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聲驚雷,首家共用充電寶倒閉!砸了幾億的騰訊、小米、美團慌了

我猜到了結局, 可沒猜到事情來得如此之快!就在半年前, 它還是資本狂歡的寵兒, 可是現在它成了市場的棄兒!

沒錯, 我說的就是共用充電寶!一個在40天內被12億資本瘋狂加碼的“驕子”,

一個讓騰訊、小米、美團、聚美優品統統被套牢的“奇葩”。

近日, 杭州樂電共用充電寶宣佈倒閉, 就連用戶的50塊錢押金也面臨難以退後的悲涼處境。 果然, 狂歡過後, 一地雞毛!

1首家倒閉的共用充電寶

10月11日, 杭州一家名為“樂電”的共用充電寶公司正式宣佈停運充電寶項目, 回收所有充電寶設備, 並提醒使用者將未提現的押金提現。

然而很多用戶卻在退押金的時候提示退款失敗, 針對這種情況, 樂電方面回應:“伺服器由於故障原因, 有部分使用者可能暫時無法提現, 技術人員正在維護中。 ”但記者撥打該公司的客服電話, 一直處於占線或者無人接聽的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 樂電於今年3月份上線。 商業模式為每台設備內置9個充電寶, 用戶掃碼租賃使用, 24小時內可免費, 逾期2元/天, 50元封頂。 50元押金可在歸還充電寶後自動退回。

4月, 樂電創始人樓瑩瑩在接受《杭州日報》採訪時豪壯地表示:“我們目前已佈局了超過300個點, 包括商場、酒店、KTV還有公車站,

充電寶數量近2000個。 ”

沒想到僅過半年, 樂電就成為共用充電寶行業首個倒閉的品牌。

截止到目前, 雖然樂電方面還沒有公佈倒閉的原因, 但其實不難發現, 盈利難一直是困擾所有共用充電寶企業的命門, 因為這個需求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按照樂電目前的盈利模式算, 它必須要保證共用充電寶的使用率達到80%才能收回成本。 但資料顯示, 目前整個共用充電寶行業的使用率不到20%。 就連行業老大“街電”也一直在虧損經營, 其創始人表示他們目前還沒考慮盈利, 其投資人聚美優品陳歐同樣信心不足, 公開發聲:如果失敗就當做公益。

2倒閉背後, 是整個行業的劇痛

樂電的倒閉是否會帶來一場共用充電寶的倒閉潮?很難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但請看看半個月前的另一個炸彈式新聞!

9月25日, 另一家共用充電寶公司“Hi電”內部員工在網上曬出收到的《調崗通知書》。 這份通知書內容顯示, 員工月工資由4000元大幅降至1800元, 崗位由深圳調整至新疆, 且自行承擔費用, 逾期3天未報到即被視為曠工、自動離職。

一名“Hi電”前員工表示, 雖然它經歷兩輪融資, 但因為融資的款項是分期到款, 投資人曾因業績未達要求中斷款項, 致使Hi電出現短期的資金鏈斷裂, 早在7月份, 他們就出現過停運狀況。

很難想像,這種奇葩的裁員方式、這種資金鏈斷裂的窘境會發生在5個月前還風生水起的共用充電寶行業!走入嚴冬的速度,讓人始料未及!

3騰訊、小米、美團、聚美優品、分眾傳媒全部入局

有人計算過共用充電寶的收益,以每個充電寶每天使用4小時,每個網點平均有20個充電寶來算,第一個小時免費,那麼每個充電寶一天流水3元,整個機櫃一天的流水就有60元。

一個機櫃加上每個充電寶成本為70元,那麼拋除其它因素,一個網點的成本是4000元,4000/60=66.7天,加上其它的運維成本,最多半年就能收回成本了。

在這種利好以及大流量的驅使下,各路資本紛紛入局共用充電寶。

從今年3月31日到5月10日的40天內,共用充電企業獲得了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高達12億人民幣,其中聚美優品陳歐一人就砸了3個億!這是2015年共用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

馬化騰曾在會上直言:“共用充電寶到底靠不靠譜,很多人都看不准”。正在他猶豫之時,騰訊投資部的錢就打到了“小電”共用充電寶的帳戶上。

沉寂了一個6月後,進入7月,怪獸充電宣佈獲得億元A輪融資,原高瓴資本、順為資本、清流資本進一步加碼。8月18日,放電科技在京宣佈,已經獲得了仁和實業3000萬的天使輪融資。第二天,“充充”宣佈獲得由唯獵資本、分眾傳媒及政府引導基金聯合融資,融資總額超5億元,刷新了整個行業單筆融資額度的最高記錄!

4共用充電寶活不起來的真正原因

關於共用充電寶,也許你只是潛意識裡認為它火不起來,但當你看了下面這些分析,你就會和王思聰一樣感受了:這玩意兒能火起來,我直播吃翔!

從共用的本質來看: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都是重資產模式,製造設備,開拓市場都需大量資金投入,桌面與機櫃式充電寶還需要特定場景推,攤子鋪的越大,花費越多,獲客越難。

從維護成本與風險來看:一件共用物品對應多個擁有者,他們皆有使用權,每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與消耗,直接導致商品的折舊加速,對淨利潤的消耗越來越大。

從使用習慣上來看:共用充電寶造價僅幾十元,而押金就有100元甚至高過商品價值,如果損壞就不退,這會直接倒逼用戶選擇替代方案。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一點,對於用戶來說,在緊急的情況下手機沒電是偶發性現象不是高頻現象,也就是說共用充電寶其實就是低頻需求。

而且,目前手機電池的容量技術一直在進步,實在不夠用還有便攜充電寶。綜合這些,就很好解釋了人們對它“偽需求”的批評。

此外,拋開盈利模式不談,共用充電寶的安全問題一直很多。目前關於充電寶品質不過關而導致的爆炸、失火等事故時有發生,充電寶自動匹配讀取使用者隱私、安全資料、被植入相關病毒的新聞時有發生。

說到底,這類共用不是真正的共用,而是一種重資產模式的硬體租賃!我仿佛看到了20年前遍地開花的租錄影帶的小店,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在如此短時間內湧入這麼多玩家和資本,共用充電寶行業泡沫堪比房地產!可以預計到的是,不經思考一窩蜂而上,很快這裡一座烈士陵園就會拔地而起!在資本為所欲為的“偽風口”上,想讓王思聰“直播吃翔”太難了!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重慶大學EMBA研修班29期正在熱招中,讓我們共同期待,也歡迎更多優秀企業家加入我們的學習旅程。

很難想像,這種奇葩的裁員方式、這種資金鏈斷裂的窘境會發生在5個月前還風生水起的共用充電寶行業!走入嚴冬的速度,讓人始料未及!

3騰訊、小米、美團、聚美優品、分眾傳媒全部入局

有人計算過共用充電寶的收益,以每個充電寶每天使用4小時,每個網點平均有20個充電寶來算,第一個小時免費,那麼每個充電寶一天流水3元,整個機櫃一天的流水就有60元。

一個機櫃加上每個充電寶成本為70元,那麼拋除其它因素,一個網點的成本是4000元,4000/60=66.7天,加上其它的運維成本,最多半年就能收回成本了。

在這種利好以及大流量的驅使下,各路資本紛紛入局共用充電寶。

從今年3月31日到5月10日的40天內,共用充電企業獲得了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入局,融資金額高達12億人民幣,其中聚美優品陳歐一人就砸了3個億!這是2015年共用單車剛出現時獲得融資額的近5倍!

馬化騰曾在會上直言:“共用充電寶到底靠不靠譜,很多人都看不准”。正在他猶豫之時,騰訊投資部的錢就打到了“小電”共用充電寶的帳戶上。

沉寂了一個6月後,進入7月,怪獸充電宣佈獲得億元A輪融資,原高瓴資本、順為資本、清流資本進一步加碼。8月18日,放電科技在京宣佈,已經獲得了仁和實業3000萬的天使輪融資。第二天,“充充”宣佈獲得由唯獵資本、分眾傳媒及政府引導基金聯合融資,融資總額超5億元,刷新了整個行業單筆融資額度的最高記錄!

4共用充電寶活不起來的真正原因

關於共用充電寶,也許你只是潛意識裡認為它火不起來,但當你看了下面這些分析,你就會和王思聰一樣感受了:這玩意兒能火起來,我直播吃翔!

從共用的本質來看: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都是重資產模式,製造設備,開拓市場都需大量資金投入,桌面與機櫃式充電寶還需要特定場景推,攤子鋪的越大,花費越多,獲客越難。

從維護成本與風險來看:一件共用物品對應多個擁有者,他們皆有使用權,每個人都傾向於過度使用與消耗,直接導致商品的折舊加速,對淨利潤的消耗越來越大。

從使用習慣上來看:共用充電寶造價僅幾十元,而押金就有100元甚至高過商品價值,如果損壞就不退,這會直接倒逼用戶選擇替代方案。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一點,對於用戶來說,在緊急的情況下手機沒電是偶發性現象不是高頻現象,也就是說共用充電寶其實就是低頻需求。

而且,目前手機電池的容量技術一直在進步,實在不夠用還有便攜充電寶。綜合這些,就很好解釋了人們對它“偽需求”的批評。

此外,拋開盈利模式不談,共用充電寶的安全問題一直很多。目前關於充電寶品質不過關而導致的爆炸、失火等事故時有發生,充電寶自動匹配讀取使用者隱私、安全資料、被植入相關病毒的新聞時有發生。

說到底,這類共用不是真正的共用,而是一種重資產模式的硬體租賃!我仿佛看到了20年前遍地開花的租錄影帶的小店,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在如此短時間內湧入這麼多玩家和資本,共用充電寶行業泡沫堪比房地產!可以預計到的是,不經思考一窩蜂而上,很快這裡一座烈士陵園就會拔地而起!在資本為所欲為的“偽風口”上,想讓王思聰“直播吃翔”太難了!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重慶大學EMBA研修班29期正在熱招中,讓我們共同期待,也歡迎更多優秀企業家加入我們的學習旅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