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九集團(中國曾經知名企業)

前言:“一人機制”, 成就三九;“一人機制”, 摧毀三九;“一人機制”的背後, 是對企業家的能力膜拜。 正如《追求卓越》的作者吉姆 科林斯所言:“對於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 沒有什麼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壞性。 實質上, 我們現在普遍認為能夠使企業脫胎換骨的那些領導素質都是不正確的。 “

趙新先的三九集團是中國中藥企業中唯一一個把產值做到將近100億元的企業。 它曾經構築了一個令人生畏的企業集群;它的產品曾經風靡全球;它曾經擁有3家上市公司, 在連鎖藥店、健康網站、中醫醫療設備等領域的擴展業績無人可及。

1985年8月7日, 在深圳城郊的筆架山上, 茅草叢生, 滿目荒蕪。 趙新先躺在一個鐵皮做的狗棚裡, 他用鐵鍬當枕頭, 用軍衣當被子, 曲身而眠。 從撬起的鐵皮縫中, 他瞧得見南方浩瀚的星空中。 那年他已經43歲了。

趙新先是廣州第一軍醫大學下屬南方醫院的藥局主任。

他受命到筆架山上創辦南方藥廠。 跟著他創業的有6名醫院的員工和8個聘用的工人, 其中一個是他的夫人。 這支由軍人組成的小團隊自然有超人的激情, 他們用7天時間就安裝了別人要花1個半月才能裝上去的粉碎機, 在20天裡打出了一口日抽水量1200噸的機井, 在3個月裡鏟平了15萬土方的山坡, 造好了兩個標準化車間。

趙新先拿著醫院撥下的500萬元創辦費, 決意創辦一條國內最好的生產線。 他構思了一套中藥自動化生產線, 把中藥生產中提取、濃縮、乾燥三道工序合而為一, 從投料到出產, 全部流程實現自動化、管道化、密封化, 每天生產的藥品, 可供20萬元一日兩次的用藥量, 而全車間只需要9名工人, 每班只要3人。

在上級撥給的500萬元經費裡, 原來只有50萬元是設備添置費, 趙新先冒著違反財務紀律的危險, 擅自把蓋職工用房的錢全部拿去添置新設備。 就憑著自主創新和果敢大膽, 他成功地建成了中國第一條中藥自動化生產線。

趙新先手中還有一個寶貝, 那就是治療胃藥的中藥配方。 這個配方是幾年前他在粵北鄉間從老鄉那裡得來的, 原料是南方特有的三椏苦和九裡香, 對治療胃藥有奇效。 他和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們日夜攻關, 將之開發成一個純中藥複方沖劑。 為了給這個胃藥起名字, 趙新先兩天時間抽掉了5包煙, 最後命名為”三九胃泰“。

趙新先不但建廠、研發有一手, 搞起行銷來也別出心裁。 他不像別的廠家那樣扛著產品四處推銷, 而是穿上整潔威嚴的軍服, 到各大中心城市去開”學術報告會“。 在商界和公眾心目中, 軍隊和軍方醫院的信譽一向很好。 趙新先自是占了信用和權威上的先機。 他把各地的衛生局、藥材公司、各大醫院和新聞媒體邀集在一起, 大講”三九胃泰“的病理和藥理。 趙新先一個月跑了10個城市, 開了10場學術報告會, 所到之處刮起了一站”三九旋風“。 等他會到深圳, 訂單已如雪花般追蹤而來。 開工廠第一年, 南方藥廠就實現了1100萬元的銷售收入。

在廣告行銷上, 趙新先有兩個發明。 他是計程車頂箱廣告的中國發明者。 1988年,他在一部美國電影中偶爾瞥見一輛車頂背著個廣告燈箱的計程車一閃而過。第二天,他就和廣州市的計程車公司洽談,在400多輛計程車上安裝了”胃藥之王,三九胃泰“的頂箱廣告。這些車在市區內四處跑,傳播效果出奇地好。這種廣告形式很快風靡全國,連香港也在兩年後立法通過了這種廣告行為。趙新先還是明星代言廣告的首創者。也是在這一年,他說服著名的老電影藝術家李默然為產品做廣告:”幹我們這一行的,生活沒有規律,常患胃病.....三九胃泰是治胃病的良藥。製造假胃藥品,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這則半功能、半公益的明星廣告在中央電視臺一播出,頓時就引起轟動。人們開始討論,明星到底能不能做廣告,這些爭議讓始料未及的李默然困擾不已,卻把”三九胃泰“的名氣越炒越大。

到1998年底,南方藥廠的產值就達到了18億元,實現利稅4億元,居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第82位,成為當時國內知名度最高、盈利最好的中藥企業。1989年前後,趙新先一口氣推出壯骨關節丸、正天丸、皮炎平等系列中藥產品,他們的銷售額在1年內都超過了1億元。南方藥廠在中藥開發和市場運作上的能力,在國內已無人可以撼動。

南方藥廠的成功,讓趙新先成為中國企業界一顆耀眼的新星,先後受到”優秀軍隊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991年10月,解放軍總後勤部出資1億元從廣州第一軍醫大學手中買下南方藥廠,第二年,藥廠更改為三九集團。解放軍總後勤部對三九集團的管理實行的是最為寬鬆的法人代表個人負責制。其做法是,解放軍總後勤部給趙新先充分放權,在組建企業集團的檔中明文規定只管趙新先一人,他對企業全部資產的增值和安全全權負責。在三九集團內,趙新先是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下面不設副總經理、集團總部只設黨務部、財務部和人事部3個機構,甚至連總裁辦公室都沒有,趙新先之下設5個秘書,分別處理相關具體事務。趙新先將這種管理設置,得意地稱之為”一人機制“。

1995年5月1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最繁榮、也是最具有商業標誌意義的時代廣場,豎起了第一塊中國企業的看板,在可口可樂、索尼、豐田等國際品牌的旁邊,”999三九藥業“的霓虹燈廣告十分醒目。

南方藥廠歸屬解放軍總後勤部之後,總後勤部先後3次將71家軍隊企業劃歸三九集團管理。這些企業分屬旅遊、農業、汽車、食品、就業、房地產等多個行業,均與醫藥行業無關。由此,三九集團搭建了一個多元化的成長平臺。

在搭建多元化平臺過程中,趙新先多次委派多名幹部,奔赴全國各地,專事收購兼併工作。從1996年到2001年,三九出手並購了140多家地方企業,平均每個月並購2家。趙新先並購企業,主要3種方式:第一種”承債式“,三九把企業的資產和債務全部打包吃下來,占比並購企業的45%;第二種是”控股式“,三九出一部分資金成為企業的控股方,占比並購企業的35%;第三種是”託管式“,只管經營,不承擔債務,從增長的效益中分成,占比並購企業的20%。據資料統計顯示,三九在醫藥行業內的並購成功率高達70%,而非醫藥行業則大半以失敗告終。在擴張之初,企業的負債率是19%,到1998年,負債率則已高達80%。

2000年4月,三九集團的旗艦公司”三九醫藥“以”000999“的代碼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國家藥品監督局副局長親子為股票上市敲錘開市,股票開盤升幅為177.5%,募集資金近16.7億元,風光一時無二。隨後又陸續上市了”三九生化“、”三九發展“。

除了在資本市場上的激情表演,面對洶湧的互聯網熱浪,趙新先也變現得非常積極。2000年4月24日,就在三九醫藥上市的同時,號稱全國最大醫藥健康網站的999健康網開通。趙新先宣佈,三九將採用”四網合一“的思路,以三九全國的網路銷售為依託,以全國連鎖店為埠,以三九健康網為樞紐,以中藥遠端診療網為延伸,組成一個超級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在”概念就是一切“的互聯網熱潮中,趙新先的這番遠景描述,自然受到了市場的一片追捧。然而在後續的經營中,”四網合一“根本無法實現,健康網的定位搖擺不定,從健康門戶網到學習型網站,再到電子商務,每一次轉型就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

一個事實是,三九集團自1990年之後便再也沒有開發出一個成功的中藥產品。後來的10年裡,它一直靠三九胃泰以及皮炎平等”老臣“支撐著天下。2000年,深圳召開全國性的高科技商品交易會,三九集團一口氣推出了一大批帶有高科技含量的醫藥醫療設備,如精製中藥電子調配中心、三九智慧煎藥機、網上中藥診療系統、近紅外線乳腺癌診斷儀、數位化心臟介入C臀系統等。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些產品都沒有形成規模生產,自然也沒有為三九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

2001年8月27日,三九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遭到中國證監會的警告。這天晚上,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中國證監會公開通報批評三九醫藥,指稱其在募集資本的使用上與招股說明書不符,大股東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超過25億元,占公司淨資產的96%,嚴重地侵佔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直接威脅到上市公司的資產安全。這則新聞對一向形象很好的三九而言,損害之大可以想像。趙新先對這次時間毫無預知,在他的意識中,三九集團和三九醫藥本就是他的做口袋和右口袋,資金挪用應屬正常之事。想當年他創建三九,便是把建職工用房的錢擅自挪用去買設備了,因此還被傳為佳話。沒想到,此一時彼一時,反差如此之大。不過儘管不滿,他還是表現出企業家的風度和理性,3天后,他在中央電視臺記者鏡頭前,第一句話是”接收批評“,第二句話是”道歉“。不過他始終認為,自己”其實並沒有錯“。

到2002年底,三九集團的經營利潤只有2271.3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債務總額為191億元,資產回報率僅為0.1%。在這種十分嚴峻形勢下,趙新先轉變了多元化的資本擴張戰略,而試圖回歸中藥行業。隨後打算把三九從生產製造向行銷、商業服務方向轉型,提出了”麥當勞計畫“和”沃爾瑪戰略“,然而由於開店費用很高,而規範化管理及運營成本控制不力,連鎖藥店很快呈現後續乏力之勢。

趙新先是那種頗有戰略直覺的企業家。在產業的每一個轉型點,他都能很早意識到,並迅速地做出反應。但他在專案的執行上卻總是顯得”大而不當“,在一次又一次的佈局和衝殺中,三九集團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效益的項目卻始終未出現。

2003年,四處狂奔而無所收穫的趙新先和他的三九沖到了懸崖的邊緣。5月曼哈頓時代廣場上的那塊”999三九藥業“看板被悄然拆除。9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導》刊文《98億貸款:銀行逼債三九集團》,披露三九共欠銀行貸款餘額98億元,已經陷入巨額債務危機。此文一出,”討債大軍“紛至遝來,三九總部一片混亂。三九到了自創辦企業以來最驚險的時刻。在這樣時刻,試圖自救的趙新先突然把矛頭對準了國有資產的擁有者。他認為:”三九負債率偏高的根源在於三九集團是一個怪胎,作為國有企業,其國有出資人是存在的,但卻沒有實際出資,國有出資人沒有履行出資義務。對於三九集團而言,國家不僅沒有出一分錢,而且也從未享受過債轉股、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趙新先逼宮GZW,希望GZW擔負起出資人的職能,對三九注資50億元,解決銀行逼債風波,另一方面希望GZW同意三九進行股份制改造,讓他和他的團隊成為三九的真正主人。

然而,2004年5月16日,GZW黨委書記李毅中親赴深圳,突然宣佈免去趙新先三九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職務。公開的理由是,國資委管轄的幹部60歲必須退休,而趙新先已經63歲了,離職退休是正常的。同時給予了趙新先很高的評價,稱他”40年如一日,為我國的醫藥事業,為三九企業集團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5年11月19日,趙新先去北京頤和園遊玩,那天他的心情不錯,一路上讓家人拍了不少照片。在出園時候,幾名員警攔住了他。第二天趙新先出現在南方的深圳梅林看守所。而這個看守所向東1000多米,再拐一彎,就是當年趙新先睡過狗棚的地方。

趙新先出局後,三九重組成為眾多重量級企業爭奪的目標。上海實業集團、復興集團、德意志銀行、華潤集團和新世界集團等參與競爭。2007年3月國資委決定,由央企華潤集團重組三九。

2007年6月27日,趙新先因”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被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九個月。由於抵扣羈押時間,趙新先的刑期至2007年9月20日到期。

一年後,趙新先以顧問身份加盟南京小營藥業集團。

至於華潤三九於2008年評為中國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企業,被列為滬深300指數、深證100成分指數;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53億元。

2010年2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核,並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稱由“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公司以OTC(非處方藥)、中藥處方藥、免煎中藥、抗生素及普藥為四大製藥業務模組,輔以包裝印刷、醫療服務等相關業務。

1988年,他在一部美國電影中偶爾瞥見一輛車頂背著個廣告燈箱的計程車一閃而過。第二天,他就和廣州市的計程車公司洽談,在400多輛計程車上安裝了”胃藥之王,三九胃泰“的頂箱廣告。這些車在市區內四處跑,傳播效果出奇地好。這種廣告形式很快風靡全國,連香港也在兩年後立法通過了這種廣告行為。趙新先還是明星代言廣告的首創者。也是在這一年,他說服著名的老電影藝術家李默然為產品做廣告:”幹我們這一行的,生活沒有規律,常患胃病.....三九胃泰是治胃病的良藥。製造假胃藥品,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這則半功能、半公益的明星廣告在中央電視臺一播出,頓時就引起轟動。人們開始討論,明星到底能不能做廣告,這些爭議讓始料未及的李默然困擾不已,卻把”三九胃泰“的名氣越炒越大。

到1998年底,南方藥廠的產值就達到了18億元,實現利稅4億元,居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第82位,成為當時國內知名度最高、盈利最好的中藥企業。1989年前後,趙新先一口氣推出壯骨關節丸、正天丸、皮炎平等系列中藥產品,他們的銷售額在1年內都超過了1億元。南方藥廠在中藥開發和市場運作上的能力,在國內已無人可以撼動。

南方藥廠的成功,讓趙新先成為中國企業界一顆耀眼的新星,先後受到”優秀軍隊企業家“、”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991年10月,解放軍總後勤部出資1億元從廣州第一軍醫大學手中買下南方藥廠,第二年,藥廠更改為三九集團。解放軍總後勤部對三九集團的管理實行的是最為寬鬆的法人代表個人負責制。其做法是,解放軍總後勤部給趙新先充分放權,在組建企業集團的檔中明文規定只管趙新先一人,他對企業全部資產的增值和安全全權負責。在三九集團內,趙新先是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下面不設副總經理、集團總部只設黨務部、財務部和人事部3個機構,甚至連總裁辦公室都沒有,趙新先之下設5個秘書,分別處理相關具體事務。趙新先將這種管理設置,得意地稱之為”一人機制“。

1995年5月1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最繁榮、也是最具有商業標誌意義的時代廣場,豎起了第一塊中國企業的看板,在可口可樂、索尼、豐田等國際品牌的旁邊,”999三九藥業“的霓虹燈廣告十分醒目。

南方藥廠歸屬解放軍總後勤部之後,總後勤部先後3次將71家軍隊企業劃歸三九集團管理。這些企業分屬旅遊、農業、汽車、食品、就業、房地產等多個行業,均與醫藥行業無關。由此,三九集團搭建了一個多元化的成長平臺。

在搭建多元化平臺過程中,趙新先多次委派多名幹部,奔赴全國各地,專事收購兼併工作。從1996年到2001年,三九出手並購了140多家地方企業,平均每個月並購2家。趙新先並購企業,主要3種方式:第一種”承債式“,三九把企業的資產和債務全部打包吃下來,占比並購企業的45%;第二種是”控股式“,三九出一部分資金成為企業的控股方,占比並購企業的35%;第三種是”託管式“,只管經營,不承擔債務,從增長的效益中分成,占比並購企業的20%。據資料統計顯示,三九在醫藥行業內的並購成功率高達70%,而非醫藥行業則大半以失敗告終。在擴張之初,企業的負債率是19%,到1998年,負債率則已高達80%。

2000年4月,三九集團的旗艦公司”三九醫藥“以”000999“的代碼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國家藥品監督局副局長親子為股票上市敲錘開市,股票開盤升幅為177.5%,募集資金近16.7億元,風光一時無二。隨後又陸續上市了”三九生化“、”三九發展“。

除了在資本市場上的激情表演,面對洶湧的互聯網熱浪,趙新先也變現得非常積極。2000年4月24日,就在三九醫藥上市的同時,號稱全國最大醫藥健康網站的999健康網開通。趙新先宣佈,三九將採用”四網合一“的思路,以三九全國的網路銷售為依託,以全國連鎖店為埠,以三九健康網為樞紐,以中藥遠端診療網為延伸,組成一個超級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在”概念就是一切“的互聯網熱潮中,趙新先的這番遠景描述,自然受到了市場的一片追捧。然而在後續的經營中,”四網合一“根本無法實現,健康網的定位搖擺不定,從健康門戶網到學習型網站,再到電子商務,每一次轉型就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

一個事實是,三九集團自1990年之後便再也沒有開發出一個成功的中藥產品。後來的10年裡,它一直靠三九胃泰以及皮炎平等”老臣“支撐著天下。2000年,深圳召開全國性的高科技商品交易會,三九集團一口氣推出了一大批帶有高科技含量的醫藥醫療設備,如精製中藥電子調配中心、三九智慧煎藥機、網上中藥診療系統、近紅外線乳腺癌診斷儀、數位化心臟介入C臀系統等。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些產品都沒有形成規模生產,自然也沒有為三九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

2001年8月27日,三九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遭到中國證監會的警告。這天晚上,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中國證監會公開通報批評三九醫藥,指稱其在募集資本的使用上與招股說明書不符,大股東及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超過25億元,占公司淨資產的96%,嚴重地侵佔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直接威脅到上市公司的資產安全。這則新聞對一向形象很好的三九而言,損害之大可以想像。趙新先對這次時間毫無預知,在他的意識中,三九集團和三九醫藥本就是他的做口袋和右口袋,資金挪用應屬正常之事。想當年他創建三九,便是把建職工用房的錢擅自挪用去買設備了,因此還被傳為佳話。沒想到,此一時彼一時,反差如此之大。不過儘管不滿,他還是表現出企業家的風度和理性,3天后,他在中央電視臺記者鏡頭前,第一句話是”接收批評“,第二句話是”道歉“。不過他始終認為,自己”其實並沒有錯“。

到2002年底,三九集團的經營利潤只有2271.3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2%,債務總額為191億元,資產回報率僅為0.1%。在這種十分嚴峻形勢下,趙新先轉變了多元化的資本擴張戰略,而試圖回歸中藥行業。隨後打算把三九從生產製造向行銷、商業服務方向轉型,提出了”麥當勞計畫“和”沃爾瑪戰略“,然而由於開店費用很高,而規範化管理及運營成本控制不力,連鎖藥店很快呈現後續乏力之勢。

趙新先是那種頗有戰略直覺的企業家。在產業的每一個轉型點,他都能很早意識到,並迅速地做出反應。但他在專案的執行上卻總是顯得”大而不當“,在一次又一次的佈局和衝殺中,三九集團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效益的項目卻始終未出現。

2003年,四處狂奔而無所收穫的趙新先和他的三九沖到了懸崖的邊緣。5月曼哈頓時代廣場上的那塊”999三九藥業“看板被悄然拆除。9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導》刊文《98億貸款:銀行逼債三九集團》,披露三九共欠銀行貸款餘額98億元,已經陷入巨額債務危機。此文一出,”討債大軍“紛至遝來,三九總部一片混亂。三九到了自創辦企業以來最驚險的時刻。在這樣時刻,試圖自救的趙新先突然把矛頭對準了國有資產的擁有者。他認為:”三九負債率偏高的根源在於三九集團是一個怪胎,作為國有企業,其國有出資人是存在的,但卻沒有實際出資,國有出資人沒有履行出資義務。對於三九集團而言,國家不僅沒有出一分錢,而且也從未享受過債轉股、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趙新先逼宮GZW,希望GZW擔負起出資人的職能,對三九注資50億元,解決銀行逼債風波,另一方面希望GZW同意三九進行股份制改造,讓他和他的團隊成為三九的真正主人。

然而,2004年5月16日,GZW黨委書記李毅中親赴深圳,突然宣佈免去趙新先三九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職務。公開的理由是,國資委管轄的幹部60歲必須退休,而趙新先已經63歲了,離職退休是正常的。同時給予了趙新先很高的評價,稱他”40年如一日,為我國的醫藥事業,為三九企業集團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5年11月19日,趙新先去北京頤和園遊玩,那天他的心情不錯,一路上讓家人拍了不少照片。在出園時候,幾名員警攔住了他。第二天趙新先出現在南方的深圳梅林看守所。而這個看守所向東1000多米,再拐一彎,就是當年趙新先睡過狗棚的地方。

趙新先出局後,三九重組成為眾多重量級企業爭奪的目標。上海實業集團、復興集團、德意志銀行、華潤集團和新世界集團等參與競爭。2007年3月國資委決定,由央企華潤集團重組三九。

2007年6月27日,趙新先因”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被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九個月。由於抵扣羈押時間,趙新先的刑期至2007年9月20日到期。

一年後,趙新先以顧問身份加盟南京小營藥業集團。

至於華潤三九於2008年評為中國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企業,被列為滬深300指數、深證100成分指數;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53億元。

2010年2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核,並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稱由“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公司以OTC(非處方藥)、中藥處方藥、免煎中藥、抗生素及普藥為四大製藥業務模組,輔以包裝印刷、醫療服務等相關業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