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夜讀」又到人間四月天,只是再無張國榮

作者:美物計

“我聽別人說這世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 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阿飛正傳》

又到了人間4月天, 如果沒有14年前的縱身一躍, 愚人節還只是愚人節, 大部分人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給過於單調的生活添點熱鬧。

如果那日的張國榮抵住了病症的困擾, 到如今也快要61歲了。 也許歲月的痕跡染上了鬢角, 但眼角眉梢一定還是帶著笑。 社會已多了很多寬容, 他的病大概也已經痊癒, 按他的個性應該是深居簡出, 但江湖上一定流傳著重磅加盟某個節目的可能。 電影一年一部精品, 不多也不少, 又或許已經成功轉型導演, 扶植著一個又一個新星。

老榮迷們以前輩的身份普及著他當年的風華絕代, 新榮迷們則稍稍遺憾著君生我未生, 然後一起為票房而努力,

為偶爾發的單曲而滿足……

春天該很好, 可惜, 你不在場。

01

“什麼樣的男孩子以Leslie為名呢?是那種見了父親或長輩叫sir的男孩子, 斯文有禮, 清秀伶俐。 張國榮就是這樣, 叫人在公眾場所偶然見到, 只會得詫異:這麼漂亮!”

這是亦舒在《刹那芳華》對張國榮的描述, Leslie也是張國榮的英文名。

1956年9月12日, 張國榮出生在一個富足之家。 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 是家中老么, 父親張活海是香港著名的洋服大王, 曾為多位好萊塢明星設計洋服, 馬龍·白蘭度、加利·格蘭特等都曾是他的顧客, 因還有工廠要打理, 父母便和孩子們分開住再加上平時商務繁忙, 應酬多, 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人才會好好相處。

在張國榮的印象中, 他與父親相處最長的一段日子是36小時, 還是父親醉了酒的時候, 而母親, 因與父親感情並不算融洽, 更是極少在家中過夜, 家中大小事也少有問津。 哥哥姐姐們更是大他太多, 連年齡最接近的八哥都比他年長八歲, 缺乏天倫之樂, 沒有玩伴, 張國榮漫長而寂寥的童年, 只有一個照顧他起居的叫“六姐”的女傭陪伴。

02

13歲時, 張國榮被送往英國讀書, 開始了獨自一人在英國的留學生涯。

直到大一時, 張父中風, 當時在英國裡茲大學紡織專業讀書的張國榮被緊急召回, 中斷學業, 返回返港, 英國那些年的寄宿生活雖是清苦, 他反倒過得自得其樂。

回憶起來也多是吃飯、嬉鬧的趣事, 而後為人所稱道的時尚品味和清貴之氣, 也於此間得以積澱。

所幸的是, 張父雖然癱瘓, 病情並未惡化, 張國榮卻留了下來, 再沒有回到英國繼續學業。 不久後, 家人決定讓他到父親工廠裡工作, 已單獨生活許久的他卻再不願聽人擺佈, 於是從家中搬了出來。

人生第一次,獨立謀生,一度還落魄到擺地攤賣鞋賣牛仔褲。

197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國榮被朋友拉著參加了亞視舉辦的(當時還叫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拿到了第二名,也正是此次比賽,讓張國榮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03

然而,世道艱辛,不過才初露端倪。

那個年代還不像如今這般浮躁,一張漂亮的臉蛋加些通稿,就能炒作成當紅明星。剛剛進入娛樂圈的張國榮,仍要走過一段極其艱難的歲月,即便他眉目如畫、風度翩翩。

首張EP《I Like Dreaming》,乏人問津。第一次公開表演,就被台下觀眾狂噓“回家早歇著拉!”表演時一時興起把帽子丟到台下,一轉身帽子又飛回來了,回到家打開留言機,看到也都是諸如:“你知不知醜?快回家多讀幾年書吧!”之類……

用張國榮自己的話說就是“說什麼都不對”,可即便如此,張國榮依然很“硬勁”。

“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地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

也是在這段時間,他還接了人生第一部電影《紅樓春上春》,當時事業低谷的他連劇本都沒得看,直接參演,結果進組後才發現這是部風月片,後悔已來不及的他只能硬著頭皮拍完。

以至港媒在此後的歲月中想要黑他時,都會拿出此片說道一番。

在他最紅的時候,也有人問:為什麼不乾脆買斷這部片子以免影響形象?

張國榮卻從未想過回避:“不用了,就讓大家看看我當年是怎麼慘。”他從來都這樣,好與不好都習慣直面,不喜歡遮遮掩掩。

04

“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用《紅樓夢》中的這段話形容張國榮極為貼切。

1982年,張國榮的事業終於出現曙光,出演的《烈火青春》為他帶來第一次影帝提名,轉投華星唱片,得到了香港音樂教父黎小田的悉心指導。瀟灑的派頭,妖嬈的舞姿,他逐漸打造出獨屬自己的舞臺魅力。

1983年,一曲《風繼續吹》終獲認可。

1984年,專輯《Leslie》轟動全港。其中的《Monica》唱至街知巷聞,成功獲得了當年的金曲獎。張國榮也由此奠定了歌壇巨星的地位。

接下來幾年,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香港樂壇更是進入了“譚張爭霸”的階段。

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人並無交惡,但雙方歌迷卻並不禮讓。86年“十大勁歌金曲”的頒獎

張國榮擊敗了譚詠麟,獲得壓軸的“金曲金獎”,譚詠麟粉絲大呼作弊,並在張國榮登臺獻唱時抱以噓聲和叫駡。

張國榮不自矜也不自傲,唱至中途,突然說道:“有些人得到一點成就,需要用很短的時間。有些人要拿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點的時間。不過,至少我現在得到的東西,是我自己很用心去拿的。”

1987年,身心疲憊的譚詠麟,宣告不再領取具有任何競爭性質的獎項,失去對手的張國榮卻陷入了雖勝尤敗的境地,憤怒的譚詠麟歌迷將怒火對準了他,媒體則對譚詠麟的主動讓賢大加渲染,所有人都忽略了此時的張國榮已從偶像派漸漸向實力派轉變。

1989年,處於演唱生涯頂峰的張國榮,突然做出一個震驚世人的決定,在生日當天宣佈:退出歌壇。

告別演唱會最後一場,《風再起時》唱罷,舞臺中央升起一個支架,張國榮走上前去,將麥克風放在上邊,轉身離開,就此告別歌壇。

他說:“我在娛樂圈13 年,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問心無愧。來得安心,去得也瀟灑,今晚可以說是瀟灑告別。看到這麼多的朋友,其實我始終有點不太忍心。讓我到外面闖吧,就算焦頭爛額,我都一定要闖出個名堂”。

05

紛紛擾擾的這些年中,張國榮在影壇上則展現著自己的另一面,演活了一個又一個角色。

《英雄本色》中帥氣剛強愛恨分明的阿傑;《倩女幽魂》中淳樸憨厚的寧采臣;《胭脂扣》中多情又薄情的“十二少”;《東邪西毒》裡,忘而不能放逐自己的歐陽峰;《金枝玉葉》裡,上演錯位愛情的音樂監製顧家明;《春光乍泄》裡,愛情至上的何寶榮……

退出歌壇後專注電影表演的他,更是形象多變、顛倒眾生。

《阿飛正傳》裡,他是迷失、孤獨、猶豫的多情浪子,一分鐘的浪漫,可以讓你丟了心。

直到死亡才停止的無腳鳥,又會讓你不自覺濕了眼。

這個原本只是客串的角色,因為他的演繹讓王家衛決定推倒重來,最終成為第一部真正屬於張國榮的電影,因為這個角色,張國榮也獲得了金像獎影帝的殊榮。

等到了《霸王別姬》,張國榮更是徹底到了人戲合而為一的境界。

“不瘋魔,不成活”,你已說不清是程蝶衣還是張國榮。

有人說,張國榮連拍個背影都能講出故事來:程蝶衣的戲被搶,他一個轉身,就說出了憤恨、悲涼、忍耐和絕望。

為演繹好蝶衣這個角色,在影片開拍前他就先到了北京,接受了數個月的京劇表演集訓,教京劇老師知道這是個香港的大明星,在見他之前還專門探討一番“不管對方再怎麼頤指氣使,也要做到不卑不亢”。

沒想到張國榮見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叫張國榮”,十分謙遜地將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而這種情義也沒有隨著影片的結束而結束,此後張國榮每次到內地工作,都會專門到北京看兩位老師。

正是這種對藝術的追求與尊重,《霸王別姬》中的所有京劇場面是由他親自出演,為了唱好虞姬的戲,他可以在導演都喊OK後一個鏡頭拍30多遍,雖然普通話不甚標準,臺詞卻從不卡殼,所以,程蝶衣才活生生地出現在世人面前,無可超越。

短暫一生,張國榮出演了56部電影,每一個人物都凝聚了他對角色的深情,每一個人物都流淌著他細膩傳神的表達。

他這個人入戲太深,每當看完他掏心掏肺的演出後,總是久久不能自拔。

06

進入演員這個行當的人,大部分都有著美麗的皮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都默默倒下去繼而銷聲匿跡。

一張好看的臉絕不可能討善變的觀眾長久的歡心,張國榮好看,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張國榮有口皆碑,靠的卻是他的實力與努力。

喜歡張國榮應該都知道,他閒暇喜歡讀亦舒的小說。亦舒也在作品中對他有所誇讚,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亦舒對張國榮的印象開始時非常一般,甚至把他歸為美則美矣,毫無靈魂那類。

瞭解多了後,才開始為他正名。“多累還準時到達現場,一點沒有怨言,要什麼做什麼。有時侯發覺他疲倦得眼睛都紅了,仍然趕通宵,而且及時完工,接著再歸隊拍電影。”到了最後更是不得不承認:“只有李斯利(張國榮)這樣的男孩,可以長時間贏得他們(觀眾)歡心”。

不管是歌壇、影壇還是好人緣,張國榮都是一步步走來,他的履歷中從沒有捷徑。

除了事業上的輝煌,生活中的張國榮更是有著諸多的尾碼。謙謙有禮、提攜後輩、出手闊綽、熱衷公益……堪稱藝人表率。

林青霞說:“在香港演藝圈像張國榮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

倪震說:“和張國榮談天是一種享受, 誠意和豐富的人生經驗都令人如沐春風”

寧靜說:“他是個懂生活、熱愛生活的人,他是個再有魅力不過的男人。你喜歡他也好,愛他也好,一點也不奇怪,現在哪還有這樣的人啊。”

作為演藝圈的大前輩,港臺眾多藝人都曾經得到過他的幫助,黎明當年參加完新秀比賽。張國榮是第一個約他吃飯的巨星,不僅教他一些做人和穿衣服的經驗,還將他介紹給了黃霑;林志玲是個小模特時,有幸拍過張國榮的MV張國榮就拉她到身旁給鏡頭,還主動安排對戲增加她的出場機會。而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可以列出長長一串,陳奕迅、王力宏、古天樂、古巨基……

他為人仗義又極富有人文關懷,拍攝《阿飛正傳》時,因為後期製作資金緊張,王家衛想租飛機來拍追火車都沒錢,張國榮就對他說:“你想拍,我來付錢。”結果租了飛機因風太大卻沒拍成,後來王家衛也忘了問他要錢。

心無戾氣,相由心生。

也無怪乎在香港“笑容最美之公眾人物”評選中,他曾多次高居榜首。

07

1995年,張國榮廣大歌迷的千呼萬喚中回歸歌壇。時隔多年,他又一次成為八卦報刊流言蜚語的焦點,這一次又比之前更為兇狠而不懷好意。

2000年,張國榮開始了“熱·情”巡迴演唱會,雖然今天的輿論認為,從表演形態、服裝道具藝術理念、現場反響等各個方面,都代表著中國演唱會的最高水準。當年卻是飽受非議,“當不成女人就扮女人”、“長髮似貞子”、“穿舊衫”等等標題見諸報端。

張國榮曾說:“我相信六十年後仍會有人聽我的歌。但六十年後,還會有人看小報的八卦報導嗎?”

面對惡意,他仍舊帶著微笑唱著自己的歌。那時,他還沒有因為抑鬱症而徹夜失眠;嗓子不曾遭受胃酸返流的侵蝕;握著杯子的手也尚未顫抖。

也是在這次演唱會上,一首《我》的歌,唱近了所有人的心裡。

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快樂是 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

最榮幸是 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然而,他終是失了言。

2003年4月1日,一個喧鬧又荒誕的日子,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他縱身一躍,拂袖而去。轉眼的一瞬間,所有人心都碎了。他把人生永遠定格在了47歲。

再不見那風華絕代的回眸,再不見那如沐春風的淺笑,再不見那放縱肆意的舞姿,再不見,那一生磊落的哥哥。

張愛玲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也許主動的告別,是他的風格,包括愚人節這一天與我們的訣別。向死而生,請原諒他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包括生與死的自由。

從2003到2017,14年已過,當年的爭議和中傷早已隨著時間逐漸淹沒,而張國榮卻已越發鮮活。一首首溫暖內心冰涼的歌,一幕幕透進靈魂的光影畫面,終將交給時間來收藏。

我最愛的歌,最後總算唱過,

何用再爭取更多……這心不再計較與賓士。

——《風再起時》

於是從家中搬了出來。

人生第一次,獨立謀生,一度還落魄到擺地攤賣鞋賣牛仔褲。

197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國榮被朋友拉著參加了亞視舉辦的(當時還叫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拿到了第二名,也正是此次比賽,讓張國榮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03

然而,世道艱辛,不過才初露端倪。

那個年代還不像如今這般浮躁,一張漂亮的臉蛋加些通稿,就能炒作成當紅明星。剛剛進入娛樂圈的張國榮,仍要走過一段極其艱難的歲月,即便他眉目如畫、風度翩翩。

首張EP《I Like Dreaming》,乏人問津。第一次公開表演,就被台下觀眾狂噓“回家早歇著拉!”表演時一時興起把帽子丟到台下,一轉身帽子又飛回來了,回到家打開留言機,看到也都是諸如:“你知不知醜?快回家多讀幾年書吧!”之類……

用張國榮自己的話說就是“說什麼都不對”,可即便如此,張國榮依然很“硬勁”。

“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地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

也是在這段時間,他還接了人生第一部電影《紅樓春上春》,當時事業低谷的他連劇本都沒得看,直接參演,結果進組後才發現這是部風月片,後悔已來不及的他只能硬著頭皮拍完。

以至港媒在此後的歲月中想要黑他時,都會拿出此片說道一番。

在他最紅的時候,也有人問:為什麼不乾脆買斷這部片子以免影響形象?

張國榮卻從未想過回避:“不用了,就讓大家看看我當年是怎麼慘。”他從來都這樣,好與不好都習慣直面,不喜歡遮遮掩掩。

04

“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用《紅樓夢》中的這段話形容張國榮極為貼切。

1982年,張國榮的事業終於出現曙光,出演的《烈火青春》為他帶來第一次影帝提名,轉投華星唱片,得到了香港音樂教父黎小田的悉心指導。瀟灑的派頭,妖嬈的舞姿,他逐漸打造出獨屬自己的舞臺魅力。

1983年,一曲《風繼續吹》終獲認可。

1984年,專輯《Leslie》轟動全港。其中的《Monica》唱至街知巷聞,成功獲得了當年的金曲獎。張國榮也由此奠定了歌壇巨星的地位。

接下來幾年,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香港樂壇更是進入了“譚張爭霸”的階段。

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人並無交惡,但雙方歌迷卻並不禮讓。86年“十大勁歌金曲”的頒獎

張國榮擊敗了譚詠麟,獲得壓軸的“金曲金獎”,譚詠麟粉絲大呼作弊,並在張國榮登臺獻唱時抱以噓聲和叫駡。

張國榮不自矜也不自傲,唱至中途,突然說道:“有些人得到一點成就,需要用很短的時間。有些人要拿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點的時間。不過,至少我現在得到的東西,是我自己很用心去拿的。”

1987年,身心疲憊的譚詠麟,宣告不再領取具有任何競爭性質的獎項,失去對手的張國榮卻陷入了雖勝尤敗的境地,憤怒的譚詠麟歌迷將怒火對準了他,媒體則對譚詠麟的主動讓賢大加渲染,所有人都忽略了此時的張國榮已從偶像派漸漸向實力派轉變。

1989年,處於演唱生涯頂峰的張國榮,突然做出一個震驚世人的決定,在生日當天宣佈:退出歌壇。

告別演唱會最後一場,《風再起時》唱罷,舞臺中央升起一個支架,張國榮走上前去,將麥克風放在上邊,轉身離開,就此告別歌壇。

他說:“我在娛樂圈13 年,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問心無愧。來得安心,去得也瀟灑,今晚可以說是瀟灑告別。看到這麼多的朋友,其實我始終有點不太忍心。讓我到外面闖吧,就算焦頭爛額,我都一定要闖出個名堂”。

05

紛紛擾擾的這些年中,張國榮在影壇上則展現著自己的另一面,演活了一個又一個角色。

《英雄本色》中帥氣剛強愛恨分明的阿傑;《倩女幽魂》中淳樸憨厚的寧采臣;《胭脂扣》中多情又薄情的“十二少”;《東邪西毒》裡,忘而不能放逐自己的歐陽峰;《金枝玉葉》裡,上演錯位愛情的音樂監製顧家明;《春光乍泄》裡,愛情至上的何寶榮……

退出歌壇後專注電影表演的他,更是形象多變、顛倒眾生。

《阿飛正傳》裡,他是迷失、孤獨、猶豫的多情浪子,一分鐘的浪漫,可以讓你丟了心。

直到死亡才停止的無腳鳥,又會讓你不自覺濕了眼。

這個原本只是客串的角色,因為他的演繹讓王家衛決定推倒重來,最終成為第一部真正屬於張國榮的電影,因為這個角色,張國榮也獲得了金像獎影帝的殊榮。

等到了《霸王別姬》,張國榮更是徹底到了人戲合而為一的境界。

“不瘋魔,不成活”,你已說不清是程蝶衣還是張國榮。

有人說,張國榮連拍個背影都能講出故事來:程蝶衣的戲被搶,他一個轉身,就說出了憤恨、悲涼、忍耐和絕望。

為演繹好蝶衣這個角色,在影片開拍前他就先到了北京,接受了數個月的京劇表演集訓,教京劇老師知道這是個香港的大明星,在見他之前還專門探討一番“不管對方再怎麼頤指氣使,也要做到不卑不亢”。

沒想到張國榮見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叫張國榮”,十分謙遜地將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而這種情義也沒有隨著影片的結束而結束,此後張國榮每次到內地工作,都會專門到北京看兩位老師。

正是這種對藝術的追求與尊重,《霸王別姬》中的所有京劇場面是由他親自出演,為了唱好虞姬的戲,他可以在導演都喊OK後一個鏡頭拍30多遍,雖然普通話不甚標準,臺詞卻從不卡殼,所以,程蝶衣才活生生地出現在世人面前,無可超越。

短暫一生,張國榮出演了56部電影,每一個人物都凝聚了他對角色的深情,每一個人物都流淌著他細膩傳神的表達。

他這個人入戲太深,每當看完他掏心掏肺的演出後,總是久久不能自拔。

06

進入演員這個行當的人,大部分都有著美麗的皮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都默默倒下去繼而銷聲匿跡。

一張好看的臉絕不可能討善變的觀眾長久的歡心,張國榮好看,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張國榮有口皆碑,靠的卻是他的實力與努力。

喜歡張國榮應該都知道,他閒暇喜歡讀亦舒的小說。亦舒也在作品中對他有所誇讚,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亦舒對張國榮的印象開始時非常一般,甚至把他歸為美則美矣,毫無靈魂那類。

瞭解多了後,才開始為他正名。“多累還準時到達現場,一點沒有怨言,要什麼做什麼。有時侯發覺他疲倦得眼睛都紅了,仍然趕通宵,而且及時完工,接著再歸隊拍電影。”到了最後更是不得不承認:“只有李斯利(張國榮)這樣的男孩,可以長時間贏得他們(觀眾)歡心”。

不管是歌壇、影壇還是好人緣,張國榮都是一步步走來,他的履歷中從沒有捷徑。

除了事業上的輝煌,生活中的張國榮更是有著諸多的尾碼。謙謙有禮、提攜後輩、出手闊綽、熱衷公益……堪稱藝人表率。

林青霞說:“在香港演藝圈像張國榮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

倪震說:“和張國榮談天是一種享受, 誠意和豐富的人生經驗都令人如沐春風”

寧靜說:“他是個懂生活、熱愛生活的人,他是個再有魅力不過的男人。你喜歡他也好,愛他也好,一點也不奇怪,現在哪還有這樣的人啊。”

作為演藝圈的大前輩,港臺眾多藝人都曾經得到過他的幫助,黎明當年參加完新秀比賽。張國榮是第一個約他吃飯的巨星,不僅教他一些做人和穿衣服的經驗,還將他介紹給了黃霑;林志玲是個小模特時,有幸拍過張國榮的MV張國榮就拉她到身旁給鏡頭,還主動安排對戲增加她的出場機會。而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可以列出長長一串,陳奕迅、王力宏、古天樂、古巨基……

他為人仗義又極富有人文關懷,拍攝《阿飛正傳》時,因為後期製作資金緊張,王家衛想租飛機來拍追火車都沒錢,張國榮就對他說:“你想拍,我來付錢。”結果租了飛機因風太大卻沒拍成,後來王家衛也忘了問他要錢。

心無戾氣,相由心生。

也無怪乎在香港“笑容最美之公眾人物”評選中,他曾多次高居榜首。

07

1995年,張國榮廣大歌迷的千呼萬喚中回歸歌壇。時隔多年,他又一次成為八卦報刊流言蜚語的焦點,這一次又比之前更為兇狠而不懷好意。

2000年,張國榮開始了“熱·情”巡迴演唱會,雖然今天的輿論認為,從表演形態、服裝道具藝術理念、現場反響等各個方面,都代表著中國演唱會的最高水準。當年卻是飽受非議,“當不成女人就扮女人”、“長髮似貞子”、“穿舊衫”等等標題見諸報端。

張國榮曾說:“我相信六十年後仍會有人聽我的歌。但六十年後,還會有人看小報的八卦報導嗎?”

面對惡意,他仍舊帶著微笑唱著自己的歌。那時,他還沒有因為抑鬱症而徹夜失眠;嗓子不曾遭受胃酸返流的侵蝕;握著杯子的手也尚未顫抖。

也是在這次演唱會上,一首《我》的歌,唱近了所有人的心裡。

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快樂是 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

最榮幸是 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然而,他終是失了言。

2003年4月1日,一個喧鬧又荒誕的日子,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他縱身一躍,拂袖而去。轉眼的一瞬間,所有人心都碎了。他把人生永遠定格在了47歲。

再不見那風華絕代的回眸,再不見那如沐春風的淺笑,再不見那放縱肆意的舞姿,再不見,那一生磊落的哥哥。

張愛玲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也許主動的告別,是他的風格,包括愚人節這一天與我們的訣別。向死而生,請原諒他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包括生與死的自由。

從2003到2017,14年已過,當年的爭議和中傷早已隨著時間逐漸淹沒,而張國榮卻已越發鮮活。一首首溫暖內心冰涼的歌,一幕幕透進靈魂的光影畫面,終將交給時間來收藏。

我最愛的歌,最後總算唱過,

何用再爭取更多……這心不再計較與賓士。

——《風再起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