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代粉彩“百花不落地”瓷板上海百年古園亮相

清代乾隆年間景德鎮燒造的粉彩瓷器——“百花不落地”瓷板, 器身滿飾各色花朵, 如百花堆聚。 孫佳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日電 清代乾隆年間景德鎮燒造的粉彩瓷器——“百花不落地”瓷板2日起首度亮相上海百年園林——古猗園。

罕見的古代珍貴藝術品一經亮相即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

“百花不落地”瓷板器身滿飾各色花朵, 如百花堆聚, 該瓷板器畫面繁密細緻、五彩繽紛。 圖案以牡丹為主題, 周圍繪有菊花、茶花、牽牛花、蓮花、玫瑰花、百合、月季、荷花、桃花等各色花卉, 並畫有精細輔紋, 畫面覆蓋整塊瓷板器。 園內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 精美的圖案寓意“百花呈瑞, 盛世升平”。 據悉, 整個瓷板器畫面追求富麗繁縟之美, 整體紋飾看似繁縟, 實則章法構圖有跡可循, 極盡工巧之能事。

“百花不落地”瓷板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種創新表現手法, 最早出現在清代乾隆時期。 乾隆時期是清代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

景德鎮禦窯廠薈萃了眾多名師巧匠, “百花不落地”瓷板就在這個時期誕生。

據透露, “百花不落地”瓷板來自于南翔鎮人陳少芸先生的捐贈。 陳少芸歷任滬甯、滬杭甬兩路煙草管理局專員、上海圖書館顧問等職。 陳少芸將珍藏多年的“百花不落地”瓷板和紅木桌贈予古猗園。

整個瓷板器畫面追求富麗繁縟之美, 整體紋飾看似繁縟, 實則章法構圖有跡可循, 極盡工巧之能事。 孫佳 攝

據介紹, 該瓷板的繪製過程相當複雜, 工藝師們先用生料在素瓷面上勾勒名花異卉, 而後繪畫少量枝蔓串連起來。 在給花卉填色之前, 工藝師先用鍋灰打底, 後填色, 再洗染大花頭明暗, 小花頭則用粉彩平塗之;最後, 在空白處填底色, 有黑、黃、紅、藍、綠等色地襯托花卉紋樣, 黑白兩色最常見, 白為豔, 黑為貴。 據《乾隆內務府紀事》中記載, 這種圖案的器物為賞花時所用, 有“萬花獻瑞”之吉意, 。

據瞭解, 該瓷板燒造工藝極難, 燒制時須有經驗豐富的工匠, 控制窯爐溫度和時間必須恰到好處,

才能使瓷板既不變形又不開裂, 因此成品率極低、成本極高。 該件“百花不落地”瓷板鑲嵌在紅木桌子上, 200多年來保存完整、世所罕見。

古猗園方面透露, “百花不落地”瓷板將在清明小長假期間持續展出。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