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天才槍手》為什麼沒能成為第二個《摔跤吧!爸爸》?

作為泰國的年度神片, 《天才槍手》以極高的評價進駐中國, 未映先火。 初期, 業內人士都表示看好他成為年度現象級作品, 在票房體量上能與《摔跤吧!爸爸》《一條狗的使命》此類非傳統大賣引進片的類比, 預測在6-8億體量。

《天才槍手》上映雖然好評不斷, 爛番茄100%好評, IMDb8.3評分, 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4, 但是從《天才槍手》第二周的票房表現來看, 它已經失去了複製《摔跤吧!爸爸》的可能性。 本周走勢將會比普通影片稍好一些, 但已逆襲無望, 落點下調至3億左右。 不過作為一部僅需50萬美金購入的批片, 首日三千萬的票房便已讓買斷方賺個盆滿缽滿。 3-5億的票房已經是相當可觀了。

那麼, 同為高口碑的批片, 我們也不妨複盤一下:《天才槍手》為什麼沒能複製《摔跤吧!爸爸》的成功, 成為現象級爆款, 原因有三:

1、題材輻射限制

2、受眾深度局限

3、格局情懷限制

原因一:成也作弊, 敗也作弊,

校園+作弊題材輻射受眾有限

不否認《天才槍手》的出彩, 不論是在題材選擇還是敘事技巧上, 甚至是上升到社會文化層面上都精巧而有特色。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將它列入“神片”的範疇, 與《摔跤吧!爸爸》這樣大格局大情懷的影片比起來, 《天才槍手》則顯得有些薄弱。

首先, 在題材上《摔跤吧!爸爸》選擇了相對有國民度的體育競技題材, 在保證了劇情精彩的同時, 增加了熱血、煽情等情緒, 推動劇情保持高關聯性。 反觀《天才槍手》的題材有些局限, 儘管“作弊”的題材在國內很新穎, 但是成也作弊, 敗也作弊。 作弊這個題材與“摔跤”比起來, 無論在價值認同, 還是在受眾人群上, 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 在敘事技巧上與《摔跤吧!爸爸》也有較大的差異, 《摔跤吧!爸爸》是運用傳統劇情敘事, 在大環境的鋪陳與細節刻畫上, 都做到了夯實, 劇情節奏也把握的恰到好處, 手法成熟。 《天才槍手》在青春片的基礎上融入了多種類型手法, 節奏緊湊, 敘事上採用的非常規手法, 酣暢淋漓, 拍出了“大片”的既視感。

但是在劇情上則顯得有些平庸了, 正如 影評人LOOK的評價:重點是沒有設計出什麼炫目驚奇的“橋”, 來來回回就那幾招。 這也正是儘管《天才槍手》掌握了熟練的敘事策略, 但是人物、故事、橋段依然略顯平庸。 與《摔跤吧!爸爸》比起來, 《天才槍手》勝在新穎, 但是略顯單薄。

最後, 青春片的體量是有一個固定值的, 例如國產青春片, 票房體量已經在消耗下穩定在2億左右, 但是加入懷舊元素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 《天才槍手》是青春片嗎?可能我們也無法在一個類型上把他框定。 這也影響了《天才槍手》不會成為現象級爆款。

原因二:受眾群體上有著不小的局限性, 闔家歡屬性缺失, 無法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天才槍手》在映前的高口碑,

拉高了不少觀眾的觀影預期, 但影片的實質內容卻未能滿足到國內觀眾各線的觀眾, 或者說他的內容對於一部分人群是難以接受的, 這也導致了觀感上的落差, 未能像其餘東南亞地區市場那樣口碑大爆, 即使豆瓣上成功hold在8.4分, 然而更具普通觀眾代表性的貓眼上只有8.8分, 比今年的印度劇情神片《摔跤吧!爸爸》低了足足1分, 也不如西班牙懸疑神片《看不見的客人》的9.4分。 從《天才槍手》的評分不難看出, 對國內市場而言這次便真的發生了“過譽”的情況, 這與觀影水準毫無關係, 純屬各地口味不一導致出現口碑表現的差距。 口碑在一定程度上也折現出觀眾的接受度, 如此看來, 《天才槍手》在受眾群體上有著不小的局限性。

《天才槍手》用戶畫像

《天才槍手》的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弊題材只能收穫年輕群體的共鳴,變種的青春類型片加上國情差異,《天才槍手》依然是屬於小眾的狂歡。用戶畫像中同期學生觀眾最多,但是有利也有弊,作弊這種題材勢必會引起家長老師等一部分群體的抵制,缺乏闔家歡屬性。儘管品質過硬,但是依然與《摔爸》這樣的爆款還有一定的距離。

要想成為現象級爆款,靠優秀的內容和新穎的題材打動一二線城市的固定受眾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更深度的思考和闔家歡屬性將受眾擴展到三四線城市。《摔跤吧!爸爸》的票房結構相對合理,一線城市16.6%,二線城市42.4%,三線城市18.9%,四線城市22.1%,三四線城市總占比達到40%往上。

一般來說,三四線城市比例在40%-50%的票房結構相對容易實現觀影人數最大化。例如今年的票房前三,《戰狼2》53.9%:46.9%;《速度與激情8》56.7%:43.3%;《羞羞的鐵拳》59.6%:40.4%。而 《天才槍手》根據使用者畫像來看,一二線城市占比65%左右,而三四線用戶則相對較少,印證了《天才槍手》沒有沉入三四線城市的事實。

隨著影市的變化,現象級爆款是所有觀眾共同驅使的,《天才槍手》抓住了一二線城市觀眾,但因為闔家歡元素的缺失,對於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他依舊存在隔閡。《天才槍手》的錯失良機,是中國市場結構下的必然結果。

原因三:對社會的批判格局只是隔靴搔癢,沒有做真正的深刻探討

《天才槍手》立意格局上與《摔跤吧!爸爸》有相同之處,二者都是借著電影批判社會弊端,但是比較之下,也有差別。

《天才槍手》的重點還是放在了敘事策略上,吸引觀眾主要依靠的是緊張刺激的節奏,而影片中所展露的社會問題的處理都是一筆帶過,沒有延展深刻的反思。不批判教育制度,也不揭露貧富差距,就靠緊張刺激的作弊引發社會共鳴。但是,這種克制不批判,也意味著在中國無法引發更廣泛人群的共鳴,它的票房體量受限制。本可以賣6-8億的,也就限制在3-5億了。

格局限制了《天才槍手》,註定它是一個驚豔的小品,而不是《摔跤吧爸爸》這樣大格局電影。

影評人賽人如此評價到:和《摔跤吧,爸爸》一樣,有著發展中國家所特有的階級壁壘所能激發的自尊,作弊成為了與上一階層對話的工具,也只有這樣,才會有平等對話的短暫幻覺。所以,棄惡從善不是什麼良心發現,而是對命運的認從。饒是如此,這仍是一部從手法到概念都頗為僵化的電影。人情退位於巧,內心的起伏讓路給劇情的逆轉。於是,在這個不正當競爭無孔不入的世界裡,所能保持的獨善其身與前面的以惡抗惡,以牙還牙也就很難有成有效的呼應。

《摔跤吧!爸爸》最後展現的是個人通過努力打破了桎梏,挑戰了社會問題規則,引起全社會的共鳴。而《天才槍手》則是非正向的順從,這種順從說服力有限。至少,最後女主的回頭是岸不是社會弊端的合理解決,而是讓人不舒服的向命運低頭。《天才槍手》對社會的批判,只能停留在撩撥上,隔靴搔癢,做沒有真正的做到深刻,這也是為什麼《天才槍手》精彩但是還沒到封神的根本原因。

《天才槍手》用戶畫像

《天才槍手》的內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弊題材只能收穫年輕群體的共鳴,變種的青春類型片加上國情差異,《天才槍手》依然是屬於小眾的狂歡。用戶畫像中同期學生觀眾最多,但是有利也有弊,作弊這種題材勢必會引起家長老師等一部分群體的抵制,缺乏闔家歡屬性。儘管品質過硬,但是依然與《摔爸》這樣的爆款還有一定的距離。

要想成為現象級爆款,靠優秀的內容和新穎的題材打動一二線城市的固定受眾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更深度的思考和闔家歡屬性將受眾擴展到三四線城市。《摔跤吧!爸爸》的票房結構相對合理,一線城市16.6%,二線城市42.4%,三線城市18.9%,四線城市22.1%,三四線城市總占比達到40%往上。

一般來說,三四線城市比例在40%-50%的票房結構相對容易實現觀影人數最大化。例如今年的票房前三,《戰狼2》53.9%:46.9%;《速度與激情8》56.7%:43.3%;《羞羞的鐵拳》59.6%:40.4%。而 《天才槍手》根據使用者畫像來看,一二線城市占比65%左右,而三四線用戶則相對較少,印證了《天才槍手》沒有沉入三四線城市的事實。

隨著影市的變化,現象級爆款是所有觀眾共同驅使的,《天才槍手》抓住了一二線城市觀眾,但因為闔家歡元素的缺失,對於三四線城市的觀眾他依舊存在隔閡。《天才槍手》的錯失良機,是中國市場結構下的必然結果。

原因三:對社會的批判格局只是隔靴搔癢,沒有做真正的深刻探討

《天才槍手》立意格局上與《摔跤吧!爸爸》有相同之處,二者都是借著電影批判社會弊端,但是比較之下,也有差別。

《天才槍手》的重點還是放在了敘事策略上,吸引觀眾主要依靠的是緊張刺激的節奏,而影片中所展露的社會問題的處理都是一筆帶過,沒有延展深刻的反思。不批判教育制度,也不揭露貧富差距,就靠緊張刺激的作弊引發社會共鳴。但是,這種克制不批判,也意味著在中國無法引發更廣泛人群的共鳴,它的票房體量受限制。本可以賣6-8億的,也就限制在3-5億了。

格局限制了《天才槍手》,註定它是一個驚豔的小品,而不是《摔跤吧爸爸》這樣大格局電影。

影評人賽人如此評價到:和《摔跤吧,爸爸》一樣,有著發展中國家所特有的階級壁壘所能激發的自尊,作弊成為了與上一階層對話的工具,也只有這樣,才會有平等對話的短暫幻覺。所以,棄惡從善不是什麼良心發現,而是對命運的認從。饒是如此,這仍是一部從手法到概念都頗為僵化的電影。人情退位於巧,內心的起伏讓路給劇情的逆轉。於是,在這個不正當競爭無孔不入的世界裡,所能保持的獨善其身與前面的以惡抗惡,以牙還牙也就很難有成有效的呼應。

《摔跤吧!爸爸》最後展現的是個人通過努力打破了桎梏,挑戰了社會問題規則,引起全社會的共鳴。而《天才槍手》則是非正向的順從,這種順從說服力有限。至少,最後女主的回頭是岸不是社會弊端的合理解決,而是讓人不舒服的向命運低頭。《天才槍手》對社會的批判,只能停留在撩撥上,隔靴搔癢,做沒有真正的做到深刻,這也是為什麼《天才槍手》精彩但是還沒到封神的根本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