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藥行業三季度業績料延續增長 反彈勢頭延續

截至10月18日, 177家醫藥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 103家淨利潤有所增長, 48家下滑, 26家不確定。 整體看, 醫藥行業運行平穩, 在經歷2015年的行業增速低谷後, 漸漸復蘇回暖。 在基本面復蘇及相關政策的影響下,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 醫藥板塊回暖勢頭具備可持續性。

反彈勢頭延續

財匯金融大資料統計顯示, 上述177家藥企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收入、主營業務毛利、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3%、18%、19%。 整體業績環比改善的趨勢延續。 2016年一季報以來, 行業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 從去年年報到今年半年報、三季報的形勢來看, 反彈勢頭延續。

從細分行業的營收和淨利潤增幅看, 醫療服務業一馬當先, 這和基數較低有關;排名第二的是醫藥商業, 基數同樣較底;此外, 原料藥行業環保督查趨嚴, 供給側較為緊張, 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的是化學製劑行業, 此後是醫療器械、中藥、生物藥。

多位元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醫藥工業板塊近兩年來逐漸復蘇, 長期底部或已過去。 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 行業收入增速首次脫離20%的增長速度, 行業增速下滑趨勢從2013年一季度的化學藥板塊率先開始, 2014年一季度中成藥板塊開始下滑, 到2015年半年報創出8%的增速新低。

35家公司淨利預增逾五成

在上述177家公司中, 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的公司103家。 其中, 35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增幅超50%,

包括智飛生物、東北製藥、麗珠集團、理邦儀器、天壇生物、健康元、花園生物、昭衍新藥、振東製藥、千山藥機、四環生物、永安藥業、康泰生物、開立醫療。 業績增長主要在於銷售規模的擴大, 新品上市帶來新的利潤增長以及外延式擴張並表後的業績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 因環保治理趨嚴, 不少原料藥企業停產限產, 使得原料藥漲價, 東北製藥、花園生物等借此實現淨利潤大幅增長。 華創證券醫藥研究員邱旻認為, 原料藥產能將進一步壓縮, 原料藥提價有望持續。

15家公司的淨利潤預計增幅在30%-50%之間, 包括福安藥業、健帆生物、我武生物、海辰藥業、迪瑞醫療、奧佳華、樂普醫療、安科生物、普利製藥、仙琚製藥、迪安診斷等。 收購資產並表、銷售規模擴大等是淨利潤上漲的重要因素。

48家公司預計淨利潤下滑, 包括海虹控股、宜華健康、太極集團、海普瑞、樂心醫療、國農科技、博濟醫藥、泰合健康等。

兩類公司成長空間較大

近一個月來, 醫藥生物指數上漲約7%, 位列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第八。 短期看, 醫藥股有迎頭追趕的可能。

國信證券首席醫藥研究員江維娜認為, 醫藥股近期上漲由技術面、政策面和基本面三方面的因素共振所導致, 具備可持續性。

從技術面看, 醫藥行業指數自2016年以來大幅跑輸滬深300指數以及家電、食品飲料等行業, 經過1-2年的估值消化後已具備上漲基礎。 從政策面看, 10月8日, 推進醫藥行業改革、鼓勵創新等相關政策發佈。 基本面上, 國家統計局和工信部2017年最新資料表明,

醫藥行業利潤增速轉好。

江維娜指出, 兩類公司成長空間較大, 首先是需求呈剛性, 受醫保控費衝擊相對較小, 並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的高壁壘專科用藥;其次是因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帶來的存量市場重新洗牌的高水準普藥製劑。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