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簡版)

一、移動支付的定義及分類

移動支付也稱為手機支付, 就是允許使用者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 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 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 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 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

按照移動支付的使用方法有短信支付、掃碼支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等。

1、短信支付:手機短信支付是手機支付的最早應用,

將用戶手機SIM卡與用戶本人的銀行卡帳號建立一種一一對應的關係, 用戶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統短信指令的引導下完成交易支付請求, 操作簡單, 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 手機短信支付服務強調了移動繳費和消費。

2、掃碼支付:掃碼支付是一種基於帳戶體系搭起來的新一代無線支付方案。 在該支付方案下, 商家可把帳號、商品價格等交易資訊彙編成一個二維碼, 並印刷在各種報紙、雜誌、廣告、圖書等載體上發佈。 用戶通過手機用戶端掃拍二維碼, 便可實現與商家支付寶帳戶的支付結算。 最後, 商家根據支付交易資訊中的使用者收貨、聯繫資料, 就可以進行商品配送,

完成交易。

3、指紋支付:指紋支付即指紋消費, 是採用目前已成熟的指紋系統進行消費認證, 即顧客使用指紋註冊成為指紋消費折扣聯盟平臺會員, 通過指紋識別即可完成消費支付。

4、聲波支付:則是利用聲波的傳輸, 完成兩個設備的近場識別。 其具體過程是, 在協力廠商支付產品的手機用戶端裡, 內置有“聲波支付”功能, 用戶打開此功能後, 用手機麥克風對準收款方的麥克風, 手機會播放一段“咻咻咻”的聲音。

二、移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

1、“無現金社會”趨勢明顯

2016年我國非現金支付合計達到1251億筆, 同比增速32.6%, 支付金額規模達到3687萬億元, 從2015年開始占整個支付系統金額比例已經處於70%水準。 非現金支付主要包括電子支付、票據、銀行卡以及貸記轉帳等形式,

其中電子支付 2016 年占比 68%, 約2500萬億。

金融機構電子支付仍以網上支付為主, 但移動支付成為增速最快的部分。 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支付主要包括網上支付、移動支付和電話支付三種形式。 2016年網上支付規模約2085萬億, 同比增速僅3.3%,

在電子支付中占83.6%;移動支付158萬億, 約占6.3%。

2、移動支付行業使用者規模將突破6億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 2016年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達到4.7億人, 與2015年的3.6億人, 增長30.6%。 隨著用戶支付習慣逐步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 協力廠商移動支付迅速崛起, 支付寶與財付通兩大巨頭地位逐步確立,

預計2017年使用者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將達到6億人, 增長率為27.7%。

3、移動支付行業交易規模高速發展

資料顯示, 2016年網上支付交易規模達到2090萬億元, 較2015增長3.5%, 2016年移動支付規模達到158萬億元, 較2015增長50%。 隨著移動支付的逐漸普及和應用場景拓展, 預計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持續穩定增長。

三、移動支付進入雙寡頭格局

移動支付進入線下場景深化滲透階段。2016年春節紅包改變了消費者轉帳習慣,手續費的徵收則將餘額向消費引導;此外,央行在2016年3季度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這是繼 2014 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並由此帶動二維碼支付市場新一輪的快速增長。隨著消費者線下支付習慣的培養,移動消費的占比將不斷提高。

1、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格局

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占比最大為53.8%,但是相比2013年三季度的73%,下降速度顯著。隨著微信支付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支付寶統治地位受到威脅。占比第二的是財付通,為40.3%。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進入成熟期,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市場格局初定。移動支付事關國家金融安全,外資背景企業發力中國支付市場存在制度制約,同時用戶支付習慣的養成不利於其發展壯大。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加緊,現有市場攪局者可能來自體制或有制度背景企業,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將出現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2、支付寶更受移動支付使用者青睞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上半年,65%移動支付用戶偏好使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支付,31%用戶偏好微信支付,用戶使用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場景主要為超市、餐館、購物商場和便利店。在2017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主要應用場景分佈情況中,35.1%使用者在超市使用移動支付,排名第一;31.9%用戶在餐館使用,排名第二;23.6的用戶在購物商場使用,排名第三。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兩大巨頭線下支付業務競爭不斷加劇,相繼推出支付寶獎勵金、微信鼓勵金活動進行補貼大戰,未來針對細分業務的競爭會升級至綜合實力的競爭,競爭態勢日趨激烈。

四、移動支付主要企業分析

1、新大陸

公司以物聯網為發展戰略,聚焦電子支付和資訊識別兩個領域,已形成集支付終端銷售、銀行卡收單及商戶運營維護服務於一體的電子支付完整產業鏈佈局。①、支付技術:專注於 POS 機研發,與商業銀行、銀聯商務等收單服務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成為國內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 POS 機供應商。②、資訊識別技術:專注於條碼識別設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二維碼(條碼)解碼晶片,在條碼識讀產品、整體解決方案上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③、新收購的國通星驛主營業務是銀行卡收單。④、子公司北京亞大為金融企業及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提供維護及運營服務。⑤、參股公司翼碼科技是中國領先的 O2O 行銷服務提供者,主要從事二維碼 O2O 行銷業務場景的研究與推廣。

2016年收購國通星驛 100%股權切入協力廠商支付業務。根據最新資料,國通星驛是國內擁有全國性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的 37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之一,主要向商戶和消費者提供銀行卡收單及便民支付等協力廠商支付服務。2016年國通星驛與中國郵政開展收單業務合作,完成了自建全國各省“分公司+多級代理”行銷管道建設,收單展業範圍覆蓋全國 23個省市自治區,業務發展迅猛。2016年總交易流水達到 3000 億元,營收 7.42 億元,同比增長 453%,淨利潤 1.17 億元,超承諾業績132%。

2、海立美達

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聯動優勢是國內領先的移動資訊服務、移動運營商計費結算服務、協力廠商支付服務、大資料服務提供者,並拓展銀行卡收單、保理和跨境電商等相關業務。2016年,聯動優勢協力廠商支付業務交易規模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5%,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16年度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排名第4。大資料業務收入0.43億元,同比增長732.45%。聯動優勢自2016年7月31日納入公司合併範圍,報告期內貢獻營業收入3.6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14%,淨利潤1.29億元,占公司淨利潤的55%。聯動優勢業績高增長及高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7年一季度,海立美達實現營業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50.48%,歸母淨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182.35%。

積極佈局金融生態體系。聯動優勢目前業務包括聯動支付、聯動資訊、聯動惠商、聯動資料、聯動國際五大板塊。以支付服務為主線,發揮資訊、資料服務優勢,強化智慧行銷、安全、資金服務能力,形成平臺化、場景化、模組化、體系化的業務格局。未來將通過並購、投資、合作獲取牌照等方式,力爭在基金、保險、消費金融、互聯網小貸、區塊鏈等領域佈局聯動金融生態體系。

3、華峰超纖

順利完成威富通收購,切入聚合支付業務。公司以2.9億現金+17.5億股份,合計作價20.5億元收購移動支付服務商威富通。威富通是微信支付首批簽約受理機構、支付寶首批簽約ISV(獨立軟體發展商)合作夥伴,其合作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已經覆蓋目前國內主流移動支付軟體用戶端。2015年6月以來,威富通確立了以銀行模式為發展重心的業務定位。作為移動支付的服務商,公司將間接受益於移動支付行業的高速增長。

受理機構模式:公司最早期主要作為主流協力廠商支付公司的簽約受理機構,負責利用自身的商戶拓展團隊和管道合作商,向簽約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導入商戶資源,同時幫助商戶快速向支付寶、京東錢包、財付通等支付公司申請支付介面,縮短申請流程,為商戶接入多個支付通道並集成在統一的系統中,解決不同支付系統軟硬體不相容的問題。

銀行模式:2015年6月以來,威富通確立了以銀行模式為發展重心的業務定位。銀行模式下,威富通與銀行為簽約合作關係,利用銀行原有的POS商戶資源,為銀行接入微信等移動支付,並且按照流水一定的比例進行分成。2016年10月份單月銀行模式交易流水已經突破450億元,1-10月移動支付分潤合計收入2.41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重為80.55%,並且收入占比呈現進一步上升的趨勢。截至2016年底,公司已簽約銀行70家(總行及分行級別)。

五、政策監管助力移動支付行業合規發展

央行頒佈的首部移動支付相關法律法規是在2010年6月,發佈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協力廠商支付企業在2011年9月1日前未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將不得繼續從事相關業務。

而在2015年,伴隨著以BAT為代表的協力廠商支付的強勢擴張,支付領域展開了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進入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一方面要應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面臨著業務轉型,內部洗牌也將加劇。央行在半年內註銷了3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許可證》,2017年5月,央行分別對支付寶、財付通開出3萬元行政處罰單,反映出央行對協力廠商支付的監管趨於嚴格。

協力廠商移動支付監管日趨嚴格

六、移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

1、金融機構向全方位轉變

作為資金流動服務載體,支付業務是金融機構的業務核心之一,而快捷的移動金融服務能增加客戶忠誠度。金融機構發展移動支付具備兩大優勢,一是作為用戶金融活動的中心,管理龐大的資金鏈,在支付清算管理上獨佔優勢;二是金融機構擁有大量客戶的資料與安全資訊,並已經與使用者建立了信任關係。手機銀行被視作發展移動支付服務的重要載體,已經在其基礎上搭建遠端支付與電子商務等功能,成為移動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大金融機構不僅面對同業間競爭,資質牌照門檻的消失也受到協力廠商支付企業和運營商的衝擊。因此,出於內外競爭的考慮,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向全方位金融發展,才能使金融機構在未來競爭中獲得優勢。

2、運營商規避被管道化

對於運營商來說,要擺脫當前管道化處境,解決網路運營效益下降的問題,除了對運營體制進行更大幅度的革新,擺脫慣性思維,審視自身定位之外,還需依靠拓展新型業務尋找突破口。移動支付業務能夠為運營商帶來新的市場空間,通過開展非傳統電信業務,可獲得新客戶群,增加市場份額,同時帶來交叉銷售機會,擴大收入增長,使運營商從通信管道業務轉向服務平臺業務。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先天優勢來自於對智慧終端機與網路的控制。移動支付對運營商來說是個重大的機遇,因此三大運營商均成立了支付業務子公司,儘早完成移動支付業務佈局,搶佔市場。

3、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邁入金融

對於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企業來說,線上互聯網的優勢格局已基本成形,而支付閉環的構建是O2O實現的關鍵。從互聯網電商端轉向移動端的趨勢是第互聯網三方移動支付企業的重大機遇。互聯網協力廠商移動支付的優勢有兩方面,一是通過電商以及社交網路所積累的龐大活躍用戶群體,能夠更好地介入整個消費流程,二是除了提供支付以及收款功能之外,協力廠商支付能夠使商戶更接近消費者,提供如商戶會員管理以及精准大資料分析等服務,説明商戶更瞭解其客戶,而此附加價值是傳統以 POS為核心的金融體系所無法提供的。也因此,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客戶服務以及業務創新。目前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不僅從傳統金融業與運營商搶奪客戶和利潤,同時也正向縱深領域滲透。

預計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持續穩定增長。

三、移動支付進入雙寡頭格局

移動支付進入線下場景深化滲透階段。2016年春節紅包改變了消費者轉帳習慣,手續費的徵收則將餘額向消費引導;此外,央行在2016年3季度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這是繼 2014 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並由此帶動二維碼支付市場新一輪的快速增長。隨著消費者線下支付習慣的培養,移動消費的占比將不斷提高。

1、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格局

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占比最大為53.8%,但是相比2013年三季度的73%,下降速度顯著。隨著微信支付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支付寶統治地位受到威脅。占比第二的是財付通,為40.3%。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進入成熟期,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市場格局初定。移動支付事關國家金融安全,外資背景企業發力中國支付市場存在制度制約,同時用戶支付習慣的養成不利於其發展壯大。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加緊,現有市場攪局者可能來自體制或有制度背景企業,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將出現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2、支付寶更受移動支付使用者青睞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上半年,65%移動支付用戶偏好使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支付,31%用戶偏好微信支付,用戶使用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場景主要為超市、餐館、購物商場和便利店。在2017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主要應用場景分佈情況中,35.1%使用者在超市使用移動支付,排名第一;31.9%用戶在餐館使用,排名第二;23.6的用戶在購物商場使用,排名第三。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兩大巨頭線下支付業務競爭不斷加劇,相繼推出支付寶獎勵金、微信鼓勵金活動進行補貼大戰,未來針對細分業務的競爭會升級至綜合實力的競爭,競爭態勢日趨激烈。

四、移動支付主要企業分析

1、新大陸

公司以物聯網為發展戰略,聚焦電子支付和資訊識別兩個領域,已形成集支付終端銷售、銀行卡收單及商戶運營維護服務於一體的電子支付完整產業鏈佈局。①、支付技術:專注於 POS 機研發,與商業銀行、銀聯商務等收單服務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成為國內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 POS 機供應商。②、資訊識別技術:專注於條碼識別設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二維碼(條碼)解碼晶片,在條碼識讀產品、整體解決方案上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③、新收購的國通星驛主營業務是銀行卡收單。④、子公司北京亞大為金融企業及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提供維護及運營服務。⑤、參股公司翼碼科技是中國領先的 O2O 行銷服務提供者,主要從事二維碼 O2O 行銷業務場景的研究與推廣。

2016年收購國通星驛 100%股權切入協力廠商支付業務。根據最新資料,國通星驛是國內擁有全國性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的 37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之一,主要向商戶和消費者提供銀行卡收單及便民支付等協力廠商支付服務。2016年國通星驛與中國郵政開展收單業務合作,完成了自建全國各省“分公司+多級代理”行銷管道建設,收單展業範圍覆蓋全國 23個省市自治區,業務發展迅猛。2016年總交易流水達到 3000 億元,營收 7.42 億元,同比增長 453%,淨利潤 1.17 億元,超承諾業績132%。

2、海立美達

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聯動優勢是國內領先的移動資訊服務、移動運營商計費結算服務、協力廠商支付服務、大資料服務提供者,並拓展銀行卡收單、保理和跨境電商等相關業務。2016年,聯動優勢協力廠商支付業務交易規模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5%,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16年度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排名第4。大資料業務收入0.43億元,同比增長732.45%。聯動優勢自2016年7月31日納入公司合併範圍,報告期內貢獻營業收入3.68億元,占公司營收的14%,淨利潤1.29億元,占公司淨利潤的55%。聯動優勢業績高增長及高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7年一季度,海立美達實現營業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50.48%,歸母淨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182.35%。

積極佈局金融生態體系。聯動優勢目前業務包括聯動支付、聯動資訊、聯動惠商、聯動資料、聯動國際五大板塊。以支付服務為主線,發揮資訊、資料服務優勢,強化智慧行銷、安全、資金服務能力,形成平臺化、場景化、模組化、體系化的業務格局。未來將通過並購、投資、合作獲取牌照等方式,力爭在基金、保險、消費金融、互聯網小貸、區塊鏈等領域佈局聯動金融生態體系。

3、華峰超纖

順利完成威富通收購,切入聚合支付業務。公司以2.9億現金+17.5億股份,合計作價20.5億元收購移動支付服務商威富通。威富通是微信支付首批簽約受理機構、支付寶首批簽約ISV(獨立軟體發展商)合作夥伴,其合作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已經覆蓋目前國內主流移動支付軟體用戶端。2015年6月以來,威富通確立了以銀行模式為發展重心的業務定位。作為移動支付的服務商,公司將間接受益於移動支付行業的高速增長。

受理機構模式:公司最早期主要作為主流協力廠商支付公司的簽約受理機構,負責利用自身的商戶拓展團隊和管道合作商,向簽約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導入商戶資源,同時幫助商戶快速向支付寶、京東錢包、財付通等支付公司申請支付介面,縮短申請流程,為商戶接入多個支付通道並集成在統一的系統中,解決不同支付系統軟硬體不相容的問題。

銀行模式:2015年6月以來,威富通確立了以銀行模式為發展重心的業務定位。銀行模式下,威富通與銀行為簽約合作關係,利用銀行原有的POS商戶資源,為銀行接入微信等移動支付,並且按照流水一定的比例進行分成。2016年10月份單月銀行模式交易流水已經突破450億元,1-10月移動支付分潤合計收入2.41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重為80.55%,並且收入占比呈現進一步上升的趨勢。截至2016年底,公司已簽約銀行70家(總行及分行級別)。

五、政策監管助力移動支付行業合規發展

央行頒佈的首部移動支付相關法律法規是在2010年6月,發佈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協力廠商支付企業在2011年9月1日前未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將不得繼續從事相關業務。

而在2015年,伴隨著以BAT為代表的協力廠商支付的強勢擴張,支付領域展開了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進入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一方面要應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面臨著業務轉型,內部洗牌也將加劇。央行在半年內註銷了3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許可證》,2017年5月,央行分別對支付寶、財付通開出3萬元行政處罰單,反映出央行對協力廠商支付的監管趨於嚴格。

協力廠商移動支付監管日趨嚴格

六、移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

1、金融機構向全方位轉變

作為資金流動服務載體,支付業務是金融機構的業務核心之一,而快捷的移動金融服務能增加客戶忠誠度。金融機構發展移動支付具備兩大優勢,一是作為用戶金融活動的中心,管理龐大的資金鏈,在支付清算管理上獨佔優勢;二是金融機構擁有大量客戶的資料與安全資訊,並已經與使用者建立了信任關係。手機銀行被視作發展移動支付服務的重要載體,已經在其基礎上搭建遠端支付與電子商務等功能,成為移動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大金融機構不僅面對同業間競爭,資質牌照門檻的消失也受到協力廠商支付企業和運營商的衝擊。因此,出於內外競爭的考慮,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向全方位金融發展,才能使金融機構在未來競爭中獲得優勢。

2、運營商規避被管道化

對於運營商來說,要擺脫當前管道化處境,解決網路運營效益下降的問題,除了對運營體制進行更大幅度的革新,擺脫慣性思維,審視自身定位之外,還需依靠拓展新型業務尋找突破口。移動支付業務能夠為運營商帶來新的市場空間,通過開展非傳統電信業務,可獲得新客戶群,增加市場份額,同時帶來交叉銷售機會,擴大收入增長,使運營商從通信管道業務轉向服務平臺業務。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先天優勢來自於對智慧終端機與網路的控制。移動支付對運營商來說是個重大的機遇,因此三大運營商均成立了支付業務子公司,儘早完成移動支付業務佈局,搶佔市場。

3、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邁入金融

對於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企業來說,線上互聯網的優勢格局已基本成形,而支付閉環的構建是O2O實現的關鍵。從互聯網電商端轉向移動端的趨勢是第互聯網三方移動支付企業的重大機遇。互聯網協力廠商移動支付的優勢有兩方面,一是通過電商以及社交網路所積累的龐大活躍用戶群體,能夠更好地介入整個消費流程,二是除了提供支付以及收款功能之外,協力廠商支付能夠使商戶更接近消費者,提供如商戶會員管理以及精准大資料分析等服務,説明商戶更瞭解其客戶,而此附加價值是傳統以 POS為核心的金融體系所無法提供的。也因此,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客戶服務以及業務創新。目前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不僅從傳統金融業與運營商搶奪客戶和利潤,同時也正向縱深領域滲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