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貸平臺剛剛挺過“監管月”,互金行業面臨資金枯竭?

10月16日訊, 對於一些網貸平臺來說, 過去一個月像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各地方政府在9月份密集出臺對網貸平臺的監管政策, 互金企業已經開始“吃不消”。

2016年8月, 監管機構公佈了針對網貸平臺的監管措施, 北京、上海、深圳、廈門和廣東等地方當局開始加大對該領域的監管力度。 網貸監管的大幕算是正式拉開。

今年7月份, 深圳金融監管機構對網貸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們在當地銀行開立結算帳戶, 並將其財務系統資料存檔;9月底, 深圳政府又重拳出擊, 連續推出了兩項針對網貸平臺的監管措施, 不僅推出了網貸行業的“黑名單”制度, 還劍指網貸退出機制, 對網貸機構的退出期間的相關規範作出要求。

9月25日, 北京互金協會發佈內部風險提示函, 就2017年下半年網貸行業的短期流動性風險進行提示;9月30日, 該協會又發佈了關於堅決打擊“羊毛黨”模式的通知,

要求各會員單位及個人要立即停止此類合作並整改, 並且表示不支持違規機構申請備案。 目前北京互金協會已經成立了打擊“羊毛黨”聯盟以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網貸嚴監管的趨勢還在持續。

對互金行業來說, 監管收緊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

網貸平臺的吸金能力已經大不如前。

資料顯示, 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募集資金數量在9月份已經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據網貸之家的最新估計, 今年9月份, 包括網貸平臺、加密貨幣挖礦公司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系統運營商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融資額下降到了21.74億元人民幣, 與去年8月份和七月份相比分別下降了44%和55%——2016年8月份互金行業融資額為38.6億元人民幣, 7月份為48.5億元。

與此同時, 9月份的網貸成交量也呈現下降趨勢。

今年6月份,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落實清理整頓下一階段工作要求的通知》, 明確提出了互金企業的“業務規模不能增長、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等要求。

8月份, 大連、上海、廣州等地平臺先後接到口頭通知, 要求限制平臺業務規模不得擴張。

根據融360的資料顯示, 9月份網貸記錄的交易數量從8月份下降了2.2%至1942億元, 而浙江省下降了40多個百分點。

合規和轉型成本的提高也令一部分網貸平臺不得不退出市場。

今年9月份, 全國共有70家網貸平臺遇到麻煩, 比上個月增加了34家。 其中32家在償還用戶資金方面遇到困難, 26家暫停營業, 而12家出現了老闆跑路的情況。

近期有消息稱, 深圳市金融辦已經向部分平臺下發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 不僅禁止網貸平臺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 禁止平臺設立風險保證金、準備金等提供擔保, 還禁止了超限額、P2N等過去常見的不規範現象。 該《要求》不僅嚴格而且細緻, 這對不願意整改或者在規定期限內達不到整改要求的平臺來說, 不啻於一個勒令退出的最後通牒。

中國的網貸市場在2014年到2015年期間經歷了野蠻式的增長, 每個月新生的網貸平臺能達到上千個, 隨著監管開始在這個領域大規模覆蓋,P2P的增長早已經放緩。當資金瘋狂湧入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互金企業,尤其是小的網貸平臺,只有嚴格按照監管條例進行自我整改才會有生存的可能,而任何試圖規避監管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當資金寒冬已經到來,能堅持到最後的,一定是接受過監管機構的嚴格“洗禮” 的。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隨著監管開始在這個領域大規模覆蓋,P2P的增長早已經放緩。當資金瘋狂湧入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互金企業,尤其是小的網貸平臺,只有嚴格按照監管條例進行自我整改才會有生存的可能,而任何試圖規避監管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當資金寒冬已經到來,能堅持到最後的,一定是接受過監管機構的嚴格“洗禮” 的。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