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布袋和尚說不得的歷史原型:笑口常開,後世彌勒佛像都是他的樣子

柏舟之前做過《倚天屠龍記》明教五散人中冷面先生冷謙和周顛的歷史原型, 這兩位也是歷史上極為出彩的人物, 尤其是周顛更是朱元璋親批的仙人, 在明史中的排位還要在張三豐之前。

彭和尚是造反主力, 鐵冠道人也是在正史中看出過朱元璋龍瞳鳳目有登龍之像的人物。

唯獨這布袋和尚說不得, 像是憑空捏造一般, 元明時期並無如此人物, 柏舟和金庸茶館的幾位同好探討之時, 便將目光看向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那位“布袋和尚”。

巧的是, 這位布袋和尚的布袋, 也很有幾分奧妙。

新版《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中布袋和尚的那個乾坤一氣袋撕不爛扯不破, 背著張無忌就上了光明頂, 最終助力其九陽神功大成。

真實存在的那位布袋和尚的布袋, 卻是其求施捨時的物件, 他人所供奉的東西統統塞進袋子裡, 布袋卻始終像是空的, 也從沒有人見過,

這個布袋裡的東西被倒出來過。

這位真實存在的布袋和尚乃是唐末五代時人物, 相傳唐時, 布袋和尚還是嬰兒的時候被人在山野中發現, 這個嬰兒不哭不鬧臉上笑嘻嘻, 十分討人喜, 被人收養後送入浙江奉化的岳林寺修行, 出寺後就帶著那個不離身的布袋。

其自稱契此, 又號長汀子, 為人多有神異, 有多厲害呢?按照《宋高僧傳》的記載, 那就是雪中臥而身上無雪, 眾人皆奇。

主要還是此人雖然袒胸露乳不修邊幅, 但是天生富態又笑口常開, 加上佛法出眾又有神異, 臨終前自作一偈曰:““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就被傳頌成了“彌勒轉世”。

說起來, 這位大和尚的最大修行, 不在布袋, 而在於他的笑容。

當看到這個永遠開心永遠笑容滿面的和尚出現在你面前, 你是不是也會像當初的百姓一樣, 覺得心裡也好像被傳染了高效的心情?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 宋哲宗賜號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

等到崇寧三年(1104年), 布袋和尚曾修行、坐化的岳林寺開始募捐建閣的時候,

宋徽宗賜了“崇寧”兩字作為閣名, 將年號作為閣名, 此等殊榮也是少見。

以布袋和尚為原型、供奉在崇寧閣中的大肚彌勒像, 也隨之有名了起來, 天下禪林寺院, 紛紛以之為藍本, 供奉彌勒。

自宋後, 本只是在江浙沿海一帶流行的彌勒因為彌勒像因為手提布袋、面上帶喜, 被不少商人認為是有“討喜”、“招財”的感覺, 當成財神了在祭拜, 而其樂天的氣質也十分符合下層人民苦中作樂的生活, 自然也就流行了開來, 彌勒的形象, 也漸漸往富態、大肚的樣式轉變。

《西遊記》中的彌勒

當然, 並不是說金庸筆下的那位布袋和尚說不得的原型百分百就是契此和尚, 按照金庸先生下筆的調性, 布袋和尚說不得其實還映射著明初的那些“文字獄”。

朱元璋因為自己曾出家為僧、落紅巾軍為賊, 對此十分敏感, 加之武將嫉妒開國時候因朱元璋崇尚文治而起勢的文人集團, 以張士誠的士誠兩字乃出自《孟子》中“士誠小人也”為例, 汙曰:“文人善譏訕”。 朱元璋就砍了一大批用了“則(賊)”、“生(僧)”等字眼的文人腦袋。

布袋和尚說不得,和尚當然是說不得的,不如來聽聽其對袋中的張無忌是如何說的:“你已落入我乾坤一氣袋中,我要取你小命,你逃得了麼?你只要不動不作聲,總有你的好處。”

最後,以《堅瓠集》中的一則野史做結尾吧,這則野史講得是朱元璋進廟遊玩,忽而寺中空無一人,走進院中,發現壁上畫著一個布袋和尚的畫像,旁邊還有一個偈子:“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又何妨。”墨蹟尤新。

不過在柏舟看來,布袋和尚作為彌勒降世的真假先不去說他,朱元璋明初所弄的文字獄也不過是政治手段,至於最後的野史,諸君還是看過一哂便罷,切莫當真事也。

布袋和尚說不得,和尚當然是說不得的,不如來聽聽其對袋中的張無忌是如何說的:“你已落入我乾坤一氣袋中,我要取你小命,你逃得了麼?你只要不動不作聲,總有你的好處。”

最後,以《堅瓠集》中的一則野史做結尾吧,這則野史講得是朱元璋進廟遊玩,忽而寺中空無一人,走進院中,發現壁上畫著一個布袋和尚的畫像,旁邊還有一個偈子:“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又何妨。”墨蹟尤新。

不過在柏舟看來,布袋和尚作為彌勒降世的真假先不去說他,朱元璋明初所弄的文字獄也不過是政治手段,至於最後的野史,諸君還是看過一哂便罷,切莫當真事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