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把《蝴蝶效應》倒轉過來看 才發現原來整部電影都是在做夢?

如果把2004的經典懸疑片《蝴蝶效應》的敘事順序反過來看, 其實故事就變得很好理解了。

這樣一來, 主導整部電影的, 不再是男主角埃文, 而是埃文的母親。 母親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 也就是說, 一切都是埃文母親自我安慰的臆想。

整個故事都只是母親流產的一次自我慰藉, 喪子, 丈夫變成了神經病, 這才致使她產生了這場自我撫慰的幻覺, 好讓她自認為這個孩子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

所以故事就是從一次流產開始的。

事態很嚴重。

嚴重。

劇透。

預警。

現實故事線

母親再一次流產, 這是他的第3次流產了。 他的丈夫似乎也因此受到了刺激, 進了精神病院。 而他們的鄰居卻是幸福快樂, 鄰居家有一對兄妹, 妹妹凱莉嫁給了蘭尼, 弟弟湯米事業有成。

母親看著別人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停在想, 如果自己的孩子順利出生那該多好。

於是她開始了自己的臆想。

臆想故事線1

埃文順利出生, 在母親的想像中, 他是個帥小夥, 他與鄰居家的凱莉一見鍾情。 於是凱莉留在了他的父親身邊。

一切都是埃文母親自我安慰的臆想。

埃文的到來並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母親把凱莉的父親想像成了逼迫小孩脫光衣服拍小電影的變態, 埃文極力反抗, 但不小心炸死了凱莉。 埃文也因此常年被禁錮在醫院。

因為埃文, 連累到了凱莉, 所以埃文就不應該出生。 但母親沒有放棄, 也許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而為了對丈夫精神失常有更好的解釋, 母親把這種失常解釋成了他們家族有某種能力可以改變過去。 長大後的埃文發現了自己有這種能力, 於是開始穿越到過去。

但是第一次嘗試沒有什麼用, 他想要拿起一把刀阻止那次郵箱的爆炸事故, 但是失敗了。

第二次嘗試成功了。

臆想故事線2

這是, 埃文因為上前阻止, 被炸彈炸傷, 失去了雙手。 在這個故事線裡, 鄰居們並沒有受到埃文出示的影響, 和現實故事線無異。

但母親不能眼看著自己的孩子變成了殘疾人, 自己心愛的女孩還跟著最好的朋友親熱, 於是她常年吸煙, 導致了肺癌。

孝順和勇敢的埃文當然不能坐實不管, 於是他再一次進行穿越。

臆想故事線3

在這個故事線裡面,埃文沒有上前阻止郵箱的爆炸,因此放下炸彈炸死小孩的蘭尼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但埃文和凱莉沒有放棄蘭尼,一次他們叫他出去走走,沒想到凱莉的弟弟湯米想要燒死埃文的狗。就當埃文說服了湯米放了他的狗之後,沒想到最後蘭尼卻殺死了托米。

接著,埃文搬家,失去弟弟的凱莉淪墮成了妓女。

因為,埃文的出生,鄰居家的三個孩子,一個傻了,一個死了,一個徹底墮落。於是埃文再次穿越,試圖尋找更好的結局。

臆想故事線4

這一次,埃文成功地阻止了凱莉父親逼迫凱莉拍脫光衣服的小電影,但他依然沒有上前阻止郵箱的爆炸,但也沒有阻止自己的狗被湯米燒死。

不過這樣一來,埃文和凱莉過上了沒羞沒躁的幸福生活。直到有一天,湯米的出獄打破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原來凱莉父親沒有再迫害凱莉,卻把怒火發在了湯米的身上,湯米因此變得暴戾,在與埃文的打鬥中,埃文不小心殺死了湯米,進了監獄。

這樣的結局自然是不夠美好,然後埃文再一次進行穿越。

臆想故事線5

埃文沒有阻止凱莉父親,也沒有阻止郵箱爆炸,自己的狗也被湯米燒死。

結果,他讀上了大學,學了心理學專業。但鄰居家的小孩的生活依然十分不理想,蘭尼依然常年被禁錮在醫院,凱莉15歲就自己出去社會自力更生。當埃文找到凱莉,凱莉卻因為回憶到童年的不堪和現實的不堪而抑鬱自殺了。

最後母親在這場臆想中得出結論,埃文一旦出生,就會對鄰居家的孩子造成影響,一切會變得更糟糕。所以埃文流產其實並不算是最壞的,母親也逐漸接受了這個現實。

電影中的醫生就是母親在現實中的心理醫生,他告訴埃文什麼日記、大學、監獄都是他杜撰出來的,其實就是告訴母親,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臆想。

但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場華麗的臆想。

有人認為這是埃文是穿越在不同的平行宇宙,才出現這樣的現象。但片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場臆想的科學根據是混沌理論,整個故事是存在於一個世界線裡面的,並不是平行宇宙,所以把把故事看成是母親的臆想,就不需要管穿越是否合理了。

混沌理論就是說在一個動態系統中,一個微小的變動,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變動。靜止是相對的,萬物都在運動,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宇宙當成一個動態系統。

地球同樣可以是一個動態系統,根據混沌理論,一個微小的變動可以影響整個系統,所以為什麼天氣預報很多時候會不准,因為我們不可能監控地球的每個角落。

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樣是一個動態系統,根據混沌理論,一個小小的變動,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蝴蝶效應》中的人物也是如此,在有男主角的世界故事線裡面, 幾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構成了整個時間線:

男主出生——拍小電影事件——郵箱爆炸事件——殺狗事件。

每一個事件有所變化,男主和朋友們各自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印證了片頭的混沌理論。

也許這也某種程度上在表達一個觀點,過去的某件事其實就可以決定你的未來。

也就是說,你的未來其實已經由你的過去決定了,這就是所謂的宿命。

很多人說過去決定了現在,那麼現在就決定了未來。那麼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未來。

過去就是未來。

如果過去無法改變,未來也就不能改變,命運自有安排。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能通過儀器準確在6秒前預測出志願者的選擇。也就是說人的決定並不是暫態的,而是在至少6秒之前,潛意識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就好比過去的一些事決定了你的性格,而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當下的很多選擇。甚至你母親在生你之前所做過的一些行為,也可能透過遺傳基因決定你的思維方式,然後影響你的選擇。

過去的種種決定了你未來會怎樣。有人就有疑問了,那我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改變未來了。

但你並不能真的什麼都不做。過去所學到的一切決定了你更想要成功,並不會因為一篇偶爾看到的文章而有所改變。

也許有人真的因此什麼都不做,過去的某些事情導致了他看到了這篇文章於是有了藉口什麼都是做,其實這個人過去所認識到的一切已經讓他的潛意識想要決定什麼都不做等著啃老。

你以為可以憑藉你的努力改變未來,其實是因為你過去所遇到的許多事情,偶然看到一部電影,偶然聽到一句名言警句,偶然看到一本好書,種種因素決定了你本身是個想要成功而不是一事無成的人,因為朋友遲到了1分鐘你刷了刷手機看到這篇文章激發了想要改變現狀的念頭,所以你才會決定要奮發圖強,改變未來。

殊不知,朋友只是因為要抓拍一隻蝴蝶才遲到了1分鐘。

人的命運被自己瞬間的抉擇改變。

——《蝴蝶效應》

於是他再一次進行穿越。

臆想故事線3

在這個故事線裡面,埃文沒有上前阻止郵箱的爆炸,因此放下炸彈炸死小孩的蘭尼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但埃文和凱莉沒有放棄蘭尼,一次他們叫他出去走走,沒想到凱莉的弟弟湯米想要燒死埃文的狗。就當埃文說服了湯米放了他的狗之後,沒想到最後蘭尼卻殺死了托米。

接著,埃文搬家,失去弟弟的凱莉淪墮成了妓女。

因為,埃文的出生,鄰居家的三個孩子,一個傻了,一個死了,一個徹底墮落。於是埃文再次穿越,試圖尋找更好的結局。

臆想故事線4

這一次,埃文成功地阻止了凱莉父親逼迫凱莉拍脫光衣服的小電影,但他依然沒有上前阻止郵箱的爆炸,但也沒有阻止自己的狗被湯米燒死。

不過這樣一來,埃文和凱莉過上了沒羞沒躁的幸福生活。直到有一天,湯米的出獄打破了原本美好的一切。

原來凱莉父親沒有再迫害凱莉,卻把怒火發在了湯米的身上,湯米因此變得暴戾,在與埃文的打鬥中,埃文不小心殺死了湯米,進了監獄。

這樣的結局自然是不夠美好,然後埃文再一次進行穿越。

臆想故事線5

埃文沒有阻止凱莉父親,也沒有阻止郵箱爆炸,自己的狗也被湯米燒死。

結果,他讀上了大學,學了心理學專業。但鄰居家的小孩的生活依然十分不理想,蘭尼依然常年被禁錮在醫院,凱莉15歲就自己出去社會自力更生。當埃文找到凱莉,凱莉卻因為回憶到童年的不堪和現實的不堪而抑鬱自殺了。

最後母親在這場臆想中得出結論,埃文一旦出生,就會對鄰居家的孩子造成影響,一切會變得更糟糕。所以埃文流產其實並不算是最壞的,母親也逐漸接受了這個現實。

電影中的醫生就是母親在現實中的心理醫生,他告訴埃文什麼日記、大學、監獄都是他杜撰出來的,其實就是告訴母親,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臆想。

但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場華麗的臆想。

有人認為這是埃文是穿越在不同的平行宇宙,才出現這樣的現象。但片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場臆想的科學根據是混沌理論,整個故事是存在於一個世界線裡面的,並不是平行宇宙,所以把把故事看成是母親的臆想,就不需要管穿越是否合理了。

混沌理論就是說在一個動態系統中,一個微小的變動,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變動。靜止是相對的,萬物都在運動,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宇宙當成一個動態系統。

地球同樣可以是一個動態系統,根據混沌理論,一個微小的變動可以影響整個系統,所以為什麼天氣預報很多時候會不准,因為我們不可能監控地球的每個角落。

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樣是一個動態系統,根據混沌理論,一個小小的變動,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蝴蝶效應》中的人物也是如此,在有男主角的世界故事線裡面, 幾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構成了整個時間線:

男主出生——拍小電影事件——郵箱爆炸事件——殺狗事件。

每一個事件有所變化,男主和朋友們各自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印證了片頭的混沌理論。

也許這也某種程度上在表達一個觀點,過去的某件事其實就可以決定你的未來。

也就是說,你的未來其實已經由你的過去決定了,這就是所謂的宿命。

很多人說過去決定了現在,那麼現在就決定了未來。那麼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未來。

過去就是未來。

如果過去無法改變,未來也就不能改變,命運自有安排。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能通過儀器準確在6秒前預測出志願者的選擇。也就是說人的決定並不是暫態的,而是在至少6秒之前,潛意識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就好比過去的一些事決定了你的性格,而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當下的很多選擇。甚至你母親在生你之前所做過的一些行為,也可能透過遺傳基因決定你的思維方式,然後影響你的選擇。

過去的種種決定了你未來會怎樣。有人就有疑問了,那我什麼都不做,就可以改變未來了。

但你並不能真的什麼都不做。過去所學到的一切決定了你更想要成功,並不會因為一篇偶爾看到的文章而有所改變。

也許有人真的因此什麼都不做,過去的某些事情導致了他看到了這篇文章於是有了藉口什麼都是做,其實這個人過去所認識到的一切已經讓他的潛意識想要決定什麼都不做等著啃老。

你以為可以憑藉你的努力改變未來,其實是因為你過去所遇到的許多事情,偶然看到一部電影,偶然聽到一句名言警句,偶然看到一本好書,種種因素決定了你本身是個想要成功而不是一事無成的人,因為朋友遲到了1分鐘你刷了刷手機看到這篇文章激發了想要改變現狀的念頭,所以你才會決定要奮發圖強,改變未來。

殊不知,朋友只是因為要抓拍一隻蝴蝶才遲到了1分鐘。

人的命運被自己瞬間的抉擇改變。

——《蝴蝶效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