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北京住建委:共有產權房對於平抑房價有重要意義

10月16日晚間, 北京市住建委發佈“共有產權政策系列解讀”。 住建委表示, 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對於深入推進房地產調控, 進一步平抑商品房價格具有重要意義。

住建委稱, 在北京“3.17新政”從嚴需求端調控基礎上, 推出共有產權住房政策, 有利於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進一步完善住房供應體系。 今後五年北京將完成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供地, 通過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應, 合理制定價格, 公平合理分配, 堅決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

分層次的供應體系:保基本、分層次、廣覆蓋

近期北京出臺的《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明確,

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援, 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 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準, 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 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住建委指出, 共有產權住房, 將其定位為一種政策性商品住房, 是介於政府基本住房保障與市場化商品住房之間的一種具有政策扶持性質的商品住房, 有利於從根本上消除保障房與商品房之間的二元分立, 有利於實現住房制度設計對全體居民的全覆蓋, 有利於加快建立符合首都特色的住房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近些年來, 北京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十二五”期間歷史性地完成了建設籌集1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艱巨任務,

逐步建立起“保基本、分層次、廣覆蓋”住房供應體系, 保障範圍不斷擴大, 保障標準日益提升, 保障目標逐步提高。

--對於中低收入群體, 通過租賃型、小戶型、低租金, 滿足市民基本住房需求, 應保盡保。

--對於夾心層群體, 通過產權型、中戶型、適當售價, 滿足市民自住性住房需求, 做足做實。

--對於高收入群體, 通過產權或租賃型、市場價格, 滿足市民不同層次住房需求, 加強調控。

在此住房制度安排下, 中低收入者繼續由政府提供公租房, 或者提供市場租房補貼, 解決其基本住房問題。 共有產權住房主要面向“夾心層”的住房困難群體, 作為中端支援的重要方式, 讓住房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加快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可承受的銷售價格:以建設成本和適當利潤為基礎

《辦法》中明確, 共有產權住房項目的銷售均價, 應低於同地段、同品質普通商品住房的價格, 以專案開發建設成本和適當利潤為基礎, 並考慮家庭購房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 由此進一步降低了房屋出售價格, 有效降低購房門檻, 最大限度支持夾心層首次購房需求, 滿足無房家庭住房剛需, 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和老百姓一起努力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廣覆蓋的供應對象:從京籍擴展到“新北京人”

《辦法》中規定, 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條件且家庭成員在本市均無住房的家庭, 並且無其他特殊情況的均可申請共有產權住房。

同時, 《辦法》中明確, 各區人民政府根據共有產權住房需求等情況合理安排共有產權住房用地, 用於滿足本區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及重點人才居住需求。 其中, 滿足在本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應不少於30%。 政策支持範圍進一步擴大, 這是我市貫徹中央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要求的具體體現, 更是我市推進“大保障、大支持”理念, 大力宣導首都城市包容精神的重要體現。 9月30日, 北京第一個公開搖號的共有產權住房專案朝陽區錦都家園項目427套房源中拿出30%共計128套房源專門向“新北京人”配售。

住建委表示, 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作為北京加強住房制度頂層設計的落地政策,

是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是完善住房供應結構, 支援無房家庭解決住房剛需的長期制度安排, 標誌著“保基本、分層次、廣覆蓋”住房供應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

今後, 北京的住房保障制度應包括租賃型保障房(公租房)與產權型政策房(共有產權房), 並向“購租並舉、租購同權;先租後售、梯度消費”運作模式全面推進, 引導居民形成梯級消費理念, 加快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建立完善符合首都特色的住房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全力推進住有所居目標實現, 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