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冷兵器的角度看史詩電影《勇敢的心》:刀光劍影的鐵血戰爭

電影《勇敢的心》是喜歡史詩類大片的人們必看電影之一, 該電影故事騰挪跌宕, 高潮不斷, 緊張處又讓人能凝固呼吸, 倍感沉重壓抑。 這段沉重壓抑、憂鬱憤悶的歷史題材以宏偉壯闊的氣勢和纏綿溫柔的愛情主題體現在刀光劍影鐵血爭戰中., 把西元十三世紀蘇格蘭人民起義的故事展開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故事結尾華萊士被行刑前高喊的那一聲:“freedom!”盪氣迴腸, 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精彩, 而電影中對中世紀歐洲國家的武器裝備真實再現, 也同樣值得稱道, 雖然影片上映已經十餘年, 但華萊士以及眾多軍人手舉武器形象戰鬥的形象卻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從該電影中五花八門的冷兵器就可以看出, 這部電影是用心打造的, 堪稱中世界歐洲戰場, 尤其是英國戰場冷兵器的博覽會, 當然了, 這也和好萊塢技術電影的特點相符合, 那就是宏大場面、眾多人員、拍攝週期漫長,

高投入:龐大的攝影隊遠度重洋前往英國實地拍攝;啟用三千人, 三百匹馬的宏大戰爭場面;影片拍攝週期長, 花費也是高得嚇人, 但製作精良的電影最終也獲得觀眾的高度認可, 賣座率也是空前, 並獲得了許許多多的獎項, 堪稱當年的杠頂之作。

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本文旨在一一評述該電影中五花八門的冷兵器, 讓您對這一時期的冷兵器有一個全貌性的瞭解。 我們先從一幅畫說起, 這是一幅蘇格蘭獨立戰爭題材的繪畫, 描繪西元1314年, 英格蘭王愛德華二世的軍隊和蘇格蘭王羅伯特的軍隊在蘇格蘭班諾克本的斯特靈城堡外進行的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美國電影《勇敢的心》故的事即取材于這段歷史時期。

鈍傷類, 西方的雙節棍——鏈枷

影片一開始, 先從華萊士的父親反對英格蘭人講起, 但這些不是本文講述的重點, 本文講述的重點從華萊士的愛人梅倫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開始, 從這幕開始, 電影裡面的各式各樣的兵器一一露出真容。

由於愛人被殺, 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單騎單人出現在英軍營地,隨著奉命搜查的英軍士兵的靠近, 華萊士從背後抽出一件奇怪的兵器, 並在馬上迅疾出手, 一記重招便把英軍打翻在地, 隨著這一不起眼的兵器, 拉開了雄壯的戰爭場面,

這一兵器就是鏈枷, 又被稱為“農民的發明”。 鏈枷原本是農民打麥的東西, 很像中國的雙節棍, 但是要大得多, 而且兩節的長度也不一樣。 鏈枷插在身後,攜帶方便, 且很隱蔽, 能出其不意的打擊對手, 威力無比。 有些鏈枷打擊部全部由鐵皮包裹,一旦被擊中, 穿著鏈子甲都有骨折的危險。

戰錘——飲雪的重錘

在影片中的混戰場面,還有好多鈍傷性武器亮相,比如戰錘。戰錘其實就一把大號的尖嘴榔頭(華萊士手持的那把更像是一把小號的洋鎬),銳利的鐮刀狀錘頭是最強的重武器了。戰錘的手柄長短不等,從半米直到兩米的都有;尖的那頭能夠貫穿盔甲,而平頭則可以震擊。影片中英格蘭義軍一錘擊中敵人的鐵盔,插進去足有5釐米左右,霎時敵人血流滿面,場面也相當恐怖,在電影《天國王朝》中,這一利器也不斷出現,其尖頭往往直接紮入敵人腦門,令人毛骨悚然……

斧鉞類

無論東西方,古代戰爭似乎對斧頭都情有獨鍾,所以東西方都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功能稍有差異的斧頭,但作用都是一樣,悍勇無比,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戰斧——人類最早的武器

其實斧頭是人類最早的工具之一,石器時代便已經出現,原始人類很容易將其也用於戰爭,在戰場上就成了戰斧,短斧(Hand axe,手斧)(附圖14)。當金屬斧子出現時,它也同時出現在戰場上的戰士與勞作的人們手中。在希臘時代,步兵經常選擇斧代替劍來當作肉搏時候的近身武器,而在中世紀,使用短斧肉搏的戰士也是只多不少。短斧也逐漸與勞作的工具分道揚鑣,變成和劍差不多長度的主力武器,這之後就被稱為戰斧(Battle axe。

投擲斧——天空中的霹靂

另外,從短斧中有衍生出了一種專用的投擲斧,其也可以當作短斧使用。它們往往短而輕,而且在重心的設計上精心計算,以保證投擲後以柄的中點旋轉,精確地砍進目標。在成龍經典電影《上海正午》中,印第安人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手斧。

矛斧——作用類似中國古代的戟

影片中出現的矛斧(Speared axe),其作用如同一把短戟,矛斧是單雙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兇猛的劈砍外,尖銳的前沿和矛頭也可以用來推、刺、紮,在室內等空間有限的地方戰鬥時往往是佔據優勢的主要武器,特別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衛士斧(Guardian axe,許多國家往往將矛斧也歸入衛士斧,影片中也出曾出現)也是沉重的雙刃斧。

戰斧類騎兵使用的往往較輕,這和其作戰方式有關,在馬上顯然不能重心迅速移動,而步兵所用的巨斧刃身往往特別厚重,揮動之下動能很大,以增加對鎧甲的破壞力;巨斧每下砍下都需要用力才能再度提起,所以是威力大破綻也大的武器,在古代戰場上主要由重步兵使用。

上述的幾款斧子,大家都能在電影中對上號,手揮巨斧的勇士,一斧下去,一條腿,一個胳膊,甚至腦袋就和身體分家了,真的太恐怖了。當年岳飛的對手兀術手下的重騎兵,從戰士到馬匹都披以重甲,三匹為一組,結隊而來聲勢驚人,時稱“鐵浮屠”(浮屠即塔,鐵塔自然具有泰山壓頂之勢,極言其猛),威力無比,所以岳爺爺的麻紮刀和長斧破兀術的鐵浮屠時,估計也是這等氣勢吧。

刀劍類

斬劍——專門用來“劈砍”的重劍

在華萊士獨闖軍英營地的那場戲中,中世紀歐洲戰場上常用的步兵武器都出現了。步兵用的長矛,劍和大名鼎鼎的英國長弓。隨著戰鬥等級的上升,場面越來越大,出現的兵器種類也越來越多。

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當然是華萊士手持的那把5英尺長的利劍,首次和英軍對陣,華萊士背劍躍馬做戰場動員時,大家就對此劍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把劍就是蘇格蘭的巨劍:斬劍。這種劍其實是純粹的步兵劍,1.5米左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刃身,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劍刃,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作用其實很類似宋代步兵常用的武器——樸刀,電視劇《水滸》中一般步軍的武器就包括樸刀,甚至宋江這樣的人出門也要攜帶樸刀)。

在電影《勇敢的心》中,華萊士手持斬劍,面對英格蘭整齊的長矛步兵陣容,左沖右突,雙手握持狂揮狂砍,斬多刺少,用法完全是刀(和中國劍術完全不同)。為了劈斬有力,就儘量加大劍的重量,為了握持舒適和戰鬥中減輕疲勞,就在劍把後面加配重平衡重心,所以劍柄後部往往有一個較大的鐵疙瘩,為了美觀講究,有的斬劍尾部還雕成各種花飾。配重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劍的尺寸情況下增加劈砍的衝擊力量,這在古代歐洲戰場上是極其有效的,因為他們的戰鬥就是硬碰硬的模式,和中國的“技擊”完全不同。從不想一劍劈空該怎麼辦,大劍回手更難了,而且增加了扭矩容易傷小指,搞不好劍也會脫手。故這一兵器會被中國劍術高手認為是蠢到家的兵器,這就是東西方武術的區別:中國劍術講究輕靈,劍要輕薄軟彈;西方劍術剛猛,速度加力量。如果這兩種類型的劍術放一起,歐洲這種樸素的刀(劍)法,不講究變化,打起來恐怕要吃虧,越用力越倒楣,這在一些歐洲劍客電影中就有結果,大開大磕的劍術在靈活變化多端的劍術前是占不了便宜的。

長劍——普通士兵必備武器

英格蘭士兵手持的長劍,相比蘇格蘭的巨劍,就要小一號了,其正規名稱是長劍(Long sword),是普通士兵的必須裝備,特點是輕、薄、長短適中,無論單手還是雙手都能方便使用,以切削,突刺為主要攻擊方式。長劍的刃長在70到80釐米之間,柄長20到25釐米.這種劍的破壞力相對來說不大,主要大規模裝備軍隊,作為制式武器,長劍的柄頭一般沒有裝飾或只有長橢圓配重球。

騎士劍——騎士身份的象徵

在影片中,貴族和軍官們手持的劍又和士兵的長劍有差別,這就是被譽為單手武器之王的騎士劍(Knight sword)。

騎士劍是由長劍發展而來,並且吸收了很多維京劍的特點。西元十一世紀時出現了騎士專用的武器:長槍和鳶形盾,但是使用盾牌和操控馬匹使得騎士的必須是用雙手的長劍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又窄又薄的長劍對鎖鏈甲的破壞力又不足,所以,騎士專用的劍——騎士劍便出現了。騎士劍的劍刃為銳角等腰三角形,長70到80釐米,握把僅容一手握持,並有較大的配重球,在馬戰中可以充分發揮突刺的威力,面對站在地上或已經倒地的敵人時它也是最佳選擇。 長鉤刀——同樣出身農具,影片中,華萊士所率的義軍隊伍中還有一種奇怪的兵器,很象中國民間的柴刀:長鉤刀

看到名字,估計許多人就會聯繫到該武器來自於農具,不錯,由於它在農業社會的英國是如此的普及,甚至可以作為長弓之外的英國大眾武器。以至於在英語中“揭竿而起”對應的俗語是“Rise with bow and bill!”(舉起你的弓箭和長鉤刀)。當然了,由於是農具,其難免存在不規範的問題,這一點甚至在影片中反映出來,許多義軍手持各種各樣的長溝刀,看起來頗為雜亂,當然,真實的場面也許更為駁雜。

由於原本就是裝上長炳的農具,所以民兵用起來很是順手,再加上13世紀開始步兵也逐漸有了鎧甲的保護,於是在和步兵的戰鬥中,推刺很難真正有效地造成傷害。相反地,鉤、拉、摔、絆倒對方之後再攻擊卻變的有效起來。所以類似的武器在各國都頗為流行。在英國該兵器被叫作“Bill”或者 “gisarme”,在13世紀的義大利則被叫做“ronco”、“roncone”。很快這種武器也受到了軍隊的喜愛而大量裝備。隨著時代的前進,長鉤刀也吸收了很多其他兵器的特點。但是由於長勾刀的使用要比戟花費更多的訓練,因此正規軍中的比例一直不高。早期是民兵,市民軍這些平日就將它當作農具使用的人常常使用,而後期則是有訓練有素的雇傭兵的專用武器。這種武器長2到 2米半,重3.5公斤以下。雖然破壞力不足,但是多樣化的攻擊方式使它也擁有特殊的魅力。

戰錘——飲雪的重錘

在影片中的混戰場面,還有好多鈍傷性武器亮相,比如戰錘。戰錘其實就一把大號的尖嘴榔頭(華萊士手持的那把更像是一把小號的洋鎬),銳利的鐮刀狀錘頭是最強的重武器了。戰錘的手柄長短不等,從半米直到兩米的都有;尖的那頭能夠貫穿盔甲,而平頭則可以震擊。影片中英格蘭義軍一錘擊中敵人的鐵盔,插進去足有5釐米左右,霎時敵人血流滿面,場面也相當恐怖,在電影《天國王朝》中,這一利器也不斷出現,其尖頭往往直接紮入敵人腦門,令人毛骨悚然……

斧鉞類

無論東西方,古代戰爭似乎對斧頭都情有獨鍾,所以東西方都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功能稍有差異的斧頭,但作用都是一樣,悍勇無比,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戰斧——人類最早的武器

其實斧頭是人類最早的工具之一,石器時代便已經出現,原始人類很容易將其也用於戰爭,在戰場上就成了戰斧,短斧(Hand axe,手斧)(附圖14)。當金屬斧子出現時,它也同時出現在戰場上的戰士與勞作的人們手中。在希臘時代,步兵經常選擇斧代替劍來當作肉搏時候的近身武器,而在中世紀,使用短斧肉搏的戰士也是只多不少。短斧也逐漸與勞作的工具分道揚鑣,變成和劍差不多長度的主力武器,這之後就被稱為戰斧(Battle axe。

投擲斧——天空中的霹靂

另外,從短斧中有衍生出了一種專用的投擲斧,其也可以當作短斧使用。它們往往短而輕,而且在重心的設計上精心計算,以保證投擲後以柄的中點旋轉,精確地砍進目標。在成龍經典電影《上海正午》中,印第安人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手斧。

矛斧——作用類似中國古代的戟

影片中出現的矛斧(Speared axe),其作用如同一把短戟,矛斧是單雙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兇猛的劈砍外,尖銳的前沿和矛頭也可以用來推、刺、紮,在室內等空間有限的地方戰鬥時往往是佔據優勢的主要武器,特別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衛士斧(Guardian axe,許多國家往往將矛斧也歸入衛士斧,影片中也出曾出現)也是沉重的雙刃斧。

戰斧類騎兵使用的往往較輕,這和其作戰方式有關,在馬上顯然不能重心迅速移動,而步兵所用的巨斧刃身往往特別厚重,揮動之下動能很大,以增加對鎧甲的破壞力;巨斧每下砍下都需要用力才能再度提起,所以是威力大破綻也大的武器,在古代戰場上主要由重步兵使用。

上述的幾款斧子,大家都能在電影中對上號,手揮巨斧的勇士,一斧下去,一條腿,一個胳膊,甚至腦袋就和身體分家了,真的太恐怖了。當年岳飛的對手兀術手下的重騎兵,從戰士到馬匹都披以重甲,三匹為一組,結隊而來聲勢驚人,時稱“鐵浮屠”(浮屠即塔,鐵塔自然具有泰山壓頂之勢,極言其猛),威力無比,所以岳爺爺的麻紮刀和長斧破兀術的鐵浮屠時,估計也是這等氣勢吧。

刀劍類

斬劍——專門用來“劈砍”的重劍

在華萊士獨闖軍英營地的那場戲中,中世紀歐洲戰場上常用的步兵武器都出現了。步兵用的長矛,劍和大名鼎鼎的英國長弓。隨著戰鬥等級的上升,場面越來越大,出現的兵器種類也越來越多。

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當然是華萊士手持的那把5英尺長的利劍,首次和英軍對陣,華萊士背劍躍馬做戰場動員時,大家就對此劍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把劍就是蘇格蘭的巨劍:斬劍。這種劍其實是純粹的步兵劍,1.5米左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刃身,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劍刃,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作用其實很類似宋代步兵常用的武器——樸刀,電視劇《水滸》中一般步軍的武器就包括樸刀,甚至宋江這樣的人出門也要攜帶樸刀)。

在電影《勇敢的心》中,華萊士手持斬劍,面對英格蘭整齊的長矛步兵陣容,左沖右突,雙手握持狂揮狂砍,斬多刺少,用法完全是刀(和中國劍術完全不同)。為了劈斬有力,就儘量加大劍的重量,為了握持舒適和戰鬥中減輕疲勞,就在劍把後面加配重平衡重心,所以劍柄後部往往有一個較大的鐵疙瘩,為了美觀講究,有的斬劍尾部還雕成各種花飾。配重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劍的尺寸情況下增加劈砍的衝擊力量,這在古代歐洲戰場上是極其有效的,因為他們的戰鬥就是硬碰硬的模式,和中國的“技擊”完全不同。從不想一劍劈空該怎麼辦,大劍回手更難了,而且增加了扭矩容易傷小指,搞不好劍也會脫手。故這一兵器會被中國劍術高手認為是蠢到家的兵器,這就是東西方武術的區別:中國劍術講究輕靈,劍要輕薄軟彈;西方劍術剛猛,速度加力量。如果這兩種類型的劍術放一起,歐洲這種樸素的刀(劍)法,不講究變化,打起來恐怕要吃虧,越用力越倒楣,這在一些歐洲劍客電影中就有結果,大開大磕的劍術在靈活變化多端的劍術前是占不了便宜的。

長劍——普通士兵必備武器

英格蘭士兵手持的長劍,相比蘇格蘭的巨劍,就要小一號了,其正規名稱是長劍(Long sword),是普通士兵的必須裝備,特點是輕、薄、長短適中,無論單手還是雙手都能方便使用,以切削,突刺為主要攻擊方式。長劍的刃長在70到80釐米之間,柄長20到25釐米.這種劍的破壞力相對來說不大,主要大規模裝備軍隊,作為制式武器,長劍的柄頭一般沒有裝飾或只有長橢圓配重球。

騎士劍——騎士身份的象徵

在影片中,貴族和軍官們手持的劍又和士兵的長劍有差別,這就是被譽為單手武器之王的騎士劍(Knight sword)。

騎士劍是由長劍發展而來,並且吸收了很多維京劍的特點。西元十一世紀時出現了騎士專用的武器:長槍和鳶形盾,但是使用盾牌和操控馬匹使得騎士的必須是用雙手的長劍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又窄又薄的長劍對鎖鏈甲的破壞力又不足,所以,騎士專用的劍——騎士劍便出現了。騎士劍的劍刃為銳角等腰三角形,長70到80釐米,握把僅容一手握持,並有較大的配重球,在馬戰中可以充分發揮突刺的威力,面對站在地上或已經倒地的敵人時它也是最佳選擇。 長鉤刀——同樣出身農具,影片中,華萊士所率的義軍隊伍中還有一種奇怪的兵器,很象中國民間的柴刀:長鉤刀

看到名字,估計許多人就會聯繫到該武器來自於農具,不錯,由於它在農業社會的英國是如此的普及,甚至可以作為長弓之外的英國大眾武器。以至於在英語中“揭竿而起”對應的俗語是“Rise with bow and bill!”(舉起你的弓箭和長鉤刀)。當然了,由於是農具,其難免存在不規範的問題,這一點甚至在影片中反映出來,許多義軍手持各種各樣的長溝刀,看起來頗為雜亂,當然,真實的場面也許更為駁雜。

由於原本就是裝上長炳的農具,所以民兵用起來很是順手,再加上13世紀開始步兵也逐漸有了鎧甲的保護,於是在和步兵的戰鬥中,推刺很難真正有效地造成傷害。相反地,鉤、拉、摔、絆倒對方之後再攻擊卻變的有效起來。所以類似的武器在各國都頗為流行。在英國該兵器被叫作“Bill”或者 “gisarme”,在13世紀的義大利則被叫做“ronco”、“roncone”。很快這種武器也受到了軍隊的喜愛而大量裝備。隨著時代的前進,長鉤刀也吸收了很多其他兵器的特點。但是由於長勾刀的使用要比戟花費更多的訓練,因此正規軍中的比例一直不高。早期是民兵,市民軍這些平日就將它當作農具使用的人常常使用,而後期則是有訓練有素的雇傭兵的專用武器。這種武器長2到 2米半,重3.5公斤以下。雖然破壞力不足,但是多樣化的攻擊方式使它也擁有特殊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