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系列之證券:投行確實很掙錢,運營模式卻簡單

什麼是投行?

一般意義上的銀行(商業銀行)是經營間接融資業務的, 通過儲戶存款與企業貸款之間的利息差距賺取利潤;而投資銀行卻是經營直接融資業務的, 一般來說, 它既不接受存款也不發放貸款, 既不投資, 也不是銀行, 而是為企業提供股票發行、債券發行或公司重組等業務, 從中抽取傭金;此外, 現代的投資銀行還向投資者提供證券經紀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 並運用自有資本, 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或投機交易。

在美國, 經營以上業務的金融機構一般稱為投資銀行, 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稱為證券公司,

在歐洲稱為商人銀行。 下面我們用更淺顯易懂的語言講一講:證券公司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證券公司是仲介

證券公司沒有信貸模式, 它走的是股權模式和債權模式, 具有一定的仲介職能。 也就是說如果融資企業還不上錢, 作為仲介公司的證券公司是不承擔任何風險的, 還不上錢是企業的問題, 投資人把錢投給了企業, 你只能找企業說理去, 跟我沒關係。 你別管我當時給你拉這筆錢的時候, 說得多天花亂墜, 說這個企業多好, 事到臨頭你是找不著我的, 因為合同是你和人家簽的, 這是本質區別。

商業銀行不一樣, 你把錢存到銀行, 將來如果企業還不上錢, 你可以找銀行說理, 你可以找銀行打官司。

但證券公司以及各種各樣的資產管理公司, 一旦出現金融風險你是找不著他們的, 說白了, 這些金融公司就是承擔一個金融仲介的職能。

如果投資人想把錢給證券公司, 可以以什麼方式給呢?

這個麼, 可以以債券的方式, 也可以以股權的方式給,

但本質證券公司最關心的還是傭金。

股權方式怎麼整呢?證券公司幫助企業上市, 幫助企業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 即首次公開發行(IPO)。 對於上市企業, 就是用出讓股權的方式, 從個人客戶手中拿錢。 個人客戶把錢付給了IPO的企業, 換取了上市公司的股票, 成為了股東, 期望價格上漲。

證券公司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 一方面輔導企業上市, 説明企業規範它的公司結構、歷史沿革、財務治理等, 另一方面, 證券公司會向廣大的投資人推介。 投資人會看這家企業大概是什麼情況, 哪家券商承銷發行的, 從券商那裡拿來相關的資料, 投資人自己會研究一下再決定投不投。 譬如:這家企業是賣油條的, 油條這兩年一直賣得不錯, 未來預期油條市場會有更快的增長,

不錯, 讀了券商的報告之後, 還覺得不錯, 於是我一興奮, 就把錢投給了這個企業。 當然, 證券公司要收取與投/融資規模相應的傭金, 這就是一種通過股權投資收取傭金的方式。

發債也是證券公司常用的方式

有時候企業並不想上市, 上市之後他的股權就被稀釋了, 這企業就不是他的了, 有可能變成隔壁老王的了, 他就不爽。 他就想, 能不能借錢, 這樣, 他的所有權並不轉移, 只是在使用權上, 向別人借了一筆錢。

這時證券公司就會對他說, 那你可以發債, 我用債權模式, 幫你從債券市場上籌到一筆錢。 說白了證券公司還是做那麼幾件事情, 只不過形式變得不一樣了, 還是會幫企業梳理一下自己的情況,

並幫企業確定下債券的發行規模、發行價格, 然後把它介紹給廣大投資人。 投資人一看, 這家企業想借錢, 是以債券的形式借錢。 行, 讓我看看, 我看看這個企業運營得怎麼樣, 企業定什麼價格, 借錢給多少利息, 投資人自己盤算一下, 覺得可以, OK, 我把錢借給你, 是以債券的方式借給你。 這時證券公司又承擔了一個用債權模式融資的職能。 當然, 最後還是得收一個傭金的。

證券公司也會通過並購幫企業融資

除了股權、債權兩種方式之外, 證券公司還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幫企業融資, 譬如並購。 並購指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家企業收購另一家企業, 某一家企業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 可能經營不善也可能是想要借殼上市, 想通過其它的方式把企業賣掉,公司也不會向廣大的公開投資者發行,而是賣給了另一家企業。另一家企業可能會發行股票,發行股票之後,在股票市場上圈了一筆錢來收購這家企業,也是有可能的。

並購相對比較複雜,不同的證券機構、不同的券商裡並購的部門叫法也不同,有的叫並購部,有的叫購並部,有的高大上點叫M&A。並購其實也只是幫助企業完成融資的一種方法,被收購的企業自然而然收到了一筆錢,也就算拿到融資了。

投資人怎麼才能看懂券商出的報告

投資人可以通過這麼幾種方式去瞭解券商發佈的報告:一種是研究所,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就是賣方的行研(行業研究),賣方的行研一方面分析目前市場上的行業情況,向基金公司去賣這個報告,告訴你說“隔壁老王總,我發現一隻公司股票不錯,具體原因是第一、第二、第三等”。基金經理一看,可以,確實不錯,那我就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基金經理買這股票,背後實際上就是基金的廣大投資人投這支股票。

有的時候,在IPO時,企業也會“借機”找研究所的人幫著“吹捧”一下,向廣大的股民介紹一下,為什麼推薦的這家IPO公司,股價在上市後能會上漲,未來預期利潤會蓬勃增長。通常,投資人一看券商的報告標題就有投資的衝動,作為其他業務的流量入口,研究所在證券行業裡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

當然,研究報告也被一些投資人研究出了套路(下文摘自互聯網),比如:

1.“正如我們此前的預期” - 適用於任何一篇分析文章的開頭,暗示對方自己此前的分析是正確的,並讓讀者能夠重視本文的觀點。

2.“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 - 說明此前的預測是錯的,但好在錯的不是特別離譜,大約誤差20%-30%之間吧。

3.“略超預期” - 說明此前的預測大錯特錯,誤差估計在50%-100%之間吧。

4.“大幅超過預期” - 完全算錯了,你最好忘了我之前說的是什麼,我們進入下一個話題。

5.“尚待確認,有待證實,靜待公佈” -我們覺得這可能沒戲了,但是我們不好意思直接告訴你,就讓你等等吧。

6.“且待證實” -我們覺得沒戲了,但又怕它突然有戲了,所以很糾結。

7.“XX可期” -我們覺得很有戲,但又怕它突然沒戲了,所以不能說的太滿。

8.“拐點” -理論上是指趨勢反轉的那個點。目前為止,沒有人猜對過拐點。人們只能事後從圖形上才能觀察到它的存在。每個分析師都以能抓到 “拐點”為榮。

9.“短期來看,長期來看” -如果你想告訴別人兩個完全相反的預測,那麼就應該套用這個句式。

10.“上升趨勢得到了有效確認” -我們已經踏空很久了,現在終於準備空翻多,希望還能撈到一點。

11.“下跌趨勢進一步強化” -我們已經套牢了,現在終於下狠心準備割肉,希望還能保住一點。

12.“下跌就是買入良機” -原本我認為這個股會漲的,沒想到推薦之後就一直在跌,沒辦法,越跌越補吧,希望能攤平成本。

13.“股價凸顯估值優勢” -我們推薦的股已經跌得就剩褲衩了,到底幾倍市盈率才是個底啊??!!

14.“XX值得關注” -吃不准會漲還是會跌,反正不管漲跌,值得關注都是沒錯的吧。

15.“強烈推薦”-不管最後漲不漲,我是真的建議你買入。

16.“風險提示” -如果最後發現我說錯了,你也別怪我沒給你風險提示。

證券公司的“資管”業務

證券公司還有一種業務叫“資管”(資產管理),資管是什麼概念呢?如果說研究所是吸引別人拿錢去進行投資,那麼資管就是證券公司拿自己的錢進行投資。證券公司自己也有利潤啊,有了利潤之後,這個利潤可以發工資,當然也可以自己再賺點錢,既然我有這麼好的研究團隊,為什麼不自己研究研究呢?所以證券公司會用資管部的模式自己運作自己手裡的這筆錢。資管也是證券公司比較重要的功能。

經紀業務就是收交易傭金

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簡單明瞭:早期的時候,普通老百姓想買股票,就可能要去股票交易大廳,有一個專門的證券營業所。在大廳裡會看到一個大螢幕,大螢幕即時更新股票價格資訊,買、賣,今天出了幾手,漲停、跌停都是在這個大盤上。

現在大家在電腦上、手機上都可以直接下單去炒股票。當時很多人要跑到營業所炒股。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你都要進行股票交易,交易股票的過程中會產生交易傭金,經紀業務就是收交易傭金的。

當然出現了互聯網這位元券商之後,交易傭金大幅下降了,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就是這麼簡單,它的收益就是交易傭金。

上面說的是整個證券公司的基本架構。如果我們非要在金融市場上找出兩家標誌性的機構類型的話,那我們認為銀行和證券公司是花樣比較多、形式比較複雜、機構比較龐大的兩種類型。雖然證券公司的資金規模不是很龐大,但它的專業性比較強,各種各樣的業務也比較多。如果說銀行是金融市場金字塔的底座,那麼證券公司就是金字塔塔尖上的明珠。

“投行”確實很掙錢

很多想進金融行業的人都是奔著投行去的,都聽說投行特別有錢,一年賺好幾十萬、上百萬。“投行”實際上說的就是證券公司裡的IPO部門,是證券公司裡的一種業務類型。證券公司的員工收入一般都是比較高的。

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證券公司的業務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業務種類也會越來越多。如果到券商裡去工作,絕對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只不過,在券商,很多人追求的可能更多的是利益,畢竟薪資高麼。

和銀行比,銀行大而不倒,在銀行工作不用擔心吃不上飯。可是,證券公司就不是這樣了。很有可能在某一天,證券公司的業務突然就萎縮了,某一天又突然蓬勃發展了,在劇烈波動的過程中,你有可能大撈一筆,也有可能被裁員。看市場的“天”吃飯,金融民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想通過其它的方式把企業賣掉,公司也不會向廣大的公開投資者發行,而是賣給了另一家企業。另一家企業可能會發行股票,發行股票之後,在股票市場上圈了一筆錢來收購這家企業,也是有可能的。

並購相對比較複雜,不同的證券機構、不同的券商裡並購的部門叫法也不同,有的叫並購部,有的叫購並部,有的高大上點叫M&A。並購其實也只是幫助企業完成融資的一種方法,被收購的企業自然而然收到了一筆錢,也就算拿到融資了。

投資人怎麼才能看懂券商出的報告

投資人可以通過這麼幾種方式去瞭解券商發佈的報告:一種是研究所,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就是賣方的行研(行業研究),賣方的行研一方面分析目前市場上的行業情況,向基金公司去賣這個報告,告訴你說“隔壁老王總,我發現一隻公司股票不錯,具體原因是第一、第二、第三等”。基金經理一看,可以,確實不錯,那我就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基金經理買這股票,背後實際上就是基金的廣大投資人投這支股票。

有的時候,在IPO時,企業也會“借機”找研究所的人幫著“吹捧”一下,向廣大的股民介紹一下,為什麼推薦的這家IPO公司,股價在上市後能會上漲,未來預期利潤會蓬勃增長。通常,投資人一看券商的報告標題就有投資的衝動,作為其他業務的流量入口,研究所在證券行業裡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

當然,研究報告也被一些投資人研究出了套路(下文摘自互聯網),比如:

1.“正如我們此前的預期” - 適用於任何一篇分析文章的開頭,暗示對方自己此前的分析是正確的,並讓讀者能夠重視本文的觀點。

2.“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 - 說明此前的預測是錯的,但好在錯的不是特別離譜,大約誤差20%-30%之間吧。

3.“略超預期” - 說明此前的預測大錯特錯,誤差估計在50%-100%之間吧。

4.“大幅超過預期” - 完全算錯了,你最好忘了我之前說的是什麼,我們進入下一個話題。

5.“尚待確認,有待證實,靜待公佈” -我們覺得這可能沒戲了,但是我們不好意思直接告訴你,就讓你等等吧。

6.“且待證實” -我們覺得沒戲了,但又怕它突然有戲了,所以很糾結。

7.“XX可期” -我們覺得很有戲,但又怕它突然沒戲了,所以不能說的太滿。

8.“拐點” -理論上是指趨勢反轉的那個點。目前為止,沒有人猜對過拐點。人們只能事後從圖形上才能觀察到它的存在。每個分析師都以能抓到 “拐點”為榮。

9.“短期來看,長期來看” -如果你想告訴別人兩個完全相反的預測,那麼就應該套用這個句式。

10.“上升趨勢得到了有效確認” -我們已經踏空很久了,現在終於準備空翻多,希望還能撈到一點。

11.“下跌趨勢進一步強化” -我們已經套牢了,現在終於下狠心準備割肉,希望還能保住一點。

12.“下跌就是買入良機” -原本我認為這個股會漲的,沒想到推薦之後就一直在跌,沒辦法,越跌越補吧,希望能攤平成本。

13.“股價凸顯估值優勢” -我們推薦的股已經跌得就剩褲衩了,到底幾倍市盈率才是個底啊??!!

14.“XX值得關注” -吃不准會漲還是會跌,反正不管漲跌,值得關注都是沒錯的吧。

15.“強烈推薦”-不管最後漲不漲,我是真的建議你買入。

16.“風險提示” -如果最後發現我說錯了,你也別怪我沒給你風險提示。

證券公司的“資管”業務

證券公司還有一種業務叫“資管”(資產管理),資管是什麼概念呢?如果說研究所是吸引別人拿錢去進行投資,那麼資管就是證券公司拿自己的錢進行投資。證券公司自己也有利潤啊,有了利潤之後,這個利潤可以發工資,當然也可以自己再賺點錢,既然我有這麼好的研究團隊,為什麼不自己研究研究呢?所以證券公司會用資管部的模式自己運作自己手裡的這筆錢。資管也是證券公司比較重要的功能。

經紀業務就是收交易傭金

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簡單明瞭:早期的時候,普通老百姓想買股票,就可能要去股票交易大廳,有一個專門的證券營業所。在大廳裡會看到一個大螢幕,大螢幕即時更新股票價格資訊,買、賣,今天出了幾手,漲停、跌停都是在這個大盤上。

現在大家在電腦上、手機上都可以直接下單去炒股票。當時很多人要跑到營業所炒股。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你都要進行股票交易,交易股票的過程中會產生交易傭金,經紀業務就是收交易傭金的。

當然出現了互聯網這位元券商之後,交易傭金大幅下降了,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就是這麼簡單,它的收益就是交易傭金。

上面說的是整個證券公司的基本架構。如果我們非要在金融市場上找出兩家標誌性的機構類型的話,那我們認為銀行和證券公司是花樣比較多、形式比較複雜、機構比較龐大的兩種類型。雖然證券公司的資金規模不是很龐大,但它的專業性比較強,各種各樣的業務也比較多。如果說銀行是金融市場金字塔的底座,那麼證券公司就是金字塔塔尖上的明珠。

“投行”確實很掙錢

很多想進金融行業的人都是奔著投行去的,都聽說投行特別有錢,一年賺好幾十萬、上百萬。“投行”實際上說的就是證券公司裡的IPO部門,是證券公司裡的一種業務類型。證券公司的員工收入一般都是比較高的。

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證券公司的業務規模也會越來越大,業務種類也會越來越多。如果到券商裡去工作,絕對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只不過,在券商,很多人追求的可能更多的是利益,畢竟薪資高麼。

和銀行比,銀行大而不倒,在銀行工作不用擔心吃不上飯。可是,證券公司就不是這樣了。很有可能在某一天,證券公司的業務突然就萎縮了,某一天又突然蓬勃發展了,在劇烈波動的過程中,你有可能大撈一筆,也有可能被裁員。看市場的“天”吃飯,金融民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