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文化對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

18世紀, 歐洲掀起來一場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 在這場對歐洲影響深遠的運動中, 不乏中華文化的身影。

中國文化滋潤歐洲啟蒙運動

在歐洲社會極力追求中國時尚的同時,知識界則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的文化成果。 到18世紀時,在啟蒙思想家們的極力宣導下,歐洲掀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文化熱。 著名思想家伏爾泰就對儒家學說推崇備至,他曾將《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視為每個人應遵守的座右銘。 受其影響,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中也曾出現這一格言。 另一位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也非常景仰中國文化,他稱孔子為“中國的蘇格拉底”。

在一次談話中,他甚至說與孔子相比“荷馬是個糊塗蛋”。

歐洲其他國家也出現了中國文化熱。 如在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如饑似渴地閱讀有關中國的文獻,還在其名著《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草稿中將論語中“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這句話改寫成詩句。

18世紀歐洲中國文化熱的流行,最集中地體現在中國戲劇的風靡上。 1735年法國的馬若瑟神父翻譯並發表了法文版《趙氏孤兒》後,開創了史無前例的中國戲劇熱。 伏爾泰又進一步改編《趙氏孤兒》,並取名為《中國孤兒》在巴黎上演。 1755年8月20日,當《中國孤兒》在法蘭西喜劇院首次上演時,立即在民眾中引起巨大轟動,一連演出了很多場。 隨後,英國、義大利等國也先後上演了這部中國戲劇。 據統計,僅在18世紀,《趙氏孤兒》在歐洲至少有4個改編本和3個英文譯本。

借鑒中國文官制度

在官僚制度方面,歐洲當時實行的是貴族世襲制,這難免會帶來許多弊端。 到18世紀,當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渴望打破政治壟斷,進入國家權力體系時,

中國以科舉為特色的文官制度恰好為他們提供了理想的藍本。

路易十五

早在17世紀之初,被派往中國的傳教士們就發現了科舉制度的優越之處, 經過他們的介紹,歐洲的知識經過他們的介紹,歐洲的知識界開始對中國“學而優則仕”的文官制度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認為,在中國,即便是農夫的兒子,都有希望當上總督甚至宰相。 在他們的影響下,法國在大革命後參考中國科舉制度,引進了競爭性考試制度,以滿足資產階級和平民登上政治舞臺的要求。 在治理國家方面,歐洲許多政界人物也紛紛效法中國。 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有“歐洲的孔子”之稱的魁奈,就非常讚賞儒家的治國思想。

1756年經過他的極力說服,路易十五甚至曾仿照中國皇帝的樣子,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祭祀土地的儀式,在歐洲引起轟動。 不可否認的是,在18世紀的中國熱中,歐洲也曾出現過一些盲目跟風的情況,但這次熱潮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鴉片戰爭前後,隨著中國的日漸衰落,"中國熱"也在歐洲逐漸降溫,但它的影響仍持續了很長時間,如馬克思就曾給他的兩個女兒取了"中國皇帝"和"中國皇太子古古"的綽號。

部分素材來自網路,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