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想吸引年輕人進劇場只能靠作品

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

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張曦)說到中國當下的舞臺劇, 開心麻花的作品一直備受追捧。 這也是創始人張晨的心願,

他希望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劇院, “如何吸引?那就得產品好, 看舞臺劇是靠口碑傳播的, 得買票。 所以作品的品質要站得住腳”。

在深圳龍崗區, 開心麻花華南總部製作中心基地已經成了這裡的一張文化名片。 今年11月11日, 開心麻花在龍崗區孵化的首部原創音樂喜劇《西哈遊記》將首次與觀眾見面。

《西哈遊記》海報

“我們是一家經營喜劇的公司, 所以做音樂劇也要喜劇, 這是我們品牌的調性。 ”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 整個團隊一直以來在舞臺領域有個夢想, 就是做音樂喜劇。

之所以選在深圳演出, 張晨認為深圳作為中國超一線城市, 對文化產品有一定的需求, “我個人特別喜歡這裡, 不管是政府效率, 還是良好的商業氛圍。 我覺得這裡有一種新的土壤”。

《西哈遊記》這個故事最吸引張晨的就是“後西遊”的概念。 儘管市面上《西遊記》題材的影視、舞臺劇作品數不勝數, 但張晨對《西哈遊記》充滿信心, “這不是解構《西遊記》,

更準確的理解是同人創作, 就是人物叫孫悟空、豬八戒、唐僧, 然後也有一些原創的人物在裡邊, 叫火孩兒、沙小妹, 講述西遊取經之後當代的故事, 發生在一個叫做西游主題遊樂園的場景裡, 這是一個全新的創造性理念”。

《西哈遊記》主創合影。

《西哈遊記》的創意兼音樂總監庾澄慶出道30年,

作為著名音樂人嘗試過各種音樂“玩”法, 卻從未涉足過音樂劇領域, 在遇到張晨後, 兩人一拍即合。

“他想用一個特別特殊的方式來紀念自己出道30年這件偉大的事情, 我覺得開心麻花的舞臺劇經驗很豐富, 兩者結合起來會非常有趣。 ”張晨笑著說。

回想起兩個團隊的磨合, 張晨承認曾有不少困難, “一個在北京, 一個在臺灣, 雙方就互相走動, 工作方式蠻不容易, 但這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沒什麼了不起”。

相比一些影視劇、舞臺劇愛用流量明星來刷存在感, 《西哈遊記》的首輪演出請來專業歌手沙寶亮和吳莫愁擔綱主演。

為何邀請沙寶亮飾演孫悟空?張晨用了兩個字形容對方——“靈性”。 在他看來,

沙寶亮特別適合這個角色——一方面劇中的孫悟空人到中年, 另外一方面當下能演音樂劇的歌手少之又少。 “他非常有演唱實力, 而且曾演過三寶老師的音樂劇, 所以他是我們的首選, 也是不二人選。 ”

此次吳莫愁在劇中出演原創角色沙小妹。 “她是哈林(庾澄慶)老師的學員, 嗓音特質很明顯, 辨識度相當高, 也非常古靈精怪。 ”在張晨看來, 雙方的合作是巧上加巧, “當時其實寫劇本之初, 並沒考慮演員是誰。 當哈林跟我說女主角要不要考慮吳莫愁的時候, 我覺得她有這個實力, 並且她非常願意嘗試這樣一個角色。 所有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

資料圖:開心麻花音樂劇《爺們兒》。中新社發 劉震 攝

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舞臺劇品牌,開心麻花的票房成績一直非常出色,通過原創話劇改編的電影《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也交上了優秀的答卷。

作為開心麻花的創始人,張晨堅持長期在一線接觸大量觀眾。談到當下中國的舞臺劇環境,他直言大部分觀眾來自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年紀以80、90後為主,受教育程度頗高,對文化的需求也很強烈,而且非常能分辨出作品的好壞程度。

“我們的舞臺劇現在一年吸引一兩百萬的年輕觀眾,這無論對開心麻花還是文化市場來說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對於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場,張晨表示關鍵還是靠作品,“舞臺劇是靠口碑傳播的,得買票,作品本身的品質要站得住腳,沒有其他的任何可能性”。

資料圖:話劇《羞羞的鐵拳》劇照。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此外,張晨也指出,當下市場環境良莠不齊,“開心麻花是商業演出,完全靠票房支撐收入,但有的機構會不惜成本代價搶佔資源,例如劇場和演員,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雖然這樣的短期行為往往導致曇花一現,但不斷湧現還是很可怕的”。

在資本的浪潮下,開心麻花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培養演員。這一點張晨已經找到了答案,他告訴記者,舞臺劇演員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我們先招募來上培訓班,再按照能力參演一些小角色,然後一步一步培養成為主角,成為明星。這個過程少則幾年,長則十年八年”。

這樣的打磨,也讓開心麻花的作品品質得到了更好的提高,“現在沒有影視公司會做培訓班,花幾年時間培養演員,都是直接用人。所以和我們沒有可比性。”張晨自豪地說。(完)

資料圖:開心麻花音樂劇《爺們兒》。中新社發 劉震 攝

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舞臺劇品牌,開心麻花的票房成績一直非常出色,通過原創話劇改編的電影《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也交上了優秀的答卷。

作為開心麻花的創始人,張晨堅持長期在一線接觸大量觀眾。談到當下中國的舞臺劇環境,他直言大部分觀眾來自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年紀以80、90後為主,受教育程度頗高,對文化的需求也很強烈,而且非常能分辨出作品的好壞程度。

“我們的舞臺劇現在一年吸引一兩百萬的年輕觀眾,這無論對開心麻花還是文化市場來說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對於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劇場,張晨表示關鍵還是靠作品,“舞臺劇是靠口碑傳播的,得買票,作品本身的品質要站得住腳,沒有其他的任何可能性”。

資料圖:話劇《羞羞的鐵拳》劇照。 中新社發 富田 攝

此外,張晨也指出,當下市場環境良莠不齊,“開心麻花是商業演出,完全靠票房支撐收入,但有的機構會不惜成本代價搶佔資源,例如劇場和演員,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雖然這樣的短期行為往往導致曇花一現,但不斷湧現還是很可怕的”。

在資本的浪潮下,開心麻花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如何培養演員。這一點張晨已經找到了答案,他告訴記者,舞臺劇演員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我們先招募來上培訓班,再按照能力參演一些小角色,然後一步一步培養成為主角,成為明星。這個過程少則幾年,長則十年八年”。

這樣的打磨,也讓開心麻花的作品品質得到了更好的提高,“現在沒有影視公司會做培訓班,花幾年時間培養演員,都是直接用人。所以和我們沒有可比性。”張晨自豪地說。(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