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聯正式“收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新模式下的“雙十一”令人期待

對於前段時間剛上新聞的支付寶來說, 前天又是個大日子。

按照央行要求, 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據最新消息, 目前已經有20多家支付機構和銀行完成了網聯接入工作, 包括大家熟悉的支付寶、騰訊財付通。

面對央行這一大動作, 廣大網友也不禁感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終於要大洗牌了!

1.

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 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憑藉簡單、便捷的操作“碾壓”傳統支付方式, 但也產生了不少亂象。

由於多數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都是直接對接銀行介面, 繞過了獨立的清算機構, 這種模式存在一定漏洞, 極易造成洗錢、偷漏稅和網路詐騙等情況的發生。

雖然去年國務院也發佈過專項整治方案, 明確提出: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 客戶備付金帳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

但這一方案實施效果卻不是很明顯, 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而網聯, 即“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 只是一個中立的支付清算平臺並不直接開放支付業務。 其目的在於提高支付機構的清算效率、明晰資金流向和規避洗錢、違法偷漏稅行為和網上詐騙等市場風險。

網聯模式開啟後, 協力廠商支付公司和銀行間混亂的介面關係由“n”變“1”, 一端連接持有互聯網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 另一端對接銀行系統。

一方面有利於明晰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資金流向,

防範、打擊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平臺拓展與維護銀行管道的成本, 優化客戶體驗。

最後, 網聯收編重新劃分各大支付平臺的股權, 財付通獲得了跟支付寶平起平坐的地位, 京東也躋身第五大股東, 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平臺公平競爭, 避免話語權紛爭。

毋庸置疑, 把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納入網聯平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2.

對於監管者來說, 交易資訊的透明度提升了, 也能有效管理和保護消費者資金安全。

直聯模式下, 支付機構能在銀行開立多個帳戶, 通過機構內部流轉資金, 調整不同銀行帳戶的金額, 就能進行完整的交易。

而監管機構只能夠看到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帳戶上的資金變動, 無法有效監管支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現象。

網聯模式下, 網聯把所有的支付清算資料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行, 不但利於監管機構有效整合金融資料, 而且支付寶、財付通們將被“嚴格管制”, 每筆轉帳交易都在央行監視之下, 能有效防範借線上帳戶非法集資、洗錢事件的發生。

3.

當然,面對網聯系統,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內心喜憂參半。

➤網聯平臺的上線,是否會因為在資金支付過程中資金需要進入網聯再跳轉到銀行這一繁瑣的過程中,導致軟體反應時間變長,影響客戶支付體驗,這是支付機構們所擔憂的問題。

➤還有一些僅靠給電商平臺接通支付通道走流水賺取手續費生存的支付機構,隨著資訊日益透明化,收入也會越來越微薄。

但是,適者生存。更嚴格、規範的管理會督促支付平臺儘快優化自身服務系統。

而且網聯上線使得支付機構無須與銀行洽談合作,大大降低支付機構運營成本。這部分資金能被有效地運用在提升服務品質上,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優質支付平臺。

4.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利好是肯定的。

加強了對交易各方的約束,線上線下費率趨於統一;資訊管道更加公開透明;對於消費者來說,資金安全和用戶體驗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雙十一”在即,“網聯模式”也展開了應對高峰支付交易的聯合生產壓測,壓測峰值超過2萬TPS(每秒交易數量),網聯和直連管道混合壓測峰值超過3.5萬TPS。

雖然遠低於去年“雙十一”支付寶實現的12萬筆/秒的支付峰值,但易觀智庫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介面新聞表示▼

“由於今年雙十一網聯應對的只是支付機構的部分切量,還有部分支付量仍然通過支付寶和財付通走原有支付管道,經過此次壓力測試,應該說網聯現在的技術肯定能扛住(雙十一的支付量),沒問題。”

無論如何,“網聯模式”還是讓人十分期待的,希望今年的“雙十一”在網聯新模式下能夠變得更加順暢、安全。

3.

當然,面對網聯系統,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內心喜憂參半。

➤網聯平臺的上線,是否會因為在資金支付過程中資金需要進入網聯再跳轉到銀行這一繁瑣的過程中,導致軟體反應時間變長,影響客戶支付體驗,這是支付機構們所擔憂的問題。

➤還有一些僅靠給電商平臺接通支付通道走流水賺取手續費生存的支付機構,隨著資訊日益透明化,收入也會越來越微薄。

但是,適者生存。更嚴格、規範的管理會督促支付平臺儘快優化自身服務系統。

而且網聯上線使得支付機構無須與銀行洽談合作,大大降低支付機構運營成本。這部分資金能被有效地運用在提升服務品質上,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優質支付平臺。

4.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利好是肯定的。

加強了對交易各方的約束,線上線下費率趨於統一;資訊管道更加公開透明;對於消費者來說,資金安全和用戶體驗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雙十一”在即,“網聯模式”也展開了應對高峰支付交易的聯合生產壓測,壓測峰值超過2萬TPS(每秒交易數量),網聯和直連管道混合壓測峰值超過3.5萬TPS。

雖然遠低於去年“雙十一”支付寶實現的12萬筆/秒的支付峰值,但易觀智庫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介面新聞表示▼

“由於今年雙十一網聯應對的只是支付機構的部分切量,還有部分支付量仍然通過支付寶和財付通走原有支付管道,經過此次壓力測試,應該說網聯現在的技術肯定能扛住(雙十一的支付量),沒問題。”

無論如何,“網聯模式”還是讓人十分期待的,希望今年的“雙十一”在網聯新模式下能夠變得更加順暢、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