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財經觀察家|張剛:中通韻達快遞漲價,背後有何玄機?

【核心觀點】

1、中通和韻達漲價, 只可能是個案, 其他快遞公司不會跟進, 也不會造成全行業快遞費上漲。

2、快遞漲價以成本上升為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3、中通、韻達, 業績數字相當漂亮, 根本就沒有漲價的壓力存在。

4、韻達快遞漲價有配合定向增發、限售股解禁的嫌疑, 中通快遞漲價從資本市場看也無風不起浪。

歡迎收看財經觀察家, 我是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剛,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中通韻達, 漲價為何?

【新聞背景】

據預測, 今年“雙11”快件將超過10億件, 離“雙11”正好一個月的10月11日, 韻達速遞宣佈調整價格。 而前一天中通快遞宣佈漲價, 圓通、順風等快遞企業表示, 不會跟進漲價。 在宣佈提價後, 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遞當日股價大漲5.6%, 市值一天增加了5.45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35.87億元。 而在A股市場快遞物流板塊也異軍突起, 韻達股份盤中一度拉伸至漲停, 當日收盤上漲5%。

申通、圓通、蘇甯雲商、順風控股等快遞行業個股紛紛走高。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6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 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13.5億件, 同比增長51.7%。 業務收入完成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

官方預測, 2017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423億件, 業務收入5165億元。 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

首先證券市場把中通韻達漲價當作對快遞業的利好來, 消息公佈之後A股市場上, 很多快遞類公司的股票都出現了幅度不同的上漲。 儘管是兩家公司提出了漲價計畫, 但是市場捕捉機會的積極性依然高漲, 但是我這裡告訴大家,

我個人的判斷是什麼呀?這個事情只可能是個案, 不具備普遍性。 換句話講, 無論是韻達快遞, 還是中通快遞, 恐怕都有它自身的考慮因素。 其他快遞類的公司不會全面的跟進, 本身這個產業聯盟就是很鬆散的。

所以說, 一、大家不用擔心自己的快遞成本會增加, 無需擔心網購可能要支付更多的費用。

還有一個, 對於這些快遞業公司所呈現出來的利好的市場表現, 大家也需要謹慎看待, 不要盲目的去跟進!2016年整個快遞業的交易金額達到了4000多億元, 而2017年上半年就達到了2500多億元。 2016年的交易金額同比增長了44.6%, 而到了2017年預計同比增長幅度將會擴大至49.8%, 接近50%的水準。 金額也有望上看到6000億元。 快遞業賺的是盆滿缽溢啊。 也就是說, 整個快遞業並沒有處於成本上升導致經營狀況惡化, 以至於它開不下去了, 很多快遞公司關門, 遠遠達不到那一水準。

另外我給大家再補充幾個論據, 告訴大家目前快遞業它漲價的必要性不強。 觀察快遞業的自身同時, 我在關注兩個輔助性的行業, 一個是造紙,一個是重卡。

談到造紙大家都知道,快遞業必須要用包裝。以中國目前的造紙情況來看的話,大量需要進口紙漿。為什麼呢?中國的可開採的森林資源比較匱乏,所以要想用紙,主要是採購境外的原材料。那麼實際的進口資料是什麼樣的呢?7月份和8月份,中國進口紙漿的噸數分別是今年全年的第二低和第三低。第一低就是一月份的時候,中國進口紙漿的噸數只有175萬噸。到了7月份的時候呢,是176萬噸,到了8月份是186萬噸,很低的水準。什麼意思?整個快遞業並沒有因為紙的成本出現上升,包裝費出現上升,造成它經營成本的增加,完全沒有那一幕。因為造紙行業現在並不需要大規模的進口紙漿,那麼就是說,從紙價上漲,來認為快遞業帶來成本上升的壓力,來提出漲價這個需求,這個邏輯是不通的。

【新聞背景】

中通快遞解釋的調價原因中包括,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由於競爭激烈,快遞價格連年下降,公開資料顯示,2013至2016年間,快遞服務每件平均單價分別為15.69元,14.65元,13.40元,和12.71元,4年間下降2.98元。但中通和韻達是否因此存在經營壓力呢?2017年半年報顯示,中通和韻達的市場份額在持續擴大,同時利潤率排名靠前,2017年二季度,中通快遞營收為29.7億元,同比增長29.9,淨利潤為7.1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淨利潤4.26億元增長68.4%。而一季度營收為26.15億元,韻達股份發佈的2017年中報顯示,營業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43.17%。淨利潤為7.48億元,同比增長41%。每股收益高達0.74元。如此高增長之下為何要漲價?有媒體注意到,韻達股份將在今年12月25日解禁1.54億股,其中是否暗藏玄機呢?

談到中通快遞、韻達快遞,我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經營模式,叫做“加盟式”。所謂“加盟式”,實際上作為一個快遞公司,它可以向下屬的市級、縣級、以及到鎮級的這些快遞類公司,歡迎這些小的公司來進行加盟。加盟的話就要支付加盟費,所以說層級越多,這些個底層的快遞業公司,他們的經營成本就會越沉重,而且它是固定成本。

相比之下呢,像順風它是直營式的,它不搞加盟式的。順風這次就沒有跟進中通和韻達的漲價計畫。也就是說,從整體快遞業來講呢,如果說有幾家要漲價,另外幾家保持不動,那麼自然而然這個價格競爭優勢就容易出現分化。如果你漲價了,人家自然而然就會選擇不漲價的快遞公司來發快遞了。所以這種價格聯盟是不成立的。

對於快遞業,大主要是分為兩大陣營,而且這兩大陣營今年不斷的有紛爭。比如說以順風為代表的豐巢、和以阿裡為代表的菜鳥,豐巢系和菜鳥系都試圖通過快遞業能夠獲得用戶的消費偏好,他的聯繫方式,他的住址,他的工作地點等等,掌握什麼呀?大數據。有了大資料以後,能夠把握住客戶的消費偏好以後,就可以幹嘛?定向的推送它後續的一些服務。

以此就看得出來,快遞業是群雄割據的一個狀態,不可能集體性的漲價。如果出現集體性的漲價,這就涉嫌什麼呀?行業壟斷。必然會引發國家相關部門的干預。如果形成不了壟斷的話,這種個別的漲價行為,大家只能把它看作個案。

比如說中通、中通,從它的經營狀況來看,在2017年的二季度,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就達到了六成多。而韻達快遞以它2017年的半年報的情況來看,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也達到四成多,很漂亮的業績。反觀順風呢?順風2017年半年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只有個位數的百分點。也就是說,實際上作為中通也好,作為韻達也好,業績是相當漂亮的,根本就沒有成本上升的壓力存在!

以韻達快遞為例,我注意到,它有兩個事情很可能是促成它要提價的原因。一個是它有定向增發的計畫,它的定向增發計畫,已經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的正式受理,它打算募集資金,搞什麼呀?搞智慧型的倉儲和運輸。當然募集資金得要找個理由,越是高大上的,越容易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那麼它在提出漲價之後,大家對它的業績又有更高的預期。所以說這也是為了什麼呀?它能夠促成它定向增發能夠順利的完成。

也就是說,恐怕漲價有它募集資金,有實現最大化的這種目的的存在。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是韻達快遞在今年的12月份,有限售股的解禁,相得益彰啊!一方面通過定向增發募集到資金,提高自己的什麼呀?每股淨資產。同時呢,也促成市場對他它未來業績給予很高的預期之後,股價上漲而迎來的是它12月份的限售股的解禁。這配合的有多麼的巧妙!

那麼中通快遞呢,由於它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目前來看呢它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上,似乎還沒有什麼太新的內容出現。但是告訴大家,肯定也不單純。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漲價那麼促成業績上漲,也會促成股價上漲,這裡面就是一連串的資本運作。

因此對於目前中通、韻達漲價所導致的整個快遞業板塊的上漲,尤其是趕在雙11之前,我覺得這個時間點和事件性因素的配合,把握得非常的好。大家把它看作目前證券市場一個小的一個炒作波段即可,不要做長時間的戀棧。

一個是造紙,一個是重卡。

談到造紙大家都知道,快遞業必須要用包裝。以中國目前的造紙情況來看的話,大量需要進口紙漿。為什麼呢?中國的可開採的森林資源比較匱乏,所以要想用紙,主要是採購境外的原材料。那麼實際的進口資料是什麼樣的呢?7月份和8月份,中國進口紙漿的噸數分別是今年全年的第二低和第三低。第一低就是一月份的時候,中國進口紙漿的噸數只有175萬噸。到了7月份的時候呢,是176萬噸,到了8月份是186萬噸,很低的水準。什麼意思?整個快遞業並沒有因為紙的成本出現上升,包裝費出現上升,造成它經營成本的增加,完全沒有那一幕。因為造紙行業現在並不需要大規模的進口紙漿,那麼就是說,從紙價上漲,來認為快遞業帶來成本上升的壓力,來提出漲價這個需求,這個邏輯是不通的。

【新聞背景】

中通快遞解釋的調價原因中包括,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由於競爭激烈,快遞價格連年下降,公開資料顯示,2013至2016年間,快遞服務每件平均單價分別為15.69元,14.65元,13.40元,和12.71元,4年間下降2.98元。但中通和韻達是否因此存在經營壓力呢?2017年半年報顯示,中通和韻達的市場份額在持續擴大,同時利潤率排名靠前,2017年二季度,中通快遞營收為29.7億元,同比增長29.9,淨利潤為7.1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淨利潤4.26億元增長68.4%。而一季度營收為26.15億元,韻達股份發佈的2017年中報顯示,營業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43.17%。淨利潤為7.48億元,同比增長41%。每股收益高達0.74元。如此高增長之下為何要漲價?有媒體注意到,韻達股份將在今年12月25日解禁1.54億股,其中是否暗藏玄機呢?

談到中通快遞、韻達快遞,我覺得他們都有各自的經營模式,叫做“加盟式”。所謂“加盟式”,實際上作為一個快遞公司,它可以向下屬的市級、縣級、以及到鎮級的這些快遞類公司,歡迎這些小的公司來進行加盟。加盟的話就要支付加盟費,所以說層級越多,這些個底層的快遞業公司,他們的經營成本就會越沉重,而且它是固定成本。

相比之下呢,像順風它是直營式的,它不搞加盟式的。順風這次就沒有跟進中通和韻達的漲價計畫。也就是說,從整體快遞業來講呢,如果說有幾家要漲價,另外幾家保持不動,那麼自然而然這個價格競爭優勢就容易出現分化。如果你漲價了,人家自然而然就會選擇不漲價的快遞公司來發快遞了。所以這種價格聯盟是不成立的。

對於快遞業,大主要是分為兩大陣營,而且這兩大陣營今年不斷的有紛爭。比如說以順風為代表的豐巢、和以阿裡為代表的菜鳥,豐巢系和菜鳥系都試圖通過快遞業能夠獲得用戶的消費偏好,他的聯繫方式,他的住址,他的工作地點等等,掌握什麼呀?大數據。有了大資料以後,能夠把握住客戶的消費偏好以後,就可以幹嘛?定向的推送它後續的一些服務。

以此就看得出來,快遞業是群雄割據的一個狀態,不可能集體性的漲價。如果出現集體性的漲價,這就涉嫌什麼呀?行業壟斷。必然會引發國家相關部門的干預。如果形成不了壟斷的話,這種個別的漲價行為,大家只能把它看作個案。

比如說中通、中通,從它的經營狀況來看,在2017年的二季度,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就達到了六成多。而韻達快遞以它2017年的半年報的情況來看,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也達到四成多,很漂亮的業績。反觀順風呢?順風2017年半年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只有個位數的百分點。也就是說,實際上作為中通也好,作為韻達也好,業績是相當漂亮的,根本就沒有成本上升的壓力存在!

以韻達快遞為例,我注意到,它有兩個事情很可能是促成它要提價的原因。一個是它有定向增發的計畫,它的定向增發計畫,已經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的正式受理,它打算募集資金,搞什麼呀?搞智慧型的倉儲和運輸。當然募集資金得要找個理由,越是高大上的,越容易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那麼它在提出漲價之後,大家對它的業績又有更高的預期。所以說這也是為了什麼呀?它能夠促成它定向增發能夠順利的完成。

也就是說,恐怕漲價有它募集資金,有實現最大化的這種目的的存在。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是韻達快遞在今年的12月份,有限售股的解禁,相得益彰啊!一方面通過定向增發募集到資金,提高自己的什麼呀?每股淨資產。同時呢,也促成市場對他它未來業績給予很高的預期之後,股價上漲而迎來的是它12月份的限售股的解禁。這配合的有多麼的巧妙!

那麼中通快遞呢,由於它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目前來看呢它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上,似乎還沒有什麼太新的內容出現。但是告訴大家,肯定也不單純。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漲價那麼促成業績上漲,也會促成股價上漲,這裡面就是一連串的資本運作。

因此對於目前中通、韻達漲價所導致的整個快遞業板塊的上漲,尤其是趕在雙11之前,我覺得這個時間點和事件性因素的配合,把握得非常的好。大家把它看作目前證券市場一個小的一個炒作波段即可,不要做長時間的戀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