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解放軍發現漢代古墓,出土珍寶無數其中就有金縷玉衣

古墓, 指的是有史以來已經死亡的人的墳墓, 一般是指那種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的墳墓。 亦譯古塚。 特指歐洲大陸史前時期的墓地, 古墓中一般中國的比較有歷史研究價值。

1968年5月23日, 解放軍工程部隊在河北省滿城縣施工時偶然發現一座漢代大墓。 這一資訊上報中央後, 周恩來總理當即指示, 由郭沫若親自指導漢墓的發掘工作。

中國西漢、新莽和東漢時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 絕大部分是50年代以後進行的。 漢墓分佈很廣, 數量巨大, 除西藏、臺灣以外, 全國各省區都有發現。 分佈比較密集的地方是兩漢的都城和當時郡縣所在地。 據不完全統計, 已經約在萬座以上。 主要是統治階級的墓, 其中屬於諸侯王一級的有20多座, 列侯一級的約80座。 發掘的漢墓資料, 對研究漢代的社會經濟、物質文化和喪葬制度, 有重要價值。 據史書記載,

“摸金校尉”為曹操所設, 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 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 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然而,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 由於沒有當地民工和部分老百姓的全力配合, 其工作全部由當地軍隊秘密進行,

因此發掘墓地的具體細節也較為隱秘。

直到八九十年代, 這座神秘的墓才逐漸為大家所知。 原來, 這座墓的墓主人乃是漢景帝劉啟第八個兒子劉勝!

劉勝為人喜好酒色, 生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 劉勝常與同母兄趙敬肅王劉彭祖相互指責說:“兄長為王,

專門代官吏治事。 為王應當日聽音樂, 玩賞歌舞美女。 ”劉彭祖說:“中山王只管奢侈淫樂, 不輔佐天子安撫百姓, 怎能稱為藩臣!”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 劉勝去世, 終年五十三歲, 共在王位四十三年, 諡號靖, 史稱中山靖王。

由於劉勝生前追求享受, 因此死後墓地也極其奢華。 滿城漢墓有兩座墓地組成, 一是劉勝墓地;另一個是其妻竇綰墓。 兩墓南北並列, 墓道口向東, 相距約120米。 兩人墓地搜以山為陵, 依崖建墓, 是人工開鑿的山崖墓。 其規模宏大, 舉世罕見, 結構仿漢代宮殿。

其中出土的文物一萬余件, 珍貴文物4000多件。 舉世聞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銜環杯"就出土于此, 曾赴歐、亞、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倍受中外人士的高度讚譽。

金縷玉衣主要出土於中國漢代, 玉衣也稱“玉匣”、“玉柙”, 是漢代(西元前206年~西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 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 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 稱為"金縷玉衣", 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1996年,劉勝墓被國家体委航管中心指定為"全國滑翔傘培訓基地"。漢墓景區現以形成溶歷史知識、自然風光、娛樂趣味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格局。2001年3月,滿城中山漢墓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劉勝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體積2700立方米。整個墓地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和後室組成。其中前堂長約15米,寬約12米,是一個修在岩洞裡的瓦頂木結構建築,恢宏富麗,廳堂裡擺滿了銅器、鐵器、陶器、瓷器和金銀器,還有象徵侍從的陶甬和石甬,以及出行時使用的依仗等。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1996年,劉勝墓被國家体委航管中心指定為"全國滑翔傘培訓基地"。漢墓景區現以形成溶歷史知識、自然風光、娛樂趣味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格局。2001年3月,滿城中山漢墓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劉勝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體積2700立方米。整個墓地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和後室組成。其中前堂長約15米,寬約12米,是一個修在岩洞裡的瓦頂木結構建築,恢宏富麗,廳堂裡擺滿了銅器、鐵器、陶器、瓷器和金銀器,還有象徵侍從的陶甬和石甬,以及出行時使用的依仗等。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