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曬成績單!十八大以來,200萬快遞人做出了哪些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 郵政快遞業取得了哪些發展成就?

10月16日, 國家郵政局舉行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沈鴻雁在會上詳細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業發展成就。 她指出, 十八大以來郵政業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通政通民通商功能進一步強化,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 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投資吸引力最強、創新活力最活躍的郵政市場,

市場規模已接近全球份額的1/5, 郵政業發展“中國模式”也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

十八大以來, 郵政業發展環境顯著優化, 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兩次修訂《郵政法》, 國務院出臺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郵政業發展重點內容被納入國家規劃綱要, 產業協同、企業重組、寄遞安全、人才培養等多項產業政策相繼出臺;郵政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依法治郵”框架基本形成。 全行業業務收入、業務總量分別增長2.7倍和3.6倍, 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增長5.5倍和3.8倍;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3%, 已占全球四成份額, 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快遞法人企業達2萬家,

從業人數超過200萬。

十八大以來, 郵政業轉型升級顯著加快, 企業實力顯著增強。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完成空白鄉鎮局所補建, 全國總體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擁有各類營業網點21.7萬處, 快遞鄉鎮網點覆蓋率超過86%;資料分單和派單技術廣泛運用, 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80%;全國投入運營的自動化分撥中心超過百個, 專業類快遞物流園區220個, 主要城市智慧快件箱達到17萬組, 機器人配貨分揀和無人機投遞等新技術開始試用;全行業擁有3家貨運航空公司, 國內快遞專用貨機達93架。 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已基本建立起種類齊全、時限分明的產品服務體系, 並積極拓展跨境寄遞、冷鏈配送等新業務, 服務領域不斷拓展,

對電子商務、現代農業、製造業等關聯產業的服務支撐能力持續增強。 行業已形成了6家年營業額超300億元、10家年營業額超100億元的快遞品牌集群。

十八大以來, 郵政業服務水準顯著提高, 在降低流通成本、服務生產生活和擴大就業管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快遞服務平均價格從十八大前的18.5元/件下降到12.7元/件, 五年間下降了31%。 全行業日均服務超過3億人次, 年直接服務農產品外銷超過1000億元, 直接服務製造業產值超過1200億元, 支撐網路零售額超過4萬億元, 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12.5%。 行業年均新增就業20萬人以上。 郵政服務、快遞服務產品體系不斷豐富, 在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 服務時限水準基本保持平穩上升趨勢,

消費者滿意度持續提升。

十八大以來, 郵政業治理能力顯著提高, 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 簡政放權成效明顯, 取消1項、下放2項行政許可, 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手續不斷簡化, 申請材料和審批時限分別減少了59%和44%, 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收寄驗視制度基本落實, 實名收寄資訊化率超過40%, 全國安監設備配備量從無到有超過8000台。 北京郵電大學等四所郵電大學恢復郵政快遞類專業設置和本科招生, 五年累計完成職業技能鑒定超100萬人次。 此外, 我國郵政業對國際規則制定的參與度與話語權不斷增強, 建立中歐班列運輸郵(快)件機制, 佈局構建全球寄遞網路。

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原因, 沈鴻雁分析指出,一是得益於中央的高度關心重視,從國家戰略高度對行業發展作出總體部署;二是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有力保障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解放了行業生產力,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三是得益於不斷優化的政策環境,特別是郵政法規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郵政管理和市場運行確立了基本制度和行為規範;四是得益於產業的協同發展,郵政、快遞服務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了發展空間;五是得益于企業主體的創新實幹,把握機遇,加大投入,加快創新,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服務規模持續擴大。

《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網、中新社、《人民政協報》、《工人日報》、《中國交通報》、《中國郵政快遞報》、《快遞》雜誌等十多家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

沈鴻雁分析指出,一是得益於中央的高度關心重視,從國家戰略高度對行業發展作出總體部署;二是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有力保障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解放了行業生產力,激發了企業創新活力;三是得益於不斷優化的政策環境,特別是郵政法規體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郵政管理和市場運行確立了基本制度和行為規範;四是得益於產業的協同發展,郵政、快遞服務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了發展空間;五是得益于企業主體的創新實幹,把握機遇,加大投入,加快創新,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服務規模持續擴大。

《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網、中新社、《人民政協報》、《工人日報》、《中國交通報》、《中國郵政快遞報》、《快遞》雜誌等十多家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