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人食不語和食前靜默的傳統,其實含有豐富的就餐心理衛生的意義

嬰幼兒時期後天意識系統中的仁德培養, 首先是要教會孩子說“愛”和“感謝”。

在經典誦讀中, 要教孩子學會表達熱愛老子、熱愛孔子, 熱愛炎黃祖先, 熱愛作者的經典, 感恩經典賜予我們無窮無盡的精神營養, 幫助我們道德品格的完善和獲得豐富的滋養。

在經典誦讀之前, 教會孩子說:

我愛老子爺爺, 我愛孔子爺爺;我愛《德道經》, 我愛××經。

在誦讀完經典以後, 要教孩子說:

我以仁德感恩心, 至誠感恩××經, 感謝賜營養, 滋養我心身, 回報國與民。

日常生活中, 吃飯是每日三餐必定重複的事情, 也是教育孩子培養仁德感恩心的時機,

在嬰幼稚教育中應當善加利用。

每餐開始吃飯之前, 陪同孩子一起誦念:

感恩自然大道, 道生德養萬物;飲食入腹養身, 常思回報宏恩。

當孩子開智求知能接受和初步理解時, 教育者還應當引導孩子飯前三思:

一思, 為什麼要吃飯?我的身體需要能量, 食物進入身體提供我們生存所需的能量。 這些能量將充滿全身, 我對被吃進體內的食物感恩。

二思, 能吃到這餐飯我很高興, 世上還有許多人吃不到飯, 忍饑挨餓, 我要珍惜這頓飯, 感謝社會和父母親, 長大要回報父母和社會。

三思, 食物從哪裡來?想一想道生德養, 天德地慈, 雨水祥風, 農民辛勤耕種, 工人辛苦加工, 父母辛酸慈愛。 自然萬物和社會愛我、助我, 我要熱愛自然萬物和社會;人人愛我,

我愛人人。 人人為我而辛勞, 長大我為人人作回報。

家庭教育和幼稚園的教育, 要讓孩子早期就學會仁德感恩, 讓孩子以友善之心對待萬物和他人。 學會尊重自然和他人的勞動, 也就在完善著我們自己。 要從小, 就培養為社會奉獻、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品格。

美國哲學家赫舍爾說過, 世界是這樣的:面對著它, 人意識到自己受惠於人, 而不是主人身份;世界是這樣的:你在感知到世界的存在時, 必須做出回答, 同時也必須承擔責任。

飯前的培養仁德感恩心, 並不僅僅是精神系統的培養、道德品格的培養。 從前面介紹過的小學生對著飯讚美和咒駡對比試驗的結果中, 我們可以看到任何物質的能量是雙向互動的,

仁德感恩地對待飯菜, 不僅可以在短短的靜默中使胃部的血液充盈, 胃酸分泌增加;而且所吞食的飯菜必定更為容易消化, 營養成分能夠更充分地被分解和吸收。 古人食不語和食前靜默的傳統, 其實含有豐富的就餐心理衛生的意義。

培養仁德感恩心, 能夠使人心靈仁慈柔容, 回歸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狀態。 我們感悟到對於宇宙最高力量大道的讚美, 對大自然的熱愛, 對他人勞動的尊重, 對食物的珍惜, 對身邊一切的尊重。 建立仁德感恩意識, 意味著承擔生命的責任, 接受自然和社會的召喚。 仁德感恩心, 能使人體會到生活是平等地獲得與相互奉獻, 而不是巧取豪奪、爾虞我詐地索取。

仁德感恩意識的形成, 不僅僅是一種感情的流露, 而且是做人的道德品格和先天慧識本性的特徵。

德慧智教育嬰幼兒, 應當首先抓住誦讀經典和進餐這兩個重要環節, 培養孩子後天意識系統中的仁德、慈愛、孝悌和感恩心;還應當靈活採擷生活中、環境中的細事、小事、容易觀察到的事與物, 進行培養。

例如, 有一首《感謝你》的歌詞, 就對我們舉一反三地展開仁德感恩心培養, 頗有啟發性的助益: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謝朝霞捧出的黎明, 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 感謝母親賜予我生命, 感謝生活贈予友誼愛情, 感謝蒼穹蘊藏理想幻夢, 感謝時光常留永恆公正……感謝收穫, 感謝和平, 感謝這一切一切的所有。

在孩子們後天意識系統中全面建立五德的正識、正知、正念, 是一個道德教育系統。 仁德的慈愛、孝悌、感恩、奉獻心的確立, 又是五德之首。 仁德是五德之綱, 綱舉自然目張。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德一旦在意識系統中牢立, 其餘義德、禮德、智德的確立則比較容易培養和形成。

選自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國學道德經典導讀》第216頁

摘選自中國國學院, 青少年國學院院長熊春錦先生部分講座書籍,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瞭解更多內容

看完覺得有用, 請記得分享, 懂得分享美好的人, 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 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 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 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怎麼從胎教開始,教寶寶三歲識字幾千

為什麼一歲多的寶寶可以基本會背誦老子五千言

熱門的右腦教育,對孩子是否會有風險?

為什麼孩子需要進行慧性圖文思維教育

幼兒期是提升天賦、培養天才的最佳時期

“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在哪裡?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而是未讀真經!

近期線下活動回顧介紹:

(強烈推薦)欲報父母恩,請認真的讀這篇文章!

別把孩子教笨了-上海德慧智親子公益活動開始報名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熱文推薦:

怎麼從胎教開始,教寶寶三歲識字幾千

為什麼一歲多的寶寶可以基本會背誦老子五千言

熱門的右腦教育,對孩子是否會有風險?

為什麼孩子需要進行慧性圖文思維教育

幼兒期是提升天賦、培養天才的最佳時期

“新高考”第一年,考題就有易經,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在哪裡?

中國文化的千年弊病 並非讀經之過 而是未讀真經!

近期線下活動回顧介紹:

(強烈推薦)欲報父母恩,請認真的讀這篇文章!

別把孩子教笨了-上海德慧智親子公益活動開始報名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路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