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6124點十周年:華夏富國嘉實三巨頭領跑 10檔基金翻倍

中國基金報 公募報導組

2007年10月16日, 上證指數最高6124點, 這一高點十年來都未曾被突破, 儘管目前只有不到3400點, 但不少股票創出了歷史新高, 不少基金淨值震盪中上升。

據統計, 大多數主動偏股基金已經超越了2007年的高點, 其中備受矚目的是10檔基金實現了100%以上的收益, 最高達到了178.89%。

十年業績翻倍基金

華夏富國嘉實三巨頭領跑

從A股6124點以來翻倍基金來看, 華夏、富國和嘉實三巨頭表現突出, 總業績第一名為華夏基金公司旗下的華夏大盤, 華夏旗下華夏回報的業績逼近100%。 富國和嘉實基金公司分別有3只和2檔基金的10年業績超過100%。

從單檔基金業績來看, 華夏大盤精選以178.89%的業績領跑, 華夏大盤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這一領先優勢首先得益于王亞偉所管理的前五年業績十分優異, 其次是後續管理的基金經理中也有不錯的階段業績表現。

富國基金公司旗下的富國天合穩健優選和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的收益率也超過130%,

分別達到139%和135%, 另一隻富國天瑞強勢精選收益率也達到105%。 富國天瑞基金經理厲葉淼認為, 富國投研文化的傳承對他們成績的取得非常重要。 在A股市場的跌宕起伏中, 新老基金經理的交替並沒有給富國天瑞帶來大幅的業績波動, 這主要是因為富國一直以來都有優秀的投研團隊和良好的投研氛圍。

嘉實基金公司旗下也有2檔基金業績翻倍, 分別是嘉實增長和嘉實成長收益A, 這兩檔基金的收益率也分別達到114%和104%。 此外, 博時、匯添富、銀華、國泰四家基金公司也都有基金上榜, 還有多檔基金業績超過90%接近100%。 總體來看, 這些排名最靠前的基金分佈在各家不同的基金公司中,

但多數集中在大中型基金公司。

每一隻牛基背後

都有很牛的基金經理

滬指6124點以來十年間翻倍的基金背後基本都有很牛的基金經理在管理, 除了王亞偉之外, 嘉實基金邵健、富國基金朱少醒、博時基金鄧曉峰、銀華基金王華等基金經理都是業界有名的投資牛人, 有的仍在管理基金, 有的已經高升分管投資副總後不再管理單檔基金, 有的則是離職後創立私募。

在上述10只翻倍牛基中, 只有一檔基金過去10年都是同一人所管理, 他就是已連續管理富國天惠12年的朱少醒。 富國天惠過去10年的投資業績在全部主動偏股中排名前三, 朱少醒也成為僅有的兩位中國基金業英華獎“十年期權益類最佳基金經理”得主之一。

嘉實成長收益和嘉實增長的背後也都有“牛人”。 邵健擔任嘉實增長基金經理11年, 創造了近800%的投資回報率, 這使得邵健成為成長股投資標杆。 嘉實成長收益過去十年間管理時間較長的基金經理劉天君也多次獲得明星基金經理稱號。

嘉實成長收益現任基金經理邵秋濤介紹, 嘉實基金旗下基金能夠長期表現穩健, 不僅得益於“研究驅動投資業績”的投研文化, 更有賴於投研體系支持。

過去十年收益率111%的博時主題行業, 在2007年到2014年期間由鄧曉峰連續管理7年, 奠定了該基金業績領先的基礎, 而如今該基金經理王俊自2015年上任至今, 任期總回報48.65%。

國泰金鷹也是如此, 該基金2008年至2015年由張瑋管理, 其後曾擔任其投資助理的周偉鋒接班, 實現順利交接, 而回報率來看, 張瑋管理期間的總回報率為127.9%, 周偉鋒自2015年上任以來總回報率是36.9%。

銀華富裕主題基金從2006年11月到2013年11月一直有王華所管理, 奠定了基金業績領先的基礎, 目前王華為該公司副總經理, 銀華富裕主題基金經理職務交給了周可彥。

“一檔基金長期業績的背後是一整個基金公司投研實力和投研文化延續性的表現,是公司綜合實力的體現。”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基金經理的個人變動有的時候是難以避免的,對於公司而言,是不是能夠做到盡可能降低個人變動對基金的影響力,這就是公司實力的體現了。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一個基金的成績,背後其實是整個公司的能力。”

64%主動權益基金獲取正收益

Wind資料顯示,從2007年10月16日到2017年10月13日的十年間,可追溯業績的204只主動偏股型基金(包括主動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共有131只取得正收益,占比達到64.22%。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這就是專業化資產管理所帶來的風采,雖然各家公司能力、產品設計定位都有差別,但依然在指數表現低迷下獲得超額收益。

90只主動偏股基金賺20%以上

從指數來看,過去十年,除上證指數外,滬深300、上證50這樣的以藍籌股投資為主的指數跌幅在32%到43%之間,深證成指因2015年中期換了指數計算方法,跌幅也有40%。不過,代表中小盤股的中小板指卻逆市上漲,漲幅達35.55%。

從單檔基金業績來看,華夏大盤精選以178.89%的收益率位列第一,富國天合穩健優選、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嘉實增長、博時主題行業等9只其他基金同樣取得超過100%的收益率。

據統計,在204檔基金中,有90只產品收益率超過20%,其中,收益率在20%~50%的有53只,占比25.98%;收益率在50%~100%的有27只,占比13.24%;收益率在100%以上的有10只,占比近5%。

在這204檔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數量最多,達到了167只,占比逾八成,10只業績翻倍基金中9只為偏股混合型基金。王群航表示,這是由於2014年新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出臺,新規將股票型基金倉位投資下限從60%提高到了80%,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不少股票型基金轉型為混合型基金。

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研究員指出,隨著公募行業的發展,團隊、機制、投資決策都在逐漸成熟,已經不再像過往那樣由於基金經理的卸任而出現淨值波動,成熟的機制已經可以保證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在出現基金經理變動、市場系統性風險等因素下平緩過度。

長期業績領先基金的秘訣

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多位元十年業績翻倍基金經理,尋找一些長期業績領先的秘訣。

嘉實基金經理邵秋濤表示,一個基金經理不管是攻還是守,只要堅持,長期都會有很好的收益。從專業機構管理人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論,長期而言,不僅能為持有人賺取相對收益,更能賺取絕對收益。

匯添富成長焦點基金經理雷鳴指出,堅信長期的力量,這是在投資中最深刻的體會。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和框架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是用長期的眼光做投資,通過尋找那些真善美的企業,與所投資的優秀公司一起成長,在給客戶帶來持續收益的同時,優秀管理人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實現三者持續共贏。

富國天瑞基金經理厲葉淼也表示,富國天瑞能夠長時間取得較為優秀的業績,除了前面幾任基金經理的重要貢獻外,富國投研文化的傳承也非常重要。

國泰金鷹基金經理周偉鋒則指出,在過去的十年間,湧現出一批高速擴張的產業,也湧現了一大批不斷快速發展的公司,“我們做的就是和這些企業共同成長。”

富國天瑞基金經理厲葉淼:

深入基本面研究 精選價值股投資

富國天瑞強勢成立以來,已完整經歷數輪牛熊轉換。我運氣比較好,在2016年年初開始管理天瑞,當時市場已經走過2015年的股災,並且基本渡過年初的熔斷,所以起點比較好,這也是這兩年天瑞業績還不錯的重要原因。

富國天瑞能夠長時間取得較為優秀的業績,除了前面幾任基金經理的重要貢獻外,富國投研文化的傳承也非常重要。在A股市場的跌宕起伏中,新老基金經理的交替並沒有給天瑞帶來大幅的業績波動,主要是因為富國一直以來都有優秀的投研團隊和良好的投研氛圍,這種投研能力和文化並不會因為基金經理的改變而變化,這也是天瑞能持續地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的重要基礎。

我在富國是從研究員一步步做到基金經理的,也深深得益於我們平臺的投研文化。平時投資秉承富國一貫“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個性、長期回報”的投資思路,同時結合各行業上市公司報表業績中反應的景氣度,進行組合配置。

我比較關心國家的產業政策與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儘量在政策大力支持、行業整體基本面持續向好的細分領域中尋找優秀的公司,挖掘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

日常研究中我會重點關注各項財務指標突出、並且具有較高行業地位的上市公司,努力篩選出在大行業趨勢下,中長期業績持續增長、同時估值較為合理的投資優秀公司。

嘉實成長基金邵秋濤:

專注中長線優秀企業投資

自2007年10月16日A股創下6124點的高點後,至今十個年頭過去,嘉實成長收益過去十年複權累計淨值增長率為104.55%。該基金也是嘉實基金於2002年11月推出的旗下首只開放式基金。基金經理邵秋濤分享了基金獲得長期超額收益的投資心得。

學會不斷清零

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論

“做投資,尤其是做長線投資,要想獲取很大的超額收益,本質上是一種反人性的事情,要求我們始終能做到一個清零的心態,不要被市場過去的漲幅或跌幅所困擾,而是始終要站在當下,根據上市公司未來的增速、估值水準和市場預期等,來做客觀冷靜的分析判斷。”

邵秋濤表示,從過往華爾街上的歷史和中國A股的歷史來看,主要有四種投資流派:價值、週期、主題、成長,四種流派各有千秋的,做得好的基金經理,堅持某一種風格,長期都能給持有人帶來超額收益。所以投資方法論從長期來看,無所謂優劣,這個方法論要能長期地掌握並戰勝市場,關鍵需要基金經理結合自己的性格、能力、知識背景和偏好等,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論,然後持之以恆的去聚焦、發展,最忌諱風格來回漂移,不同的投資方法論,背後實際上反映的是價值觀和對社會認知的差異。

“一個基金經理到底是該攻還是守?其實不管是攻還是守,只要堅持,長期都會有很好的收益。”邵秋濤說。

此外,邵秋濤介紹,嘉實基金旗下基金能夠長期表現穩健,不僅得益於“研究驅動投資業績”的投研文化,更有賴於投研體系給予的支援。嘉實基金秉承的“全天候、多策略”投研體系,是一種中央資源分享下的“大船結構”。

堅持長線投資為主

“投資就像硬幣一樣,一個上市公司也同時有A面和B面, A面是它作為股票籌碼的一面,B面是它的基本面。”邵秋濤說。

我國股市還處於發展初期,更多的投資人是看A面,在這類投資人眼裡,上市公司是同質化的,業績跟隨經濟、週期起起落落,股價跟著大盤起起落落,他們在尋找投資機會時,更多是看市場的波動、政策的變化、資金流向、市場博弈等外部因素,來做資產配置和輪動。邵秋濤認為,這是A股市場過去常見的一個操作策略,在這樣的理念下,基於這種交易層面的投資策略,去判斷政策、資金、情緒、博弈,短期內更容易見效,但這種策略可執行性不夠強,而且從長期來看,它的勝率是有限的。

“對於專業機構管理人來說,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論,從長期而言,不僅能為持有人賺取相對收益,更能賺取絕對收益。只有為投資人實現正收益,基金經理對於持有人才有存在的意義。”但邵秋濤認為,如果只是關注上市公司的A面,是達不到這個目標的,所以要把目光轉移到B面,從公司基本面看,不同公司的差異化是非常大的,這會導致從長期來看,利潤增速的差異也會很大,這種差異最終一定會反映到股價上。所以,只有把關注的投資時間框架從一周、一個月,拉長至一年、兩年、三年,它的股價波動規律才會看得更清楚。

“對於我這種長線成長股基金經理而言,我更希望能抓住長線波動,這種波動雖然見效慢,但有幾個好處:一是確定性很強,二是從長期來看漲幅會可觀,三是因為中間不需要做太多交易和太多輪動,適合大資金重倉持有。所以,長線來看,反而能給持有人帶來良好的回報。”邵秋濤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只看長線,不看短線、不看市場輪動,“我們一方面關注長期的淨值增長,因為持有人有風險厭惡,如果死守一個好的長線企業,忽略波動,可能會讓持有人暫時遭受很大的損失。所以,會堅持以長線投資為主,兼顧市場輪動和波動,兩者缺一不可。”

投資永遠是看未來

“我一直專注長線成長投資,經常有人把成長投資跟創業板投資掛鉤,我們做的是中長線優秀成長企業的投資,而不是創業板指數的投資,也不是風格輪動的投資,我們定義的成長企業,只要未來長期的收入、利潤增速能跑贏GDP,就是成長股。”在邵秋濤看來,英雄不問出處,無論是主機板還是中小創業板,科技業還是傳統行業,都不重要,這只是形式,要看內容和實質,這也是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在邵秋濤的投資理念中,投資一定是落實到背後的實質,落實到諸如產品收入、利潤增速、現金流、資產負債表等很扎實的東西上去,去看公司成長的可持續性、確定性、天花板以及估值匹配等。

“當下成長投資處於一個相對低谷,但我個人的理解是投資永遠是看未來,站在當下,如果我們能找到一些未來成長性很好的細分產業和上市公司,它的利潤增速還維持快速增長,它的股價經過過去的調整,估值已經回到合理的區間,在被市場冷落之後,這個時候往往是獲得超額收益和投資機會降臨的良機。”邵秋濤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有幾個方向,比如新消費、新科技及服務業等均迎合了未來經濟轉型大方向,未來屬於創新。

匯添富成長焦點基金經理雷鳴:

堅信長期的力量

A股從6124點高點回落至近,依然有不少基金在10年間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在雷鳴看來,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從宏觀經濟的層面來看,近十年來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經濟體量大增速快,總體來說投資機會比較多,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從A股市場的層面來看,雖然上證綜指還遠沒有回到2007年高位,其實不少個股的股價已經超過2007年的點位,深入研究精選個股投資是能夠有比較好的表現的;

最後,選股正是匯添富基金的核心投資能力。

“匯添富自成立伊始就確立了明晰的投資理念,堅持以深入的企業基本面分析為立足點,挑選高品質的證券,把握市場脈絡,做中長期投資佈局,以獲得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期投資收益。匯添富成長焦點這10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投資理念的有效性,堅信長期的力量,時間會檢驗一切。”

對雷鳴來說,經歷了這些年的投資生涯,見過了市場系統性的下跌,也見過數次牛市的大漲,一切成功、失敗都應該成為繼續投資的經驗。

雷鳴認為,在投資中,首先需要擁有大格局觀,建立清晰的投資理念和方法。資本市場上的資訊噪音非常多,短期波動也很頻繁,唯有把握主要矛盾,著眼長期,才能看清市場脈絡的本質;

第二,堅定投資最優秀公司和團隊也相當重要,尤其是發現和理解行業的趨勢。

“優秀的企業往往具有時代背景,而這個時代的趨勢一旦形成以後,在短時間內很難發生逆轉。其次,找到行業中最優秀企業。以時間維度來衡量,優秀公司和平庸公司之間價值差異巨大,查理芒格說,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當然也要保證通過估值的折價來提供安全邊際。雷鳴比較偏愛買PEG在0.6倍的公司,其認為PEG要求再低,就很難找到股票了,而PEG要求高一些,風險又不太合適。一旦對於公司或者行業的判斷出現錯誤,估值的折價能夠提供一些保護。

“從最內在的根源上,我尋找的是那些真善美的公司。他們是真的在持續成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公司的管理層用心做事,以為用戶和社會創造價值為目的。公司發展的源頭,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投資最終是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將最好的資源投入到優秀的人和公司上去。”

最後,雷鳴認為,要回歸到匯添富的公司口號上,堅信長期的力量,這是在投資中最深刻的體會。“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和框架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是用長期的眼光做投資,通過尋找那些真善美的企業,與所投資的優秀公司一起成長,在給客戶帶來持續收益的同時,優秀管理人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實現三者持續共贏。”

國泰金鷹基金經理周偉鋒:

與好行業裡的好公司共同成長

國泰金鷹在十年內收益超過100%,而周偉鋒在掌管金鷹之前曾是金鷹原基金經理張瑋的助理,因此對金鷹的長期業績發展比較熟悉。他告訴記者,雖然金鷹的基金經理幾番更迭,但是國泰投研團隊的整體投資風格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具有相當的延續性。

他認為,雖然過去十年上證指數點位沒有超過6124點的高點,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間,湧現出一批高速擴張的產業,也湧現了一大批不斷快速發展的公司,這些行業、這些企業的發展,遠遠超越2007年時的發展狀況,因此,很多好公司的股價都不斷創出新高。而他們做的就是和這些企業共同成長。他很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我覺得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最應該感謝那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很多上市公司從2007年到現在的業績增長非常多,這是我們能夠他們增長紅利的根本原因。”

他告訴記者,他們的投資風格主要是投資於一些景氣度較高的產業以及產業中競爭力較強的上市公司。“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產業發展的大背景,而我們做的是兩件事,一是要尋找到那些未來兩三年將會快速成長為能夠被市場廣泛認可的行業,二是要在這些行業中找到那些具有高壁壘,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實際上,從過往歷史經驗來看,他們所取得的超額收益往往來源於此。

周偉鋒舉例而言,金鷹基金在2009年之後大規模投資於汽車產業,而事實也證明,那幾年家用車行業迎來大發展而相關汽車上市公司股價也連續創新高。2013年到2015年,他們主要投資於TMT行業,而傳媒行業的確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多超額收益,他們投資的主要標的藍色游標股價翻了幾倍。2015年後他們轉而大規模投資於新能源汽車,他們認為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都是主要的投資主線,而事後也證實了這一點。正是在這些領域裡的重點投資使得國泰金鷹在過去十年取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

周偉鋒很少追逐所謂“市場熱點”,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投資風格,也可以認為是國泰投研團隊的整體風格。周偉鋒認為,所謂“熱點”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熱點,一種是階段性的熱點。“真正的熱點意味著,這個行業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到了兩三年之後,市場就會意識到這個行業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就像2009年的汽車行業,2013年的TMT行業,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他表示,“這些行業在事後被認為是跨越兩三年的真正的熱點,這是我們所追求的投資標的。” 而另一種所謂的市場熱點,實際上只是市場的短期熱點,此類短期熱點實際上只是因為市場情緒的波動,而造成估值短期的波動,但並不意味著公司的價值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對於我們來說,這其實更像是干擾項,而不是我們真正要選擇的投資標的。”

實際上,想要提前佈局那些未來兩三年行業會發生重大變化的大行情、大熱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並非易事。“對於非專業的投資者來說,這其實很難。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的研究覆蓋所有30多個大行業,而且我們會對未來的行業有一個大致的預判,有一些行業可能在未來兩三年不太會有大行情,我們就會相對少研究一些,有一些行業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大機會,那我們就要深入地挖掘研究。總之,我們必須保持在自己的能力圈裡做投資,並且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力圈。”

“一檔基金長期業績的背後是一整個基金公司投研實力和投研文化延續性的表現,是公司綜合實力的體現。”有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基金經理的個人變動有的時候是難以避免的,對於公司而言,是不是能夠做到盡可能降低個人變動對基金的影響力,這就是公司實力的體現了。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一個基金的成績,背後其實是整個公司的能力。”

64%主動權益基金獲取正收益

Wind資料顯示,從2007年10月16日到2017年10月13日的十年間,可追溯業績的204只主動偏股型基金(包括主動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共有131只取得正收益,占比達到64.22%。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這就是專業化資產管理所帶來的風采,雖然各家公司能力、產品設計定位都有差別,但依然在指數表現低迷下獲得超額收益。

90只主動偏股基金賺20%以上

從指數來看,過去十年,除上證指數外,滬深300、上證50這樣的以藍籌股投資為主的指數跌幅在32%到43%之間,深證成指因2015年中期換了指數計算方法,跌幅也有40%。不過,代表中小盤股的中小板指卻逆市上漲,漲幅達35.55%。

從單檔基金業績來看,華夏大盤精選以178.89%的收益率位列第一,富國天合穩健優選、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嘉實增長、博時主題行業等9只其他基金同樣取得超過100%的收益率。

據統計,在204檔基金中,有90只產品收益率超過20%,其中,收益率在20%~50%的有53只,占比25.98%;收益率在50%~100%的有27只,占比13.24%;收益率在100%以上的有10只,占比近5%。

在這204檔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數量最多,達到了167只,占比逾八成,10只業績翻倍基金中9只為偏股混合型基金。王群航表示,這是由於2014年新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出臺,新規將股票型基金倉位投資下限從60%提高到了80%,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不少股票型基金轉型為混合型基金。

滬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研究員指出,隨著公募行業的發展,團隊、機制、投資決策都在逐漸成熟,已經不再像過往那樣由於基金經理的卸任而出現淨值波動,成熟的機制已經可以保證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在出現基金經理變動、市場系統性風險等因素下平緩過度。

長期業績領先基金的秘訣

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多位元十年業績翻倍基金經理,尋找一些長期業績領先的秘訣。

嘉實基金經理邵秋濤表示,一個基金經理不管是攻還是守,只要堅持,長期都會有很好的收益。從專業機構管理人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論,長期而言,不僅能為持有人賺取相對收益,更能賺取絕對收益。

匯添富成長焦點基金經理雷鳴指出,堅信長期的力量,這是在投資中最深刻的體會。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和框架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是用長期的眼光做投資,通過尋找那些真善美的企業,與所投資的優秀公司一起成長,在給客戶帶來持續收益的同時,優秀管理人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實現三者持續共贏。

富國天瑞基金經理厲葉淼也表示,富國天瑞能夠長時間取得較為優秀的業績,除了前面幾任基金經理的重要貢獻外,富國投研文化的傳承也非常重要。

國泰金鷹基金經理周偉鋒則指出,在過去的十年間,湧現出一批高速擴張的產業,也湧現了一大批不斷快速發展的公司,“我們做的就是和這些企業共同成長。”

富國天瑞基金經理厲葉淼:

深入基本面研究 精選價值股投資

富國天瑞強勢成立以來,已完整經歷數輪牛熊轉換。我運氣比較好,在2016年年初開始管理天瑞,當時市場已經走過2015年的股災,並且基本渡過年初的熔斷,所以起點比較好,這也是這兩年天瑞業績還不錯的重要原因。

富國天瑞能夠長時間取得較為優秀的業績,除了前面幾任基金經理的重要貢獻外,富國投研文化的傳承也非常重要。在A股市場的跌宕起伏中,新老基金經理的交替並沒有給天瑞帶來大幅的業績波動,主要是因為富國一直以來都有優秀的投研團隊和良好的投研氛圍,這種投研能力和文化並不會因為基金經理的改變而變化,這也是天瑞能持續地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的重要基礎。

我在富國是從研究員一步步做到基金經理的,也深深得益於我們平臺的投研文化。平時投資秉承富國一貫“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個性、長期回報”的投資思路,同時結合各行業上市公司報表業績中反應的景氣度,進行組合配置。

我比較關心國家的產業政策與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儘量在政策大力支持、行業整體基本面持續向好的細分領域中尋找優秀的公司,挖掘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

日常研究中我會重點關注各項財務指標突出、並且具有較高行業地位的上市公司,努力篩選出在大行業趨勢下,中長期業績持續增長、同時估值較為合理的投資優秀公司。

嘉實成長基金邵秋濤:

專注中長線優秀企業投資

自2007年10月16日A股創下6124點的高點後,至今十個年頭過去,嘉實成長收益過去十年複權累計淨值增長率為104.55%。該基金也是嘉實基金於2002年11月推出的旗下首只開放式基金。基金經理邵秋濤分享了基金獲得長期超額收益的投資心得。

學會不斷清零

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論

“做投資,尤其是做長線投資,要想獲取很大的超額收益,本質上是一種反人性的事情,要求我們始終能做到一個清零的心態,不要被市場過去的漲幅或跌幅所困擾,而是始終要站在當下,根據上市公司未來的增速、估值水準和市場預期等,來做客觀冷靜的分析判斷。”

邵秋濤表示,從過往華爾街上的歷史和中國A股的歷史來看,主要有四種投資流派:價值、週期、主題、成長,四種流派各有千秋的,做得好的基金經理,堅持某一種風格,長期都能給持有人帶來超額收益。所以投資方法論從長期來看,無所謂優劣,這個方法論要能長期地掌握並戰勝市場,關鍵需要基金經理結合自己的性格、能力、知識背景和偏好等,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論,然後持之以恆的去聚焦、發展,最忌諱風格來回漂移,不同的投資方法論,背後實際上反映的是價值觀和對社會認知的差異。

“一個基金經理到底是該攻還是守?其實不管是攻還是守,只要堅持,長期都會有很好的收益。”邵秋濤說。

此外,邵秋濤介紹,嘉實基金旗下基金能夠長期表現穩健,不僅得益於“研究驅動投資業績”的投研文化,更有賴於投研體系給予的支援。嘉實基金秉承的“全天候、多策略”投研體系,是一種中央資源分享下的“大船結構”。

堅持長線投資為主

“投資就像硬幣一樣,一個上市公司也同時有A面和B面, A面是它作為股票籌碼的一面,B面是它的基本面。”邵秋濤說。

我國股市還處於發展初期,更多的投資人是看A面,在這類投資人眼裡,上市公司是同質化的,業績跟隨經濟、週期起起落落,股價跟著大盤起起落落,他們在尋找投資機會時,更多是看市場的波動、政策的變化、資金流向、市場博弈等外部因素,來做資產配置和輪動。邵秋濤認為,這是A股市場過去常見的一個操作策略,在這樣的理念下,基於這種交易層面的投資策略,去判斷政策、資金、情緒、博弈,短期內更容易見效,但這種策略可執行性不夠強,而且從長期來看,它的勝率是有限的。

“對於專業機構管理人來說,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論,從長期而言,不僅能為持有人賺取相對收益,更能賺取絕對收益。只有為投資人實現正收益,基金經理對於持有人才有存在的意義。”但邵秋濤認為,如果只是關注上市公司的A面,是達不到這個目標的,所以要把目光轉移到B面,從公司基本面看,不同公司的差異化是非常大的,這會導致從長期來看,利潤增速的差異也會很大,這種差異最終一定會反映到股價上。所以,只有把關注的投資時間框架從一周、一個月,拉長至一年、兩年、三年,它的股價波動規律才會看得更清楚。

“對於我這種長線成長股基金經理而言,我更希望能抓住長線波動,這種波動雖然見效慢,但有幾個好處:一是確定性很強,二是從長期來看漲幅會可觀,三是因為中間不需要做太多交易和太多輪動,適合大資金重倉持有。所以,長線來看,反而能給持有人帶來良好的回報。”邵秋濤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只看長線,不看短線、不看市場輪動,“我們一方面關注長期的淨值增長,因為持有人有風險厭惡,如果死守一個好的長線企業,忽略波動,可能會讓持有人暫時遭受很大的損失。所以,會堅持以長線投資為主,兼顧市場輪動和波動,兩者缺一不可。”

投資永遠是看未來

“我一直專注長線成長投資,經常有人把成長投資跟創業板投資掛鉤,我們做的是中長線優秀成長企業的投資,而不是創業板指數的投資,也不是風格輪動的投資,我們定義的成長企業,只要未來長期的收入、利潤增速能跑贏GDP,就是成長股。”在邵秋濤看來,英雄不問出處,無論是主機板還是中小創業板,科技業還是傳統行業,都不重要,這只是形式,要看內容和實質,這也是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在邵秋濤的投資理念中,投資一定是落實到背後的實質,落實到諸如產品收入、利潤增速、現金流、資產負債表等很扎實的東西上去,去看公司成長的可持續性、確定性、天花板以及估值匹配等。

“當下成長投資處於一個相對低谷,但我個人的理解是投資永遠是看未來,站在當下,如果我們能找到一些未來成長性很好的細分產業和上市公司,它的利潤增速還維持快速增長,它的股價經過過去的調整,估值已經回到合理的區間,在被市場冷落之後,這個時候往往是獲得超額收益和投資機會降臨的良機。”邵秋濤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有幾個方向,比如新消費、新科技及服務業等均迎合了未來經濟轉型大方向,未來屬於創新。

匯添富成長焦點基金經理雷鳴:

堅信長期的力量

A股從6124點高點回落至近,依然有不少基金在10年間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在雷鳴看來,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從宏觀經濟的層面來看,近十年來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經濟體量大增速快,總體來說投資機會比較多,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從A股市場的層面來看,雖然上證綜指還遠沒有回到2007年高位,其實不少個股的股價已經超過2007年的點位,深入研究精選個股投資是能夠有比較好的表現的;

最後,選股正是匯添富基金的核心投資能力。

“匯添富自成立伊始就確立了明晰的投資理念,堅持以深入的企業基本面分析為立足點,挑選高品質的證券,把握市場脈絡,做中長期投資佈局,以獲得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期投資收益。匯添富成長焦點這10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投資理念的有效性,堅信長期的力量,時間會檢驗一切。”

對雷鳴來說,經歷了這些年的投資生涯,見過了市場系統性的下跌,也見過數次牛市的大漲,一切成功、失敗都應該成為繼續投資的經驗。

雷鳴認為,在投資中,首先需要擁有大格局觀,建立清晰的投資理念和方法。資本市場上的資訊噪音非常多,短期波動也很頻繁,唯有把握主要矛盾,著眼長期,才能看清市場脈絡的本質;

第二,堅定投資最優秀公司和團隊也相當重要,尤其是發現和理解行業的趨勢。

“優秀的企業往往具有時代背景,而這個時代的趨勢一旦形成以後,在短時間內很難發生逆轉。其次,找到行業中最優秀企業。以時間維度來衡量,優秀公司和平庸公司之間價值差異巨大,查理芒格說,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當然也要保證通過估值的折價來提供安全邊際。雷鳴比較偏愛買PEG在0.6倍的公司,其認為PEG要求再低,就很難找到股票了,而PEG要求高一些,風險又不太合適。一旦對於公司或者行業的判斷出現錯誤,估值的折價能夠提供一些保護。

“從最內在的根源上,我尋找的是那些真善美的公司。他們是真的在持續成長,為社會創造價值。公司的管理層用心做事,以為用戶和社會創造價值為目的。公司發展的源頭,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投資最終是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將最好的資源投入到優秀的人和公司上去。”

最後,雷鳴認為,要回歸到匯添富的公司口號上,堅信長期的力量,這是在投資中最深刻的體會。“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和框架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多的是用長期的眼光做投資,通過尋找那些真善美的企業,與所投資的優秀公司一起成長,在給客戶帶來持續收益的同時,優秀管理人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實現三者持續共贏。”

國泰金鷹基金經理周偉鋒:

與好行業裡的好公司共同成長

國泰金鷹在十年內收益超過100%,而周偉鋒在掌管金鷹之前曾是金鷹原基金經理張瑋的助理,因此對金鷹的長期業績發展比較熟悉。他告訴記者,雖然金鷹的基金經理幾番更迭,但是國泰投研團隊的整體投資風格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具有相當的延續性。

他認為,雖然過去十年上證指數點位沒有超過6124點的高點,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間,湧現出一批高速擴張的產業,也湧現了一大批不斷快速發展的公司,這些行業、這些企業的發展,遠遠超越2007年時的發展狀況,因此,很多好公司的股價都不斷創出新高。而他們做的就是和這些企業共同成長。他很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我覺得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最應該感謝那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很多上市公司從2007年到現在的業績增長非常多,這是我們能夠他們增長紅利的根本原因。”

他告訴記者,他們的投資風格主要是投資於一些景氣度較高的產業以及產業中競爭力較強的上市公司。“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產業發展的大背景,而我們做的是兩件事,一是要尋找到那些未來兩三年將會快速成長為能夠被市場廣泛認可的行業,二是要在這些行業中找到那些具有高壁壘,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實際上,從過往歷史經驗來看,他們所取得的超額收益往往來源於此。

周偉鋒舉例而言,金鷹基金在2009年之後大規模投資於汽車產業,而事實也證明,那幾年家用車行業迎來大發展而相關汽車上市公司股價也連續創新高。2013年到2015年,他們主要投資於TMT行業,而傳媒行業的確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多超額收益,他們投資的主要標的藍色游標股價翻了幾倍。2015年後他們轉而大規模投資於新能源汽車,他們認為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都是主要的投資主線,而事後也證實了這一點。正是在這些領域裡的重點投資使得國泰金鷹在過去十年取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

周偉鋒很少追逐所謂“市場熱點”,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投資風格,也可以認為是國泰投研團隊的整體風格。周偉鋒認為,所謂“熱點”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熱點,一種是階段性的熱點。“真正的熱點意味著,這個行業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到了兩三年之後,市場就會意識到這個行業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就像2009年的汽車行業,2013年的TMT行業,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他表示,“這些行業在事後被認為是跨越兩三年的真正的熱點,這是我們所追求的投資標的。” 而另一種所謂的市場熱點,實際上只是市場的短期熱點,此類短期熱點實際上只是因為市場情緒的波動,而造成估值短期的波動,但並不意味著公司的價值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對於我們來說,這其實更像是干擾項,而不是我們真正要選擇的投資標的。”

實際上,想要提前佈局那些未來兩三年行業會發生重大變化的大行情、大熱點,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並非易事。“對於非專業的投資者來說,這其實很難。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的研究覆蓋所有30多個大行業,而且我們會對未來的行業有一個大致的預判,有一些行業可能在未來兩三年不太會有大行情,我們就會相對少研究一些,有一些行業我們認為可能會出現大機會,那我們就要深入地挖掘研究。總之,我們必須保持在自己的能力圈裡做投資,並且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力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