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萬家文化第五次賣殼又流產,趙薇收購案完結

萬家文化(SH.600576)3月31日晚間發佈公告, 稱公司第一大股東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決定終止本次股份轉讓事項, 並簽署了解除協定。 公告稱, 自本解除協議生效之時, 萬家集團不再向龍薇傳媒轉讓任何標的股份, 龍薇傳媒不再向萬家集團支付任何股份轉讓款。 萬家集團此前收取龍薇傳媒的2.5億元股份轉讓款於解除協議生效後60日內返還。

至此, 這出沸沸揚揚鬧了四個月的“趙薇收購案”算是終於落下帷幕了。

萬家文化第五次賣殼宣告失敗, “小燕子”全身而飛分毫未少, 一來一去之間, 只是給跟著湊熱鬧的中小投資者留下了一地雞毛。

回顧一下本次賣殼事件始末

萬家文化11月28日全天停牌。

2016年12月23日, 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簽署了《股份轉讓協定》, 萬家集團擬將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8,500萬股公司流通股股份轉讓給龍薇傳媒, 占股份總數的29.135%。

2017年1月12日複牌一字漲停隨後幾天股價飆升到最高25元。

2017年2月13日, 雙方進一步簽署了《關於股份轉讓協定之補充協定》, 對雙方於2016年12月23日簽署的《股份轉讓協定》作出調整, 將轉讓給龍薇傳媒的股份總數由原先的18500萬股調整為3200萬股。

股份總數轉讓的減少也直接導致萬家文化股價的不斷走低,

2月16萬家文化暴跌8.49%。

戲劇性的變化還來自于萬家文化3月27裡的公告, 龍薇傳媒未提供股份過戶所需檔, 也未派人前來配合辦理股份過戶手續, 故尚未完成相關股份過戶手續。

然後到昨日, 轉讓正式終止。

14年五次, 隔兩三年就張羅一次賣殼重組, 東榔頭西棒槌的沒有核心主營, 監管部門也很難辦啊。

從行業龍頭到殼爛手裡

故事要追溯到2003年, 萬家文化的前身慶豐股份上市, 做的是紡織生意(不是賣包子)。

慶豐紡織成立於1992年, 為中外合資企業, 生產中高檔棉紡織品300多個品種, 遠銷美國、歐洲、日本, 出口量占銷量30%。 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 慶豐紡織的彈力紗和裝飾布產銷量曾居全國第一, 上市前年營業收入超過8億元。

不料自從2003年上市擁抱了資本市場以後, 這家盛極一時的傳統企業卻反倒開始走下坡路了。 剛上市不久, 慶豐股份與閩發證券先後敲定兩筆《國債託管協議》, 期限一年, 金額共計1.5億元, 到期日分別是2004年4月16日與4月21日。 然而, 由於閩發證券耍小聰明, 運用“國債回購”將資金套取出來轉而投向股市, 不料股市大跌錢收不回來。 最終此事引發慶豐股份連續虧損, 2005年被迫改名為“*ST慶豐”。

2006年, *ST慶豐引入主營房地產開發的萬好萬家, 並同時成功摘帽、改名為“萬好萬家”。 紡織公司從此幹起了酒店經營管理。 資產置換之後, 萬好萬家扭虧為盈。 可惜好景不長, 在2007-2008年大多數同行都大幅擴張、賺個盆滿缽滿的時候, 萬好萬家卻業績越來越差、淨利潤接連下滑。

怎麼辦?換一行。 2009年, 萬好萬家宣佈將以全部資產置換天寶礦業旗下八家礦產。 根據協定, 萬好萬家置出資產作價5億元, 天寶礦業的置入資產作價24億元, 19億元差額則由萬好萬家向天寶礦業發行股份的方案購買。 方案公佈後股票天天漲停, 直到第七個板才打開。 一時之間, 萬好萬家成為當年的大牛股, 市值飛躍兩倍有餘。 可是後來, 2010年保薦人搞老鼠倉出逃, 最終這次重組還是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而失敗收場。

不死心, 撂倒再爬起。 到了2011年, 萬好萬家已經完全剝離酒店業務, 除了礦業, 這家公司又在2012年增資新華泛資訊, 進軍電信領域。 然後2013年, 萬好萬家又動了賣殼的念頭, 決定置入鑫海科技, 改為經營鎳合金業務。 2013年7月重組方案正式公佈:擬以預估值5.15億元置出全部資產,置入預估值為37.37億元的鑫海科技,差額由萬好萬家以7.78元/股的價格發行約4.1億股股份購買。怎料!2013年11月30號證監會發佈借殼上市新規,要求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證監會稱此舉主要有利於遏制市場對績差股的投機炒作,從根本上減少內幕交易的動機,形成有效的退市制度。知難而退,重組又失敗了。

再換一行。2015年,萬好萬家進軍文化產業,剝離了以前林林種種的重資產專案,3億元收購主營成了動漫和遊戲的翔通動漫,專注打造以動漫文化和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業務。當年年底,萬好萬家改名為“萬家文化”。

說到這裡,終於跟趙薇接上了!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萬家文化上市14年,不停地重組賣殼,不停地更名換姓,先後涉足紡織、地產、酒店、礦業、電信、金屬加工、動畫遊戲、影視傳媒等行業。好好的紡織生意蜚聲海內外,如今卻幾經轉手顛沛流離,到今天落得個破殼子賣不出去的境地。還會有下一個買家嗎?

2013年7月重組方案正式公佈:擬以預估值5.15億元置出全部資產,置入預估值為37.37億元的鑫海科技,差額由萬好萬家以7.78元/股的價格發行約4.1億股股份購買。怎料!2013年11月30號證監會發佈借殼上市新規,要求借殼上市條件與IPO標準等同,證監會稱此舉主要有利於遏制市場對績差股的投機炒作,從根本上減少內幕交易的動機,形成有效的退市制度。知難而退,重組又失敗了。

再換一行。2015年,萬好萬家進軍文化產業,剝離了以前林林種種的重資產專案,3億元收購主營成了動漫和遊戲的翔通動漫,專注打造以動漫文化和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互聯網業務。當年年底,萬好萬家改名為“萬家文化”。

說到這裡,終於跟趙薇接上了!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萬家文化上市14年,不停地重組賣殼,不停地更名換姓,先後涉足紡織、地產、酒店、礦業、電信、金屬加工、動畫遊戲、影視傳媒等行業。好好的紡織生意蜚聲海內外,如今卻幾經轉手顛沛流離,到今天落得個破殼子賣不出去的境地。還會有下一個買家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