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文學與電影的對話 | 作家劉震雲與導演劉雨霖走進義大利

當地時間3月27日,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劉震雲文學電影歐洲行”活動來到了坐落於義大利古城的貝加莫大學。 在這個能容納百餘人的講堂裡, 學習中文的大學生與中國作家劉震雲、青年導演劉雨霖展開一場關於中國文學和電影的對話。

“什麼是文學?我先在白板上寫幾個問題。 義大利的同學如果能用漢語回答上來, 下次去北京, 我請他吃涮羊肉。 ”劉震雲不同尋常的開場白引得同學們開懷大笑。

問題由淺入深, 從早飯吃什麼、喝什麼, 到民族、戰爭、衝突……學生們踴躍回答, 而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

事實上解釋了文學和從事文學創作的重要意義。

分享會現場

“大家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會發現, 各個民族在吃飯、喝水、談戀愛這些事上的經歷大致相同, 而讀過不同國家的文學作品就能瞭解別的民族。 文學重視的是人類的‘相通’, 比如人類的情感,

這正是防止衝突發生的最有效方式, ”劉震雲說。

有學生問劉震雲成為好作家的秘訣是什麼?他的答案是成為作家之前要先成為數學家和哲學家。 數學家就是在細節上富於邏輯性, 哲學家有能力讓整體故事架構和人物架構富於邏輯性。 “二者結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 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中國青年導演劉雨霖在回答提問

劉雨霖是劉震雲小說改編的電影《一句頂一萬句》的導演。 這位從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畢業的“80後”新銳導演回顧了拍片的初衷。 劉雨霖說, 她想讓那些被人們忽視的小人物的情感, 能通過電影這個管道表達出來。 “那天紐約正下著大雪, 我打了越洋電話給劉老師, 用十分鐘說服了他讓我拍這部作品, 打動他的應該是我對把這個故事講好、講出細節的篤定, 為小人物說話的願望”。

中國作家劉震雲(左一)和青年導演劉雨霖(左二)與學生互動

談起對好電影的理解, 劉雨霖說好電影能讓觀眾沉浸其中與劇中人物感同身受, 忘記導演、演員、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 忘記這是一部電影。

貝加莫大學中文研究生瑪律科·科克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 自己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學作品, 不過由於翻譯、文化等原因, 目前他看到的高品質中國文學作品還比較少。

科克說, 劉震雲的書和電影讓他對北京、上海以外的中國有了更加具象的認識。

“中國現在發展這麼快, 可我們對這個國家知道的實在太少了。 希望更多這樣的作品被翻譯成義大利語, 這樣義大利人就能更瞭解中國了。 ”科克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