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五個國家關於時間的理解,從不同角度探尋時間的意義

一般來說影片都是由一個製作單位來完成的, 但是這部電影是比較特殊的, 這是由5個金磚國家一起拍攝的影片, 以“時間去哪兒了”這個作為主題, 然後各自拍攝一部電影短片, 最後再整合在一起的電影。 其實在製作上還是相當的創新的一種方式的。

在第二屆金磚國家電影節發佈會上的時候, 2017金磚國家電影合作計畫“華麗之五”的計畫公佈細節, 邀請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個“金磚國家”的五位電影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馬德哈爾·班達卡, 阿列克謝伊·費多爾琴科, Jahmil X.T. Qubeka, 賈樟柯)來拍攝一部一個主題的電影, 這個主題就是“時間去哪兒了”, 講的就是時間的故事。

賈樟柯是中國部分《逢春》的導演, 據他所說, 時間這個話題, 可以圍繞人與人、人與自然講述關於人類的親情、愛情、友情的故事, 在一個特定的環境當中講述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表明一種豁達的時間態度。 時間是一把雙刃劍, 關鍵還是看你是如何使用它。

中國部分的故事是一個有關社會熱點的故事——“二胎”, 其實看到這個題材的時候, 小編還是感覺有點意外的, 因為這個主題很難讓人跟時間聯繫在一起;但是看了這個影片之後, 才知道這裡邊所要表達的意思, 又是怎麼表達時間的, 這段故事是寫的一對夫妻是怎麼決定自己家庭是否要二胎的, 什麼時候要二胎, 這就涉及到時間的問題, 時間早了吧, “二胎政策”還沒開放, 家庭的經濟也不是特別允許的;時間晚了吧, 女性自身的年齡也是有一定的限制,

這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矛盾, 在面對時間的兩面性和人們在時間面前的選擇, 展現自己面對時間的態度。

因為是金磚國家一起完成的電影, 所以賈樟柯導演使用了“二胎”這個當代中國的熱點, 算是表現中國現在遇到的問題和一些矛盾。

在這個片段上, 賈樟柯導演使用了一句話來表明影片的主題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生活當中有很多的遺憾, 那我們是追尋無法改變的時間, 還是改變自己, 從而改變未來, 生活本來就該把握在自己手裡, 不要因為曾經失去的東西而迷惘, 把握未來的時間, 說不定還是重新擁有曾經失去的東西。

聽小編講了這麼多,是不是很期待呢,這部影片有5個不同的導演導演的故事,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個性,相信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呢,這部電影預計在10月19號上映,到時候可以跟家人朋友一起去觀看喲。

聽小編講了這麼多,是不是很期待呢,這部影片有5個不同的導演導演的故事,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個性,相信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呢,這部電影預計在10月19號上映,到時候可以跟家人朋友一起去觀看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