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薑夔《揚州慢》“原味”演繹

本報訊聽一場原味宋朝音樂, 是什麼感受?3月29日晚, “宋代懷古音樂”專場(學術)音樂會, 在武漢音樂學院濱江校區湖北音樂博物館一樓青銅樂器館舉行。 該院師生根據宋代樂譜, 應用笙、簫、笛、大晟鐘等樂器, 演奏和演唱了10余首宋代樂曲。

舒緩、空靈, 有如寺廟裡僧人集體吟誦佛經……這是長江日報記者昨晚現場聆聽音樂會的第一感受。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湖北音樂博物館館長孫曉輝告訴記者, “宋代懷古音樂”是努力接近、復原宋代音樂的旋律、音色, 但又不等同于宋代音樂, 它是以宋代古譜為基礎,

在重新審視宋代樂譜解譯成果的基礎上, 對宋代音樂進行現代演繹。

當晚演奏的宋代曲目, 分三種:第一種是宋代古譜古樂, 如薑夔《揚州慢》《杏花天影》, 朱熹《十二風雅歌詩》琴樂, 《詩經》之《鹿鳴》等;第二種依照宋代古譜編創曲目, 如南宋祭天樂《迎神》《送神》等;第三種以今人創作為主, 屬於懷古性質, 如利用人聲、大晟鐘與雙鋼琴等, 演繹《道德經》第一章。

孫曉輝說, 宋代樂譜音符與漢字一一對應, 演唱起來節奏較慢, 不符合現代人的音樂審美習慣, 所以復原宋代音樂還是一種實驗。

音樂會執行策劃、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幼平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懷古音樂”在美國學界也有人宣導, 它帶有學術研究目的, 融合實證和科學手段,

對於我國挖掘古典音樂資源、創新更多更豐富的音樂形式、音樂產品很有説明。

4月8日, 這個音樂會將移至美國密西根大學演出, 參加那裡的國際研討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