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沒彈過古琴的你,也必須聽一聽他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中醫、文化、健康、養生,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這裡有趣, 不簡單。

喜歡古琴的人, 可能會聽過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

小編認為, 伯牙和子期的音樂遠遠不是道, 只是兩個人的心意相通。

太元和尚和劉惟性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才是真正的琴道, 無藝之藝, 唯心爾, 心至靜才能由音聲入道, 道可通神。

今天就講一講太元和尚和劉惟性的故事。

清代末年, 靈岩寺住著幾十位和尚, 方丈名叫太元, 是個僧人琴家, 他善於彈琴, 技藝非凡, 天下人沒有誰能與他的彈琴技藝相媲美, 時人稱他的琴聲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一天, 劉惟性遊山來到靈岩寺, 看見太元的道骨仙風、超凡脫俗, 覺得他是一個高人, 又見他焚香盤坐, 凝神撫弦, 琴聲時而宛轉悠揚, 時而清越激昂, 時而如和風細雨, 時而似電閃雷鳴, 時而又若飛沙走石, 變幻莫測, 格外悅耳, 劉惟性豎起耳朵靜聽,

為這美妙的琴聲打動, 聽得如癡如醉, 太元的琴聲散發出各種不可捉摸的聲響, 極遠的又是極近的, 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 像春蠶在咀嚼桑葉, 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 像山泉在山中跳躍, 像波濤在洶湧澎湃……聽著聽著, 劉惟性暗自讚歎, 果然名不虛傳, 世人無出其右。

太元一曲彈罷, 劉惟性上前, 說:“素來仰慕大師的琴藝, 今日來到名寺, 投師學琴, 乞盼大師收留弟子。 ”

太元以劉惟性說:“學琴並不難, 只要能靜心就行。 ”

劉惟性求師心切, 忙問:“冒昧地問一聲大師, 什麼是靜心之道?"

太元語含玄機, 說:“自己靜心, 這豈是老僧能為你謀劃的?”

劉惟性頓有所悟, 說:“弟子明白了!”

於是, 劉惟性就在寺中住下, 在一間空蕩蕩的禪室裡, 摒除萬慮,

晝夜坐禪, 漸漸地, 心中一切虛妄之念一齊熄滅, 太元常來彈琴, 而劉惟性竟毫無所聞, 外禪內定, 達到靜心的境界。

一天晚上, 暴雨瞬間傾盆而下, 電閃雷鳴, 狂風呼嘯, 深山盡猿悲鳴, 山鬼長嘯, 劉惟性獨坐禪室如豆小般孤燈下, 心情煩躁不安, 久久不能入睡,

便推開窗戶。 往外一看, 但見皓月臨空, 天空根本沒有烏雲, 也沒有狂風, 那風聲雨聲猿聲鬼聲都來自太元的住室, 劉惟性知道太元大師正在彈琴, 便悄悄來到太元大師住室窗外偷聽, 聽著聽著, 忽然悲酸不已, 失聲叫道:弟子願回去了!

說罷, 撞開房門沖將進去, 只見太元大師素手扶琴, 默默地坐在那裡, 沒有一點聲息, 過了一會兒, 太元大師問劉惟性:“你願意回去嗎?然而你已經學成了, 我的琴聲幽細, 寺中幾十個和尚都沒有聽見, 而唯獨你聽到了, 可謂心有靜也有不靜啊!”

劉惟性“撲通”一聲雙膝跪地, 說:“懇盼大師指點”。

太元大師慢慢地說:“庸人以耳聽琴, 靜者以心聽琴, 以心聽琴的人聽到數裡以外的琴聲, 至於琴, 淺學的人只是以指彈琴,

靜心的人則是以心彈琴, 以心彈琴的人, 便是得到彈琴之道了, 今日你已心靜, 可以和你談論古琴了。 ”

劉惟性正是在太元大師誘導下啟發下, 悟出那“妙不可傳”的心法, 故爾太元大師說他得到彈琴之道了。 師徒二人徹夜論琴, 不知不覺通宵達旦。

沒過幾日, 劉惟性又來到太元大師住處, 太元大師給他講了宮、商、角、徵、羽五音的秘訣, 教授劈、托、抹、踢、吟、猱、角益、鎖、曆的技法, 劉惟性一一領悟, 信手彈奏, 聲由心出, 皆成妙音。 太元大師說:“你的琴學得可以了”。

從此以後, 劉惟性彈琴摹擬萬籟, 無不惟妙惟肖, 他進入了與杳渺化境相通的至和平的境界, 靠的只是意念, 想到哪兒, 琴聲就隨著油然而起, 無不妙入神巔。

劉惟性拜太元大師苦學古琴三年, 藝成回到家鄉,他寄懷於琴,以琴相伴,自稱為“琴客”,然而,他彈琴頗有講究,從不為俗人鼓琴,即使他在鼓琴時,一般俗人也聽不到,他是把彈琴視為自己性情的依託,所以在扶琴時,特別注意情調。

不久,有盜匪進犯甯國,大肆動掠,殺人奪貨,有一天,一夥盜匪突然闖進了劉惟性的家,忽然聽到山后響起敲鼓鳴金之聲,以為官兵追到,嚇得驚慌逃竄,後來,盜匪得知是劉惟在彈琴,就跑去抓他,逼他彈琴,劉惟性堅決不彈,盜匪氣急敗壞,就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迫他彈。劉惟性無可奈何,只得彈奏,他彈奏了一曲淒酸悲傷的琴曲,琴聲如泣如訴,似深山老猿悲鳴哀號。盜匪聽得膽戰心寒,雙手顫抖,連戰刀也握不住,掉落在地上。盜匪驚詫不已,以為劉惟性琴聲通鬼神,嚇得不敢傷害他,便把劉惟性放了。

後來,劉惟性離家出走,不知去向。有人說:“劉惟性大概又到靈岩寺去了,跟太元大師在一起彈琴,”到清光緒年間,曾經還有人見到過劉惟性。周肅學《古今怪異集成》對劉惟性有記載,劉惟性從僧人學琴三年,得琴藝的真諦,在當時琴藝上達到很高的造詣,這正是:“外禪內定得心法,惟妙惟肖泣鬼神”。

也許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由琴入道是更加艱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彈琴和學琴中,靜心、安心還是可以做到的。

藝成回到家鄉,他寄懷於琴,以琴相伴,自稱為“琴客”,然而,他彈琴頗有講究,從不為俗人鼓琴,即使他在鼓琴時,一般俗人也聽不到,他是把彈琴視為自己性情的依託,所以在扶琴時,特別注意情調。

不久,有盜匪進犯甯國,大肆動掠,殺人奪貨,有一天,一夥盜匪突然闖進了劉惟性的家,忽然聽到山后響起敲鼓鳴金之聲,以為官兵追到,嚇得驚慌逃竄,後來,盜匪得知是劉惟在彈琴,就跑去抓他,逼他彈琴,劉惟性堅決不彈,盜匪氣急敗壞,就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迫他彈。劉惟性無可奈何,只得彈奏,他彈奏了一曲淒酸悲傷的琴曲,琴聲如泣如訴,似深山老猿悲鳴哀號。盜匪聽得膽戰心寒,雙手顫抖,連戰刀也握不住,掉落在地上。盜匪驚詫不已,以為劉惟性琴聲通鬼神,嚇得不敢傷害他,便把劉惟性放了。

後來,劉惟性離家出走,不知去向。有人說:“劉惟性大概又到靈岩寺去了,跟太元大師在一起彈琴,”到清光緒年間,曾經還有人見到過劉惟性。周肅學《古今怪異集成》對劉惟性有記載,劉惟性從僧人學琴三年,得琴藝的真諦,在當時琴藝上達到很高的造詣,這正是:“外禪內定得心法,惟妙惟肖泣鬼神”。

也許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由琴入道是更加艱難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彈琴和學琴中,靜心、安心還是可以做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