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美食也過愚人節:盤點那些“欺騙”過我們的菜名!

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為什麼沒有魚

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段子

但是為什麼叫“魚香”

大概沒幾個人知道吧?

菜名起源

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戶生意人家,

他們家裡的人很喜歡吃魚 , 對調味也很講究, 所以他們在燒魚的時候都 要放一些蔥、薑、蒜、酒、醋、醬油 等去腥增味的調料。

有一天晚上 , 這個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個菜的時候, 她為了不使配料浪費, 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這款菜中炒和, 當時她還以為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 可能家中的男人回來後不好交待, 她正在發呆之際, 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

這個老公不知是肚饑之故還是感覺這碗菜的特別, 還沒等開飯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 還沒等一分鐘, 他迫不及待地問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 她剛在結結巴巴時, 她意外地發現老公連連稱讚其菜之味, 她老公見她沒回答,

又問了一句“這麼好吃的菜是用什麼做的”, 就這樣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講了一遍。

而這款菜是用燒魚的配料來炒和其它菜肴 , 才會其味無窮!所以取名為魚香炒, 因此而得名!

老婆餅

老婆餅=老婆做的餅?

雖然現實中不是這樣的

但是名字的起源一定和老婆有關

你猜對了!

菜名起源

老婆餅的由來源自從前有一對恩愛夫妻, 媳婦甘願到遠方做工賺錢為家翁治病。 妻子離去後, 丈夫並沒有氣餒, 研製出一道味道奇好的餅, 最終以賣餅賺錢贖回了妻子, 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 這道美食流傳開來後, 便被人們稱作老婆餅!

驢打滾

最有意思的菜名之一

吃過才知道

原來他和驢肉

真的半點關係沒有

有多少人一開始以為是

驢肉火燒之類的呢?

菜名起源

驢打滾是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 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麵, 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 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也有一種說法, 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吃煩了宮裡的食物, 想嘗點兒新鮮玩意兒。

於是啊, 禦膳大廚左思右想, 決定用江米粉裹著紅豆沙做一道新菜。 新菜剛一做好, 便有一個叫小驢兒的太監來到了禦膳廚房, 誰知這小驢兒一個不小心, 把剛剛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裝著黃豆麵的盆裡, 這可急壞了禦膳大廚, 但此時再重新做又來不及, 沒辦法, 大廚只好硬著頭皮將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一吃這新玩意兒覺得味道還不錯, 就問大廚:“這東西叫什麼呀?”大廚想了想, 都是那個叫小驢兒的太監闖的禍, 於是就跟慈禧太后說:“這叫‘驢打滾’。 ”從此, 就有了“驢打滾”這道小吃。

螞蟻上樹

其只實材料中沒有螞蟻

是肉末粉絲

不過你知道麼

它的來源還蠻高大上的呢!

菜名起源

據說是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筆下的人物竇娥, 為了照顧生病的婆婆, 因為窮只能在屠夫手中賒一小塊肉, 竇娥將肉切成肉糜炒粉絲, 婆婆眼花誤以為是螞蟻, 嘗一口後大贊, 乾脆起名叫“螞蟻上樹”!

夫妻肺片

這個恐怕是

最嚇人的一道美食了

如果直白的翻譯成英文

讓外國人看到了

難道是人肺不成!

菜名起源

原來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他們所售確實好吃,超乎一切肺片之上。不但精選材料,製作也很精細,使人看見就生好感,加上調味精細,深受人們歡迎,久而久之,人們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稱郭氏夫婦所售肺片為“夫妻肺片”。

老虎菜

這是一道曾讓多少小朋友好奇心作祟

吵著讓爸爸媽媽點的一道菜

吃起來的時候卻完全失望了

菜名起源

傳說在東北有一個兒媳婦不太會做家務事,對做菜更是一竅不通。一天家中的婆婆讓兒媳婦做一道拿手菜,兒媳婦犯了難,不知從何下手,但還是逞強將辣椒、黃瓜、大蔥、香菜等原料洗淨切絲。胡亂地扔在一起用調料涼拌。當這盤“自創”的菜端上桌子,婆婆看見如此離譜的做法,嘗了一口不禁感歎地說道:“媳婦,你可真虎啊。”(虎:在東北方言中除了指老虎之外,還意指此人傻、缺心眼。)於是,此後人們就將這道菜稱之為“老虎菜”。

松鼠桂魚

嗯?松鼠在哪裡呢?

雖然跟松鼠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要承認它真的蠻好吃的

菜名起源

松鼠桂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據說因為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佛跳牆

菜名起源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壇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1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嘗後,讚不絕口。問及菜名,該 官員說該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名“福壽全”。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製此菜方法後加以改進,口味勝於先者。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 ,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亦雷同。從此, 人們引用詩句意,普遍稱此菜為“佛跳牆”。

這個恐怕是

最嚇人的一道美食了

如果直白的翻譯成英文

讓外國人看到了

難道是人肺不成!

菜名起源

原來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他們所售確實好吃,超乎一切肺片之上。不但精選材料,製作也很精細,使人看見就生好感,加上調味精細,深受人們歡迎,久而久之,人們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稱郭氏夫婦所售肺片為“夫妻肺片”。

老虎菜

這是一道曾讓多少小朋友好奇心作祟

吵著讓爸爸媽媽點的一道菜

吃起來的時候卻完全失望了

菜名起源

傳說在東北有一個兒媳婦不太會做家務事,對做菜更是一竅不通。一天家中的婆婆讓兒媳婦做一道拿手菜,兒媳婦犯了難,不知從何下手,但還是逞強將辣椒、黃瓜、大蔥、香菜等原料洗淨切絲。胡亂地扔在一起用調料涼拌。當這盤“自創”的菜端上桌子,婆婆看見如此離譜的做法,嘗了一口不禁感歎地說道:“媳婦,你可真虎啊。”(虎:在東北方言中除了指老虎之外,還意指此人傻、缺心眼。)於是,此後人們就將這道菜稱之為“老虎菜”。

松鼠桂魚

嗯?松鼠在哪裡呢?

雖然跟松鼠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要承認它真的蠻好吃的

菜名起源

松鼠桂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據說因為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佛跳牆

菜名起源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壇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1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嘗後,讚不絕口。問及菜名,該 官員說該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之意,名“福壽全”。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製此菜方法後加以改進,口味勝於先者。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 ,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亦雷同。從此, 人們引用詩句意,普遍稱此菜為“佛跳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