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真正的金融業牛人告訴你,為什麼普通人不能攢太多的錢

由於工作便利, 小編接觸了一些金融業的大牛, 我曾經問過一個年輕人都很關心的問題。 自己每個月都攢不下錢, 對未來很焦慮,

究竟要怎麼辦?

這位金融大牛說, 其實年輕人攢錢, 本身是不容易的。 我們身處消費的時代, 幾乎任何東西都要用錢來解決。 再加上初入社會, 無論是買衣服還是交友, 免不了走彎路, 這都是學費。 既然現在是個消費時代, 攢錢的事兒其實也能用花錢來解決。

大牛說了很多, 但是其中感觸最深的, 就是說:年輕的時候, 不要太看重數額, 而是要看重買下東西之後的影響。

我們老一輩的人, 之所以掙得少也能攢錢, 主要是為了防範風險。 但是他們沒想到, 攢錢本身也有風險, 即使放到銀行, 也面臨這大量貶值。 不少人的奶奶輩當年攢的一個月工資, 到現在卻只夠吃一頓還不錯的飯。 但是如果當時買的是房子, 就完全是兩種結果了。

一般人面臨的風險, 主要就是生病, 意外。 其實這些問題只要有保險, 每年投入幾百塊錢, 就基本能夠抵消, 甚至效果比幾十萬的存款都管用。 而存錢的另一個原因, 就是面對大額花銷, 例如買房。 而越是大額開銷, 其實越應該用消費替代儲蓄, 也就是貸款。

之所以貸款划算, 首先是節約了時間, 在當下就能買。 其次是貸款有利息, 而儲蓄會貶值。 其實這部分的支出相差不大, 而利息是固定的。 而貶值不是, 要知道, 存款超出一萬就算富豪, 不過是三十年前的事兒。

拿買房來說, 為什麼大額花銷一定要當下就買呢?

因為越是大額的開銷, 越不可控。 我們都能看到房價的漲幅有多可怕, 不僅是房子, 醫療, 教育, 養老。 所以老百姓認為是大開銷的事物, 都在瘋漲。 由於如今漲價的時間太快, 而儲蓄在很多時候, 跨過了三十年四十年之後, 根本無力支付。 我們只能在錢夠的時候, 趕緊買下, 來對抗未來的價格風險。

只有在當下, 買下未來的確定性, 才能對抗時間這個最大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