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變將軍為大使 毛主席與周恩來譜寫了怎樣的外交傳奇

“1950年初, 一輛軍用美式吉普“003”緩緩駛向位於北京城東的新中國外交部。 坐在駕駛座上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耿飆。 一個兵團副司令員為什麼要前往外交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將軍大使。 ”

從將軍到大使

到外交部報到後, 耿飆就發現來自解放軍各部隊或軍區篩選抽調的將領已經會集在此。 如此罕見的陣容, 讓耿飆大惑不解, 這樣大規模的將帥調動, 難道是預示將會有一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嗎?

圖片丨蘇聯首任駐華大使向毛主席遞交國書。

原來1949年10月1日, 周恩來以新中國外交部長的名義, 向各國政府發出公函。 這是新中國第一份外交檔, 表達了中國政府希望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的願望。 10月2日, 蘇聯政府來電表示願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隨後,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等十七個國家也相繼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新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眼看各建交國使節紛紛到任, 選派大使成為新中國外交的當務之急。

為此, 在毛澤東主席籌謀的建國方略中, 制定了“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為解決這一難題, 新中國外交部調任了一批軍事將領作為駐外使節的人選, 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耿飆便是其中之一。 軍人擔任使節在古今中外並不罕見, 可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調動, 則是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特殊時期的一個傑作。

怎麼選拔將軍大使?

早在解放戰爭後期, 周恩來就已經考慮儲備未來新中國的外交人才, 並且把目光鎖定在軍隊, 漸漸地, 他的心中有了一份名單。 周恩來曾說:“外交幹部是代表了國家與人民利益的, 必須挑選與解放軍一樣立場堅定, 紀律嚴明, 絕對忠於党和祖國, 任何時候都能站穩階級立場的人來做, 決不能有半點馬虎。 ”

毛澤東主席曾這樣評價這些即將奔赴外交戰線的將領們, “你們是新中國的首批駐外大使, 都是從軍隊裡調來的高級幹部, 都是將軍。 將軍當大使好!”由此, 這些驍勇善戰的開國將領們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將軍大使”。

文武雙全的耿飆

耿飆16歲參加革命, 當過農民赤衛隊領袖,

遊擊隊長, 紅軍團長、野戰軍參謀長, 並多次在革命的危機關頭, 力挽狂瀾, 屢建殊勳。 這樣一個戰場上橫刀立馬的將軍, 在軍營裡卻以多才多藝而聞名。

圖片丨耿飆攝影作品。

戰爭年代, 耿飆用繳獲的德國相機拍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 其中一些後來被美國記者愛德格·斯諾收錄在《西行漫記》中。 照片上,耿飆親筆寫下的字跡依然清晰。不僅會照相,他還會吹笛子、彈月琴、畫畫、修表,甚至還能登臺演戲,耿飆的多才多藝讓他在日後的外事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

不過周恩來總理能夠在眾多優秀將領中選中耿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戰爭歲月曾有過兩次外事工作的經歷。1944年,耿飆將美軍觀察組從延安護送到晉察冀邊區,並贏得了美軍觀察組的高度評價;另一次是耿飆作為中共代表團的副參謀長兼交通處長,參與1946年的軍調工作。在這次由國、共、美三方代表針對國共軍事衝突進行的調解中,耿飆和美蔣代表在談判桌上進行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鬥爭。

在1950年外交部任命的第一批將軍大使中,還有幾位也有過類似的外事活動經驗。例如,時任太行軍區副政治委員的黃鎮與時任華中野戰軍八縱隊政治部主任的韓念龍,在軍調歲月中積累了豐富的外事經驗;而在新中國誕生前夕,一次震驚中外的“紫石英”號外交事件中,一位日後的將軍大使也展露了出色的外交才能,他就是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政委的袁仲賢。

想知道袁仲賢是怎麼成功處理“紫石英”號事件的?

周恩來總理又是怎麼讓轉行幹外交的將軍們快速適應“大使”的新角色?

敬請收看今晚(10月16日)20:00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

《將軍大使出征記—脫下戎裝》。

文字&編輯:曉龍

主編:姜黎

照片上,耿飆親筆寫下的字跡依然清晰。不僅會照相,他還會吹笛子、彈月琴、畫畫、修表,甚至還能登臺演戲,耿飆的多才多藝讓他在日後的外事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

不過周恩來總理能夠在眾多優秀將領中選中耿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戰爭歲月曾有過兩次外事工作的經歷。1944年,耿飆將美軍觀察組從延安護送到晉察冀邊區,並贏得了美軍觀察組的高度評價;另一次是耿飆作為中共代表團的副參謀長兼交通處長,參與1946年的軍調工作。在這次由國、共、美三方代表針對國共軍事衝突進行的調解中,耿飆和美蔣代表在談判桌上進行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鬥爭。

在1950年外交部任命的第一批將軍大使中,還有幾位也有過類似的外事活動經驗。例如,時任太行軍區副政治委員的黃鎮與時任華中野戰軍八縱隊政治部主任的韓念龍,在軍調歲月中積累了豐富的外事經驗;而在新中國誕生前夕,一次震驚中外的“紫石英”號外交事件中,一位日後的將軍大使也展露了出色的外交才能,他就是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政委的袁仲賢。

想知道袁仲賢是怎麼成功處理“紫石英”號事件的?

周恩來總理又是怎麼讓轉行幹外交的將軍們快速適應“大使”的新角色?

敬請收看今晚(10月16日)20:00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

《將軍大使出征記—脫下戎裝》。

文字&編輯:曉龍

主編:姜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