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競相開花的金融科技何時結果?CB-Insights這樣說

文 | 七月的MiuMiu

2017年剛過沒兩月, 互金行業便早早跨進了“百家爭鳴”的戰局。 “馬太效應”、“巨頭天下”等說法, 揭示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而金融科技(Fintech), 也順理成章地成了被不斷提起的“洋氣詞兒”。

在經歷過2016年的波折後, 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將“金融科技(Fintech)”作為新的標籤, 其中不乏BAT這樣的巨頭企業。

從“金融交易的網路管道”到“Fintech”的加速轉換, 不僅折射出了行業對技術改變金融的更多期待;同時也將另一個問題留給了我們:面對被頻頻寵倖的晉升之路, Fintech是否真能守好它的膝下江山呢?

1

井噴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數

CB-Insights發佈了一份名為“THE GLOBAL FINTECH REPORT:2016 IN REVIEW”的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 對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資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報告指出, 2016年全球Fintech行業共吸引了127億美元的投資總數, 第一季度完成49.3億美元的投資交易額。 而其中, 中國國內金融科技企業所獲得的投資筆數達到46筆,

占全球份額的5.5%;獲得投資總額接近46億美元, 占全球份額的36%。 這兩項數字與去年相比, 都得到了明顯的增長。 另值一提的是, 2016年間亞洲地區所獲得投資數額最大的10家公司全部來自中國, 包括京東金融、51信用卡、HNA在內的Fintech企業, 皆位列其中。

雖然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吸金”速度令人驚訝, 不過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投融資雙向能力卻更讓人咋舌。

在最新發佈的《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中》, 零壹財經公佈了這樣一組資料: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共504筆, 累計融資金額達1135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金融科技投融資就占到281筆, 總額為875億元。 而在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中, 共有18家平臺在2016年獲得至少兩輪融資, 除了兩家美國公司外, 其餘16家均為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覆蓋了包括網貸(5)、 理財(5)、保險科技(4)、眾籌(2)及消費金融(2)五種。

這組雙向統計資料讓我們看清了過去一年井噴式發展的金融科技, 而這也引發了國內巨頭的“搶灘逐鹿”。

01

2

巨頭們的大動作

2月24日, 百度正式公佈了2016年Q4財報。 在這一期財報中,

金融業務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 在百度CFO李昕晢看來, AI技術在金融領域研發和應用, 會成為百度未來一年的重要方向之一。

雖然在過去幾年中, 百度利用自身的流量優勢, 通過消費分期、現金貸、信用支付、個人財富管理等產品完成了金融使用者體系的建立, 但將戰略重心轉向人工智慧領域, 顯然為了得到更多的細分場景。

根據百度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 過去一年租房、家裝、教育信貸等領域的增長已達到了45%-75%, 這些多元化的C端金融場景, 幫助百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每一個分場景進行了深耕。 公開材料也證明, 百度已將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運用在了身份認證、風控、智慧投顧、量化投資、智慧獲客等技術領域,

這些技術應用為百度在C端客戶之外吸引了更多的B端客戶。

而對於手握支付寶的阿裡和螞蟻金服來說, 龐大的淘寶用戶池也在為支付寶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新用戶。 Questmobile資料顯示, 單單2016年12月一月, 不僅手機淘寶擁有4.3億月活躍用戶, 支付寶也在移動端實現了61%的同比增長。 而基於國內的穩固地位, 阿裡和螞蟻金服在過去2年中逐漸將重心放在海外, 並依靠2年7筆投資構建起了一個屬於螞蟻金服的海外帝國版圖。

8.8億美元的估值並購全球第二大匯款服務公司MoneyGram、通過旗下基金投資了菲律賓支付平臺mynt等舉動, 讓阿裡實現了全球70個國家10萬零售商戶及10萬線下商戶的接入, 同時覆蓋了出境遊主要的餐飲、超市、免稅店、主題公園等場景。

BAT的舉動不斷地給市場打著強心劑,而另一個疑問也逐漸擺在它們的面前——在最終要抵達的B端或/和C端領域面前,市場又是否一樣的欣欣向榮呢?

3 金融科技的使命召喚

越來越多的企業熱衷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籤,那麼與“互聯網金融”相比,“金融科技”的“高明點”究竟在哪兒呢?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認為:“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兩者間並無根本差別。金融的最終本質依然是風險控制,只不過金融科技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用技術創新產生更好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並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產生影響。”

在羅所長看來,金融科技承擔的更多是過程上的改變,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使用者來講,這些改變的最終結果都將指向一個方向,就是我們是否提供了具有意義的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管道。而在這點上,我們所熟知的“智慧定投”可以作為一個最好的剖析範例。

2016年,智慧定投業務在中國遍地開花,其中不乏投米RA、璿璣以及招商的“摩羯智投”等明星產品。不過,相對於戰術上的高舉高打,智慧定投在戰略上仍然面臨著需要下潛的路。

1)抱疑的投資人

智能投顧平臺奉行的策略是“被動投資哲學”。極客資本論曾撰文指出:“智慧投顧在美國,並不是需要跑贏市場的黑科技,更多是降低和規避不必要的成本。”所以智慧投顧產品本質價值在於通過更全面和智慧的全資產匹配,給用戶一個更科學化、高效化的理財投資配置體系。它突出了“長期性”、“風險分擔”和“組合優勢”這三個關鍵字的存在。而在這點上,卻與中國投資者的認知大相徑庭。

中國散戶習慣於自己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即使不直接參與,也更傾向於委託或者投資於通過人(比如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因為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能否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一份來自《基金投資者情況調查分析報告》中也發現,國內個人投資者持有單檔基金的平均時間長於3年的,僅占33%;而A股換手率遠高於全球其它國家股票市場。

顯然,中國本土用戶在主動遮罩智慧投顧這種追求穩定的投資方式。那麼在產品層面,智慧投顧的元祖市場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2)貧瘠的資產市場

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著名的智慧投顧公司,通過極度小額分散的方式,將客戶的資金投向美國ETF市場,以此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這是智慧投顧最具優勢的操作,也是眾多國內平臺模仿的模式。但受限於市場,這種複製的結果卻並不理想。

一方面,由於不能直接募集資金,一些平臺需引導用戶通過開立美股帳戶實現海外ETF投資,且難以繞開個人帳戶每年5萬元換匯額度的限制。而以國內公募基金為投資標的機構,為實現跨市場資產配置,則需要捨棄便利性、低交易成本等優勢。另外,中國ETF的市場數量也是一個繞不過的硬傷。單單2015年一年,美國ETF的市場總規模已超2億美元,產品數量達1549支。而截至2016年7月,中國卻僅有130只可交易的ETF,不僅可分散的風險相當有限,在整個投資維度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

貧瘠的市場,讓最終投資效果的呈現出現了缺陷,但來自產品的缺憾卻更讓更多運營者覺得無奈。

3)無奈的產品人

依據國外的技術架構來看,完整的智慧投顧體系,應當具備客戶IPS及風險效用方程、資本市場預期模型、組合構建及優化三大戰略性資產配置核心模組。但國內一般的智慧投顧平臺,常常根據簡單的客戶風險問卷,就把人群劃分成幾類讓其對號入座。

“最能體現智慧投顧價值的在於IPS。但在人工智慧尚未達到自然語言交流的水準前,我們很難通過一個冗長的IPS問卷來構建客戶的RRTTLLU,並識別其存在的行為金融偏差並加以糾正,這就難以達到個性化定制的期望。”某智能投顧平臺CTO表示。

所以這種“最優解”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包裝成了一個簡單的“打包產品”。

除了技術以外,擺在產品人面前的還有一個流量問題。Finametrica和Morningstar 報告共同顯示,智慧諮詢公司常常須花費1800至5000人民幣才能獲取一個新客戶。而假使客戶每個月僅支付500人民幣的諮詢費,公司則需要一年時間才能收回這些成本。“雖然自然流量的挖掘需要一個相對久的時間,但由於投資人認知、市場環境和產品技術的制約,智慧投顧公司的流量來源將仍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某運營人員表示。

投資環境、技術和流量瓶頸,不僅是擺在國內智慧投顧公司面前的阻礙,也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急需攻克的難關。金融科技的運營者深知,與那些來自各機構報告中的璀璨數字不同的是,如果不能讓懸而未決的各項要素落地,那麼金融科技仍將面對一個“光有雷卻不落雨”的概念化困局。

綜上所述,2016年,金融科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爭豔局面,但同樣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金融科技的本土化,更是擺在國內從業者面前的難題。金融科技要真正結出豐碩的果實,有賴於外部環境的滋養,也需要時間的催化。

BAT的舉動不斷地給市場打著強心劑,而另一個疑問也逐漸擺在它們的面前——在最終要抵達的B端或/和C端領域面前,市場又是否一樣的欣欣向榮呢?

3 金融科技的使命召喚

越來越多的企業熱衷貼上“金融科技”的標籤,那麼與“互聯網金融”相比,“金融科技”的“高明點”究竟在哪兒呢?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認為:“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兩者間並無根本差別。金融的最終本質依然是風險控制,只不過金融科技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用技術創新產生更好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並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產生影響。”

在羅所長看來,金融科技承擔的更多是過程上的改變,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使用者來講,這些改變的最終結果都將指向一個方向,就是我們是否提供了具有意義的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管道。而在這點上,我們所熟知的“智慧定投”可以作為一個最好的剖析範例。

2016年,智慧定投業務在中國遍地開花,其中不乏投米RA、璿璣以及招商的“摩羯智投”等明星產品。不過,相對於戰術上的高舉高打,智慧定投在戰略上仍然面臨著需要下潛的路。

1)抱疑的投資人

智能投顧平臺奉行的策略是“被動投資哲學”。極客資本論曾撰文指出:“智慧投顧在美國,並不是需要跑贏市場的黑科技,更多是降低和規避不必要的成本。”所以智慧投顧產品本質價值在於通過更全面和智慧的全資產匹配,給用戶一個更科學化、高效化的理財投資配置體系。它突出了“長期性”、“風險分擔”和“組合優勢”這三個關鍵字的存在。而在這點上,卻與中國投資者的認知大相徑庭。

中國散戶習慣於自己參與資本市場投資,即使不直接參與,也更傾向於委託或者投資於通過人(比如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因為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能否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一份來自《基金投資者情況調查分析報告》中也發現,國內個人投資者持有單檔基金的平均時間長於3年的,僅占33%;而A股換手率遠高於全球其它國家股票市場。

顯然,中國本土用戶在主動遮罩智慧投顧這種追求穩定的投資方式。那麼在產品層面,智慧投顧的元祖市場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2)貧瘠的資產市場

Wealthfront、Betterment、Future Advisor等著名的智慧投顧公司,通過極度小額分散的方式,將客戶的資金投向美國ETF市場,以此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這是智慧投顧最具優勢的操作,也是眾多國內平臺模仿的模式。但受限於市場,這種複製的結果卻並不理想。

一方面,由於不能直接募集資金,一些平臺需引導用戶通過開立美股帳戶實現海外ETF投資,且難以繞開個人帳戶每年5萬元換匯額度的限制。而以國內公募基金為投資標的機構,為實現跨市場資產配置,則需要捨棄便利性、低交易成本等優勢。另外,中國ETF的市場數量也是一個繞不過的硬傷。單單2015年一年,美國ETF的市場總規模已超2億美元,產品數量達1549支。而截至2016年7月,中國卻僅有130只可交易的ETF,不僅可分散的風險相當有限,在整個投資維度上都打了大大的折扣。

貧瘠的市場,讓最終投資效果的呈現出現了缺陷,但來自產品的缺憾卻更讓更多運營者覺得無奈。

3)無奈的產品人

依據國外的技術架構來看,完整的智慧投顧體系,應當具備客戶IPS及風險效用方程、資本市場預期模型、組合構建及優化三大戰略性資產配置核心模組。但國內一般的智慧投顧平臺,常常根據簡單的客戶風險問卷,就把人群劃分成幾類讓其對號入座。

“最能體現智慧投顧價值的在於IPS。但在人工智慧尚未達到自然語言交流的水準前,我們很難通過一個冗長的IPS問卷來構建客戶的RRTTLLU,並識別其存在的行為金融偏差並加以糾正,這就難以達到個性化定制的期望。”某智能投顧平臺CTO表示。

所以這種“最優解”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包裝成了一個簡單的“打包產品”。

除了技術以外,擺在產品人面前的還有一個流量問題。Finametrica和Morningstar 報告共同顯示,智慧諮詢公司常常須花費1800至5000人民幣才能獲取一個新客戶。而假使客戶每個月僅支付500人民幣的諮詢費,公司則需要一年時間才能收回這些成本。“雖然自然流量的挖掘需要一個相對久的時間,但由於投資人認知、市場環境和產品技術的制約,智慧投顧公司的流量來源將仍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某運營人員表示。

投資環境、技術和流量瓶頸,不僅是擺在國內智慧投顧公司面前的阻礙,也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急需攻克的難關。金融科技的運營者深知,與那些來自各機構報告中的璀璨數字不同的是,如果不能讓懸而未決的各項要素落地,那麼金融科技仍將面對一個“光有雷卻不落雨”的概念化困局。

綜上所述,2016年,金融科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爭豔局面,但同樣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金融科技的本土化,更是擺在國內從業者面前的難題。金融科技要真正結出豐碩的果實,有賴於外部環境的滋養,也需要時間的催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