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話劇起家,春晚揚名,電影豐收 “開心麻花”是怎樣擰出來的?

從2003年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觀眾寥寥無幾, 到如今《羞羞的鐵拳》票房衝刺20億, 開心麻花到底是怎麼成功的?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夏洛特煩惱》憑藉口碑逆襲

時光網特稿 2015年開心麻花第一部銀幕作品《夏洛特煩惱》(時光評分7.7)上映, 在沒大牌明星加盟的情況下, 憑著觀眾口口相傳的實力好評, 從2300萬的首日票房一路逆襲最終斬獲14.4億, 成為國慶檔期間最油光鋥亮的一匹黑馬, 開心麻花也因此也成中國喜劇電影閃亮的金子招牌。

第二年, 與《夏洛》有著不同風格的《驢得水》(時光評分7.6)複製了前者的成功之路, 儘管只拿到了1.7億票房, 但考慮到整部作品的製作加宣發成本才不到2000萬, 將其看作一個不小的勝利。

《羞羞的鐵拳》狂卷19億

再看今年, 《羞羞的鐵拳》上映第19天, 票房已經超過19億, 成為今年僅次於《戰狼2》的國產片票房亞軍, 最終有望突破20億。 當其他同行還在鑽破腦袋求排片或者想搞個大新聞來增加曝光度的時候, 已經有了龐大粉絲基礎的開心麻花似乎“站著就把錢掙了。 ”

據媒體報導, 開心麻花團隊的第四部大銀幕作品《李茶的姑媽》已經在緊密籌備中。

有人認識開心麻花, 是通過2012年在春晚舞臺上率先被全國觀眾熟知的“郝建”,

有的人是從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中見識了這個團隊深厚的喜劇功底, 還有人認為他們是憑著《夏洛特煩惱》一夜爆紅。

實際上, 在登上春晚舞臺之前, 開心麻花早已在喜劇圈摸爬滾打多年, 這根讓觀眾吃得開心的大“麻花”用了14年時間才擰出現在的味道。

2003年-2011年:話劇起家

2003年開心麻花的第一部舞臺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面世, 何炅、謝娜主演, 沈騰還是個小配角。 在相繼推出《麻花2·情流感》和《麻花3·人在江湖漂》之後, 當年的小團隊終於在幾番討論後決定用“麻花”做自己的品牌名, 又在前面冠以“開心”二字, “開心麻花”就此誕生。 (以下簡稱“麻花”)

《想吃麻花現給你擰》海報

同時期在北京發展的喜劇話劇團隊有很多, 到今天最火的確實“麻花”。 其實, 由於在話劇結構上不太遵循傳統, 再加上作品藝術性不太高, 麻花當年並不被話劇業界人士所看好。

雖然圈內人士瞧不上, 可這並不妨礙觀眾買麻花的帳。 熟悉戲劇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時光網,

因為在劇本下筆的時候, 麻花就把觀眾對作品的接受程度放在了第一位, 把觀眾逗笑才是最重要的, 藝術性的條條框框能省則省。

不過麻花團隊則認為, 話劇結構不遵循傳統, 他們不認可“藝術性不高”這樣的評價。

其次, 麻花作品比其他話劇團隊做得更用心的一點是他們會將時下較為熱點的事件與作品緊密結合並加以解讀, 這樣一來, 話劇也可以成為一個針砭時弊的工具, 持續給觀眾以新鮮感。

另外, 有明星演員的加入也是其吸引觀眾的一個主要原因。

開心麻花初期作品一覽表(來自網路)

從表中可以看出,麻花每一部新作品幾乎都會有一到兩位元的明星加盟,首部作品就請來了當時因主持《快樂大本營》知名度大增的何炅、謝娜,之後又相繼請來了林依輪、周曉鷗、彭坦、柳岩、尚雯婕、瞿穎等各界明星。這些明星的加入,為“麻花”帶來了超出自身能力範圍之外的“觀眾流量”。

《想吃麻花現給你擰》何炅、謝娜造型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創辦初期,麻花就將自己的演出規模定在了大劇場的水準,每場觀眾容納人數大概在800-1000人以上,而同時期其他喜劇類話劇通常的演出場所都是在小劇場,人數大概在200人左右。

讓200人笑和讓1000人笑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觀眾人數多的情況下,麻花可以更好地通過現場的回饋來提升作品的品質,觀眾反響不高覺得不好看的段子全都會在下一場演出之前被調整,經過數百場乃至上千場的演出一路改下來,劇本早已被打磨成精品。

在創作上,為了能一直保持新鮮創意的輸出,公司不斷從全國各地的藝術院校尋找新的喜劇人才,成為開心麻花簽約編劇、導演、演員。每年舉辦免費的喜劇培訓班,再通過各種獎勵方式鼓勵藝人創作新作品,如果取得的好票房,主創也就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

開心麻花演出劇照

運營上,麻花趕在了其他話劇團隊前面開始在全國進行巡演,並開設子公司,幾年下來,憑藉良好的作品口碑在一二線城市擴寬了知名度,也積累下了扎實的粉絲基礎,從而帶動了之後影視作品的賣座程度。

據公開資料顯示,迄今為止,開心麻花已經累計推出話劇28部,音樂劇2部,兒童音樂劇4部,年度演出場次超過1000場,連年位居大劇場話劇票房排行榜第一,《牢友記》《烏龍山伯爵》《李茶的姑媽》等代表作都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圈著大批不同的粉絲。

2012年-2015年:春晚揚名

2012年春節晚會,當其春晚小品被網友戲稱為“網路段子年度總結”時,笑料層出不窮的麻花作品被襯托得極為亮眼。通過小品《今天的幸福》,全國觀眾記住了那個看起來好賤的“郝建”,也就是沈騰。除了沈騰,裡面還有一位稍微被忽略了的男演員,則是如今已經在《羞羞的鐵拳》中擔綱主角的艾倫。

猜猜郝建的毛衣多少錢

于龍年春節晚會走入大眾視線的開心麻花,在第二年的春晚舞臺上貢獻出兩個優質作品,分別是艾倫、王甯、常遠表演的《大城小事》,以及身穿vintage毛衣再度登臺的“郝建”與馬麗搭檔演出的《今天的幸福2》。

有著多年的話劇創作經驗,對小品的創作幫助頗大。之後的2014、2015、2017年麻花小品每次亮相都能帶給人們驚喜,彌補了很多觀眾在趙本山“退役”之後的心理空缺。

連續四年亮相春晚的經歷,也成了麻花從話劇小圈子走向更大受眾群的重要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對於開心麻花來說,除了通過春晚舞臺被全國觀眾知悉以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成績,他們出品的全國首部周播網路情景劇網路劇《開心麻花劇場》在樂視上線,標誌著開心麻花正式跨出了從舞臺到螢幕的第一步。

《歡樂喜劇人》劇照,看中間那副畫

連登4年春晚舞臺之後,2015年,沈騰帶領著開心麻花在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中奪得冠軍,“沈騰”這個名字早已比當年的“郝建”更加響亮,“開心麻花”也成了喜劇精品的代言詞。

走到這一天,這個團隊迎來新的轉變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5年-2017年:電影豐收

2015年是中國喜劇片大爆發的一年,同一年先後上映的主《捉妖記》《煎餅俠》《港囧》《夏洛特煩惱》《惡棍天使》和《唐人街探案》,幾部影片無論品質好壞,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反映出了國內喜劇片市場需求的旺盛。

而在這六部影片中,總票房排名第三的《夏洛特煩惱》是唯一一部沒有大牌明星加盟的影片,甚至兩位導演都是首執導筒的新人。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沈騰和馬麗這一對從春晚揚名的搭檔組合起了一定的拉動作用,但不能算作主要原因。

典型的例子是《夏洛特煩惱》大爆之後,由沈騰、馬麗主演的另一部喜劇片《一念天堂》在當年的賀歲檔上映(非“麻花”團隊作品),最終僅收穫8000多萬票房。由此看來,《夏洛》能成為黑馬,關鍵還是作品品質過硬。

跨界,跨得好之後就是光明大道,跨不好很可能就掉到溝裡去了。初涉影壇就大獲全勝的開心麻花自然屬於前者。

《夏洛》被指抄襲《佩姬蘇要出嫁》

不過,槍打出頭鳥,據多家媒體報導,《夏洛》票房大賣後,一篇題為《炸裂!<夏洛特煩惱>居然全片抄襲了<教父>導演的舊作!》的文章在網路傳播開來,文章逐幀對比了《夏洛》與科波拉《佩姬蘇要出嫁》中的雷同情節,直指《夏洛》抄襲。

隨後,開心麻花、新麗傳媒與閆非、彭大魔兩位導演先是對被指抄襲一事發表了聲明,然後又將原文作者“文白”訴至人民法院,並提出高達221萬余元的高額索賠。

今年6月28日,經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鑒定委員會對兩部電影的異同性進行鑒定之後,發表鑒定結論稱,兩部影片儘管存在相似情節,但並不構成整體性相似。對於這份鑒定報告,被告方“文白”不予認可,並向法庭申請在下一次庭審中讓鑒定人員出庭,當面接受質詢。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

話說回來,《夏洛》純靠口碑逆襲賣出14.4億的票房,著實令開心麻花大賺一筆,同時也樹立起了不俗的業界口碑。所以,第二年《驢得水》出來的時候,即便從演員到導演全換了一波名不見經傳的新人,觀眾還是買了“開心麻花第二部”這幾個字的帳。

為《驢得水》瘋狂打電話

很多觀眾看完《驢得水》之後,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從表演風格到主題深度都與《夏洛》截然不同的劇本,影片最終票房雖然僅有1.7億,但評價比後者更高。實際上,《驢得水》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麻花作品,可以說是合作開發。

據網路公開資料顯示,話劇版《驢得水》是小劇場話劇團體“至樂匯”黑色幽默三部曲的其中一部作品。但“麻花”團隊則認為,《驢得水》電影跟至樂匯沒關係,《驢得水》版權屬於導演周申和劉露,“麻花”是和這兩位導演合作的。

某位資深話劇媒體人分析,給《驢得水》打上“開心麻花第二部”的名號,無論是對至樂匯還是對開心麻花都是一個雙贏的舉措。

首先,相比於早就憑藉話劇、春晚、綜藝節目和《夏洛特煩惱》在國內知名度大開的開心麻花,至樂匯剛剛成立於2010年,演出規模為小劇場,更沒有像沈騰馬麗這樣的人氣招牌演員,在話劇圈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名氣。能借助開心麻花用《夏洛特煩惱》在電影市場積累下的粉絲基礎,對《驢得水》的票房自然起著明顯的帶動作用。

另一方面,對於開心麻花,《驢得水》優良的劇本也可以起到提升其口碑的作用,還可以借這次機會用不同類型的喜劇片探一探電影市場的水。據相關知情人士稱,《羞羞的鐵拳》的專案啟動時間本來與《夏洛特煩惱》相差不遠,原本計畫在去年製作完成,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而開心麻花本身又有著一年推出一部影片的打算,於是剛好可以用《驢得水》補上這一空缺。

今年《羞羞的鐵拳》上映,再次令開心麻花在影視改編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大步。不同于《夏洛》當年的逆襲,《羞羞》票房大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國慶檔重頭大戲《芳華》無限期撤檔

先是馮小剛《芳華》撤檔,使得其他所有國慶檔上映的影片都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之後鄧超新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和王晶《降魔傳》也相繼改檔,原本擁擠不堪的國慶檔就只剩下《羞羞的鐵拳》《縫紉機樂隊》《英倫對決》《追龍》《空天獵》五部影片相互較量。

國慶檔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羞羞》本身的優勢還是在於“開心麻花第三部作品”的活招牌,沈騰、艾倫、馬麗等原班人馬,以及同前作一樣經歷過上百場話劇演出打磨的劇本。經過千錘百煉的劇本來進行改編,讓麻花電影作品有了最基礎的第一道品質保障。

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透露,開心麻花電影的創作模式是:在劇本改編的過程中,導演和編劇還有演員要一起進行頭腦風暴,聊出大概的故事架構,然後由編劇進行劇本創作。

此外,開心麻花內部還設有一個藝術決策委員會,由公司高管及幾位核心導演組成。從劇本大綱到舞臺劇劇本,再到電影劇本,每一個階段成果都要經由委員會成員投票決定,多數人通過之後,下一步的工作才可以繼續進行。

《羞羞的鐵拳》僅保留了原話劇劇本的40%

不光是以上這些自己人,就連粉絲也會幫忙一同創作,最後保留下來的內容等於是經過裡裡外外好幾撥人篩選過後的東西。通常一個劇本從舞臺劇改編成電影上映,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

對於拍攝工作,開心麻花也會盡力給導演自主創作權。原來是誰的舞臺劇劇本,電影也儘量由誰來拍。《夏洛特煩惱》導演閆非、彭大魔,以及《羞羞的鐵拳》導演宋陽、張吃魚都是這兩部原始劇本的作者,這裡面除了宋陽有相關經驗,其他幾位導演之前從未執導過院線影視作品,即便是這樣,開心麻花仍給了他們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支持。

張吃魚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表示,在《羞羞》的拍攝過程中,他和宋陽基本不用顧及項目資金的投入,也沒有預估過之後的票房成績,他們只需要考慮如何將自己之前的舞臺劇劇本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羞羞的鐵拳》評分有所下降

然而這裡不得不提的是,《羞羞》雖然票房比《夏洛》高出將近三分之一,評價口碑卻略有下滑。根據對部分看過兩部影片的觀眾進行的調查,出現頻率較高的評價有“故事設定不如《夏洛》更有代入感”、“某些笑點略尷尬”、“艾倫作為拳擊選手身材條件令人出戲,演技不如沈騰”等。

對於《羞羞》的主角選用艾倫而非名氣更大沈騰這一疑問,兩位導演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這樣解釋:艾倫的外形與性格更符合艾迪生這一角色,並且在原來的話劇中艾倫就是主角。到了改編電影的時候,通常還是會繼續選用原話劇的創始演員,因為他們參與了劇本和人物的創作過程,並且已經經過了上百場演出的錘煉,對人物的理解會非常準確。所以即便沈騰人氣更高,在這裡依然要做配角。

艾倫演技很棒,但“沈騰”多了一份路人緣

雖然大眾評價略有下降,但比起《夏洛》,《羞羞》也值得肯定的進步,比如轉場、佈景更具有電影感;為了更好地調動觀影氣氛特意將話劇中原本只有10分鐘的動作戲份延伸到了25分鐘;有傳聞製作成本更是提升到了7000萬。要知道,當年《夏洛》製作加宣發費用加起來也才5000萬出頭。不過對於兩部電影的預算,“麻花”團隊並未給予承認。

目前麻花正在進行的新項目是與吳君如合作開發的喜劇電影《妖妖玲》,沈騰搭檔吳君如主演,其他卡司還有嶽雲鵬、張譯、吳鎮宇、《驢得水》中的“鐵匠”阿如那等人。“麻花”團隊的喜劇實力已吸引到香港電影人前來合作。

據多家財經媒體報導:2017年7月,掛牌新三板1年半後,新三板“話劇第一股”開心麻花將進行轉板,且申請創業板獲得受理。 開心麻花擬募集7億元,主要用於3個方面,分別是戲劇項目,電影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加上這次《羞羞的鐵拳》票房助力,如果能成功上市,有了更多資本加持的開心麻花勢將走得更穩更遠,但最能決定開心麻花未來命運的依然是作品。

《羞羞》為開心麻花助了及時的一臂之力

舞臺劇和電影是開心麻花現今的兩個主要業務。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表示,舞臺劇是開心麻花的根基,公司不會因為推進電影業務從而減少舞臺劇業務,相反會儘量把舞臺劇規模做大,在保證演出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產量。目前舞臺劇業務的發展較為穩定,未來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至於電影領域,劉洪濤透露,開心麻花內部的標準是,只要劇本成熟就可以啟動電影製作。之後會保持每年一部電影的產量,能否擴大產能要看劇本是否準備充分,如果導演和劇本都能及早到位,一年拍出兩部電影也不是沒有可能。

《烏龍山伯爵》或將很快被搬上大銀幕

宋陽導演說《羞羞的鐵拳》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目前的成績,這次票房大賣多虧兩部前作為他們打下的堅實基礎。

現在來看,《羞羞的鐵拳》無疑已經成為了新的巨人,而接下來幾年裡,《烏龍山伯爵》《牢友記》等優秀話劇作品可能都將被陸續搬上大銀幕。

開心麻花下一部電影作品是否能再踩著《羞羞》的肩膀爬得更高,就要看這個正一心想要在上市之路上起飛的團隊是否能夠找回自己之前穩紮穩打、戒驕戒躁的心態,用經得起考驗的劇本來回饋那些始終堅信“開心麻花出品必屬精品”的觀眾們了。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作者:二喜 編輯:二喜

開心麻花初期作品一覽表(來自網路)

從表中可以看出,麻花每一部新作品幾乎都會有一到兩位元的明星加盟,首部作品就請來了當時因主持《快樂大本營》知名度大增的何炅、謝娜,之後又相繼請來了林依輪、周曉鷗、彭坦、柳岩、尚雯婕、瞿穎等各界明星。這些明星的加入,為“麻花”帶來了超出自身能力範圍之外的“觀眾流量”。

《想吃麻花現給你擰》何炅、謝娜造型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創辦初期,麻花就將自己的演出規模定在了大劇場的水準,每場觀眾容納人數大概在800-1000人以上,而同時期其他喜劇類話劇通常的演出場所都是在小劇場,人數大概在200人左右。

讓200人笑和讓1000人笑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觀眾人數多的情況下,麻花可以更好地通過現場的回饋來提升作品的品質,觀眾反響不高覺得不好看的段子全都會在下一場演出之前被調整,經過數百場乃至上千場的演出一路改下來,劇本早已被打磨成精品。

在創作上,為了能一直保持新鮮創意的輸出,公司不斷從全國各地的藝術院校尋找新的喜劇人才,成為開心麻花簽約編劇、導演、演員。每年舉辦免費的喜劇培訓班,再通過各種獎勵方式鼓勵藝人創作新作品,如果取得的好票房,主創也就能獲得更多的經濟回報。

開心麻花演出劇照

運營上,麻花趕在了其他話劇團隊前面開始在全國進行巡演,並開設子公司,幾年下來,憑藉良好的作品口碑在一二線城市擴寬了知名度,也積累下了扎實的粉絲基礎,從而帶動了之後影視作品的賣座程度。

據公開資料顯示,迄今為止,開心麻花已經累計推出話劇28部,音樂劇2部,兒童音樂劇4部,年度演出場次超過1000場,連年位居大劇場話劇票房排行榜第一,《牢友記》《烏龍山伯爵》《李茶的姑媽》等代表作都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圈著大批不同的粉絲。

2012年-2015年:春晚揚名

2012年春節晚會,當其春晚小品被網友戲稱為“網路段子年度總結”時,笑料層出不窮的麻花作品被襯托得極為亮眼。通過小品《今天的幸福》,全國觀眾記住了那個看起來好賤的“郝建”,也就是沈騰。除了沈騰,裡面還有一位稍微被忽略了的男演員,則是如今已經在《羞羞的鐵拳》中擔綱主角的艾倫。

猜猜郝建的毛衣多少錢

于龍年春節晚會走入大眾視線的開心麻花,在第二年的春晚舞臺上貢獻出兩個優質作品,分別是艾倫、王甯、常遠表演的《大城小事》,以及身穿vintage毛衣再度登臺的“郝建”與馬麗搭檔演出的《今天的幸福2》。

有著多年的話劇創作經驗,對小品的創作幫助頗大。之後的2014、2015、2017年麻花小品每次亮相都能帶給人們驚喜,彌補了很多觀眾在趙本山“退役”之後的心理空缺。

連續四年亮相春晚的經歷,也成了麻花從話劇小圈子走向更大受眾群的重要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對於開心麻花來說,除了通過春晚舞臺被全國觀眾知悉以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成績,他們出品的全國首部周播網路情景劇網路劇《開心麻花劇場》在樂視上線,標誌著開心麻花正式跨出了從舞臺到螢幕的第一步。

《歡樂喜劇人》劇照,看中間那副畫

連登4年春晚舞臺之後,2015年,沈騰帶領著開心麻花在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中奪得冠軍,“沈騰”這個名字早已比當年的“郝建”更加響亮,“開心麻花”也成了喜劇精品的代言詞。

走到這一天,這個團隊迎來新的轉變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5年-2017年:電影豐收

2015年是中國喜劇片大爆發的一年,同一年先後上映的主《捉妖記》《煎餅俠》《港囧》《夏洛特煩惱》《惡棍天使》和《唐人街探案》,幾部影片無論品質好壞,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反映出了國內喜劇片市場需求的旺盛。

而在這六部影片中,總票房排名第三的《夏洛特煩惱》是唯一一部沒有大牌明星加盟的影片,甚至兩位導演都是首執導筒的新人。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沈騰和馬麗這一對從春晚揚名的搭檔組合起了一定的拉動作用,但不能算作主要原因。

典型的例子是《夏洛特煩惱》大爆之後,由沈騰、馬麗主演的另一部喜劇片《一念天堂》在當年的賀歲檔上映(非“麻花”團隊作品),最終僅收穫8000多萬票房。由此看來,《夏洛》能成為黑馬,關鍵還是作品品質過硬。

跨界,跨得好之後就是光明大道,跨不好很可能就掉到溝裡去了。初涉影壇就大獲全勝的開心麻花自然屬於前者。

《夏洛》被指抄襲《佩姬蘇要出嫁》

不過,槍打出頭鳥,據多家媒體報導,《夏洛》票房大賣後,一篇題為《炸裂!<夏洛特煩惱>居然全片抄襲了<教父>導演的舊作!》的文章在網路傳播開來,文章逐幀對比了《夏洛》與科波拉《佩姬蘇要出嫁》中的雷同情節,直指《夏洛》抄襲。

隨後,開心麻花、新麗傳媒與閆非、彭大魔兩位導演先是對被指抄襲一事發表了聲明,然後又將原文作者“文白”訴至人民法院,並提出高達221萬余元的高額索賠。

今年6月28日,經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鑒定委員會對兩部電影的異同性進行鑒定之後,發表鑒定結論稱,兩部影片儘管存在相似情節,但並不構成整體性相似。對於這份鑒定報告,被告方“文白”不予認可,並向法庭申請在下一次庭審中讓鑒定人員出庭,當面接受質詢。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

話說回來,《夏洛》純靠口碑逆襲賣出14.4億的票房,著實令開心麻花大賺一筆,同時也樹立起了不俗的業界口碑。所以,第二年《驢得水》出來的時候,即便從演員到導演全換了一波名不見經傳的新人,觀眾還是買了“開心麻花第二部”這幾個字的帳。

為《驢得水》瘋狂打電話

很多觀眾看完《驢得水》之後,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從表演風格到主題深度都與《夏洛》截然不同的劇本,影片最終票房雖然僅有1.7億,但評價比後者更高。實際上,《驢得水》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麻花作品,可以說是合作開發。

據網路公開資料顯示,話劇版《驢得水》是小劇場話劇團體“至樂匯”黑色幽默三部曲的其中一部作品。但“麻花”團隊則認為,《驢得水》電影跟至樂匯沒關係,《驢得水》版權屬於導演周申和劉露,“麻花”是和這兩位導演合作的。

某位資深話劇媒體人分析,給《驢得水》打上“開心麻花第二部”的名號,無論是對至樂匯還是對開心麻花都是一個雙贏的舉措。

首先,相比於早就憑藉話劇、春晚、綜藝節目和《夏洛特煩惱》在國內知名度大開的開心麻花,至樂匯剛剛成立於2010年,演出規模為小劇場,更沒有像沈騰馬麗這樣的人氣招牌演員,在話劇圈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名氣。能借助開心麻花用《夏洛特煩惱》在電影市場積累下的粉絲基礎,對《驢得水》的票房自然起著明顯的帶動作用。

另一方面,對於開心麻花,《驢得水》優良的劇本也可以起到提升其口碑的作用,還可以借這次機會用不同類型的喜劇片探一探電影市場的水。據相關知情人士稱,《羞羞的鐵拳》的專案啟動時間本來與《夏洛特煩惱》相差不遠,原本計畫在去年製作完成,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而開心麻花本身又有著一年推出一部影片的打算,於是剛好可以用《驢得水》補上這一空缺。

今年《羞羞的鐵拳》上映,再次令開心麻花在影視改編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大步。不同于《夏洛》當年的逆襲,《羞羞》票房大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國慶檔重頭大戲《芳華》無限期撤檔

先是馮小剛《芳華》撤檔,使得其他所有國慶檔上映的影片都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之後鄧超新片《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和王晶《降魔傳》也相繼改檔,原本擁擠不堪的國慶檔就只剩下《羞羞的鐵拳》《縫紉機樂隊》《英倫對決》《追龍》《空天獵》五部影片相互較量。

國慶檔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羞羞》本身的優勢還是在於“開心麻花第三部作品”的活招牌,沈騰、艾倫、馬麗等原班人馬,以及同前作一樣經歷過上百場話劇演出打磨的劇本。經過千錘百煉的劇本來進行改編,讓麻花電影作品有了最基礎的第一道品質保障。

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透露,開心麻花電影的創作模式是:在劇本改編的過程中,導演和編劇還有演員要一起進行頭腦風暴,聊出大概的故事架構,然後由編劇進行劇本創作。

此外,開心麻花內部還設有一個藝術決策委員會,由公司高管及幾位核心導演組成。從劇本大綱到舞臺劇劇本,再到電影劇本,每一個階段成果都要經由委員會成員投票決定,多數人通過之後,下一步的工作才可以繼續進行。

《羞羞的鐵拳》僅保留了原話劇劇本的40%

不光是以上這些自己人,就連粉絲也會幫忙一同創作,最後保留下來的內容等於是經過裡裡外外好幾撥人篩選過後的東西。通常一個劇本從舞臺劇改編成電影上映,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

對於拍攝工作,開心麻花也會盡力給導演自主創作權。原來是誰的舞臺劇劇本,電影也儘量由誰來拍。《夏洛特煩惱》導演閆非、彭大魔,以及《羞羞的鐵拳》導演宋陽、張吃魚都是這兩部原始劇本的作者,這裡面除了宋陽有相關經驗,其他幾位導演之前從未執導過院線影視作品,即便是這樣,開心麻花仍給了他們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支持。

張吃魚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表示,在《羞羞》的拍攝過程中,他和宋陽基本不用顧及項目資金的投入,也沒有預估過之後的票房成績,他們只需要考慮如何將自己之前的舞臺劇劇本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羞羞的鐵拳》評分有所下降

然而這裡不得不提的是,《羞羞》雖然票房比《夏洛》高出將近三分之一,評價口碑卻略有下滑。根據對部分看過兩部影片的觀眾進行的調查,出現頻率較高的評價有“故事設定不如《夏洛》更有代入感”、“某些笑點略尷尬”、“艾倫作為拳擊選手身材條件令人出戲,演技不如沈騰”等。

對於《羞羞》的主角選用艾倫而非名氣更大沈騰這一疑問,兩位導演在接受時光網採訪時這樣解釋:艾倫的外形與性格更符合艾迪生這一角色,並且在原來的話劇中艾倫就是主角。到了改編電影的時候,通常還是會繼續選用原話劇的創始演員,因為他們參與了劇本和人物的創作過程,並且已經經過了上百場演出的錘煉,對人物的理解會非常準確。所以即便沈騰人氣更高,在這裡依然要做配角。

艾倫演技很棒,但“沈騰”多了一份路人緣

雖然大眾評價略有下降,但比起《夏洛》,《羞羞》也值得肯定的進步,比如轉場、佈景更具有電影感;為了更好地調動觀影氣氛特意將話劇中原本只有10分鐘的動作戲份延伸到了25分鐘;有傳聞製作成本更是提升到了7000萬。要知道,當年《夏洛》製作加宣發費用加起來也才5000萬出頭。不過對於兩部電影的預算,“麻花”團隊並未給予承認。

目前麻花正在進行的新項目是與吳君如合作開發的喜劇電影《妖妖玲》,沈騰搭檔吳君如主演,其他卡司還有嶽雲鵬、張譯、吳鎮宇、《驢得水》中的“鐵匠”阿如那等人。“麻花”團隊的喜劇實力已吸引到香港電影人前來合作。

據多家財經媒體報導:2017年7月,掛牌新三板1年半後,新三板“話劇第一股”開心麻花將進行轉板,且申請創業板獲得受理。 開心麻花擬募集7億元,主要用於3個方面,分別是戲劇項目,電影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加上這次《羞羞的鐵拳》票房助力,如果能成功上市,有了更多資本加持的開心麻花勢將走得更穩更遠,但最能決定開心麻花未來命運的依然是作品。

《羞羞》為開心麻花助了及時的一臂之力

舞臺劇和電影是開心麻花現今的兩個主要業務。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表示,舞臺劇是開心麻花的根基,公司不會因為推進電影業務從而減少舞臺劇業務,相反會儘量把舞臺劇規模做大,在保證演出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產量。目前舞臺劇業務的發展較為穩定,未來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至於電影領域,劉洪濤透露,開心麻花內部的標準是,只要劇本成熟就可以啟動電影製作。之後會保持每年一部電影的產量,能否擴大產能要看劇本是否準備充分,如果導演和劇本都能及早到位,一年拍出兩部電影也不是沒有可能。

《烏龍山伯爵》或將很快被搬上大銀幕

宋陽導演說《羞羞的鐵拳》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目前的成績,這次票房大賣多虧兩部前作為他們打下的堅實基礎。

現在來看,《羞羞的鐵拳》無疑已經成為了新的巨人,而接下來幾年裡,《烏龍山伯爵》《牢友記》等優秀話劇作品可能都將被陸續搬上大銀幕。

開心麻花下一部電影作品是否能再踩著《羞羞》的肩膀爬得更高,就要看這個正一心想要在上市之路上起飛的團隊是否能夠找回自己之前穩紮穩打、戒驕戒躁的心態,用經得起考驗的劇本來回饋那些始終堅信“開心麻花出品必屬精品”的觀眾們了。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作者:二喜 編輯:二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