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小夥帶父親跑馬拉松

四川文理學院小夥帶父親跑馬拉松

從古到今, 關於愛情、親情、友情的歌頌從不缺乏, 描寫父子感情的作品也總能從心底打動人心。 朱自清的《背影》、劉燁主演的《那山那人那狗》, 以及前段時間火爆螢屏的《摔跤吧, 爸爸》, 都散發著溫暖, 引起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鳴。

四川文理學院小夥王浪, 因國慶期間從達州跑步9個小時回家過中秋意外走紅網路。 前不久, 他又帶著50多歲的父親王斌——一位地道的莊稼漢, 兩人近日一起參加了廣安紅色半程馬拉松比賽, 讓人刮目相看。

每個人都是父親的傳承, 父子從來都是從依賴、崇拜到疏遠, 至於文學作品所描述的父親和孩子共同成長後的融洽畫面, 這一步, 很多父子可能需要一輩子來完成。 而王斌父子, 用了整整十年。

王浪的童年很普通, 和大多數農村小朋友一樣, 從小和弟弟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2003年, 王浪的爺爺、奶奶和外婆相繼去世,

其在外打工的父親王斌和妻子從外省回到了大竹老家。 那個時候, 王浪還不滿6歲, 眼前的父親, 對他來說, 無比的陌生。 但多年後, 父與子一起參加馬拉松, 也就是從那一天拉開的序幕。

談起父親, 王浪靦腆地笑了笑說, 父親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默寡言和愛好跑步。 “他總是板著面孔, 話語不多, 十分嚴厲。 小時候, 我在他面前做任何事都是小心翼翼, 生怕出錯。 ”王浪回憶, 那個時候, 每天天不亮, 父親就起床了, 然後沿著村子的小路跑步, 當時很多村民都覺得稀奇, 但父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天天堅持, 漸漸的, 鄉親們對父親跑步一事由好奇轉為了佩服。

“父親告訴我, 他是1982年開始跑步的, 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

然後想去當兵, 但是爺爺奶奶一直不讓他參軍, 這是父親一輩子的遺憾。 ”王浪說, 後來他高考填報志願選擇田徑專業時, 父親雖然希望他讀其他專業, 但卻並沒有反對, 還表示支持, 這讓他很感動。

2016年, 王浪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了四川文理學院,

2017年代表四川文理學院參加了四川省大學生運動會5000米決賽, 取得第八名的好成績。 今年國慶, 他更是通過跑步回家的方式意外爆紅網路。

在王斌堅持跑步的那些年, 他通過收音機、電視機等瞭解到馬拉松運動, 那個時候, 他就有一個夢想——有一天, 自己也能在馬拉松的賽道上跑步。 但那僅僅只是一個夢想, 他從來沒有想過會變成現實。

只要堅持, 就會有結果, 雖然也許結果會來得比較晚。 “爸爸, 我們一起去跑馬拉松吧。 ”今年3月, 王浪為父親報名參加馬拉松。 當站上賽道的那一刻, 兩父子相擁而泣。

同場競技

今年3月, 王斌父子在都江堰雙遺馬拉松賽道上同場競技, 兩人都十分開心。 10月15日, 王斌父子再一次出現在廣安紅色馬拉松賽道上,

兩人奮勇爭先的狀態, 給其他參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並受到新華社等媒體的關注。 談到與父親一起參賽, 王浪用簡潔但飽含愛意的一句話做了概括, 即是——你陪我長大, 我陪你一直跑到老!

2017年王斌父子同場競技半程馬拉松的成績:

2017年3月19日 都江堰雙遺馬拉松 王斌:1:46:28 王浪:1:29:52(第37名)

2017年10月15日 廣安紅色馬拉松 王斌:1:36:54 王浪:1:23:56(第9名)

其實,跑步不僅僅是距離上的累積,而是在跑步中我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放下、學會了戰勝自我和敬畏自然。在跑步這項孤獨的運動中,我們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孤獨。有人在跑步中收穫了健康的體魄,有人在跑步中認識了自己,有人在跑步中體會了人生的意義,有人在跑步中收穫了愛情,有人更是在跑步中完成了父子關係的融冰。所以,開始跑步只是一小步,堅持下來,就是一大步。

其實,跑步不僅僅是距離上的累積,而是在跑步中我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放下、學會了戰勝自我和敬畏自然。在跑步這項孤獨的運動中,我們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孤獨。有人在跑步中收穫了健康的體魄,有人在跑步中認識了自己,有人在跑步中體會了人生的意義,有人在跑步中收穫了愛情,有人更是在跑步中完成了父子關係的融冰。所以,開始跑步只是一小步,堅持下來,就是一大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