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建行四川省分行:“新一代”打造智慧服務

2017年6月24日14點36分, 中國建設銀行耗時六年時間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全面竣工並成功上線, 比預定時間提前4小時24分鐘。

六年時間, 隨著新系統從無到有、從初創到成熟, 更多的新變化其實早已“提前”發生。

新在何處?對建行客戶而言, 辦業務的場景變了, 速度更快了, 能處理的事更多、也更安全了;對建行員工而言, 重複操作少了, 用心交流多了, 解決問題的辦法更豐富了。

利其器, 善其事。 在建行四川省分行, 隨著“新一代”全面到來, 各項工作快速推進, 客戶服務能力加速提升。 這一場總行統籌的基礎性變革,

帶來挑戰、更藏機遇。 實施者的目標與期待, 是全面升級、迎向未來的智慧服務。

新體驗:從“排隊等候”到“一站式自助”

對服務行業而言, 創新的落腳點是客戶體驗。

在成都從事環保製造的企業主張先生, 對“體驗”的變化感觸頗深。 “每到月末都要來建行櫃檯, 轉帳給各個供應商, 幾十筆交易有時要耗費一個多小時。 ”如今, 張先生在智慧櫃員機(以下簡稱STM)上辦理批量轉帳, 依照過往轉帳記錄, 不再重複輸入帳號和戶名, 節省大量時間精力。

“放入身份證之後, 我的資訊就被系統錄入了, 不像在櫃檯辦理業務需要手工填單。 ”在建行成都第一支行, 客戶陳先生講述了另一個變化。 依靠技術革新, STM在開戶、轉帳、流水列印等常用功能方面比傳統櫃檯提速明顯,

部分業務處理效率甚至提升10倍以上。

綿陽市民劉女士沒有想到, 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竟然也能自助辦理。 在為愛車辦理ETC時, 她還發現了另一項功能——交通違章處理, 當即進行簽約。 “一站式服務非常周到, 充分考慮了車主需求。 ”劉女士對這次體驗給出積極評價。 通過STM辦理ETC記帳卡, 是建行四川省分行在區域同業、建行系統內首創, 自今年4月推出以來, 全省已有超過8萬名客戶體驗該項服務。

STM已然成為提升客戶體驗的“明星”設備。 作為建行系統內率先完成標準版和綜合版STM布放的分行, 截至目前, 建行四川省分行已在全轄布放STM超過2500台, 多項產品服務遷移至STM辦理。 此外, 該行還為STM創新開發多項本地特色功能,

除前文提到的ETC記帳卡辦理、交通違章處理外, 還有掛號、繳學費、支取公積金、查詢樓盤資訊等, 累計整合功能200余項, 設備“綜合實力”全面增強。

“更便捷, 也更安全。 ”建行人員介紹, STM運用身份自動核查、支票自動防偽、電子簽名、遠端審核等多項新技術, 特別是引入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線上自動身份核查技術, 能通過客戶面部特徵自動判別客戶身份, 可防範不法分子冒名開戶。

新服務:從“櫃檯”到“全場景”

客戶體驗的改善, 借助智慧設備, 根源在銀行服務能力的提升。

從櫃檯到大堂, “封閉”變“開放”, “受理”變“互動”, 走出櫃檯的建行員工, 已然成為“金融顧問”。

通過分析營業資料, 建行四川省分行優化網點崗位配置, 充實大堂服務人員, 提供精准引導、理財顧問等服務。

2016年、2017年上半年, 該行大堂服務人員在網點崗位占比持續提升。 隨人員結構轉變而來的, 是服務流程的再造。 依託“新一代”上線, 該行全面優化40余項櫃面業務流程, 精簡50余項櫃面業務授權, 推行電子化手段, 實現資訊共用, 完善“手冊化管理”, 提高服務效率。

“龍易行”移動智慧終端機的研發運用, 則説明建行員工走出網點、來到客戶身邊。 成都岷江支行客戶經理李軍是新終端的首批見證者, “一台平板電腦+外接設備, 集產品展示、資訊檢索、客戶自助交易等功能於一身, 上門服務時, 客戶可在‘龍易行’上完成多類自助操作。 ”

走出網點, 並非“終點”。 從線下到線上, 空間轉換, 服務連接。 “悅生活”是建行順應“互聯網+”著力打造的三大服務平臺之一,

專注為不同行業用戶提供差異化支付解決方案, 目前已涵蓋8大場景70類12000多項服務內容。 依託“新一代核心系統”, 建行在“悅生活”創新推出雲服務功能, 既與原繳費入口無縫銜接, 還提供更強大的後臺支撐、開發機制, 大幅提升新專案推進速度。 四川資訊職業技術學院是廣元的高等院校, 學生約6000人, 以往收取學費主要通過代扣和現場繳費, 每年開學時, 現場繳費學生數量較大、耗時耗力。 “新一代”上線後, 建行廣元分行向校方推薦使用“悅生活”雲服務, 能讓學生通過手機銀行、網站、二維碼等多類管道全天候繳費。 數日後該項定制服務即上線, 收繳學費數百萬元, 得到校方、學生好評。

新方法:從“部門級”到“企業級”

新體驗源自新服務,新服務成於新方法。功能強大的“新一代核心系統”,在服務前端帶來新氣象,更本質的變化,是讓全行經營視圖更清晰、發展動能更強勁。

IT建設不再僅著眼於銀行內部管理的需要、著眼於獨立的產品或業務條線,而是從客戶體驗的角度、以全行一盤棋的思維去設計和研發系統。建行吸納國際領先實踐和經驗,結合本行實際,自主創新推出了一套以“四個一”為顯著特徵的企業級工程實施方法:即一套業務模型、一套IT架構、一套實施工藝和一套管理流程。依託這套方法,開啟了一場範圍廣泛、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基礎性變革。

首先,從業務架構入手,採用業界領先的企業級建模方法,描繪出建行業務藍圖,全面建立集團層面的流程模型、資料模型、產品模型以及使用者體驗模型。這套業務模型,既覆蓋了現狀,解決了當時的所有痛點問題;又全面落實了“十二五”規劃及CCB2020規劃,確保業務的前瞻性與先進性不動搖。也就是說,在開發IT系統之前,先把准了業務發展的脈搏。

其次,重構業界領先的“集中式+分散式”融合架構。這套IT架構完全承接了業務建模成果,是充分體現建行轉型目標的IT新藍圖。所謂“融合”,是指整體採用分散式架構,關鍵應用採用集中式架構。這樣既發揮了主機安全、穩定、可靠、易於管理的優點,又發揮了分散式平臺成本低、海量併發處理能力強的優點。

同時,重塑了開發模式。“新一代”制訂了嚴格的全生命週期實施工藝,規範、約束各個專案組的實施工序,形成了“一套實施工藝”。基於這套實施工藝,專案實施從過去“專案組一站式”變為“軟體工廠式”,應運建立起包括計畫管理、配置管理以及品質控制在內的、流程簡潔高效、工具集成統一的專案實施管理機制,即“一套管理流程”。

這套方法論實現了IT系統建設模式從“部門級”到“企業級”的根本轉變。經過“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工程六年的實踐檢驗,它既適用於瀑布式大規模開發,指導大型商業銀行戰略項目的順利實施,也適用於反覆運算式的敏捷開發,推動諸如建行龍支付等創新產品的迅速投產,為建設銀行帶來創新速度、處理效能、智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新體驗源自新服務,新服務成於新方法。功能強大的“新一代核心系統”,在服務前端帶來新氣象,更本質的變化,是讓全行經營視圖更清晰、發展動能更強勁。

IT建設不再僅著眼於銀行內部管理的需要、著眼於獨立的產品或業務條線,而是從客戶體驗的角度、以全行一盤棋的思維去設計和研發系統。建行吸納國際領先實踐和經驗,結合本行實際,自主創新推出了一套以“四個一”為顯著特徵的企業級工程實施方法:即一套業務模型、一套IT架構、一套實施工藝和一套管理流程。依託這套方法,開啟了一場範圍廣泛、內涵豐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基礎性變革。

首先,從業務架構入手,採用業界領先的企業級建模方法,描繪出建行業務藍圖,全面建立集團層面的流程模型、資料模型、產品模型以及使用者體驗模型。這套業務模型,既覆蓋了現狀,解決了當時的所有痛點問題;又全面落實了“十二五”規劃及CCB2020規劃,確保業務的前瞻性與先進性不動搖。也就是說,在開發IT系統之前,先把准了業務發展的脈搏。

其次,重構業界領先的“集中式+分散式”融合架構。這套IT架構完全承接了業務建模成果,是充分體現建行轉型目標的IT新藍圖。所謂“融合”,是指整體採用分散式架構,關鍵應用採用集中式架構。這樣既發揮了主機安全、穩定、可靠、易於管理的優點,又發揮了分散式平臺成本低、海量併發處理能力強的優點。

同時,重塑了開發模式。“新一代”制訂了嚴格的全生命週期實施工藝,規範、約束各個專案組的實施工序,形成了“一套實施工藝”。基於這套實施工藝,專案實施從過去“專案組一站式”變為“軟體工廠式”,應運建立起包括計畫管理、配置管理以及品質控制在內的、流程簡潔高效、工具集成統一的專案實施管理機制,即“一套管理流程”。

這套方法論實現了IT系統建設模式從“部門級”到“企業級”的根本轉變。經過“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工程六年的實踐檢驗,它既適用於瀑布式大規模開發,指導大型商業銀行戰略項目的順利實施,也適用於反覆運算式的敏捷開發,推動諸如建行龍支付等創新產品的迅速投產,為建設銀行帶來創新速度、處理效能、智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