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本製造攤上大事,神戶制鋼社長稱“信譽歸零”

這幾天, 日本製造又攤上大事了。 備受關注的神戶制鋼造假事件涉及的資料越來越多, 被波及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受此事件影響,

神戶制鋼股價比年初以來最高位跌去逾40%。 除了股價和索賠, 正如神戶制鋼社長川崎博在10月12日致歉時所說, “神戶制鋼的信譽已降為零。 ”

500家企業受累

10月13日, 神戶制鋼內部調查顯示, 除銅、鋁製品、鐵粉的強度資料造假的同時, 又有9種產品被發現篡改了技術資料,

包括銅合金管、鋼線材。

神戶制鋼承認已將篡改技術資料的產品交付約500家國內外客戶。 這意味著, 受累於神戶制鋼的企業, 將增加至500家。 隨著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造假醜聞愈演愈烈, 更多“中招”企業開始浮出水面。

10月13日, 全球最大客機生產商波音公司確認使用了神戶制鋼涉嫌虛假認證的產品。

據悉, 波音方面目前正在開展調查, 以確定神戶制鋼所生產的零件在其飛機中的運用程度和類型, 並會將結果與其航空公司客戶共用。

隨著波音公司、空客公司、通用汽車等海外製造巨頭開始對神戶制鋼造假事件的影響進行調查, 整個日本製造業的信譽必然受到動搖, 醜聞影響預計將進一步加劇。

對於神戶制鋼的造假醜聞, 有業內人士表示, 這不僅將使企業本身信譽掃地, 還會給全球供應鏈造成大混亂。 神戶制鋼擁有眾多來自汽車、飛機、高鐵等行業的大客戶, 從目前情況來看, 未來受影響的企業數量或許還將增加。

片面追求利潤惹的禍?

近幾年,

日本製造業可謂遭遇“多事之秋”。 從高田氣囊事故到東洋橡膠篡改性能資料, 再到如今神戶制鋼所造假。 輿論對日本製造鋪天蓋地的讚美, 一夜之間變成了日企醜聞以及高層致歉。

神戶制鋼2017財年報告顯示, 鋼鐵、工程機械和電力是其傳統的三大支柱業務, 但近年來, 這三大板塊的效益日益走低。 神戶制鋼官網資料顯示:2014年到2016年, 神戶制鋼銷售額分別為1.89萬億、1.82萬億和1.70萬億日元, 呈現逐年下降態勢。

傳統業務利潤下滑之後, 神戶制鋼開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鋁製品被視作實現增長的新領域。

由於汽車行業對於車身輕量化和高燃油效率的追求, 鋁製品部件不斷被車企採用。 正因如此, 神戶制鋼業務重點的轉移收效很快。

2017財年一季度, 神戶制鋼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6%;營業利潤環比和同比分別激增118.0%和138.6%;淨利潤由2016財年一季度的虧損20億日元轉為盈利250億日元, 環比增長86.6%。

正是這種激進的盈利計畫, 為神戶制鋼的造假事件埋下伏筆。 對神戶制鋼來說, 要想挽回損失, 還需要從源頭入手, 否則, 結局可能完全重蹈高田公司的覆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