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遭大清人人唾駡,曾國藩罵他不忠不義,陳玉成罵他牆頭一根草

他, 一生反復無常, 三次反清, 二次變節, 在太平天國與大清之間如牆頭草一般, 註定最終成為歷史的小丑。 太平軍的英王陳玉成被其欺騙逮捕後曾咒駡他:“爾權真是無賴小人!牆頭一根草, 風吹兩面倒;龍勝幫龍, 虎勝幫虎, 將來連一賊名也落不著。 ”即使在慷慨就義時, 陳玉成還是詛咒其 “吾今日死, 苗賊明日亡耳!”看到苗賊相信大家可能知道他是誰了。 在大清與太平天國之間無人不唾駡。

譚嗣同

他就是被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無原則的軍閥”——苗沛霖。 苗沛霖的起家和當年的曾國藩相似, 都是為打著幫助清王朝剿滅逆賊的口號, 而在家鄉組織團練, 後發展成屬於自己的一支強大的軍隊。 曾國藩的湘軍可以說是曾家軍, 而苗沛霖的軍隊當然可稱苗家軍了。 不同的是曾國藩率領著湘軍一直忠於朝廷, 而誓死剿滅逆賊, 即使曾三次自殺而不能變其志,

咱們這位苗老兄可就大相徑庭, 雖然開始打著抵禦撚軍組建了軍隊, 但人家只為自己的利益, 在自己的眼裡除了自己一切都是浮雲, 為了利益可以毫無節操。 當年曾國藩等眾將領都對這樣的小人非常的鄙視, 恨得牙癢癢, 以和他為伍為恥, 罵其不忠不義。 甚至在一次苗歸順朝廷後, 湘軍和苗家軍駐紮在一起, 但曾國藩主動率軍到其他地方駐守, 生怕這種反復無常的小人, 突然給你一刀。

曾國藩

1861年, 勢力逐漸壯大的苗沛霖不在滿足當前的處境, 他第一次公開反對大清朝, 歸順太平天國。 並“蓄髮”歸順, 以表其志, 天平天囯於是封苗沛霖為“奏王”。 這搖身一變成為了王爵, 這在大清是其一輩子都不敢想的。 不久, 安徽巡撫翁同書集結清軍進攻壽春, 苗難以抵禦清軍, 瞬間將矛頭又轉向了太平軍, 歸順了清軍。 但不久, 他發現在太平軍中還有利益可得。 隨後, 苗沛霖又主動配合撚軍在壽春俘虜了翁同書, 並在之後配合張樂行部撚軍進攻潁州, 並將安徽巡撫賈臻困在城中。

此時, 苗的第二次反清高潮開始了。

左宗棠

不要以為苗的小心思就這些, 清廷知道潁州城需要增援, 於是很快集結了許多部隊, 向潁州開來, 苗看見潁州難以攻取, 清軍又步步緊逼。 於是, 又一次投靠了清軍將領勝寶, 並“剃頭”明志, 並與在城中的清軍裡外夾擊張樂行部撚軍。

但張樂行在這次包圍中拼死逃生了。 因此, 朝廷怪罪苗沛霖是勾結撚賊, 放走了張樂行。

清朝官員畫像

為消除清廷對自己的責難, 於是, 苗沛霖決心要立一大功, 來讓朝廷看看。 於是, 他向太平天國的英王陳玉成寫了一封信。 主要是請陳玉成率軍到壽春,並與其聯合一舉拿下汴京。陳玉成雖然知道苗已經反戈,但又知其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希望他再一次投靠太平軍。於是,陳玉成按照苗的意思率軍來到壽春,剛落腳,陳玉成等眾將領就被苗抓捕,此時陳玉成咒駡苗,並說了文章開頭的話。

之後,撚軍被剿滅,苗也隱約感到末日來臨,於是又一次反清,還曾建立天順王國,稱“河北天順王”。

苗沛霖

最終,苗家軍在清軍的幾路圍攻下覆滅,苗沛霖身死戰場之中。一代小丑終於落下帷幕,心比天高,卻目比寸斷,人生結局有果有因。當年,苗沛霖卻自不認命,曾作了一首與命運抗爭的詩,最後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最為熟知的是前一句,因為其曾是五十年後,被戊戌烈士譚嗣同引用,但當年苗與譚嗣同可謂同聲而不同節,兩人氣節相差太遠。

主要是請陳玉成率軍到壽春,並與其聯合一舉拿下汴京。陳玉成雖然知道苗已經反戈,但又知其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希望他再一次投靠太平軍。於是,陳玉成按照苗的意思率軍來到壽春,剛落腳,陳玉成等眾將領就被苗抓捕,此時陳玉成咒駡苗,並說了文章開頭的話。

之後,撚軍被剿滅,苗也隱約感到末日來臨,於是又一次反清,還曾建立天順王國,稱“河北天順王”。

苗沛霖

最終,苗家軍在清軍的幾路圍攻下覆滅,苗沛霖身死戰場之中。一代小丑終於落下帷幕,心比天高,卻目比寸斷,人生結局有果有因。當年,苗沛霖卻自不認命,曾作了一首與命運抗爭的詩,最後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最為熟知的是前一句,因為其曾是五十年後,被戊戌烈士譚嗣同引用,但當年苗與譚嗣同可謂同聲而不同節,兩人氣節相差太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