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典音樂領域,中國越來越有話語權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夏伊謝幕。

圖片版權@Oliver Becker

在古典樂迷心中, 琉森音樂節是個神聖的存在。 每年8月, 來自歐洲各大樂團的首席演奏家、世界知名室內樂演奏團體紛紛來到瑞士小鎮琉森,

組成陣容豪華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 吸引世界各地的樂迷朝聖。 上週末,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在新任音樂總監裡卡爾多·夏伊的帶領下登臺大劇院, 連續兩天演奏重磅作品, 讓北京的古典樂迷實現了在家門口兒聽頂級樂團音樂會的願望。

上週六晚7點還沒到, 國家大劇院北門水廊下的檢票口就排開兩條長長的隊伍, 一度排到了大劇院北門之外。 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想到8年前,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在指揮大師阿巴多的帶領下移師中國, 也是來到大劇院, 盛況空前。 2014年, 阿巴多去世後, 裡卡爾多·夏伊於2016年擔任樂團新任藝術總監, 這次也是他擔任藝術總監以來首次訪華巡演。

首場演出當晚, 裡卡爾多·夏伊一登臺就收穫全場觀眾熱情的掌聲和喝彩。 在他的率領下, 樂團以理查·施特勞斯著名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 這部以德國哲學家尼采同名著作為標題創作的交響詩配器精湛複雜、結構錯綜龐大、樂思深刻雋永。 在夏伊的引領下, 樂團以穩健地速度演奏著這部交響詩作品, 每個聲部的清晰演奏都彰顯著樂團的不俗實力。

而在周日晚上的音樂會上, 夏伊和樂團帶來了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第八交響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春之祭》這部大部頭作品, 並非每個樂團都敢挑戰, 但在樂團的演繹下獨具風采, 被著名打擊樂演奏家李飆稱讚“乾淨利索”。

此次來華, 樂團所選曲目涵蓋古典與浪漫主義晚期兩大重要音樂時期的曲目編排, 可見樂團在夏伊時代的大膽創新。

在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中, 中提琴演奏家沃爾弗拉姆·克裡斯特已經是第三次來到北京。 1979年, 他曾作為柏林愛樂樂團的成員在指揮家卡拉揚的帶領下來京演出, 8年前他也曾跟隨阿巴多來京。 “我對這麼些年北京的變化感到非常震驚, 甚至看不出這是同一個城市。 ”在克裡斯特的記憶裡, 1979年在北京的交響樂演出還是在體育場館舉辦, “可現在北京擁有國家大劇院這樣優秀的音樂廳。 ”樂團藝術總監邁克爾·哈弗裡格也由衷感歎:“能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中國觀眾演出也是我們的榮幸。

在這片擁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蘊的土地上也不乏對古典音樂的熱愛, 未來中國將會是在古典音樂領域最有話語權的國家。 ”

近些年也是國家大劇院在表演藝術領域探索與創新的幾年。 自大劇院建院以來,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等世界頂級樂團來訪, 交響樂之春、五月音樂節、漫步經典等品牌音樂節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讓北京文化演出市場與世界同步接軌。 據悉, 隨著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的來訪, 為期57天的2017年國家大劇院秋季“醇·萃古典”系列也正式揭開帷幕, 囊括9台12場的音樂會將上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