李自成作戰勇敢,且慷慨大方,每次都將得來的金銀財帛分給手下,人心慢慢歸附於他。但是這讓王嘉胤很不舒服,便密謀剷除李自成。

李自成得到密報後,率領部下悄悄離開王嘉胤,先是投奔明朝延綏總兵,大敗王嘉胤等聚眾反抗朝廷勢力,其後輾轉幾地,於崇禎六年(1633年)投奔在山西自稱“闖王”的高迎祥率領的隊伍,稱“闖將”。

此時,李自成已初露頭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