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沸騰!阿裡騰訊獲批保險牌照,保險行業正式啟動2.0互保時代!

美美金融:

有“大佬”的地方就有“腥風血雨”, 近年來, 隨著互聯網大佬的湧入, 保險業也不再是傳統保險一家獨大。 近日, 快遞業的幾位大佬“三通一達”聯合發起了中邦保險, 將互聯網公司鍾愛保險業的“錯覺”再次搬到了人前。

而在此之前, 2016年9月, 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旗下的杭州保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近日, 由騰訊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下稱“微民保險”)獲批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這就意味著騰訊將可通過微信和QQ正式開展保險業務。 而這也意味著, 雙馬都已經正式取得了合法的 保險仲介資質。

更值得劃重點的是, 9月底, 由騰訊、螞蟻金服、平安保險聯合發起的眾安保險, 正式在香港聯交所IPO, 開盤較發行價大漲超過15%, 報69港元, 市值直接逼近千億(正式IPO前估值已高達700億元)!可以說, 眾安保險的捷報, 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市場對於互聯網保險的認可。

確實, 近年來的互聯網保險存在感確實刷夠了。 因為各大互聯網公司與網銷有關的場景化、碎片化產品都開始增設保險業務。

攜程、去哪兒、途牛等旅遊平臺開始搭售航延誤險、航意險、旅行保險、人身險等;京東、網易等電商平臺開設了保險商城,

更是推出圈粉無數的退貨運費險;滴滴也與時俱進的陸續推出堵車險、意外險、車險。 除此之外, 傳統保險時代的“老成員”車險、壽險和健康險也陸續接入了大資料、網路化服務等。

可惜, 保險的慣例是入門易, 轉化難。 儘管這些流量平臺都有了保險業務,

但如何轉化才是真正的關鍵。 在行業內對保險轉化的經驗看, 平臺的品牌定位不是保險, 用戶在來到這些平臺時對保險注意力少。

針對這一現象, 保監會原副主席魏迎甯認為, 互聯網保險未來應該在資訊技術和創新方向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 比如, 利用雲計算和區塊鏈技術進行資料存儲和大資料分析, 對風險做出合理定價的同時實現精准行銷, 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而且, 除了“技術創新牌”, 支付寶和微信等互聯網公司的流量與使用率比其他保險平臺更多、更高, 而且他們的經濟體實力足以支撐向消費者直接提供低費用產品。

以往保險公司賣產品都是靠管道和代理人隊伍, 靠資訊不對稱。 但一旦平臺型的保險市場出現, 保險公司的銷售功能就勢必會減弱。 在這種模式下, 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真實的保險需求被發現和回應, 最終讓消費者獲得真正想要的產品。

美美金融是鵬潤控股旗下的互聯網金融生活服務平臺, 為具有高品質生活需求的用戶提供全方位、多選擇、低風險的一站式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