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名將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膽小,才是最大的勇敢

春秋末年, 中原連年征戰, 北方的匈奴趁勢崛起, 成為一股強悍的力量, 時常對中原施以騷擾。 受騷擾最頻繁的, 當數位于中原最北端的趙國。

為了抵禦匈奴, 趙國派出名將李牧, 屯兵於雁門郡、代郡等邊關要塞。

因為地處偏遠, 運送糧草非常困難。 因此, 李牧的屯兵採用了自給自足的方式——用當地的糧草賦稅, 供養士兵。 時不時, 還要殺牛宰羊, 為士兵改善伙食。

這個辦法很管用, 李牧的士兵一個個吃得膘肥體壯, 看起來很有戰鬥力。 但是, 李牧只是訓練他們, 並不讓他們投入戰鬥。

李牧率兵來到北塞後, 只幹了兩件事:一是建造了許多烽火臺;二是建造了堅固的城寨。

李牧派出大量的士兵偵察敵情, 一旦發現匈奴來犯, 立即讓烽火臺點起狼煙, 然後, 所有的士兵、百姓立即行動起來, 把所有的財物都運到城寨裡, 此後就把大門一關, 堅守不戰。

匈奴騷擾中原, 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搶掠財物, 可是李牧卻把財物都藏在了城寨裡, 匈奴人不擅攻城, 無可奈何, 只能在城寨下氣得哇哇大叫, 大罵李牧膽小如鼠。

可不管他們如何謾駡, 李牧都只當是放屁。

匈奴一無所獲, 只好退兵。 匈奴退兵後, 李牧就打開城寨大門,

讓百姓繼續正常生活, 而他的士兵也繼續正常訓練。

下次匈奴再來, 李牧的辦法依然如故。

次數多了, 不僅匈奴人罵李牧膽小, 連李牧手下的將領們, 也以此為恥, 覺得李牧膽小。 後來, 這事兒就傳到了趙王的耳朵裡。 和其他人一樣, 趙王也覺得李牧膽小, 丟了趙國的面子。 因此命令李牧, 下次匈奴來犯, 一定要迎頭痛擊。

李牧堅決不從, 依然是堅守不戰。

趙王生氣了, 就撤掉了李牧, 換上了一位以勇敢著稱的將軍。

勇將果然是勇將, 匈奴來犯時, 他毫不畏懼, 與匈奴展開了硬碰硬的決鬥。

結果大敗。

匈奴再來, 勇將再戰, 再敗。

如是數次。 不但把李牧訓練的士兵消耗乾淨了, 百姓的財物也是損失殆盡。 趙王意識到了自己的幼稚和愚蠢, 趕緊把勇將撤回, 又把李牧派了過去。

李牧以不變應萬變, 仍然是堅守不戰。

慢慢的, 百姓的財物又積累了起來, 訓練有素的士兵也越來越多。

終於, 李牧覺得時機已經成熟, 可以與匈奴一戰了。 於是, 他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 通過詐敗, 把匈奴引入了事先埋伏好的包圍圈,

一舉殲滅匈奴十萬兵。

匈奴元氣大傷, 殘兵敗將逃回了北方大漠, 十年間不敢侵擾中原。

請問, 何謂膽小?何謂勇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