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世界每天有830名產婦死亡:生孩子才是這世界最危險的事情

女人生孩子真像鬼門關走一遭, 這不是玩笑。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 被震撼了。 這部名為《生門》的紀錄片, 耗時700多天多機位跟蹤拍攝, 婦產科80多個病床, 40個家庭迎接新生命以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獲得了中國首個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篇的提名。

電影散場, 我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不停地想“一個女人得有多愛一個男人才願意跟他結婚生子;一個男人得有多愛一個女人才願意在病危通知書上說一句‘保大的’?”

不看此片, 無法完整的理解生的意義。

夏錦菊已經是第二胎了, 上手術臺前輕鬆的說:“要生孩子上手術臺有什麼好緊張的?又不是生第一胎。 ”

其實夏錦菊早就被診斷為兇險性胎盤前置,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 這種情況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大出血, 乃至危及生命。

在夏錦菊大出血後, 醫生當機立斷決定切除子宮, 不然她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誰知已經奄奄一息的夏錦菊竟然苦苦哀求醫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子宮——“我才33歲!”

醫生只好尊重病人的意見, 盡力保住夏錦菊的子宮, 但事與願違, 夏錦菊很快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大出血, 出血量已經達到驚人的18000毫升!相當於體內的血換了2遍!醫院的供血也出現了嚴重不足!

更加揪心的事情發生了, 夏錦菊的心跳已經停止了!

在場的醫生們都只能眼看著主治醫生給夏錦菊做心臟起搏,

每一個人的心都在顫抖!

最終,經過了兩次心跳停止後,夏錦菊終於被醫生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她的子宮還是被拆除了……

手術後,產房滿地的血跡,被染紅的白大褂,輕輕一擰就是一小碗鮮血的紗布……深深揪痛著每一個人的心。其他家人此刻都去關心剛出生的孩子,只有她的老父親還守在手術室門外。看著奄奄一息的女兒,這位堅毅的男人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

清醒後的夏錦菊,聽說孩子一切都好,開心地抹著眼淚說到:“沒想到這麼危險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生一次孩子就如同走過一趟鬼門關,跨進這道生門,前一秒不知後一秒,生與死有時很遠,有時很近。

年輕的媽媽李雙雙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卻被優生科判定孩子發育不良,不屬於優生範疇。

生,孩子可能會伴有殘疾。不生,畢竟是條生命,況且醫生並不能確定孩子就一定會殘疾。如果錯過這個孩子,以後可能會後悔。生與不生,取捨兩難。

他們一遍遍問醫生:“你們到底能不能保證孩子生下來就是健康的?萬一有問題怎麼辦?”年輕的爸爸反復說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殘疾,就算道德上低人一等,他也認了。

醫生近乎哀求的語氣誠懇地說:“我不是神,我是個人,健康的人都說不定出車禍,我怎麼敢保證這個孩子一定是健康的?但至少,你們應該給這個孩子一個活下來的機會。”

為避免“人財兩空”的家人仍然決定引產,不肯給這個孩子一次生的希望。李雙雙躺在病床上,任由別人掌控著自己的命運。

孩子早產出來,醫生拿著單子說:“你們救不救,救就去交一萬。” 在醫生們的反復勸說下,一家人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交了錢。遺憾的是,寶寶出生沒幾天就離開了人世。

面對生命與金錢,有的人將天平偏向了人性私欲的一端。

已經生過兩個孩子的曾憲春又來醫院待產了。只因前兩胎都是女兒,家人要求再生一個。 曾憲春由於生產次數太多,再加上體質問題,子宮壁變薄。媽媽們都知道,這種情況下,稍微有點磕碰都可能讓孩子破宮而出,掉到腹腔裡。這麼冒險的原因只是為了“沒有兒子別人就笑話你……罵你”。

曾憲春待產的時候,她的丈夫滿心愧疚,說:“我媳婦,太苦了。”

曾憲春苦笑著說:“誰也不想生這麼多次,但是沒辦法,誰讓我生的是女兒呢?不生兒子,在家裡就什麼都不是。”

令人欣慰的是,曾憲春終於順利產下一名男嬰。興高采烈的家人跟著醫生把嬰兒送到兒科監護室,

那一刻,沒有一個人記得孩子的媽媽還流著血躺在手術臺上。

將曾憲春推向鬼門關的是家人的守舊思想?是眾人眼中的嘲笑與歧視?還是重男輕女的社會問題?

接下來講一對來自農村的貧困夫婦。本身患有糖尿病的陳小鳳,已經被確認懷的是雙胞胎,原本是大喜事一件,但這對父母卻愁眉不展。他們已經拖欠住院費很久了。對於一個貧困家庭來說,錢,真的是很大的問題!

陳小鳳的丈夫在來醫院之前借遍了全村,也只借到5千塊,5萬的住院費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到哪兒去湊這5萬塊啊……

醫生說:“你到什麼地方5萬塊買三條命出來,如果搞不來錢,恐怕要調整你的期望值,想好你是要保大人還是保小孩。”

陳小鳳的丈夫眼裡含淚,哎……生活就是這麼殘酷,這麼不近人情。

丈夫的大哥回到老家,在村子裡挨家挨戶的借錢。有的鄰居只能借出幾百塊錢,有的條件好一點能拿出來幾千塊,最後終於靠一個朋友把自家兒子娶媳婦的錢拿了出來,才勉強湊足了兩萬塊。鄉里的情誼,令人欽佩。

始終忘不了醫生與陳小鳳丈夫的一段對話:“你生個孩子都快傾家蕩產了,後面這雙胞胎怎麼養活呢?”“我爸媽那時候更加困難,我們兩兄弟不也長這麼大了嗎?走一步看一步吧,總能養活的!”

孩子是美麗的造化與饋贈,這一刻哪管下一刻,即使來路坎坷,但請相信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生個孩子到底有多危險?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由於懷孕和分娩期間出現的併發症,世界每天有約830名婦女死亡。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是23/10萬,也就是每4000個孕產婦中就會有1個死亡。

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地方死亡率可以到8/10萬,而不發達的地方死亡率會更高。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也沒法做到0死亡率。

也許有人會說,幾千人中才有一個人死,怎麼也不會這麼倒楣輪到自己吧?夏錦菊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但她差一點就命喪黃泉了。

每個生命都是奇跡,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任何一個環節,少了那一點點的幸運,結局都不敢想像。

可以說,女人從進入產房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一隻腳踏進棺材裡”了。

我們的文章留言裡經常有人說:“古時候的女人生十個八個都沒事兒,現在的女人太脆弱!”古時候怎麼沒那麼多事?因為有事的都直接死了。

在知乎上看到的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古時候孕婦死亡率在1.5%~3%之間,新生兒的死亡率在30%左右。什麼概念?100個孕婦就要死3個,10個嬰兒就要死3個。一對夫妻要平均生6次才能保證人口不下降。而這6次合起來,死亡率就有了20%左右。

也就是說,女性因生孩子而死的概率要有五分之一!

你這一輩子,要至少生6次才能有兩個健康的孩子,有五分之一的概率死會在生孩子這件事上。

恐怖不恐怖?女人們,如果再有誰膽敢說這樣的話,就用這組資料懟回去!

我懷小丸子第32周的時候,檢查出中央胎盤前置,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整天臥床,生怕一個不小心這個小生命就離我而去了。在眾多中央胎盤前置的媽媽當中,我是幸運的一個,小丸子順利的降生了,但我仍深深地明白,生個孩子絕不是生個瘡那麼簡單!

如果可以,

不要把生孩子當做理所當然,

請不要把“成全孩子”當做偉大的母愛去歌頌,

請不要打著母愛的旗號,漠視一個母親的生命權。

生命既如此之輕,生命又如此之重。

作者:小川,小丸子的媽媽,座標澳洲悉尼,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在東西方育兒理念的碰撞中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與孩子一起成長。

你對生孩子的那些時刻還記憶猶新嗎?在留言區裡聊聊吧。

最終,經過了兩次心跳停止後,夏錦菊終於被醫生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她的子宮還是被拆除了……

手術後,產房滿地的血跡,被染紅的白大褂,輕輕一擰就是一小碗鮮血的紗布……深深揪痛著每一個人的心。其他家人此刻都去關心剛出生的孩子,只有她的老父親還守在手術室門外。看著奄奄一息的女兒,這位堅毅的男人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

清醒後的夏錦菊,聽說孩子一切都好,開心地抹著眼淚說到:“沒想到這麼危險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生一次孩子就如同走過一趟鬼門關,跨進這道生門,前一秒不知後一秒,生與死有時很遠,有時很近。

年輕的媽媽李雙雙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卻被優生科判定孩子發育不良,不屬於優生範疇。

生,孩子可能會伴有殘疾。不生,畢竟是條生命,況且醫生並不能確定孩子就一定會殘疾。如果錯過這個孩子,以後可能會後悔。生與不生,取捨兩難。

他們一遍遍問醫生:“你們到底能不能保證孩子生下來就是健康的?萬一有問題怎麼辦?”年輕的爸爸反復說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殘疾,就算道德上低人一等,他也認了。

醫生近乎哀求的語氣誠懇地說:“我不是神,我是個人,健康的人都說不定出車禍,我怎麼敢保證這個孩子一定是健康的?但至少,你們應該給這個孩子一個活下來的機會。”

為避免“人財兩空”的家人仍然決定引產,不肯給這個孩子一次生的希望。李雙雙躺在病床上,任由別人掌控著自己的命運。

孩子早產出來,醫生拿著單子說:“你們救不救,救就去交一萬。” 在醫生們的反復勸說下,一家人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交了錢。遺憾的是,寶寶出生沒幾天就離開了人世。

面對生命與金錢,有的人將天平偏向了人性私欲的一端。

已經生過兩個孩子的曾憲春又來醫院待產了。只因前兩胎都是女兒,家人要求再生一個。 曾憲春由於生產次數太多,再加上體質問題,子宮壁變薄。媽媽們都知道,這種情況下,稍微有點磕碰都可能讓孩子破宮而出,掉到腹腔裡。這麼冒險的原因只是為了“沒有兒子別人就笑話你……罵你”。

曾憲春待產的時候,她的丈夫滿心愧疚,說:“我媳婦,太苦了。”

曾憲春苦笑著說:“誰也不想生這麼多次,但是沒辦法,誰讓我生的是女兒呢?不生兒子,在家裡就什麼都不是。”

令人欣慰的是,曾憲春終於順利產下一名男嬰。興高采烈的家人跟著醫生把嬰兒送到兒科監護室,

那一刻,沒有一個人記得孩子的媽媽還流著血躺在手術臺上。

將曾憲春推向鬼門關的是家人的守舊思想?是眾人眼中的嘲笑與歧視?還是重男輕女的社會問題?

接下來講一對來自農村的貧困夫婦。本身患有糖尿病的陳小鳳,已經被確認懷的是雙胞胎,原本是大喜事一件,但這對父母卻愁眉不展。他們已經拖欠住院費很久了。對於一個貧困家庭來說,錢,真的是很大的問題!

陳小鳳的丈夫在來醫院之前借遍了全村,也只借到5千塊,5萬的住院費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到哪兒去湊這5萬塊啊……

醫生說:“你到什麼地方5萬塊買三條命出來,如果搞不來錢,恐怕要調整你的期望值,想好你是要保大人還是保小孩。”

陳小鳳的丈夫眼裡含淚,哎……生活就是這麼殘酷,這麼不近人情。

丈夫的大哥回到老家,在村子裡挨家挨戶的借錢。有的鄰居只能借出幾百塊錢,有的條件好一點能拿出來幾千塊,最後終於靠一個朋友把自家兒子娶媳婦的錢拿了出來,才勉強湊足了兩萬塊。鄉里的情誼,令人欽佩。

始終忘不了醫生與陳小鳳丈夫的一段對話:“你生個孩子都快傾家蕩產了,後面這雙胞胎怎麼養活呢?”“我爸媽那時候更加困難,我們兩兄弟不也長這麼大了嗎?走一步看一步吧,總能養活的!”

孩子是美麗的造化與饋贈,這一刻哪管下一刻,即使來路坎坷,但請相信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生個孩子到底有多危險?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由於懷孕和分娩期間出現的併發症,世界每天有約830名婦女死亡。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是23/10萬,也就是每4000個孕產婦中就會有1個死亡。

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地方死亡率可以到8/10萬,而不發達的地方死亡率會更高。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也沒法做到0死亡率。

也許有人會說,幾千人中才有一個人死,怎麼也不會這麼倒楣輪到自己吧?夏錦菊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但她差一點就命喪黃泉了。

每個生命都是奇跡,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任何一個環節,少了那一點點的幸運,結局都不敢想像。

可以說,女人從進入產房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一隻腳踏進棺材裡”了。

我們的文章留言裡經常有人說:“古時候的女人生十個八個都沒事兒,現在的女人太脆弱!”古時候怎麼沒那麼多事?因為有事的都直接死了。

在知乎上看到的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古時候孕婦死亡率在1.5%~3%之間,新生兒的死亡率在30%左右。什麼概念?100個孕婦就要死3個,10個嬰兒就要死3個。一對夫妻要平均生6次才能保證人口不下降。而這6次合起來,死亡率就有了20%左右。

也就是說,女性因生孩子而死的概率要有五分之一!

你這一輩子,要至少生6次才能有兩個健康的孩子,有五分之一的概率死會在生孩子這件事上。

恐怖不恐怖?女人們,如果再有誰膽敢說這樣的話,就用這組資料懟回去!

我懷小丸子第32周的時候,檢查出中央胎盤前置,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整天臥床,生怕一個不小心這個小生命就離我而去了。在眾多中央胎盤前置的媽媽當中,我是幸運的一個,小丸子順利的降生了,但我仍深深地明白,生個孩子絕不是生個瘡那麼簡單!

如果可以,

不要把生孩子當做理所當然,

請不要把“成全孩子”當做偉大的母愛去歌頌,

請不要打著母愛的旗號,漠視一個母親的生命權。

生命既如此之輕,生命又如此之重。

作者:小川,小丸子的媽媽,座標澳洲悉尼,凱叔講故事專欄作者,在東西方育兒理念的碰撞中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與孩子一起成長。

你對生孩子的那些時刻還記憶猶新嗎?在留言區裡聊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