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破解征遷難,湖塘推出“三度”工作法

上周, 聚湖地塊征遷民房正式完成簽約, 湖塘鎮3個工作組、91名征遷工作組人員離崗, 標誌著今年全區棚戶區改造第一步從湖塘邁出。

“秉承公平、公開、公正原則, 最大限度考慮被征遷戶的利益, 讓政府與被征遷戶向一個美好的方向形成合力, 使征遷過程變成富民、惠民、利民、安民的過程, 這就是湖塘征遷的原則。 ”湖塘鎮黨委書記蔣金明說。

數個“三天”, 體現湖塘征遷速度

9月30日, 聚湖地塊征遷正式啟動簽約。 本次征遷地塊共涉及375戶民房, 約14萬平方米, 僅用3天時間, 就完成了所有民房的征遷簽約。

“三天”, 已成為“湖塘速度”的代名詞。 位於湖塘鎮東方社區的花園小學, 由於辦學規模不能滿足周邊居民的教育需求, 急需擴建。 今年3月, 花園小學擴建項目正式啟動。 原本預計5天的征遷簽約, 3天內全部完成, 為花園小學擴建預留出了更多時間。

今年以來, 湖塘鎮各項建設如火如荼,

征遷工作涵蓋舊城改造、路網改造、歷史遺留問題等多個專案, 涉及民房超過700戶, 面積約30萬平方米, 諸多項目的民房征遷簽約都在3天內完成。 “啟動征遷工作後, 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場發佈公告, 讓所有征遷居民瞭解政策、征遷流程, 加快了征遷簽約。 ”湖塘鎮村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拆遷安置所主任張巍介紹。

拆遷後萬達廣場

耐心解釋, 展現湖塘征遷溫度

征遷被稱為“天下第一難”, 從全國範圍看, 暗箱操作、暴力強拆等問題仍有發生, 稍有不慎, 就可能給地方帶來負面影響。

為了打消居民的顧慮, 走訪征遷戶成為征遷工作人員的“必修課”。 聚湖征遷地塊中的梅家村, 是棚戶區改造的板塊之一, 征遷工作人員張立榮用雙腳“走出”了居民的信任。 9月底, 身患糖尿病住院的張立榮, 帶病開展征遷工作, 經常深入居民家中, 傾聽居民心裡話, 耐心開導, 有時甚至和居民談話到淩晨兩三點。 居民殷某對征遷十分抵觸, 張立榮帶著工作人員登門40多次, 最終化解了他心中的疑慮,

在征遷協議上簽了字。

解民憂是湖塘征遷的另一法則。 2016年開始, 區、鎮經過多次調研後, 決定啟動花園小學二期擴建。 今年3月15日, 東方社區居民張金成第一個完成簽約, 拉開了133戶征遷居民的簽約序幕。 “學校以後能有自己的體育場, 為孩子們開闢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居民陳玉婷迫不及待地在征遷協議上簽了名。

拆遷後寬闊道路

攻堅克難, 再現湖塘征遷力度

“保證征遷補償足額按時到位, 不讓老實人吃虧。 真正做到這兩點, 居民自然會打心眼裡理解、支援城市建設。 ”這是湖塘鎮征遷的真經。

市政處西南地塊的征遷工作從2006年啟動, 2014年尚遺留35戶民房, 征遷工作組五進五出, 依舊沒有解決征遷難題。 去年開始, 湖塘鎮村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拆遷安置所開展攻堅, 最終完成了征遷簽約;隨園西側地塊的征遷也是“難啃的骨頭”, 2009年啟動征遷, 依舊遺留了87戶征遷戶, 在工作人員長時間解釋政策後, 最終也完成了簽約。

征遷, 就怕不公。 湖塘堅持以民為本, 使征遷工作“富民、惠民、利民、安民”;在征遷過程中堅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讓征遷補償的每一項內容都在“陽光”下運行。“所有遺留問題都按照原專案政策執行,征遷過程陽光、依法,打消了征遷戶的顧慮。”張巍說,征遷戶可以指定任何一戶居民的協議翻閱,監督征遷組是否嚴格按照政策執行,此舉讓“老實人”不吃虧、“釘子戶”不得利,贏得了居民的支持。

“征遷是為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為了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聽取和尊重民意,用細緻、踏實的工作作風來獲得群眾的內心認同,徹底消除部分人的顧慮和抵觸,形成幹群一心、和諧征遷的良好局面。”蔣金明說。

讓征遷補償的每一項內容都在“陽光”下運行。“所有遺留問題都按照原專案政策執行,征遷過程陽光、依法,打消了征遷戶的顧慮。”張巍說,征遷戶可以指定任何一戶居民的協議翻閱,監督征遷組是否嚴格按照政策執行,此舉讓“老實人”不吃虧、“釘子戶”不得利,贏得了居民的支持。

“征遷是為了讓城市變得更美好,為了讓百姓更加安居樂業,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聽取和尊重民意,用細緻、踏實的工作作風來獲得群眾的內心認同,徹底消除部分人的顧慮和抵觸,形成幹群一心、和諧征遷的良好局面。”蔣金明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