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闢謠整體被出售傳聞 奇瑞或繼續謀求整體上市

[摘要] 此次奇瑞在資本市場的動作, 輿論普遍認為或許是導入民營資本的一種嘗試, 或許未能達到整體出售的級別, 但是有其他資本表示出了對奇瑞汽車的興趣, 或將能為奇瑞汽車注入更多活力。

CFP 供圖

時代週報記者 倪佳 發自廣州

國慶假期期間, 一則媒體爆料稱, 有一民營企業欲整體收購奇瑞汽車, 此番傳言迅速引起業內關注, 一時間此前與奇瑞汽車旗下有過合作聯繫的對象如茅臺酒業和寶能集團都成為了傳聞當中的收購發起人。

雖然奇瑞汽車官方第一時間予以闢謠, 但是輿論普遍認為, 此時從奇瑞內部傳出的收購消息或許空穴來風。 此前一直想成為自主陣營領軍企業的奇瑞汽車, 曾經是為數不多能與吉利、比亞迪等民營自主企業一爭高下的國有控股汽車企業, 然後同樣是基於體制的緣故, 奇瑞汽車的發展難有民營企業那般靈活。

奇瑞汽車內部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目前內部的消息也比較複雜, 對於整體收購的消息並不符合客觀現實, “奇瑞作為國有控股企業, 像‘整體出售給民營企業’這樣的描述, 從目前來看基本是不可能的選項”。 奇瑞汽車官方在10月9日給出的澄清消息當中也描述:“奇瑞汽車完全沒有整體打包出售的計畫”, 同時也表示, “近年來, 由於新能源、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發展, 汽車行業一直是資本追逐的熱點, 奇瑞也結合新形勢規劃了一系列大動作。 資本層面的合作, 多年來一直都有在運作, 目前感興趣的小夥伴很多, 但還沒有確定的消息”。

有市場分析人士對此表示, 恰逢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機, 此次奇瑞在資本市場的動作,

輿論普遍認為或許是導入民營資本的一種嘗試, 或許未能達到整體出售的級別, 但是有其他資本表示出了對奇瑞汽車的興趣, 此舉如果成行, 或將能為奇瑞汽車注入更多活力。

被傳整體收購

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式傳播的互聯網時代, 汽車消費的節奏亦是日新月異, 無論是企業還是市場都要快速適應新一代消費群體快速變化的需求。

對於近幾年才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90後車主們而言, 或許他們無法想像5年前的奇瑞汽車還是自主品牌陣營的領頭羊企業。

此前一直盛傳將被出售的是奇瑞旗下的觀致品牌, 有相關聯的線索則是此前五糧液有意入股觀致, 而此次對奇瑞整體出手的或許則是茅臺,

兩大酒業集團都對奇瑞的資產產生了“興趣”, 令外界更加關注奇瑞汽車近幾年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前景。

“奇瑞將整體打包賣給一家民營企業。 ”國慶假期期間, 有業內知情人士在行業圈裡對時代週報記者曝出該消息, 並表示該消息已經在奇瑞汽車內部廣泛傳播。

時代週報記者對此詢問了數位接近奇瑞汽車內部的人士, 均表示並未聽說過(整體出售)相關的情況。 但是亦有接近奇瑞汽車內部人士表示, 奇瑞汽車一直在資本層面有與外界接觸, 並表示或許是存在消息傳播當中產生變化和曲解。

隨後, 又有新的消息傳出稱, 此次欲收購奇瑞汽車的是來自國企的茅臺, 不過, 第二則消息與第一則相矛盾,

上市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 都屬於國有企業範疇。 對此, 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奇瑞出售具備一定的可能性, 最可能的應該是背後有大型國有資本的基金來運作, 而非傳聞當中的民營企業。

聯繫此前奇瑞旗下的觀致品牌受到的多方追逐, 此次奇瑞汽車的整體出售情況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對此有業內人士評論道。 作為昔日自主車企中的技術最強者和銷量老大哥, 奇瑞近幾年的前路看起來漸漸蒙上了一層霧氣, 只是中國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的氣勢卻越來越明晰, 奇瑞汽車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實力來應對下一階段的博弈。

出售的可能性有多少

雖然近幾年發展情況不如老對手吉利汽車,但是1997年正式註冊的奇瑞汽車擁有比較輝煌的歷史。產品線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的奇瑞汽車曾經連續9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在一個發展週期內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和領軍企業。

奇瑞汽車雖然是自主品牌當中堅持做正向研發的企業,但是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在進行了各種嘗試和創新,包括推出主打中高端的觀致品牌之後,業內輿論一度叫好,但是市場銷量卻並不叫座。用業內人士的評價描述,奇瑞汽車思路並不落伍甚至是超前,但是最終推出的產品表現總給人一種生不逢時之感。

簡單回顧奇瑞汽車的歷史,作為為數不多紮根三四線城市的國有控股汽車集團,奇瑞汽車一直給人劍走偏鋒的印象,包括在技術研發儲備實力並不充裕的發展初期,就提出自主研發變速箱等計畫;以及自主品牌發展觸及品牌天花板時,將觀致品牌定位為中高端品牌的做法,都能看做是奇瑞汽車在謀求突破領域的激進與創新。

或許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業內對於突然傳出的奇瑞汽車或將被整體出售的消息才會予以高度的關注,畢竟奇瑞汽車本就不是循規蹈矩的企業。

結合其子品牌觀致汽車在今年4月份,與四川省宜賓市方面,以色列量子集團等多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定暨投資協議來看,雖然最後的協定未能履行,但是奇瑞汽車尋求新的資本介入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有業內人士認為,與其推測茅臺酒業會收購奇瑞汽車,倒不如認為上汽集團的收購更符合客觀條件。

早在2001年初,由於資質問題奇瑞曾無償劃撥20%的股權給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並改名為上汽奇瑞。而今年初也有傳聞表示上汽集團準備收購奇瑞的大連工廠,用以生產銷量暴漲的榮威RX5。包括對於觀致品牌,也曾有消息表示,上汽集團有興趣介入。

從最早生產資質方面的合作形成淵源,到收購奇瑞工廠和觀致品牌的傳聞,上汽集團的身影始終與奇瑞汽車藕斷絲連。

有分析人士表示,作為國有企業控股的奇瑞汽車,單純從政策法規的角度來衡量,出售給民營的可能性要遠低於出售給同樣是國有企業的上汽集團。

奇瑞的真實意圖

雖然不如上一個發展週期輝煌,但是如今的奇瑞汽車也並不狼狽。

得益於一直堅持的正向研發體系的技術實力,特別是經過從2010年開始建設的正向研發體系的完善,奇瑞近兩年推出了基於T1X等四大平臺的新產品,從艾瑞澤5開始,包括瑞虎SUV系列,奇瑞汽車目前的發展形勢雖不如有富豪加持的吉利,但是也並不落下風。

前不久的法蘭克福車展,包括奇瑞在內的自主品牌在德國亮相,引起了歐洲媒體和汽車製造商的關注,因此,對於奇瑞汽車的真實意圖,有分析人士認為其欲實現整體上市才是最終的目標。

自2006年開始,奇瑞汽車就開始了謀求上市之路,2009年甚至一度傳出了與江淮汽車重組合並的消息,包括當時在談的與菲亞特以及克萊斯勒等外資企業的合資項目,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用當時的知情人士描述的話語來形容,奇瑞汽車因為自視較高,往往在談判時要價過高,最終錯失了不少機遇。

單純從上市的角度來說,奇瑞汽車就進行過4次努力,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此後奇瑞便改變策略,開始施行推動優勢資產率先上市,而後奇瑞股份再整體上市的“曲線救國”策略。

最近的第四次始自2014年,為了能夠成功上市,僅在2015年一年奇瑞控股就從奇瑞汽車剝離了37家子公司,大部分注入了奇瑞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奇瑞科技有限公司。

奇瑞目前有四家子公司,通過三板上市,其中三家來自奇瑞科技零部件板塊,另外一家來自商貿板塊。只是三板不具備融資功能,這幾家總體規模較小的公司,無法解決奇瑞汽車後續發展需要的資金缺口,也無法支撐奇瑞汽車實現領軍中國汽車行業的美夢。

因此也能理解,奇瑞苦心經營多年的觀致汽車,在今年為何會被出售:2016年,奇瑞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29.64億元,利潤總額2.06億元。這個數字相比2015年的3.41億元利潤下滑明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觀致汽車巨額虧損的拖累。也因此,奇瑞急於將觀致這個“燙手山芋”早日拋出。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奇瑞的首要目標依然是實現整體上市,而非整體出售。

據悉,奇瑞股份為謀求整體上市的訴求依然在進行,多方位的資本運作從未停止,近日出售巴西公司的舉動便是諸多資本運作的又一次行動。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雖然近幾年發展情況不如老對手吉利汽車,但是1997年正式註冊的奇瑞汽車擁有比較輝煌的歷史。產品線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的奇瑞汽車曾經連續9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在一個發展週期內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代表和領軍企業。

奇瑞汽車雖然是自主品牌當中堅持做正向研發的企業,但是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在進行了各種嘗試和創新,包括推出主打中高端的觀致品牌之後,業內輿論一度叫好,但是市場銷量卻並不叫座。用業內人士的評價描述,奇瑞汽車思路並不落伍甚至是超前,但是最終推出的產品表現總給人一種生不逢時之感。

簡單回顧奇瑞汽車的歷史,作為為數不多紮根三四線城市的國有控股汽車集團,奇瑞汽車一直給人劍走偏鋒的印象,包括在技術研發儲備實力並不充裕的發展初期,就提出自主研發變速箱等計畫;以及自主品牌發展觸及品牌天花板時,將觀致品牌定位為中高端品牌的做法,都能看做是奇瑞汽車在謀求突破領域的激進與創新。

或許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業內對於突然傳出的奇瑞汽車或將被整體出售的消息才會予以高度的關注,畢竟奇瑞汽車本就不是循規蹈矩的企業。

結合其子品牌觀致汽車在今年4月份,與四川省宜賓市方面,以色列量子集團等多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定暨投資協議來看,雖然最後的協定未能履行,但是奇瑞汽車尋求新的資本介入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有業內人士認為,與其推測茅臺酒業會收購奇瑞汽車,倒不如認為上汽集團的收購更符合客觀條件。

早在2001年初,由於資質問題奇瑞曾無償劃撥20%的股權給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並改名為上汽奇瑞。而今年初也有傳聞表示上汽集團準備收購奇瑞的大連工廠,用以生產銷量暴漲的榮威RX5。包括對於觀致品牌,也曾有消息表示,上汽集團有興趣介入。

從最早生產資質方面的合作形成淵源,到收購奇瑞工廠和觀致品牌的傳聞,上汽集團的身影始終與奇瑞汽車藕斷絲連。

有分析人士表示,作為國有企業控股的奇瑞汽車,單純從政策法規的角度來衡量,出售給民營的可能性要遠低於出售給同樣是國有企業的上汽集團。

奇瑞的真實意圖

雖然不如上一個發展週期輝煌,但是如今的奇瑞汽車也並不狼狽。

得益於一直堅持的正向研發體系的技術實力,特別是經過從2010年開始建設的正向研發體系的完善,奇瑞近兩年推出了基於T1X等四大平臺的新產品,從艾瑞澤5開始,包括瑞虎SUV系列,奇瑞汽車目前的發展形勢雖不如有富豪加持的吉利,但是也並不落下風。

前不久的法蘭克福車展,包括奇瑞在內的自主品牌在德國亮相,引起了歐洲媒體和汽車製造商的關注,因此,對於奇瑞汽車的真實意圖,有分析人士認為其欲實現整體上市才是最終的目標。

自2006年開始,奇瑞汽車就開始了謀求上市之路,2009年甚至一度傳出了與江淮汽車重組合並的消息,包括當時在談的與菲亞特以及克萊斯勒等外資企業的合資項目,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用當時的知情人士描述的話語來形容,奇瑞汽車因為自視較高,往往在談判時要價過高,最終錯失了不少機遇。

單純從上市的角度來說,奇瑞汽車就進行過4次努力,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此後奇瑞便改變策略,開始施行推動優勢資產率先上市,而後奇瑞股份再整體上市的“曲線救國”策略。

最近的第四次始自2014年,為了能夠成功上市,僅在2015年一年奇瑞控股就從奇瑞汽車剝離了37家子公司,大部分注入了奇瑞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奇瑞科技有限公司。

奇瑞目前有四家子公司,通過三板上市,其中三家來自奇瑞科技零部件板塊,另外一家來自商貿板塊。只是三板不具備融資功能,這幾家總體規模較小的公司,無法解決奇瑞汽車後續發展需要的資金缺口,也無法支撐奇瑞汽車實現領軍中國汽車行業的美夢。

因此也能理解,奇瑞苦心經營多年的觀致汽車,在今年為何會被出售:2016年,奇瑞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29.64億元,利潤總額2.06億元。這個數字相比2015年的3.41億元利潤下滑明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觀致汽車巨額虧損的拖累。也因此,奇瑞急於將觀致這個“燙手山芋”早日拋出。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奇瑞的首要目標依然是實現整體上市,而非整體出售。

據悉,奇瑞股份為謀求整體上市的訴求依然在進行,多方位的資本運作從未停止,近日出售巴西公司的舉動便是諸多資本運作的又一次行動。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