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上海活寶”嚴順開辭世“永遠的阿Q”一路走好

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題:“上海活寶”嚴順開辭世“永遠的阿Q”一路走好

作者王笈

中國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嚴順開16日在上海病逝。 消息傳來, 國內文藝界人士紛紛對這位老藝術家表示哀悼, 追憶國人心中“永遠的阿Q”。

嚴順開。 (資料圖)中新社發 張宇 攝

曾在1999年央視春晚上與嚴順開合作表演小品《愛父如愛子》的著名演員張凱麗親筆寫道, “驚聞敬愛的嚴順開老師辭世, 好難過, 嚴老師真的像一個父親一樣地愛著我們, 愛著大家。 劇情中, 他是一個老頑童, 生活中也充滿了機智、幽默……親愛的嚴老師, 安息, 千古!”

嚴順開一生以飾演“小人物”成名, 塑造的“阿Q”、“張三”、“醜爹汪木根”等角色深入人心。 嚴順開曾說, “我演的一些東西一般都看得見、摸得著, 是在自己的親戚朋友裡都能見著的一些現象, 所以和觀眾比較親切一些。 ”

1959年, 嚴順開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但由於外形條件的限制,

多扮演一些小角色。 雖說是小角色, 嚴順開演得卻十分精彩, 他的喜劇天分也因此被發現。 與大多數同學不同的是, 1963年畢業後, 嚴順開進入了上海滑稽劇團, “跨行”演繹滑稽戲, 把在戲劇學院表演系學到的功夫“嫁接”進喜劇表演中。

1964年, 嚴順開“跳過”姚慕雙、周柏春、袁一靈“三座大山”和吳雙藝、翁雙傑、童雙春、王雙慶“四座小山”, 主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戲《一千零一天》。 這一演讓嚴順開在上海灘“火”了, 從此成為了滑稽劇團的“寶貝兒子”。

此後, 嚴順開又塑造了人生中的另一個“傳奇”——阿Q。 上世紀80年代, 嚴順開以自己的演技“力排眾議”, 成功飾演了《阿Q正傳》中靠打短工度日的阿Q。 正是這部作品讓他成為了中國唯一獲得“卓別林金手杖獎”的演員,

成為了日後世人心中“永遠的阿Q”, 為滑稽藝術雅俗共賞、南派喜劇走出國門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

嚴順開有一張被他視作“寶貝”的照片, 是他在卓別林家中做客時, 與卓別林的夫人和女兒的合影。 據他生前回憶, 自己在國外出任評委時, 曾聽幾位法國評委坐在一起討論, 說只要是喜劇演員, 不管是和卓別林見過面的、還是沒有見過面的, 都在卓別林身上沾了不少光, 自己深感認同, “自從出了卓別林以後, 世界上的喜劇上檔次了。 ”

1983年起, 嚴順開曾多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也是上海戲劇界在央視春晚亮相最多的演員。 數十年來, 他所表演的小品《阿Q的獨白》、《張三其人》、《愛父如愛子》等多部作品為海內外華人熟知。

在國人眼裡, 嚴順開這個“上海活寶”從藝50餘年出演的無數個“小人物”, 無不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至今仍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著名表演藝術家潘長江16日發文稱, “永遠的阿Q!一路走好!”。 留言區內, 國人紛紛附文致敬這位老藝術家, 願“永遠的阿Q”一路走好。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