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阿牛哥”與“阿Q”先後逝世,還有多少老藝術家正在被遺忘

【高能E蓓子】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 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轉載請後臺聯繫, 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昨天, 一個悲傷的消息傳來——

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嚴順開, 因病醫治無效, 於2017年10月16日上午8點57分在新華醫院去世, 享年80歲。

很多人不熟悉嚴順開這個名字, 但是看到他的臉可能會恍然大悟。

從藝50餘年, 嚴順開老先生創作了許多觀眾喜愛的舞臺和影視藝術形象。 很多老一輩, 一說到阿Q, 腦海裡就浮現出他的身影。

那時候是大師尚未走遠的年代, 無數文學研究巨匠坐下來對他的表演悉心指點, 甚至還有見過魯迅本人的前輩給他提出意見——

這不僅成就了一個永遠的阿Q, 嚴順開也因為滑稽為皮悲愴為骨的表演, 拿到了瑞士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金手杖獎”。

在他之後, 還沒有另一個中國演員拿到過這一獎項。

1983年, 嚴順開在第一屆春節聯合晚會上表演《阿Q的獨白》, 首次用了“小品”這個新的表演形式。

從1983年到2007年, 他頻繁出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

他的作品笑中帶淚、以情動人, 關注的多是小人物和老人。

他也曾把希望寄託在後輩身上。

當年進入上海滑稽劇團的周立波, 就是嚴順開作為招考老師拍的板——而那一年的招生比例, 是2800人中只選16人。

周立波年少成名, 驕傲不已。 嚴順開狠狠地警告了他, 說他再不收斂脾氣, 遲早要坐牢。

不出幾年, 周立波果然因為毆打岳父進了監獄。

出獄後的周立波曾嘗試轉行但效果不盡如人意,當他重返舞臺之後,嚴順開親臨第一場海派清口秀,還告誡他一定要浪子回頭。

海派清口成名後,周立波受到了春晚的邀請,嚴順開感到南派滑稽戲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回。沒想到周立波拒絕了這個邀請,此事讓嚴順開老先生頗受打擊。

而嚴順開自己,也因為身體原因再也無緣春晚。

很多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他拍攝《我的醜爹》時太過勞累所致。

72歲那年,嚴順開先生主演了《我的醜爹》。

為了讓影片更真實,諸如下海撿垃圾、在海裡跌跌撞撞走,甚至自殺時往海水中央走去之類的劇情,他都是親自完成。

要知道平日裡,他是個“河邊都不敢去”的人。

該劇殺青後,嚴順開因身體不適去醫院看病。在候診過程中,他突然中風,左半身癱瘓,這一癱就是8年。

8年之中,他的心願一直是重返舞臺。

剛剛住院的時候,他對來探望的年輕同事說,“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趕快把身體養好”——

可惜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再實現,中風嚴重的他一直臥床住院。

而上海滑稽劇團團長接受採訪表示,這其實是與師母商量的結果。

因為嚴順開無法接受自己不能動的現實,遇到同事、後輩去探望,容易情緒激動而痛哭,說他現在幫不了他們了。為此他們希望嚴老安安靜靜休養,保持現在的身體狀態。

嚴順開的夫人接受採訪時又給了另一種說法。

丈夫臥床七年無法自理,進食困難,單位的人很少看望,但他們一家不會強求。

對於網友的好意,嚴夫人表示婉拒。

如今,嚴老先生已經離我們遠去,他臨終前若有覺知,不知會如何評價自己這奉獻的一生呢?

其實,誰都希望老藝術家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但“被遺忘”似乎成了他們之中大多數的命運。

比如,你還記得“王成”這個名字嗎?

9月27日23時20分,一位與嚴老先生同樣敬業的演員——劉世龍,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87歲。

劉世龍老先生最經典的角色,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

E姐至今還記得他在影片中的那句呐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劉老先生的另一個經典角色是電影《劉三姐》中剛正不阿的——“阿牛哥”。

我至今還記得電影的結尾,劉三姐與阿牛哥江上對歌,許下白首之約——

連就連

我倆結交定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

奈何橋上等三年

如今阿牛哥已仙逝,世間還留下幾份可以“定百年”的愛情呢?

其實,“阿牛哥”劉世龍不僅是一個演員,還是一位抗戰老兵。

劉世龍1930年出生在安徽省蕭縣石台鎮新石台村一個小知識份子家庭,父親劉宗謹,母親蔣氏,兄妹一共四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世龍的父親在1938年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姐姐劉子也隨父參加革命。母親主持農村婦救會,劉世龍家還一度成為地下聯絡站。

1939年9月,劉世龍也成為宣傳隊隊員,之後他先後擔任過蕭宿銅總隊宣傳隊骨幹、二野七縱19旅宣傳隊豫皖蘇軍區文工團任戲劇隊隊長等。

1947年,劉世龍被編到7縱隊19旅56團,進軍大別山,後又被編入2野16軍48師文工團,隨軍進軍大西南。

在此期間,他曾任中隊長到瀘州一帶剿匪。

履歷實在太精彩,基本寫不下

抗戰時期,劉世龍演出過獨幕話劇《老太太覺悟》(飾小孫子)、《抓壯丁》,歌劇《小放牛》《大成參軍》等。

話劇《紅旗譜》

1951年,劉世龍被部隊保送到西南人民藝術劇院戲劇系學習,一年半以後,又被推薦到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學校學習。1953年畢業後,他被分到東影任演員,演出了多部影片。

圖為《沙家店糧站》

圖為《媽媽要我出嫁》

比如電影《鴻雁》中的李雲飛

《海上神鷹》中的楊兵

認得出旁邊這位是誰嗎?

《媽媽要我出嫁》中的劉明華

《並肩前進》中的魏小松

諸多影片裡,最著名的莫過於《英雄兒女》中的王成。

當時,為了讓自己能更加還原角色,劉世龍直接打起背包到長春郊區他原來所在部隊下連當兵,參加所有訓練。

單是拍攝王成沖過炮火硝煙的鏡頭,劉世龍就吃盡了苦頭,鬢髮眉毛都被燒去大半,受了不少傷。

在他的努力下,一個鮮活的英雄戰士成了影響幾代人的經典。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這句臺詞當年不知讓多少人熱血澎湃。

可以說,“王成”在當年就是風靡全國的超級英雄,《戰狼2》中的吳京遠沒有達到當年劉老先生的高度。

而他另一個經典角色與“王成”完全不同,那就是《劉三姐》裡的阿牛哥。

阿牛哥性格憨厚,善良正直。

在劉三姐面前,他心動不已,也傻得可愛。

與“王成”截然不同的表演讓觀眾見識到劉世龍的另一面,原來“鋼鐵戰士”也有兒女情長。

《劉三姐》這部影片也創造了歷史,轟動了整個華語世界。

邵逸夫看完《劉三姐》之後,他旗下的邵氏電影公司立馬開拍了很多山歌片&黃梅調電影。

當年火遍寶島的淩波與樂蒂版《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這部受《劉三姐》啟發而誕生的電影,也孕育了另一個震撼華人世界的巨星——

當年,年僅十歲的鄧麗君就是演唱《梁祝》中的插曲《訪英台》一舉奪冠,從而踏入歌壇的。

直到現在,“劉三姐”依舊是廣西著名的文化品牌。

這部電影也成為很多人童年的經典

在這之後,劉世龍還主演了《鎖龍湖》

《鋼鐵脊樑》等影片。

在他逝世前的十餘天,他還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終身成就獎。

因為身體抱恙,兒子含淚代替老父親領獎。

雖然那時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但他還是寫了封信感謝大家多年來的厚愛。

E姐結語:

侯寶林曾寫過一首小詩,我只記得前兩句:

演員生涯自風流,生旦淨末刻意求。

那個年代的老藝術家之所以受人景仰,皆因為他們敬畏舞臺,敬畏觀眾,“藝術”二字在心中神聖不可玷污。

嚴順開72歲高齡仍親自上陣拍跳海戲和淋雨戲,劉世龍為演好“英雄兒女”一次又一次穿過真實的硝煙炮火。

借用賈平凹的話來說,“專業精神”之於他們,就像烏雞的烏,那是“烏到了骨子裡面”。

其實,現實的貴圈關注越久,我就越懷念茨威格那“昨日的世界”。

那時候,藝術家有傲骨,有風骨,金錢可以買下一個人的才華和時間,但永遠無法讓這些敬畏藝術、珍惜羽毛的人出賣靈魂。

只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剛正一生,卻在晚年都如同“昨日的世界”一般,被失落且遺忘了。

永遠懷念。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出獄後的周立波曾嘗試轉行但效果不盡如人意,當他重返舞臺之後,嚴順開親臨第一場海派清口秀,還告誡他一定要浪子回頭。

海派清口成名後,周立波受到了春晚的邀請,嚴順開感到南派滑稽戲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回。沒想到周立波拒絕了這個邀請,此事讓嚴順開老先生頗受打擊。

而嚴順開自己,也因為身體原因再也無緣春晚。

很多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他拍攝《我的醜爹》時太過勞累所致。

72歲那年,嚴順開先生主演了《我的醜爹》。

為了讓影片更真實,諸如下海撿垃圾、在海裡跌跌撞撞走,甚至自殺時往海水中央走去之類的劇情,他都是親自完成。

要知道平日裡,他是個“河邊都不敢去”的人。

該劇殺青後,嚴順開因身體不適去醫院看病。在候診過程中,他突然中風,左半身癱瘓,這一癱就是8年。

8年之中,他的心願一直是重返舞臺。

剛剛住院的時候,他對來探望的年輕同事說,“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希望趕快把身體養好”——

可惜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再實現,中風嚴重的他一直臥床住院。

而上海滑稽劇團團長接受採訪表示,這其實是與師母商量的結果。

因為嚴順開無法接受自己不能動的現實,遇到同事、後輩去探望,容易情緒激動而痛哭,說他現在幫不了他們了。為此他們希望嚴老安安靜靜休養,保持現在的身體狀態。

嚴順開的夫人接受採訪時又給了另一種說法。

丈夫臥床七年無法自理,進食困難,單位的人很少看望,但他們一家不會強求。

對於網友的好意,嚴夫人表示婉拒。

如今,嚴老先生已經離我們遠去,他臨終前若有覺知,不知會如何評價自己這奉獻的一生呢?

其實,誰都希望老藝術家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但“被遺忘”似乎成了他們之中大多數的命運。

比如,你還記得“王成”這個名字嗎?

9月27日23時20分,一位與嚴老先生同樣敬業的演員——劉世龍,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87歲。

劉世龍老先生最經典的角色,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

E姐至今還記得他在影片中的那句呐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劉老先生的另一個經典角色是電影《劉三姐》中剛正不阿的——“阿牛哥”。

我至今還記得電影的結尾,劉三姐與阿牛哥江上對歌,許下白首之約——

連就連

我倆結交定百年

哪個九十七歲死

奈何橋上等三年

如今阿牛哥已仙逝,世間還留下幾份可以“定百年”的愛情呢?

其實,“阿牛哥”劉世龍不僅是一個演員,還是一位抗戰老兵。

劉世龍1930年出生在安徽省蕭縣石台鎮新石台村一個小知識份子家庭,父親劉宗謹,母親蔣氏,兄妹一共四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世龍的父親在1938年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姐姐劉子也隨父參加革命。母親主持農村婦救會,劉世龍家還一度成為地下聯絡站。

1939年9月,劉世龍也成為宣傳隊隊員,之後他先後擔任過蕭宿銅總隊宣傳隊骨幹、二野七縱19旅宣傳隊豫皖蘇軍區文工團任戲劇隊隊長等。

1947年,劉世龍被編到7縱隊19旅56團,進軍大別山,後又被編入2野16軍48師文工團,隨軍進軍大西南。

在此期間,他曾任中隊長到瀘州一帶剿匪。

履歷實在太精彩,基本寫不下

抗戰時期,劉世龍演出過獨幕話劇《老太太覺悟》(飾小孫子)、《抓壯丁》,歌劇《小放牛》《大成參軍》等。

話劇《紅旗譜》

1951年,劉世龍被部隊保送到西南人民藝術劇院戲劇系學習,一年半以後,又被推薦到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學校學習。1953年畢業後,他被分到東影任演員,演出了多部影片。

圖為《沙家店糧站》

圖為《媽媽要我出嫁》

比如電影《鴻雁》中的李雲飛

《海上神鷹》中的楊兵

認得出旁邊這位是誰嗎?

《媽媽要我出嫁》中的劉明華

《並肩前進》中的魏小松

諸多影片裡,最著名的莫過於《英雄兒女》中的王成。

當時,為了讓自己能更加還原角色,劉世龍直接打起背包到長春郊區他原來所在部隊下連當兵,參加所有訓練。

單是拍攝王成沖過炮火硝煙的鏡頭,劉世龍就吃盡了苦頭,鬢髮眉毛都被燒去大半,受了不少傷。

在他的努力下,一個鮮活的英雄戰士成了影響幾代人的經典。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這句臺詞當年不知讓多少人熱血澎湃。

可以說,“王成”在當年就是風靡全國的超級英雄,《戰狼2》中的吳京遠沒有達到當年劉老先生的高度。

而他另一個經典角色與“王成”完全不同,那就是《劉三姐》裡的阿牛哥。

阿牛哥性格憨厚,善良正直。

在劉三姐面前,他心動不已,也傻得可愛。

與“王成”截然不同的表演讓觀眾見識到劉世龍的另一面,原來“鋼鐵戰士”也有兒女情長。

《劉三姐》這部影片也創造了歷史,轟動了整個華語世界。

邵逸夫看完《劉三姐》之後,他旗下的邵氏電影公司立馬開拍了很多山歌片&黃梅調電影。

當年火遍寶島的淩波與樂蒂版《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這部受《劉三姐》啟發而誕生的電影,也孕育了另一個震撼華人世界的巨星——

當年,年僅十歲的鄧麗君就是演唱《梁祝》中的插曲《訪英台》一舉奪冠,從而踏入歌壇的。

直到現在,“劉三姐”依舊是廣西著名的文化品牌。

這部電影也成為很多人童年的經典

在這之後,劉世龍還主演了《鎖龍湖》

《鋼鐵脊樑》等影片。

在他逝世前的十餘天,他還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終身成就獎。

因為身體抱恙,兒子含淚代替老父親領獎。

雖然那時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但他還是寫了封信感謝大家多年來的厚愛。

E姐結語:

侯寶林曾寫過一首小詩,我只記得前兩句:

演員生涯自風流,生旦淨末刻意求。

那個年代的老藝術家之所以受人景仰,皆因為他們敬畏舞臺,敬畏觀眾,“藝術”二字在心中神聖不可玷污。

嚴順開72歲高齡仍親自上陣拍跳海戲和淋雨戲,劉世龍為演好“英雄兒女”一次又一次穿過真實的硝煙炮火。

借用賈平凹的話來說,“專業精神”之於他們,就像烏雞的烏,那是“烏到了骨子裡面”。

其實,現實的貴圈關注越久,我就越懷念茨威格那“昨日的世界”。

那時候,藝術家有傲骨,有風骨,金錢可以買下一個人的才華和時間,但永遠無法讓這些敬畏藝術、珍惜羽毛的人出賣靈魂。

只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剛正一生,卻在晚年都如同“昨日的世界”一般,被失落且遺忘了。

永遠懷念。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